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学生越读越喜欢的发明故事书(双色版)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唐靓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靓编著的《小学生越读越喜欢的发明故事书(双色版)》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发明故事,内容涵盖了太空科技、通信技术、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等领域,既简要讲明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又叙述了发明过程中的逸闻趣事。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每篇故事之后,有“知识窗”和“灵感泉”两个小栏目。前者讲述故事中涉及的科学小知识,旨在开阔小学生们的科普视野;后者提示了故事中蕴含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们扩充科普知识,还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相信这些发明故事,能帮助小学生们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内容推荐

  每一个发明都像一座灯塔,引领着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方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唐靓编著的《小学生越读越喜欢的发明故事书(双色版)》精选了一些经典故事,内容涵盖了太空科技、通信技术、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等领域。故事精彩,通俗易懂,既简要讲明了发明的科学原理,又描述了发明过程中的逸闻趣事,同时展现了发明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坚韧毅力。《小学生越读越喜欢的发明故事书(双色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他们的科普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目录

一、星际旅程——太空科技的发明故事

 投入宇宙的怀抱

 人造的“星星”

 遨游太空的飞行器

 飞入宇宙的飞机

 天上 “宫殿”

二、天涯咫尺——通信技术的发明故事

 会说话的机器

  让电话“动”起来

  让电波跨越大海

 战争带来的发明

  让世界变成一个大家庭

  超级“邮递员”

三、日行千里——交通工具的发明故事

 为梦想插上翅膀

 让马车退出历史舞台

  铁路的主人

  让火车跑进城市里

 逆风也能航行的船

四、我爱我家——家用电器的发明故事

  巧克力引发的灵感

 小匣子里装着大世界

 让食物保持“健康”

 冬暖夏凉的秘密

 能洗衣服的机器

 把灰尘吸进“肚子”里

五、愉悦身心——日常用品的发明故事

 口腔“清洁工”

  炭灰洗手的秘密

 把玫瑰牢牢别在衣服上

 镜子天天见

 从实验室走入寻常家庭

 空中开放的“花朵”

六、方便实用——文体用品的发明故事

  信件的“保密员”

 铅笔的由来

 纠错“小助手”

 铅笔找到了好“搭档”

 靴子“邮箱”

  “废物”变“宝贝”

七、美滋美味——食物饮品的发明故事

  由苦到甜的食品

 光彩夺目的鸡尾酒

 用瓶子留住美味

  可爱的甜甜圈

  好喝的“红药水”

  咀嚼不尽的芬芳

八、舒适美观——衣物饰品的发明故事

  献给女性的礼物

 耳朵穿上了“棉衣裳”

 裤子中的“大明星”

 破衣服带来的好运气

 一粘即合的扣子

 以假乱真的美丽

九、救死扶伤——医护用品的发明故事

 不用吃药的疗法

  测量体温的“尺子”

 关爱妻子的发明

  手术不痛的秘密

 医生的“笛子”

 细菌的“克星”

十、大显神威——武器装备的发明故事

 会爆炸的“药物”

 空中显神威

 仪器中的“千里眼”

 连续射击的枪械

 海洋中的“巨无霸”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遨游太空的飞行器

被后人尊称为“宇航天文学之父”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这么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向外探寻着生存的空间,起初是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确实,飞出大气层,进入浩瀚无垠太空探秘,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愿望。

然而,飞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又谈何容易!要知道,太空环境是极为恶劣的,那里有高真空、宇宙辐射、温度巨大差异等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人要想在这种条件下存活,必须要研制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适宜人体的密闭环境来保自己。此外,遥远的距离也是个大问题。要知道似乎近在咫尺的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就达38万千米。

不过困难从来阻挡不了人类探索的脚步,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有志于探求太空奥秘的科学家,都试图研制一种能载人在太空中遨游的飞行器——宇宙飞船。在这一领域,苏联和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20世纪50年代,苏联投入巨资,让成千上万的科学家、航天技术专家汇聚一起,研究外层空间的飞行、宇宙飞船的材料和结构等技术,试图制造出宇宙飞船把人类送入太空。可是,载人航天是一项异常庞大复杂并带有很大危险性的活动。专家们不得不非常谨慎、辛勤地钻研,大到宇宙飞船的模型设计,小到宇航员如何上厕所,每一个细节都不容一点马虎。

