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桥出版编辑部编著的《飞虎传奇(援华美国空军纪事1941-1945)》源自大陆桥公司的纪录片《飞虎传奇》,是史上最完整的关于飞虎队的历史记录。该片以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为重点,并详细全面地叙述了驻华特遣队、14航空队、飞越驼峰等内容,按时间线索,以历史人物和故事穿插起来,将成为有关飞虎队的史实资料最全面,最权威的纪录片。该纪录片电视播出反响很好,已与辽宁、上海、台湾等多个省市级电视台签约播出,并正在陆续谈判签约全国其他电视台。本书是建立在纪录片基础上的再创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飞虎传奇(援华美国空军纪事1941-1945)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陆桥出版编辑部编著的《飞虎传奇(援华美国空军纪事1941-1945)》源自大陆桥公司的纪录片《飞虎传奇》,是史上最完整的关于飞虎队的历史记录。该片以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为重点,并详细全面地叙述了驻华特遣队、14航空队、飞越驼峰等内容,按时间线索,以历史人物和故事穿插起来,将成为有关飞虎队的史实资料最全面,最权威的纪录片。该纪录片电视播出反响很好,已与辽宁、上海、台湾等多个省市级电视台签约播出,并正在陆续谈判签约全国其他电视台。本书是建立在纪录片基础上的再创作。 内容推荐 大陆桥出版编辑部编著的《飞虎传奇(援华美国空军纪事1941-1945)》以大型纪录片《飞虎传奇》的脚本为基础,叙述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在华对日作战的英勇事迹,真实再现“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并肩抗击日军侵略的光荣历史。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组建的“飞虎队”是二战时期震惊世界的传奇,书中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珍贵的历史图片,记录这支年轻、热血的军队冲上云霄的矫健身姿、令日本军机闻风丧胆的作战技术、无畏无私的英雄气概。同名纪录片更被中央档案馆收藏,是迄今为止最完整和严谨的“飞虎队”影像资料档案。 目录 第一章 “虎”啸苍穹 美国航空志愿队的组建 战前训练 作战历史 第二章 飞虎降临 闻名中外的秧塘机场 日寇空劫桂林城 中国的空军梦 飞虎的诞生 霸气冷峻的指挥官——陈纳德 潇洒不羁的飞行员 飞虎队的改编扩建 第三章 “虎”击长空 昆明初战大捷 怒江空袭战 出击日军香港和广州基地 遭遇间谍 最后的战役 第四章 猛“虎”上驼峰 死亡航线 “驼峰航线”测图风云 美国先欧后亚战略 “一滴油一滴血” 驼峰航运的重大突破 人类航空史上的奇迹 出生入死的“美人鱼” “跨越死亡”行动夭折 53号飞机之谜 英雄的咏叹 “驼峰航运”——世界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第五章 飞虎抗战 抗击日本的春季攻势 鄂两会战 首次打击日盘踞的台湾岛 常德会战 飞虎“夏季攻势” 滇西大反攻 桂柳会战 湘两会战 芷江机场 第六章 生死“血符” 军民筑成后援团 闽人联手盟友抗战 桂林人民与“飞虎队”的生死友谊 祥云人民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 跨越世纪的情谊 第七章 传奇故事 飞虎英雄们 空中侠士罗伯特·萧特 给予经济援助的比尔·波利 助陈功臣——劳克林·柯里 女护士黄欢笑 陈纳德将军的贴身翻译 云南纪念碑上的祥云 第一王牌飞行员 战斗英雄约翰·F.汉普希尔 第一位在中国摧毁“野马”战机的飞行员大卫·特克斯·希尔 第八章 飞虎记忆 不能遗忘的历史 重回故地 寻找飞虎足迹 最后的英雄 试读章节 美国航空志愿队的组建 “失意将军”的春天 1937年春,广阔的太平洋上,美国“加菲尔德总统号”客轮,缓缓驶向中国。 一位中年美国人凝视着蔚蓝的海面,身边的人没有人认识他,他护照上的身份是“农场老板”。 他棱角分明的面庞展现了他的性格:勇敢、坚毅,富有冒险精神。 然而他此行的目的并非投资中国的农场开发。他真正的“绝密任务”,是了解中国空军的“真正实力”。 这次考察原定三个月的行程,却一下子突然变成了八年漫长的抗战,让他感受到从落魄到荣耀的大起大落的“人生高潮时刻”。到战争结束时,他晋升为少将,而他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成为了中国空战历史上最著名的飞行战队。 他的名字叫克莱尔·李·陈纳德。 在美国,陈纳德对空军界的权威宣传他的空战理论:“我即将让全世界看到,战斗机如何雄霸长空。”而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黑则声称,轰炸机才决定着空战的未来。美国陆军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都笃信:轰炸机是未来空军的主要力量。 陈纳德的理论无数次被权威们嘲笑。 他一直怀着亲驾战机翱翔长空的英雄梦想,但现实他却成了桀骜不驯的失意将军。 他带领着一群美国人眼中的乌合之众,在抗日的阴霾战场上赢得了震惊世界的赫赫战绩,他的理论在中国找到了用武之地。 落魄的西部牛仔,创造了冲上云霄、一飞冲天的传奇。 将军和“第一夫人”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在中国苍穹之上留下了他们英勇战斗的“光影”。然而这段尘封的历史,却并不为人所熟知。 陈纳德,1893年9月6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拥有出色的飞行技术。 1936年,他创建的特技飞行队到迈阿密演出。表演结束后,中国中央航空学校的副校长毛邦初盛邀陈纳德前往中国帮助训练飞行员。 一开始,陈纳德拒绝了。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一封私人信件,让他改变了主意。收到这封信时,他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低谷。他的战斗理论遭到上级的排斥,健康问题又进一步迫使他离开美国空军。 宋美龄的邀请让他看到了“人间曙光”。中国政府给他许诺了中国空军上校的头衔以及每月一千美元的酬劳,外加津贴、专用司机和翻泽。最为吸引他的是,他将有权驾驶并且指挥中国空军的任何飞机。这是他之前薪水的四倍,如此诱人的条件,年近44岁的陈纳德没有拒绝的理由。 几天后,他踏上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旅程。 1937年6月初,陈纳德决定抵达中国考察空军,担任顾问。和许多美国军官一样,陈纳德认为美国和日本之间难免一战。但是在战争打响前,他想先行了解这位敌手。他和特技飞行队的队友比尔·麦克唐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游历日本。他们把照相机藏在外套下,拍摄潜在的军事目标。陈纳德发现,尽管他的笔记和照片并不完备,但是仍然比美国陆军和海军的情报资料要全面得多。 1937年6月,陈纳德抵达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老板”——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蒋介石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需要陈纳德来控制中国领空。 一个是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落魄飞行员,一个是风华绝代的中国“第一夫人”,两个人却很快找到了共同点。 宋美龄打动陈纳德的,除了优雅的气质、为打造高效空军所奉献的心力,还有她的英语口音。 一口英语带有柔软的美国南方口音,这让同样来自南方的陈纳德备感亲切。 这是“一次使我的心灵再也无法得到平静的相逢”,事后陈纳德在出版的书中写道:她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 宋美龄和陈纳德志趣相投,他们都认为空中力量至关重要。 陈纳德从南京开始他的考察,随后他去了南昌、汉口和洛阳的空军基地以及航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陈纳德第一次了解到了国民党空军的腐败内幕。 蒋介石之前得到的数据是,中国空军拥有500架飞机。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