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经典的阅读,就会思维停顿,思想风干,思路堵塞,造成生命的空虚死寂和精神家园的荒凉颓圮。本书选择了唐诗中的经典作品作为教学重点,每次选择一两篇最上乘的作品请同学阅读、咀嚼,细细体会其文字深处的情感、意趣和纹理深处的优美、芬芳,或如品香茗而齿颊留芳,或如饮美酒而微醺陶然,或如沐甘泉而神清气爽。在我们陶醉于文字所酿的气韵氛围的同时,顺便也可以讨论一下作者笔下的美景我们是否亲眼见过,作者描述的场景、感情,我们是否也曾有过亲身的体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诗是不想告别的聚会 |
分类 | |
作者 | 郭梅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经典的阅读,就会思维停顿,思想风干,思路堵塞,造成生命的空虚死寂和精神家园的荒凉颓圮。本书选择了唐诗中的经典作品作为教学重点,每次选择一两篇最上乘的作品请同学阅读、咀嚼,细细体会其文字深处的情感、意趣和纹理深处的优美、芬芳,或如品香茗而齿颊留芳,或如饮美酒而微醺陶然,或如沐甘泉而神清气爽。在我们陶醉于文字所酿的气韵氛围的同时,顺便也可以讨论一下作者笔下的美景我们是否亲眼见过,作者描述的场景、感情,我们是否也曾有过亲身的体验? 内容推荐 这里有最朴实的文字,一如散落在草原上的星星般的小小花;这里有最温柔的文字,一如娇艳的玫瑰,即便在最寒冷的冬天里也让人觉得温暖;这里有深刻反省自己、解剖自己的文字。一如铁骨铮铮的长满了尖锐长刺的灌木;这里还有最严谨的、表达深沉的爱与恨的文字,一如沉稳的梧桐,撒播一地的绿荫,让人感到彻骨的清凉、彻骨的清醒…… 目录 天淡云闲今古同 静夜思——《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远离尘嚣——《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明月清浅——《白石滩》王维 朗月 浊酒谪仙人——《将进酒》李白 半轮秋月忆平生——《峨眉山月歌》李白 酒里乾坤大,月下孤寂长——《月下独酌》李白 星夜的孤独——《旅夜书怀》杜甫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 悲悯的心——《观刈麦》白居易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期待和渴望——《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彼岸的风景——《天上谣》李贺 沉默的骏马——《马诗》李贺 天淡云闲今古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千首诗轻万户侯——《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二十四桥明月夜——《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秦韬玉 桃花依旧笑春风 心有灵犀不点通——《听筝》李端 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花》吴履垒 锦瑟·无题——《锦瑟》李商隐 听听那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云想衣裳花想容——唐诗与唐诗中的美人 那时花开——《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流水轻舟落花羞——《江南曲》储光羲 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相思怨》李冶 红叶是良媒——《题红叶》韩氏 青青翠竹,清清我心——《酬人雨后玩竹》薛涛 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刘禹锡 水云间——《离思》元稹 秋夕·浮沤——《秋夕》杜牧 无处安放的美丽——《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鱼玄机 只想和你一起种胡麻——《怀良人》葛鸦儿 两心喜相得 大唐时世妆——《时世妆》白居易 两心喜相得——《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孟浩然 海日生残夜——《次北固山下》王湾 人生·参商——《赠卫八处士》杜甫 父爱如山——《送杨氏女》韦应物 母爱的光辉——《游子吟》盂郊 家有儿女——《幼女词》施肩吾 何处话凄凉——《行宫》元稹 美人远嫁泣西风——《赤壁》杜牧 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杜牧 试读章节 王维(701-761),字摩诘,“维”与“摩诘”合起来正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盛唐著名诗人,曾官至尚书右丞。少有才名,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四十岁后,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渐趋消极,内佛外儒成了他的主要思想。退隐田园,躲避现实,借山水美景以排遣苦闷,成为他生活的主要方式,离现实和社会越来越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这样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说王维兄弟俩长斋礼佛,隐居生活十分清净和清苦。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清幽的禅寂生活与辋川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创造出物我两忘的境界。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茁。”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正是连阴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袅袅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着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描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非常传神,而且透出了诗人悠闲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烧饭、送饭、田头野餐,极富生活气息,使人想到农夫田妇那怡然自乐的心情。