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米谷/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琼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米谷是我国著名漫画家。本书记述了米谷一生创作、发表和出版漫画作品的足迹,仅身后留存的作品有1300余幅。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同时也记录了米谷先生为艺术奔波操劳的一生、为艺术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他与他的同辈们在有形和无形的战场上冲杀拼搏,造就了中国漫画事业的发展和辉煌的历史,在今天看来,仍有无尽的回味和隽永的教益。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米谷一生创作、发表和出版漫画作品的足迹,仅身后留存的作品有1300余幅。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同时也记录了米谷先生为艺术奔波操劳的一生、为艺术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他与他的同辈们在有形和无形的战场上冲杀拼搏,造就了中国漫画事业的发展和辉煌的历史,在今天看来,仍有无尽的回味和隽永的教益。

本书适用于漫画艺术爱好者及美术院校学生阅读和欣赏。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往事掠影

家乡与童年

初试锋芒

奔向延安

漂泊·彷徨·追寻

艺术之颠

阳光与迷雾

美术馆的夯路人

“我爱林风眠的画”

沉寂的“鸭司令”

纪念米谷

附录一 我爱林风眠的画

附录二 米谷年表

试读章节

漫画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画种是在晚清、民国初年逐渐形成的,当时被称为讽刺画、寓意画、谐画或滑稽画。近代漫画的兴起,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也与现代印刷术的应用和传播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最早的一幅报刊漫画是清光绪29年(1903年)在上海《俄事警闻》上刊登的《时局图》,图中沙俄、英、法、德等列强变化为动物形象,盘踞、包围着中国的土地,旁边还有一些人形化了的狐狸之类,指手画脚,各怀侵略中国的鬼胎。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的《时事报》馆编辑出版了一套《戊申全年画报》共36册,其中第20册是《寓意图》,也就是漫画,这是中国最早的漫画专集,画集中有一幅《对内对外两种面孔》,它巧妙地讽刺了清朝统治者对国内人民和对外国统治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辛亥革命前后,上海的漫画更是频频在报刊上出现,《新闻报》、《民主画报》等刊登有我国早期漫画家张聿光、马星驰、钱病鹤等抨击时事的作品。张聿光,浙江绍兴人,药房学徒出身,曾在上海新舞台任布景主任,后又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副校长是刘海粟),他主要为《民主画报》作画,代表作品有《饭桶》、《中饱》、《袁士凯骑木马》等。《饭桶》中作者将官吏们比做饭桶,饭桶顶端都垂下一物,显系清朝官帽花翎的写照,看上去十分好笑,这些官吏们一个个大腹便便,好似吸足民脂民膏,一副昏庸腐朽的丑相。

钱病鹤,浙江吴兴人,他先画中国人物画,后来专事漫画创作,作品发表在上海众多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上,是清末明初多产画家之一,他的漫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造型手法,构图明朗,线条流畅、人物生动,代表作有《各国联合龙灯大会》、《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等。在《各国联合龙灯大会》中,作者揭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各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主权的斗争面前一副奴才嘴脸,这是一幅反帝爱国主题的艺术作品。

马星驰,山东济宁人,青年时到南京、上海学画,以卖画为生,曾一度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结束流亡生活,任上海《神州五日画报》主编和《新闻报》插画室主任,他为人孤独、少与人接触,晚年回到家乡专画中国画,61岁时辞世,马星驰的代表作品有《玩弄于股掌之上》、《民气一致之效果》等。《民气一致之效果》表现万众一心、齐口吹气,把曹汝霖、章自祥、陆宗舆等卖国贼吹了个四脚朝天,从而成为“五四”时期的漫画代表作之一。