1959年春,苏联专家完成了东方号载人飞船工程的设计,并于第二年研制出了运载火箭和飞船。为了考核飞船的各种情况,苏联一共进行了9次无人飞船试验,在这9次试验中,失败4次,成功5次,其中最后两次连续成功。至此,决策机关认为已经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船的发射能力。

1961年4月8日,苏联国家航天委员会研究决定发射载人的东方1号飞船。10日晚,尤里·加加林被确定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12日,在苏联火箭之父、东方号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指挥下,这艘名为“东方1号”的宇宙飞船,载着加加林,在空间绕地球一圈,飞行了1小时48分钟。

这一历史进程从发射到着陆才历时108分钟,但这意味着人类可以飞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航行了!

这次胜利给了苏联的科学家们深深的鼓舞,他们以更大的热情继续研究,在1962年8月11日,发射了“东方3号”、“东方4号”宇宙飞船;在1965年3月18日,发射了“上升2号”宇宙飞船,都获得了成功。

看着苏联的成绩,美国自然不会甘拜下风,他们也进行着分秒必争的研究工作,组织研究的人员达40万人之多。终于,在很多次研制、发射的基础上,美国耗资240亿美元制造成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这艘飞船不光要冲出地球,还要载着宇航员登陆人类从未涉足过的月球。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由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船里载着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这3名宇航员。飞船升空后,先用两个多小时绕地球一圈半,然后飞向月球。又经过73小时的飞行,宇宙飞船于1969年7月20日到达月球上空。到达月球上空后,指令舱和登月舱分离,科林斯留在指令舱中驾驶它绕月球飞行,另外两名宇航员则乘坐登月舱登上了月球。

阿姆斯特朗首先踏上了月球,他激动地说:“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接着,奥尔德林也踏上月球,他们拿出一块薄薄的金属纪念牌,上面镌刻着地球东西两半球的图像和一段留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进行了一次和平的旅行。”

接下来,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了实地考察,采集了一些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他们在月球上逗留了21小时36分20秒后,驾驶登月舱进入轨道。这时,科林斯驾驶着的指令舱“哐当”一声,稳稳地啮合在登月舱上。登月舱和指令舱对接上了,3名宇航员又聚集起来,一起驾驶飞船回到亲切、温暖的地球。

人类踏上月球,使人们的活动范围向空间扩展成为可能,标志着载人航天已经走向新的高峰,人类就这样一步步实现了遨游太空、探索星辰的梦想。

知识窗

尤里·加加林(1934—1968),苏联宇航员,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1961年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34岁时因飞机失事遇难。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加加林成为了宇宙时代的象征。

P9-11

序言

在自然界中,人类不能像马儿那样驰骋千里,不能像鸟儿那样翱翔在天空,也不能像鱼儿那样在水里自由地穿梭,更不能像蝙蝠那样在黑暗中辨识方向……

不过,造物主却赐予人类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和一双灵巧的手。打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农业、工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无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发明之光。

如今,乘坐飞机,人类终于能在蓝天上翱翔;乘坐轮船,人类穿越了浩瀚的大海;凭借电话,远行的人在千里之外也能给家里报个平安;收看电视,人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欣赏文化娱乐节目;借助电脑,任何复杂的运算都变得非常简单;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享受视频聊天……

回顾往昔,每一个发明都像一座灯塔,引领着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方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个个的发明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壮丽画卷。这些发明值得我们拍手叫好,其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我们静心回味。

令人感叹的是,几乎每一项发明,不管其原理是简单还是复杂,耗时是短暂还是漫长,作用是微小还是巨大,都是发明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结晶,它们的背后往往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通过阅读这些发明故事,我们会发现,很多发明的问世,是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或者是一次特立独行的大胆尝试,甚至是一次不小心的失误。而且,许多发明根本就没有具体的发明者,是一代代发明家们经过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不懈努力的成果,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书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发明故事,内容涵盖了太空科技、通信技术、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等领域,既简要讲明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又叙述了发明过程中的逸闻趣事。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每篇故事之后,有“知识窗”和“灵感泉”两个小栏目。前者讲述故事中涉及的科学小知识,旨在开阔小学生们的科普视野;后者提示了故事中蕴含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们扩充科普知识,还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相信这些发明故事,能帮助小学生们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愿天下的小学生们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和一双乐于实践的巧手!

编著者

201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