“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袤空濛的水田上,白鹭翩翩起飞,仪态是那样优雅;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的歌喉是那样的婉转动听。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白鹭和黄鹂入诗,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其动作形态,一取其声音形态。“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写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把积雨天的辋川山野描绘得画意盎然——画面开阔而深邃,富有意境。“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世苏轼的这句评论便是很好的例证。 首联所写幽静自得的农家生活引起了诗人的怡然之情,面对白鹭、黄鹂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更加陶醉不已。在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描写,而是染上了诗人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理想境界。对于晚年醉心于禅宗、又深受道家出世思想影响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怎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呢?!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静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种生活在一般世俗之人看来未免失之于孤寂寡淡,而对于厌倦了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官场上的钩心斗角、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的诗人来说,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乐趣,把这里看做是人间天堂。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的夫子自道,他快乐地宣称:我早已远尘世、绝俗念,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可以免去尘世烦恼,享受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向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大家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显然,这是因为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了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发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 王维笃信禅宗,“诗中有画”及空灵的意境在他的很多诗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下面这些句子人们都耳熟能详:“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所以,有学者认为王维的创作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创造了浑然一体的意境,王维的诗独具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 其实,王维的诗很像杭州人的生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忆江南》)杭州自古以来便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诗歌词赋里也多有吟诵,比如“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有一次,一个慕名而来的朋友匆匆游览过西湖后失望地说:“杭州西湖也不过如此。”我笑而不答。杭州的美绝不只在于让她名满天下的西湖,体味杭州的美是需要一种心境的。最好是一个人、一对伴侣抑或三五素心人结伴而行,而且当然不是去游人纷沓的风景名胜,而是去名不见经传、人迹相对稀少的地方。杭州三面环山,山又不是很高,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闲暇时候去爬山,静下心来,站在山顶俯瞰西湖,看日出、日落,你就能感受到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渗透在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中的灵秀之气以及岁月沧桑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气息。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去判断登临的是什么山,五云山也好,北高峰也罢,老和山、小和山,或者是叫不上名字的山。当然,最惬意的是秋天去走十里郎当。 我常常和爱爬山的好友结伴而行。杭州是个古城,一路上能看到各种古迹。其中一个朋友颇为博学,常常给我们讲其中的典故——试想,走在幽静的山中,听着流传千百年的故事,真的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置身世外的感觉啊。有一年夏天,我们去游九溪。外面的世界正酷暑难当,但走在那山道峡谷之中,真是清爽怡人,心情舒畅。我们还去下面的溪流戏水,真的好清凉!一路上经过了九溪烟树、杨梅岭、狮峰、龙井。山上还有一座寺庙——理安寺,我们进去小憩了一下,喝喝茶,看着远山苍茫,真是“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已是一千年”呵。下山时,我们走过山中的峡谷,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有高高直直的杉树和香樟树,清风吹来,幽静无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走在其间,让人暂时抛开了凡尘的纷繁芜杂,忘却了俗世的烦恼忧愁。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每当过年时候,我们就选择骑车出游。沿杨公堤、虎跑路、之江路一直骑到钱塘江边,这里和西湖已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致了,少了一份怡然与雅致,多了一份开阔与气势。