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聊斋志异/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蒲松龄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蒲松龄著斯范注的《聊斋志异/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题材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矛盾,表达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文明形态之一,了解中华民族,最佳的途径就是阅读这个民族的经典。

史学的经典常新,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视当今的纷纭,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常新,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己的人生乐趣;哲学的经典常新,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当今的信仰,以培养自己的人生操守。

蒲松龄著斯范注的《聊斋志异/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是其中一册,让我们捧起经典,细细阅读吧。

目录

狐篇

 狐嫁女

 娇娜

 青凤

 婴宁

 酒友

 莲香

 九山王

 红玉

 黄九郎

 阿霞

 狐谐

 辛十四娘

 鸦头

 封三娘

 狐梦

 荷花三娘子

 阿绣

 小翠

 丑狐

 凤仙

 张鸿渐

 恒娘

 浙东生

鬼篇

 尸变

 画皮

 陆判

 聂小倩

 珠儿

 鲁公女

 连琐

 公孙九娘

 棋鬼

 章阿端

 伍秋月

 窦氏

 小谢

 缢鬼

 梅女

 宦娘

 鬼妻

 爱奴

 湘裙

 龙飞相公

 田子成

 纫针

仙篇

 王六郎

 白于玉

 翩翩

 罗刹海市

 西湖主

 绛妃

 八大王

 青娥

 嫦娥

 司文郎

 云萝公主

 神女

 青蛙神

 竹青

 锦瑟

 丐仙

妖篇

 花姑子

 莲花公主

 绿衣女

 阿英

 阿纤

 葛巾

 黄英

 书痴

 白秋练

 香玉

 毛大福

异人篇

 偷桃

 种梨

 劳山道士

 长清僧

 蛇人

 妖术

 贾儿

 丁前溪

 阿宝

 张诚

 道士

 连城

 商三官

 宫梦弼

 刘海石

 青梅

 田七郎

 济南道人

 酒狂

 云翠仙

 大力将军

 细侯

 向杲

 江城

 邵女

 巩仙

 二商

 细柳

 霍女

 于中丞

 杨大洪

 乔女

 三生

 席方平

 素秋

 贾奉雉

 仇大娘

 陈云栖

 曾友于

 二班

异事篇

 考城隍

 瞳人语

 画壁

 三生

 王成

 水莽草

 凤阳士人

 夜叉国

 霍生

 鸲鹆

 促织

 雨钱

 姊妹易嫁

 续黄粱

 念秧

 赵城虎

 秦生

 酒虫

 骂鸭

 彭海秋

 马介甫

 狼三则

 考弊司

 鸽异

 狐惩淫

 山市

 镜听

 局诈一

 局诈二

 局诈三

 放蝶

 梦狼

 禽侠

 折狱一

 折狱二

 义犬

 鸟语

 胭脂

 瑞云

 曹操冢

 珊瑚

 募缘

 晚霞

 拆楼人

 王大

 石清虚

 嘉平公子

 桓侯

试读章节

居半载,生欲翱翔[出游]郊郭,至门,则双扉外扃,问之。公子日:“家君恐交游纷意念,故谢客耳。”生亦安之。时盛暑溽热,移斋园亭。生胸间肿起如桃,一夜如碗,痛楚呻吟。公子朝夕省视,眠食都废。又数日,创剧,益绝食饮。太公亦至,相对太息。公子日:“儿前夜思先生清恙,娇娜妹子能疗之。遣人于外祖母处呼令归,何久不至?”俄僮人白:“娜姑至,姨与松姑同来。”父子疾趋入内。少间,引妹来视生。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生望见颜色,噘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公子便言:“此兄良友,不啻胞也,妹子好医之。”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诊视。把握之间,觉芳气胜兰。女笑日:“宜有是疾,心脉动矣。然症虽危,可治;但肤块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乃脱臂上金钏安患处,徐徐按下之。创突起寸许,高出钏外,而根际余肿,尽束在内,不似前如碗阔矣。乃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如纸,把钏握刃,轻轻附根而割。紫血流溢,沾染床席,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未几,割断腐肉,团团然如树上削下之瘿。又呼水来,为洗割处。口吐红丸,如弹大,着肉上,按令旋转,才一周,觉热水蒸腾;再一周,习习作痒;三周已,遍体清凉,沁入骨髓。女收丸入咽,日:“愈矣!”趋步出。生跃起走谢,沉痼若失。而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公子已窥之,日:“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问:“何人?”日:“亦弟眷属。”生凝思良久,但云:“勿须。”面壁吟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公子会其指,日:“家君仰慕鸿才,常欲附为婚姻。但止一少妹,齿太稚。有姨女阿松,年十八矣,颇不粗陋,如不见信,松姊日涉园亭,伺前厢,可望见之。”生如其教,果见娇娜偕丽人来,画黛弯蛾,莲钩蹴凤,与娇娜相伯仲也。生大悦,请公子作伐。翼日公子自内出,贺日:“谐矣。”乃除别院,为生成礼。是夕,鼓吹阗咽[喧闹的样子],尘落漫飞,以望中仙人,忽同衾幄,遂疑广寒宫殿,未必在云霄矣。合卺[婚礼。旧时婚俗,新婚夫妇将一瓠剖开,各执一半对饮,称合卺]之后,甚惬心怀。一夕,公子谓生日:“切磋之惠,无日可以忘之。近单公子解讼归,索宅甚急,意将弃此而西。势难复聚,因而离绪萦怀。”生愿从之而去。公子劝还乡闾,生难之。公子日:“勿虑,可即送君行。”无何,太公引松娘至,以黄金百两赠生。公子以左右手与生夫妇相把握,嘱闭眸勿视。飘然履空,但觉耳际风鸣,久之日:“至矣。”启目,果见故里,始知公子非人。喜叩家门。母出非望,又睹美妇,方共忻慰。及回顾,则公子逝矣。松娘事姑孝,艳色贤名,声闻遐迩。

