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本民国期刊,蒋介石题赠“文化先锋”,萨空了先生称之为“中国第一本画报”,最高发行量达4万份,代售处遍及“南洋群岛及世界各埠”……当人们谈起老上海情怀,说到民国文化的摩登时代,总喜欢用它来作为佐证,它就是《良友》画报——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刊物。《良友(民国上海生活素描)/良友画报丛书》由良友画报丛书编委会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良友(民国上海生活素描)/良友画报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良友画报丛书编委会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有这么一本民国期刊,蒋介石题赠“文化先锋”,萨空了先生称之为“中国第一本画报”,最高发行量达4万份,代售处遍及“南洋群岛及世界各埠”……当人们谈起老上海情怀,说到民国文化的摩登时代,总喜欢用它来作为佐证,它就是《良友》画报——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刊物。《良友(民国上海生活素描)/良友画报丛书》由良友画报丛书编委会编著。 内容推荐 《良友》能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图片代表了民国时期纪实摄影的最高水准,这些图片,每一张都堪称大时代生活的剪影画,每一册刊物都可谓是一本时代图像志。那些在内页中,看起来尺幅不是非常大的图片,每一张都是一个深入民国历史方方面面的镜头。《良友(民国上海生活素描)/良友画报丛书》由良友画报丛书编委会编著。 目录 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之一 回力球场 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之二 弄堂 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之三 大饭店 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之四 上海的茶楼 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之五 证券交易所 上海街头文化 车轮交响乐 街头之什 穷人的街头 十字街头 上海街头 街头巷尾 仲夏夜之梦 上海的两面 都会的人马 上海的影戏院 都会的明暗 都会之晨 希望 儿童年与妇女国货年之二重奏 都会的刺激 理想家庭的设计 上海的声、光、电 上海的高、阔、大 上海租界内的国际形象 食的滋味 上海人物素描 小家庭学第一课 每日之二十四小时 五十七对佳偶同时结婚 天堂的检阅 舞场所见 五十年前之上海 上海的湖心亭面面观 上海市博物馆之参观 泅泳池畔之速写 上海新女性 时代女性 不知道忧郁的女人 都会灯光下的两种女性生活的典型 新女性 上海妇女衣服时装 上海之春 赏春小品 给春天忘却的人们 华氏表九十八度 一百零四度的上海 大上海的热景 炎夏三友 秋之象征 冬日杂话 失地备忘录:金山卫盐民生活 铁丝网下之上海租界 上海租界之不安 岁尾年头孤岛杂景 良友漫画之页:孤岛众生相 舞场人物杂写 饥饿线上 试读章节 上海的水陆码头,交通要道,以及人口密聚的地方的茶楼,顾客大抵是帮里的人。上茶馆里去解决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断,即所谓吃讲茶;第二是拐带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的是借茶楼出发的;第三,才是一般好事的人的去消磨时间。所以上海的茶楼,若没这一批人的支持,营业是维持不过去的;而全上海的茶楼总数之中,以专营这一种营业的茶店占五分之四;其余的一分,像城隍庙里的几家,像小菜场附近的有些,才是名副其实,供人以饮料的茶店。 譬如有某先生的一批徒弟,在某处做了一宗生意,其后更有某先生的同辈的徒弟们出来干涉了,或想分一点肥,或是牺牲者请出来的调人,或者竟系在当场因两不接头而起冲突的诸事件发生之后,大家要开谈判了,就约定时间,约定伙伴,上茶馆里去。这时候,参集的人,自然是愈多愈好,文讲讲不下来,改日也许再去武讲的;比他们长一辈的先生们,当然要等到最后不能解决的时候,才来上场。这些帮里的人,也有着便衣的巡捕,也有穿私服的暗探,上面没有公事下来,或牺牲者未进呈子之先,他们当然都是那一票生意经的股东。这是吃讲茶的一般情形,结果大抵由理屈者方面惠茶钞,也许更上饭馆子去吃一次饭都说不定。至于赎票,私奔,或拐带等事情的谈判,表面上的当事人人数自然还要减少;但周围上下,目光炯炯,侧耳探头,装作毫不相干的神气,或坐或立地埋伏在四面的人,为数却也绝不会少,不过紧急事情不发生,他们就可以不必出来罢了。