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名企真相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康毅仁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中国企业出现了一些不景气。这也逼着中国的企业家或企业经营主开始思考变革和转型的问题。但从一种熟知的经营状态向另一种经营状态转化,这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一件易事。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该如何进行变革与转型?谁来领导变革与转型?这是他们最大的困惑。

《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详细阐述IBM一系列彻底改变其在缺乏严峻竞争时代所建立起来的管理结构与文化、激励机制等的成功的重大变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本书所阐释的IBM变革与转型之道将会给中国企业及其经营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书由康毅仁著。

内容推荐

在《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中,作者康毅仁通过对IBM100年的历史回顾,首度剖析了企业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做强、做大、做久的八大核心变革。从IBM100年来发展历程中探讨一个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高增长、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华丽转型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如何持续创新为企业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

《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同时回顾了IBM中国的发展历程,以期分享对中国企业如何顺利实现海外拓展、从而成为全球化企业的一些思考;并以IBM中国为蓝本,第一次近距离描述了IBM转型的实际做法。任何一个想要基业长青的企业,都能从IBM的管理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百年智慧。

目录

前言

绪论 蓝色帝国的崛起与变革

 一场蓝色的IT风暴

 变革领导体制

 企业理念重塑

 技术风暴

第一章 卓越的变革者

 先驱者

 PC传奇缔造者

 力挽狂澜的“合作者”

 新纪元的开创者

 最“温柔”的掌舵者

第二章 管理体系变革

 管理理念

 管理模式

第三章 企业文化变革

 树立准则之碑

 以人为本

第四章 超级物流变革

 供应链的整合与重组

 降低采购成本

 物流大整合

第五章 市场营销变革

 舞出精彩

 品牌整合

 市场营销策略

 直销之战

第六章 客户服务变革

 打造金牌客服

 精益求精的全方位服务

 重塑呼叫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

第七章 全球视野变革

 全球扩张

 大鱼吃小鱼

 电子商务时代

第八章 品牌理念变革

 征战软件市场

 谱写中间件传奇

 收购瑞理

 打响品牌战略

试读章节

IDG资深电脑专栏作家科尔曼曾经写道:谈电脑,不能不谈IBM。日本电脑专家山本武藏则更明确地断言:电脑的历史,就是IBM的历史。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可以说,它的历史代表着整个前半部电脑史,是现代电脑工业发展的缩影和化身;它的成功取决于关键时刻敢于锐意创新;同时,它的失误也往往给电脑业界带来最深刻的反思。

伟大的诞生

在IBM网站里,他们自认为IBM公司的历史应该从CTR公司创立那天算起,但也可以追溯到霍列瑞斯制表机公司。众所周知,统计学家霍列瑞斯(H.Hollerith)发明了第一台自动制表机,并在1890年的人口普查中获得了巨大成功。霍列瑞斯也因此被誉为“数据处理之父”。1896年,他创办了制表机公司,但很快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困境。

1911年6月15日,华尔街颇具冒险精神的金融投资家弗林特(C.Flint)斥资收购了制表机公司和其他两家企业——国际计时公司和计算尺公司,拼凑成一个名叫CTR的公司,C代表计算,T代表制表,R代表记时。然而,弗林特本人并非经营企业的行家,CTR被他经营得一塌糊涂,濒临倒闭。于是,弗林特想到要“捕获”一个新的经理帮他渡过难关。

1914年,四处网罗人才的弗林特把刚被现金出纳机公司(NCR)解雇的主管经理托马斯·沃森(Thomas.J.watson)招聘到公司主持业务。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托马斯·沃森,思维敏捷、精明强干。他从17岁开始就挨家挨户帮人推销缝纫机等产品,后来才被NCR老板帕特森网罗旗下,慢慢升到该公司第二把手的位置。帕特森是美国商业史上公认的“现代销售之父”,沃森在他身边一干就是18年,掌握了经营销售的全套策略。

托马斯·沃森走马上任时,他用“思考”(Think)的口号激励员工,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头4年便使公司收入达到200万美元,业务扩展到欧洲、南美洲和亚洲。沃森打心眼里讨厌CTR这个“大杂烩”式的名字,几经周折,终于在1924年,把公司更名为一个更响亮的字号——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文缩写为IBM。