后生举进士,授延安司李,携家之任。母以道远不行。松娘举一男,名小宦。生以忤直指,罢官,里碍[官员因公事获咎而罢官,留在任所听候处置,不能自由行动]不得归。偶猎郊野,逢一美少年,跨骊驹,频频瞻顾,细视,则皇甫公子也。揽辔停骖,悲喜交至。邀生去,至一村,树木浓昏,荫翳天日。人其家,则金沤浮钉[水泡似的金钉饰在门上],宛然世族。问妹子,则嫁;岳母,已亡,深相感悼。经宿别去,偕妻同返。娇娜亦至,抱生子掇提而弄[一上一下地逗弄]日:“姊姊乱吾种矣。”生拜谢曩德。笑日:“姊夫贵矣,创口已合,未忘痛耶?”妹夫吴郎,亦来拜谒,信宿[住了两天]乃去。

一日,公子有忧色,谓生日:“天降凶殃,能相救否?”生不知何事,但锐[迅速]自任。公子趋出,招一家俱人,罗拜堂上。生大骇,亟问。公子日:“余非人类,狐也。今有雷霆之劫,君肯以身赴难,一门可望生全;不然,请抱子而行,无相累。”生矢共生死。乃使仗剑于门,嘱日:“雷霆轰击,勿动也!”

P6-7

序言

现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为了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提出来的。1935年,王缁尘在世界书局出版了《国学讲话》一书,第3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庚子义和团一役以后,西洋势力益膨胀于中国,士人之研究西学者日益众,翻译西书者亦日益多,而哲学、伦理、政治诸说,皆异于旧有之学术。于是概称此种书籍日‘新学’,而称固有之学术日‘旧学’矣。另一方面,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有发行杂志,名之日《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国粹’之名随之而起。继则有识之士,以为中国固有之学术,未必尽为精粹也,于是将‘保存国粹’之称,改为‘整理国故’,研究此项学术者称为‘国故学’……”从“旧学”到“国故学”,再到“国学”,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褒贬的不同,反映出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近代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落的忧思和希望民族振兴的宏大志愿。

从学术的角度看,国学的文献载体是经、史、子、集。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就是从传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出来的。属于经部的,如《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大学》《中庸》《左传》;属于史部的,如《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属于子部的,如《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鬼谷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容斋随笔》《本草纲目》《阅微草堂笔记》;属于集部的,如《楚辞》《唐诗三百首》《豪放词》《婉约词》《宋词三百首》《千家诗》《元曲三百首》《随园诗话》。这套书内容丰富,而分量适中。一个希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读了这些书,一般说来,犯常识性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崇文书局之所以出版这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不只是为了普及国学常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国学教育中,有一种倾向需要警惕,即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化”。“博物馆化”是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列文森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博物馆化了。虽然中国传统的经典依然有人阅读,但这已不属于他们了。“不属于他们”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没有生命力,在社会上没有起到提升我们生活品格的作用。很多人阅读古代经典,就像参观埃及文物一样。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和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大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就叫作博物馆化。“博物馆化”的国学经典是没有现实生命力的。要让国学经典恢复生命力。有效的方法是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崇文书局之所以强调普及,深意在此,期待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典时,努力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内外生活,努力做一个有高尚的人格境界的人。

国学经典的普及,既是当下国民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章太炎曾指出,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仆以为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不然,徒知主义之可贵,而不知民族之可爱,吾恐其渐就萎黄也。”(《答铁铮》)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维护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思想、感情,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经常表彰“中国的脊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近代以前,“中国的脊梁”都是在传统的国学经典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读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读本,虽然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总是花大块的时间,更不必像备考那样一字一句锱铢必较,但保持一种敬重的心态是完全必要的。

期待读者诸君喜欢这套书,期待读者诸君与这套书成为形影相随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老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