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儒林外史/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清)吴敬梓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在于它富于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小说语言风格犀利辛辣、幽默冷隽。它将讽刺附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描绘中,通过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对话,三言两语就显示出现象本身的矛盾与荒谬,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具鲜明批判色彩的讽刺小说。它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对以后中国的讽刺小说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如今《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内容推荐

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讲述:胡须花白才考中举人,欢喜得发疯的范进;六十岁而未进学,见了贡院门板便一头撞进去,哭着满地打滚的老童生周进;原本淳朴老实,考上秀才后变得虚伪狡诈的匡超人;视举业为正途的迂腐信徒马纯上;因丈夫不懂八股而寄希望于四岁儿子的“女八股”鲁小姐……这是《儒林外史》塑造的一个个生动鲜活却又令人含泪而笑的人物形象。他们形形色色的荣辱升沉故事,浓缩了几百年的封建文化史,以令人亦笑亦哭的形式促人深思。

目录

实用知识

第一回 王冕画没骨花卉

第二回 周进哭晕在贡院

第三回 范进笑疯在集市

第四回 监生临终伸两指

第五回 贡生行诈吃片糕

第六回 才女制义难新郎

第七回 莺脰湖上人头会

第八回 马二先生游西湖

第九回 湖上诗会众名士

第十回 发阴私诗人挨打

第十一回 鲍文卿够个义民

第十二回 做亲事谎话连篇

第十三回 选家名士雅公子

第十四回 慎卿风流评旦角

第十五回 少卿携妇游山冈

第十六回 庄征君蝎子螫顶

第十七回 祭先圣南京修礼

第十八回 沈琼枝独闯秦淮

第十九回 玉辉称女死得好

第二十回 凤鸣岐包打官司

第二十一回 添四客高山流水

走向末路的儒家道统

读书人的选择

试读章节

第一回 王冕画没骨花卉

元朝末年,有一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看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道:“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当夜商议定了。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间壁秦老家。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指着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棵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玩耍,不必远去。我老汉每日两餐小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钱与你买点心吃。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①,就买几本旧书。每日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似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哪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几枝?”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①,挑了一担食盒来,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戴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②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吃了一回,那胖子开口道:“危老先生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值得二千两银子。因老先生要买,房主人让了几十两银卖了,图个名望体面。前月初十搬家,太尊③、县父母都亲自到门来贺,留着吃酒到二三更天。街上的人,哪一个不敬!”那瘦子道:“县尊是壬午举人,乃危老先生门生,这是该来贺的。”那胖子道:“敝亲家也是危老先生门生,而今在河南做知县。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这一回小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谒晋谒危老先生。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那瘦子道:“危老先生要算一个学者了。”那胡子说道:“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看这光景,莫不是就要做官?”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

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因自小看见他长大,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哪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①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我闻有王相公的大名,故此一径来寻亲家。今日有缘,遇着王相公,是必费心大笔画一画。在下半个月后,下乡来取。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秦老在旁,着实撺掇。王冕屈不过秦老的情,只得应诺了。回家用心用意,画了二十四幅花卉,都题了诗在上面。翟头役禀过了本官,那知县时仁发出二十四两银子来。翟买办克扣了十二两,只拿十二两银子送与王冕,将册页取去。时知县又办了几样礼物,送与危素,作问候之礼。

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次日,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来家致谢。当下寒暄已毕。酒过数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时知县不敢隐瞒,便道:“这就是门生治下一个乡下农民,叫做王冕,年纪也不甚大,想是才学画几笔,难入老师的法眼。”

P1-3

序言

讽刺之书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写道: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这几句话“足称”简要中肯,把里外上下都说透了,那“尤在士林”的“时弊”又是什么呢?看来实一点就是八股科举制度,虚一点是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那一套了。可又各个不一:可憎、可耻、可厌、可怜、可笑、可气、可玩……人各一面,事各一方,组合起来简直是讽刺系列。

弥漫在士林中的是虚伪、愚昧、欺诈、钻营、荒唐和游荡……眼见世风日下,内心并不甘愿,可又寻不着出路,只能在“儒学”中打转转,不外乎鼓吹“礼乐”、“兵农”的理想。这种理想无法脚踏实地,文学描写也只能概念化,比起据实的讽刺对象来显得僵硬了。“礼乐”方面已是敷衍,“兵农”方面更不可取了。这部书只好“足称”讽刺小说了。

这部书的结构上有个特点:“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也没有衔接前后的故事。各色人等,略借个由头,在读者面前出现。或多或少有点什么事,事情一完,从此不见。但,主题是一个,人来人往,波平波起,总是一个状态的面面观。这结构可以有长篇的气度容量,可以有短制的精悍灵活,那么兼而得之岂不是最好的形式?还是看看鲁迅先生的意思吧:“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现在的多集电视剧,分连续剧与系列剧两种,很可以移用过来,把长篇中的这一种叫做系列小说。俄罗斯名作《猎人笔记》也是成功的先例。若弄一个人物招呼前后好比历史见证入,或用第一人称表示亲身经历,好像更妥当,实际不重要。或者同一主题同一思路同一观点倒是必需的。  书中如马二先生如范进各有大段精彩文字,马二的热肠,范进的寒酸,叫人同情。而马二的迂,迂到可笑。范进的伪,伪到可厌。都刻深现活,但细看文字,竟无一贬词,也没有褒语,这热这寒、这迂这伪,都从哪里出来?这样的讽刺,就不是皮肉上的事了。什么叫笔力,这是大手笔。这书各处大段文字中间,往往插入一个小场面,一点世态,一些做派,一种口吻,仿佛上下不相干,来去不关联,其实是“珍异”。到了紧要地方,发生了传世的佳话,往往不过一个手势,一哭一笑,一声叹息。印象中满纸氤氲,查文字不过几句几个字。若问这传世的魅力怎样发生的?还不就是那些不相干的相干了,不关联的关联了。俗云风马牛,其实在大自然中,风马牛也浑然一体。

这书也有长篇的通病,后半部疲软。书中还可见出前边多“自所闻见”,后来落入空头的理想,就文学写作来说,也是走进了误区。

林斤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