从前的日升楼,现在的一乐天,仝羽居,四海升平楼等大茶馆,家家虽则都有禁吃讲茶的牌子挂在那里,但实际上顾客要吃起讲茶来,你又哪里禁止得住他们。 除了这一批有正经任务的短帮茶客之外,日日于一定的时间来一定的地方作顾客的,才是真正的卢仝陆羽们。他们大抵是既有闲而又有钱的上海中产的住民;吃过午饭,或者早晨一早,他们的两只脚,自然往熟的地方走。看报也在那里,吃点心也在那里,与日日见面的几个熟人谈推背图的实现,说东洋人的打仗,报告邻右一家小户人家公鸡的生蛋也就在那里。 物以类聚,地借人传,像在跑马厅的附近,城隍庙的境内的许多茶店,多半是或系弄古玩,或系养鸟儿,或者也有专喜欢听说书的专家茶客的集会之所。像湖心亭,春风得意楼等处,虽则并无专门的副作用留存着,可是有时候,却也会集茶客的大成,坐得济济一堂,把各色有专门嗜好的茶人尽吸在一处的。 至如有女招待的吃茶处,以及游戏场的露天茶棚之类,内容不同,顾客的性质与种类自然又各别了。 上海的茶店业,既然发达到了如此的极盛,自然,随茶店而起的副业,也要必然地滋生出来。第一,卖烧饼,油包,以及小吃品的摊贩,当然是等于眉毛之于眼睛一样,一定是家家茶店门口或近处都有的。第二,是卖假古董小玩意的商人了,你只要在热闹市场里的茶楼上坐一两个钟头,像这一种小商人起码可以遇见到十人以上。第三,是算命,测字,看相的人。第四,这总算是最新的一种营业者,而数目却也最多,就是航空奖券的推销员。至如卖小报,拾香烟蒂头,以及糖果香烟的叫卖人等,都是这游戏场中所共有的附属物,还算不得上海茶楼的一种特点。 还有茶楼的夜市,也是上海地方最著名的一种色彩。小时候在乡下,每听见去过上海的人,谈到四马路青莲阁四海升平楼的人肉市场,同在听天方夜潭一样,往往不能够相信。现在因国民经济破产,人口集中都市的结果,这一种肉阵的排列和拉撕的悲喜剧,都不必限于茶楼,也不必限于四马路一角才看得见了,所以不谈。P28-31 序言 有这么一本民国期刊,蒋介石题赠“文化先锋”,萨空了先生称之为“中国第一本画报”,最高发行量达4万份,代售处遍及“南洋群岛及世界各埠”……当人们谈起老上海情怀,说到民国文化的摩登时代,总喜欢用它来作为佐证,它就是《良友》画报——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刊物。 一本《良友》画报,如何能承载这些盛誉? 从1926年创刊到1945年终刊,《良友》画报共刊行172期,载彩图400余幅,选用照片32000余张……这数以万计的照片中,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良友》的封面女郎,她们中有电影明星留下的妩媚身影,例如好莱坞的中国影星黄柳霜,也有社交名媛的秀丽倩影(例如《色·戒》的女主角原型郑苹如),但其实这些封面女郎远远不能代表《良友》所蕴含的深远魅力。 《良友》能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图片代表了民国时期纪实摄影的最高水准,这些图片,每一张都堪称大时代生活的剪影画,每一册刊物都可谓是一本时代图像志。那些在内页中,看起来尺幅不是非常大的图片,每一张都是一个深入民国历史方方面面的镜头。 此次付梓出版的《良友》画报丛书包括:《民国上海生活素描》《民国社会百态》《民国百行百业》《民国猎影记》《民国读者旅行记》《民国名人自传》,这些图书内容或有电影明星叶秋心演绎《小家庭第一课》;或在《新年的街头》,傀儡戏、纸鸢、纸花、灯市、戏法、西洋镜那么的热热闹闹;或有酱油、糖、蚕丝、汽油、木炭、纸张、油漆、汽水的制造过程;或有丰子恺、冯玉祥、洪深、马思聪、刘长春、黄柳霜、徐悲鸿等名人的袒露胸襟的自传;或有随着良友全国摄影团考察民国16省的风土人情;或有领略边疆民族生活、交通状况、名城胜景,在娓娓道来的笔触中与罕见的图片里,感触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为了保持《良友》的原貌,并将原刊精华准确地呈现给读者,我们仅对内容作了重排与审校,地名、人名、语言风格、一些词语的使用,以及有些标题和图片说明没有对应的英文翻译等等,我们都没有作修改,也没有加编者注,完全依照原刊,希望读者能够给予理解。 在《良友》百期纪念特刊中曾有人写道,“《良友》无人不读,《良友》无所不在”。每位读者都能在这套《良友》画报丛书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那么一些感动自己的细节,发掘一些与自己的生活相关的部分……倘若这活生生、热乎乎的民国画卷能让你心有所感,那只能说明,这世间,确有一些文字与图片会有无穷的魔力,在历尽岁月洗礼后仍然熠熠生辉。 这,就是《良友》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编辑此套图书的初衷。 编者 2014年11月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