飞速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仅使IBM度过了“大萧条”时代的不景气,而且让IBM得以快速扩张。战争期间,托马斯·沃森与美国国防部签订合同,大量制造机枪、瞄准器、发动机等军火,公司所属工厂的三分之二全部投入军需品生产,产量扩大了3倍。1945年,公司员工达2万人,销售额猛增至1.4亿。同时,战争也使IBM第一次进入到计算机领域。

1944年,托马斯·沃森出资100万美元并派出4名工程师协助美国海军军械局霍德华·艾肯(H.Alken)博士在哈佛大学成功研制了著名的MARK Ⅰ计算机。MARK Ⅰ属于电磁式计算机,又称“自动序列受控计算机”,该机器由3000多个继电器构成,长约15米,高约2.4米,重达31.5吨,运算速度为每秒钟做1次加法。然而,这台机器刚出世不久便成为“明日黄花”,用电子管组装的ENIAC和UNIVAC等第一代电脑产品相继问世,使IBM面临着丧失传统制表机业务的重大危机。

托马斯·沃森下令迅速研制IBM自己的“最好、最新、最大的超级计算机”。1947年,在同样花了100万美元后,IBM推出“选择顺序控制计算机”(SSEc)。然而,这台机器纯粹是传统与创新的“大杂烩”,12500只电子管和21400只继电器极不协调地组装在一起,全长足有35米。它虽然标志着IBM从制表机行业迈向计算机领域,但业界却称它是“巨大的科技恐龙”,它甚至不能储存程序。

70多岁高龄的托马斯·沃森不愿正视IBM掉队的事实,反而故作镇静地把IBMfi刚表机标榜为“穷人的计算机”;而IBM工程师几乎没有一人懂得电子技术,连总设计师也弄不懂如何安装电子管。即便如此,托马斯·沃森仍然认为:IBM在计算机这种新鲜玩意儿上走到这一步已经可以了。他甚至断言说:“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量大约只有5部。”P3-5

序言

IBM在业界被称为“蓝色巨人”,发展至今已经100多年,给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宇宙飞船,1981年成功飞上太空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无不凝聚着IBM无与伦比的智慧。很多美国人在谈起IBM时经常这样说:“IBM是国家的财富。”但它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危机,通过变革与转型,才铸就了其延续百年不倒的传奇。

1993年初,IBM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型主机销售急速下滑;个人电脑一直不景气,被那些灵活的新兴企业逼到了墙角;软件业找不到方向;现金流严重不足,连续3年亏损高达168亿美元;整个公司有被拆分的危险;被迫大量裁员;找不到合适的领导人,人心涣散;社会舆论一边倒,认为这个计算巨人已经寿终正寝了……有人形容说,IBM“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

在这关键的时刻,变革的力量使IBM续写辉煌。IBM管理层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举扭转败局。之后,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IBM又开始战略转型,以自己独特的舞步迈向未来。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中国企业出现了一些不景气。这也逼着中国的企业家或企业经营主开始思考变革和转型的问题。但从一种熟知的经营状态向另一种经营状态转化,这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一件易事。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该如何进行变革与转型?谁来领导变革与转型?这是他们最大的困惑。

本书详细阐述IBM一系列彻底改变其在缺乏严峻竞争时代所建立起来的管理结构与文化、激励机制等的成功的重大变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本书所阐释的IBM变革与转型之道将会给中国企业及其经营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书评(媒体评论)

向IBM学习,当然也只能向IBM学习,不要别出心裁,不要盲目创新,不要自以为是。IBM的管理也许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员工也有可能冒出来一些超过IBM的人,但是我只要IBM。只有谦虚、认真、扎实、开放地向IBM学习,这个变革才能成功。

——任正非语录

大型企业的成功重组绝不是依靠运气取得的,正像IBM的情况所展示的:战略、执行及领导能力,是构成这项伟大实践必不可少的要素。 

——联想集团主席 柳传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