“五四”运动前后的漫画家中,沈泊尘是最有影响的一位画家,他原是绸布店店员,苦学成才。他擅长中国画和油画,基本功扎实,造型能力强,尤其是钢笔素描画法受人赞赏,他的代表作《谁谓中国国民尚能享受自由幸福耶》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军阀国贼,是当时中国人民命运的写照。沈泊尘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贡献是在1918年的9月,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漫画专业刊物《上海泼克》“泼克”二字是译音,即英文中“诙谐善谑”的意思,在《本报之责任》的编辑自白中,沈泊尘道:“其第一步之责任,即当警惕南北当局,使之同心协力,以建设一强固统一之政府……。其第二步之责任,即为竭其能力,为国家争光荣,务使欧美人民尽知我中国人立国之精神,未尝稍逊于报……。第三步之责任,即在调和新旧,针砭末俗……。”《上海泼克》正是以此为责任,勇敢地向封建军阀作斗争,这份创刊于“五四”时期的漫画刊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很有地位,第一期的封面《十年老女犹画娥眉》,就把讽刺的矛头直指粉墨登场的大总统徐世昌等人,不幸的是沈泊尘这位中国漫画的先驱者因肺病贫病交加,31岁即过早逝世,《上海泼克》只办了四期就停刊了。我国早期漫画家丁悚先生(漫画家丁聪之父)撰文悼念他说:“他的讽刺画我承认是我国一个空前的成功者。我生平所服膺的,也不过是他一人。不但他的思想有深刻的含蕴,而结构和线条之和美,实在使人沉醉和钦慕的。”  一向关心进步美术事业的鲁迅,也很关心漫画事业的发展,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有关漫画的文章,他反对乱用讽刺,反对把讽刺画“变为人身攻击的器具”,反对那种“攻击新文艺、新思想”的讽刺画,而主张讽刺画应当“针砭社会的痼疾”,“指出确当的方向,引导社会,”他要求漫画家“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1935年,他在《漫读“漫画”》一文中,再次指出欧洲许多漫画“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高尚来”,而像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杜米埃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鲁迅关于漫画的一系列精辟见解,是针对当时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有感而发,但对于漫画创作者来说,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P17-19

序言

米谷的艺术

米谷是我国著名漫画家。漫画是语言的艺术,最早出现在18世纪初的英国。那时资产阶级产业革命解除了封建枷锁的约束,言论可发表在报刊上。画家们就用画表达他们的意见。画家为强化表现效果,使用夸张画法,比如把人头画得很大,表情夸张,看来含义鲜明,又滑稽有趣,在报刊上广为传播。因含义、画法很特殊,引起读者们的兴趣与关注,就名之为CARTOON,中文译为“漫画”,音译“卡通”。

到20世纪初,我国封建帝制被推翻,建立民国,漫画从西方传来,开始出现我国漫画作品的发表。但不久,因军阀割据,国民党蒋家一党专政,禁议时政,报刊时评漫画罕见。1937年日本大举入侵,报刊可见有抗日漫画作品发表。抗日之战是国民党与共产党联合作战的,1945年日本战败,战争结束。虽然两党内战,但1946年和1947年还是在两党联合期间,上海报刊发表时评漫画,国民党当局不便干涉。那两年我正在上海,可以在报刊上不断发表漫画。那时米谷(朱吾石)、丁聪、张文元他们的时评漫画早已发表不少。其中我最欣赏米谷的漫画。他的作品很幽默,讽刺尖锐。我国以前发表的漫画,因初学不久,表现技法还很生疏。米谷的作品艺术表现技法十分精练,在报刊发表,格外鲜明动人。在那个时期,显然是独树一帜,为人景仰的。此前我在大学里曾与几位同学合办壁报,开始学漫画。壁报办了3年,我就学会了漫画创作基本技法。1946年到上海,以漫画投稿为生。那时可见报上发表米谷、张文元、丁聪的漫画,给我启发,不断向他们的作品学习,在上海以此为生达两年之久。那时人人各为生活奔波,无暇他顾,相会极少。1949年,国民党军溃败,漫画家在上海受到威胁,为安定后方,纷纷避居香港,我也去了。进步画家们组织“人间画会”,会长张光宇。由米谷、特伟、黄新波三人任秘书,主持工作。记得会员有王琦、黄茅、余所亚、米谷、廖冰兄、方成、张漾兮、黄永玉、张文元、陆无涯、陈雨田、朱鸣冈、方青、盛此君、蔡迪支、杨纳维、梁永泰、傅天仇、戴铁郎、汪刃锋、麦非、酆中铁、谭雪生、符罗飞、丁聪、特伟、秦威、游允常、沈同衡、陆志庠、荒烟、卢巨川、温涛。

那时米谷寄居《文汇报》社。为维持生活,他画了连环漫画《上海小姐》,在《文汇报》逐日连载。廖冰兄画《阿庚》,在《华侨日报》逐日连载。我画《康伯》,在《大公报》逐日连载。有时他在画中拿我画中的“康伯”开玩笑,我也在画中开“上海小姐”的玩笑。那时香港群众对共产党不够了解。为此,米谷创作连环画《少年毛泽东》,该画册出版后,在香港很有影响。我舅父是洋行经理,见了就很重视,立即宴邀米谷到家来欢聚详谈。

在“文革”中,米谷遭所谓“造反派”严重冲击,头脑失常瘫痪,终于1986年不幸逝世,时年68岁!

今天,我们回忆米谷,仍然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方成

2009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