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张盛林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心理学原理带入亲子教育。讲教育,首先要讲儿童的心理。早期教育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工作,都可以用同一个词来概括——“心理建设”。然而,目前的图书市场还没有人将儿童心理学中的原理和效应系统化地整理出来,提供给家长,也就是并没有提出一个基本理论系统,让家长以不变应万变!本书系第一本从培养孩子想象力入手的书,且以心理学理论与互动亲子游戏相结合。

内容推荐

想要孩子聪明?想要孩子优秀?

活学活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想象为创造力之母,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抓住孩子起跑线上的机会!

本书精心整理众多心理学原理,并用互动实践的方法给予家长明确指导。

看得开心,教得顺心,自然对孩子未来充满信心!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1.为什么要研究孩子的心理

 2.孩子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环境和教育

 3.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特点

 4.孩子的大脑中都装了些什么呢?

 5.孩子心理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

第二章 谁偷走了孩子的想象力

 1.想象为创造力之母

 2.孩子想象力的特点

 3.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

 4.影响想象力的其他因素

 5.如何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第三章 给孩子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1.尊重孩子的想象力

 2.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3.每个孩子都是想象力的天才

 4.发展孩子的有意想象

 5.技能充实想象

第四章 注意挖掘让孩子的天赋自由

 1.“动脑筋”也需要引导

 2.勇于尝试自由发展天赋

 3.三个方法:让孩子能力超群

第五章 孩子的学习能力——大脑和思维

 1.帮助孩子开发右脑

 2.思维发展的三种形式

 3.孩子有抽象逻辑思维吗

 4.消除代沟,快乐成长

第六章  剖析孩子的学习能力

 1.学习语言的五个契机

 2.为什么孩子常常自言自语

 3.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4.怎样丰富孩子的词汇

第七章 学习能力的基础——记忆力

 1.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2.怎样使孩子记得又快又牢

 3.让你的孩子记忆力出众

第八章 让孩子学会沟通

 1.妈妈要先学会做个好“听众”

 2.赏识教育是最理想的沟通方式

 3.沟通不是一条单行道

 4.训练孩子的沟通能力

第九章 培养孩子的美德

 1.孩子应该具备的责任心

 2.责任心可以这样培养

 3.诚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4.不要在孩子心中埋下自私自利的种子

第十章 教育孩子,好妈妈要注意方法

 1.榜样作用,不可小视

 2.教育孩子要讲“平等”

 3.对孩子不能握住不放

 4.赞赏孩子是一种艺术

 5.好妈妈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十一章 让每个孩子都能走好自己人生路

 1.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2.不依赖——孩子应该学会自己动手

 3.不要做“包办妈妈”

 4.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5.“为自己喝彩”——让孩子的生命充满阳光

第十二章 你的孩子能做到吗

 1.教孩子做人,妈妈该从哪里着手

 2.有爱心的孩子才是小天使

 3.让孩子学会感恩

 4.注重礼节的孩子更懂爱

 5.孟母三迁——好环境是孩子成才的保障

附录

试读章节

河北一名女高中生名叫乐乐(化名。),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好,各方面表现也都很优秀,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本来大家都以为她会顺利地升人大学,却没想到她会因为一次考试作弊暴露而承受不住来自同学和学校的压力,羞愧地自杀身亡。这件事一时间在河北省引起很大反响,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焦急地说:“孩子这么小就不愿意上学了,我该怎么办啊?”在专家的建议下,这位妈妈把孩子带到了儿童心理科做检查。

这位妈妈向医生介绍说:孩子今年7岁,开学就要上二年级了,但眼看要开学了,孩子却出现了抵触情绪,只要一说跟上学有关的事情,她就哭闹,嚷着说不想去学校了。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时,孩子表现出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从上小学开始就没有小朋友愿意跟她玩,她在学校孤零零的,得不到任何人的关注。

孩子这么小怎么会被孤立呢?医生起初很不理解,但是当医生对孩子的家庭环境做了调查之后,就对此表示了理解。

孩子的母亲姓王,今年32岁,正值工作的上升期。她的丈夫工作也很忙,自从孩子断奶之后,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对孙女很是疼爱,担心她受欺负,平时很少让她跟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时,才开始跟外边的小朋友接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的这种性格。

对此,儿童心理科医生分析说,这是由于孩子从小在溺爱中长大,没有受过挫折,交际能力欠缺所导致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忽视。

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他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自我意识、爱好和情绪指向等等,都要靠父母后天的培养。虽然有些基本素质是先天的,比如急躁好动的性格特点,但如果父母引导得好,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8岁的小南在家很暴力,有点不如意就发脾气,拳打脚踢。小南的妈妈愁眉苦脸地向儿童心理学医生介绍说:“小南在学校里经常跟小朋友打架,在家里不顺心了还打我们。”

儿童心理学医生告诉小南妈妈:现在像小南这样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有很多,他们科室平均一天就要接待四五十个孩子,有时候一个月就能接诊一千多个小病号。小南妈妈听后很吃惊,同时也更为自己的孩子担心起来。

孩子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和情绪方面等等。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家长溺爱,但出去之后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情绪问题,变得暴躁、容易发脾气,严重的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一个11岁女孩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同学们经常一起聚会,周末还会去唱歌,但我还是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没有人可以真的理解我的感受。”

这个女孩因为寂寞,每天都要上网消磨时间,在她的网络圈子里,寂寞和孤独已成为朋友间的常用语。而在家人看来,15岁的她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衣食无忧、成绩优异的她在旁人看来也应该是特别幸福的。然而她最好的“朋友”却仅仅是网络。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孩子中并不少见,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大,家长和学校不停地向学生灌输各种危机意识,孩子们也把考试排名、班干部竞选等看得极为重要,彼此之间充满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学习,想和别人闲聊几句,都害怕打扰别人,当然,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理你,同学们都憋着劲儿在拼名次、拿成绩。回到家,妈妈又唠叨不停、督促学习,长期如此,哪个孩子会不压抑呢!

不少家长只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关注,却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样必然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在学习方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独立学习就是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过多过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欠缺,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在没有家长帮助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注意力转移。另外,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也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专家建议:在孩子上学之前应该补充好孩子的心理营养。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进入学校以前,是每一个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像孩子的情感、自信、好奇、独立意识、专注力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培养的,这个时期会决定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与心理特点,家长平时要多跟孩子相处交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本着宽严有度、恩威并施的态度,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在宽松的环境下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P2-5

序言

前言: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妈妈

在新西兰,一群妈妈们联合起来共同开办了一家幼儿园,妈妈们在园中设立了一个父母学习的系统,他们认为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父母,尤其是妈妈。因为在孩子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母亲所起的作用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好孩子,关键就在于妈妈是否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好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或不问原因就对孩子做的“错事”横加指责。孩子到底为什么干这些事情?是因为想干些什么才这么做的?妈妈应该带着这些问题去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孩子的心理,然后换一个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想法。

比如,妈妈刚刚把房间打扫干净,儿子就把茶叶撒了一地。妈妈很生气地批评了儿子。但事后妈妈才知道儿子惹出这个乱子,是因为他看妈妈打扫房间很辛苦,想泡茶给妈妈喝。

相信这样的事情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如果在一开始就了解了原因,妈妈们就不会错误地发火了。孩子的行为肯定是出于某种心理。即使他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也绝不是出于恶意。即使孩子失败的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这也只是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绝无好坏之分。希望妈妈们能体会孩子的心理,并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本书通过对孩子心理知识的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模式的展示、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母亲们打开了解、掌握孩子心理学的无限视野,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妈妈读者教育出懂事、聪明的好孩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