回去的时候我们当然不原路返回,而是先走梅灵南路。这一路会经过云栖竹径和梅家坞茶文化村,可以领略到真正的江南田园风光。云栖景区位于五云山西麓的云栖坞里,竹径按清康熙时的御道原状修建,满眼青青翠竹,清幽雅静。梅家坞茶文化村是一个具有江南文化气息的小山村,有“十里梅坞”之称。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翠绿的茶树、绵延的青山、低矮的排屋。初春,可以看到茶农背着竹篓在采茶。整个村落青山环抱,幽谷滴翠、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绿茶飘香,茶农家的烟囱飘出缕缕炊烟。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群山深处的夕阳朦胧而悠远——正所谓“日暮苍山远”。(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青山翠谷,四周一片静谧。我们走过一座长长的石桥,就快到梅灵隧道了,隧道口写着“白云深处”四个大字,看着夕阳、晚霞、青山、翠谷,真有种世外桃源的味道。出了隧道,天色已完全暗下来,我们加快了骑行。接下来走梅灵北路、灵隐路,这一路也是有不少景点的,灵隐飞来峰、双峰插云、杭州植物园,等等。天色已晚,只能看到群山的诡异之影,但比之大白天,也颇有特别的风味。这一天,先赏西湖美景,再领略钱塘风光、更陶然于田园气息、感受无人之境、过隧道、走夜路,心中的烦恼一扫而光,心情无比舒畅。 有了这样的一些人生体验之后,才觉得对王维和他的诗有了稍深一层的感触,才明白他何以能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禄、远离尘世的喧嚣而潜心于禅宗了。 P9-12 序言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经典的阅读,就会思维停顿,思想风干,思路堵塞,造成生命的空虚死寂和精神家园的荒凉颓圮。已故诗人海子曾经如是咏叹:“到我的花园里漫步吧。这里有最朴实的文字,一如散落在草原上的星星般的小小花;这里有最温柔的文字,一如娇艳的玫瑰,即便在最寒冷的冬天里也让人觉得温暖;这里有深刻反省自己、解剖自己的文字,一如铁骨铮铮的长满了尖锐长刺的灌木;这里还有最严谨的、表达深沉的爱与恨的文字,一如沉稳的梧桐,播撒一地的绿荫,让人感到彻骨的清凉、彻骨的清醒……”阅读,是心灵的灌溉和休憩,是精神的洗涤和升华,好书开卷有益,好书,是人的精神故园。古人云:一日不读,饮食无味;三日不读,面目可憎。我们现代人虽然不需要去盲目效仿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前贤,也无需过于相信“一生中必读的50本书”之类的书单,更不必强求自己去体验古人“雪夜闭门读禁书”式的乐趣,但阅读的习惯必须建立必须提倡。因为,阅读使你心灵充实,阅读使你永葆青春,阅读,还能使你如此美丽——岂不闻“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仅仅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不够的,因为,现在早已不是开卷就一定有益的时代了,何况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早已不是书生骑着毛驴或乘一叶小舟上京赶考,慢悠悠地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吟诗作赋顺便寻求风雅艳遇的时代了。阅读,需要选择——显然,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我们阅读的首选,比如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传奇等。 这些年来,我除了给中文系的同学上专业课之外,还一直担任非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在和同学磨合,逐渐摸索最佳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其实我们年轻的80后、90后并不是只喜欢网游而缺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欲望,他们只是有些迷惘,不知道读什么好,更不清楚怎么读好。而且,阅读绝不仅仅是文科生的事情,写作也不仅仅是中文系同学的事情,阅读和写作,尤其是把阅读的愉悦和心得写下来,是很多人非常乐意做的——否则,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什么诸多网站诸多论坛里有那么多的写手孜孜不倦地发帖子,和网友交流阅读的经历和快乐。而且,网络藏龙卧虎,写得好的帖子不少,有的点击率相当的高,最后因此被出版社看中成为正式出版物甚至畅销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些例子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所以,我选择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传奇中的经典作品作为教学重点,每次选择一两篇最上乘的作品请同学阅读、咀嚼,细细体会其文字深处的情感、意趣和纹理深处的优美、芬芳,或如品香茗而齿颊留芳,或如饮美酒而微醺陶然,或如沐甘泉而神清气爽。有时候,我们陶醉于文字所酿的气韵氛围,顺便讨论一下作者笔下的美景我们是否亲眼见过,作者描述的场景、感情,我们是否也曾有过亲身的体验?!有时候,我们津津乐道作者的逸事和作品的本事,从作者的人生道路和人生哲学中汲取生活的经验和教训,并得到有益的启迪;有时候,我们惊讶于古今情感的相似相通,齐声慨叹“古今一也!”…… 有道是文无达诂,选择美文,其标准可以见仁见智;欣赏美文,也自然不需要定规和框框。唐诗,是公认的经典,也是我个人之至爱。在接到本书的写作任务后,我陆续选择个人最喜欢的和讲课时最能赢得同学共鸣的篇章进行第N次的品读,并将品赏心得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期与读者诸君切磋交流。由于一开始就没有刻意追求大家、名家的齐全和初、盛、中、晚各期的平衡,所以,在完成书稿之后,我发现,有不少知名度极高的诗人及其作品,这次没有出现在我的笔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本人对这些诗人和作品的忽视和贬低。弱水三千,且只能取一瓢饮,本书的选择,只代表在本书写作期间笔者的阅读趣味和审美倾向,比如,较多地关注女诗人其人其作显然和我的女读者身份紧密相关。自然,囿于闻见识养,偏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诸君海涵并不吝赐教。 郭梅戊子·冬于杭州西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