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决胜战局/全景二战系列》编著者全景二战系列丛书编委会。
一个个由德国潜艇组成的“狼群”就此拉开了攻击盟国运输船队的序幕。
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巴巴罗萨”行动用3个月征服苏联。
5分钟之内,所有日机就能够起飞。只需5分钟!然而此时,美机已经开始攻击了。
瓜岛海战,日军没有歼灭美军航空母舰编队,自己反而失去一艘航空母舰,山本五十六再次犯了兵力分散的错误。
《二战决胜战局/全景二战系列》编著者全景二战系列丛书编委会。
《二战决胜战局/全景二战系列》为“全景二战系列”之一。包括“捕猎大西洋”“搏杀马耳他岛”“保卫莫斯科”“决战中途岛”“血战阿拉曼”“鏖战瓜岛”“喋血斯大林格勒”“征战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等章节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被迫割让了大片的领土,但泽割给波兰,通向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德国分为两块,在“走廊”东面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希特勒上台后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
希特勒实行的是“先大陆,后海洋“的扩张政策,在他看来,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先要打败的是法国等大陆强国,而不是躲在三座小岛上的英国。
1932年11月,德国海军一年的海军军费只有1.8亿马克。1933年,德国海军只有1艘装甲舰、3艘定期班轮、5艘轻型巡洋舰、12艘鱼雷艇和其他船只。
希特勒上台后,马上追加海军军费,至1939年海军军费达到23亿马克。
雷德尔是德国海军总司令,他早就发现了海上生命线对于英国的重要性。
英国历届政府都把建立海军置于第一位。几百年来,英国皇家海军保护着英国的海上生命线,维系着“日不落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海上生命线受到巨大的威胁。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击沉英国客货轮船的事件使丘吉尔忧心忡忡。
幸运的是,德国海军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只有2艘旧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2艘重巡洋舰2艘、6艘轻巡洋舰、22艘舰队驱逐舰和57艘潜艇。
英国向德国宣战时,拥有8艘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15艘重巡洋舰、49艘轻巡洋舰、119艘舰队驱逐舰、64艘驱逐舰、45艘扫雷舰和岸防舰。
丘吉尔认为,英国皇家海军只要把主要兵力封死北海,就能致德海军于死地。虽然德国潜艇数量不多,却像泥鳅一样滑,神出鬼没。
德国的海岸线很短,为了避免水面舰只被英国皇家海军堵住,雷德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把战列巡洋舰“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号和“德意志”号派往大西洋,准备截杀英国的护航运输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大陆。只有英国据守英吉利海峡天险,“负隅顽抗”。
希特勒曾想用空军迫降英国,又想派陆军渡海登陆英伦,但均未达到目的,便寄希望于经济绞杀战,派潜艇、飞机与水面战舰对英国大西洋运输线进行攻击。
在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德国一直想方设法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线。
在大西洋战场上,德军对英作战主要以德国海军的基本兵力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并以“巡洋战”的方式为主,即远离驻地的海区,采用大量互无联系的巡洋舰进行单独作战,袭击英国的运输船。
希特勒对雷德尔与和英国采取“巡洋战”的设想表示赞许。 1939年8月21日,德国的“施佩伯爵”号秘密驶往南大西洋。
战争打响以后,该舰声东击西,灵活机动,3个月内先后在南大西洋与印度洋击沉“克莱门特”号、“阿什利”号等英国运输船(约5万吨),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造成了重大威胁。
英国皇家海军迅速作出反应,在10月5日以28艘大型军舰为骨干,组建了8个搜索群。
哈伍德准将指挥的分舰队以福克兰群岛为基地,负责南大西洋西部二带的巡逻与警戒。
两个月的搜索后,哈伍德终于捕捉到了德国“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号。
P2-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