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方现代戏剧译作(第3辑以色列集)/吴朱红外国戏剧译丛
分类
作者 吴朱红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朱红编译的《西方现代戏剧译作(第3辑以色列集)》是作者所编译的第一部以色列戏剧专集。本书介绍了优秀的以色列戏剧《三个好朋友》、《面包屑》、《安魂曲》,它将为中国的戏剧工作者和戏剧爱好者提供了解以色列的一种美妙文化的途径。

内容推荐

吴朱红编译的《西方现代戏剧译作(第3辑以色列集)》编译了三部以色列现代优秀戏剧作品:《三个好朋友》、《面包屑》、《安魂曲》。《西方现代戏剧译作(第3辑以色列集)》可以为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Preface

三个好朋友

 剧本

 编剧简介

面包屑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过场戏

 第八场

 第九场

 过场戏

 第十场

 第十一场

 第十二场

 第十三场

 第十四场

 第十五场

 终场戏

 编剧简介

安魂曲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八场

 第九场

 第十场

 第十一场

 第十二场

 第十三场

 第十四场

 第十五场

 编剧简介

心声依旧

试读章节

三个好朋友

编剧:[以色列]阿耐特·格夫

英译:Anthony Berris

译者:吴朱红

人物表

苏菲,41岁

莱丽,40岁

特萨,40岁

少年苏菲,16-30岁

少年莱丽,16-30岁

少年特萨,16-30岁

【校园,下课铃声。幕起时,学校的卫生间内。只见少年苏菲和特萨的脚,她们的裤子落在脚腕上,看着像是坐在马桶上。两人穿坡底高跟鞋,香烟烟雾缭绕其间。】

苏菲 特萨!

特萨 什么?

苏非 烟都你一人抽了?

特萨 (喷一口烟)等等,你才刚给我这么一会儿。

苏菲 (伸手)好了,快点儿吧!

特萨 (拿着香烟,摸到苏菲的手,递烟给她)好吧,那个贱货到底请你了没有?

苏菲 哪个贱货?

【少年莱丽进,穿校服和坡底高跟鞋。她解裤子拉链,看见两人的脚。】

特萨 莱丽。(莱丽吃惊地停下)五分钟以前,她在楼道里和我擦肩而过,看了我一眼,没有请我。

【莱丽僵住了,仔细听着。】

特萨 要是到现在她都没有请你,那就算了吧。

苏菲 那个倒霉蛋的Party,谁想去?

特萨 莱丽倒不是倒霉蛋,她是,她更像是个废物。

苏菲 她就是个倒霉蛋。快把烟拿来啊。你没见她的新鞋吗?那个女孩简直是从早上一睁眼就完全地没有品位。

【莱丽震惊地,看自己的鞋。】

特萨 她不请咱们,咱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苏菲 生气?跟莱丽?她是谁啊,我跟她生气?她那么一个没劲的人,她的Pany也跟她一样没劲。

【特萨伸手递香烟,苏菲去接,莱丽见状将烟截下,使劲抽起来,努力不咳嗽。苏菲还在摸索着找香烟。】

苏菲 特萨,你快点儿啊!

特萨 什么?

苏菲 快给我啊。

特萨 我给你了。

苏菲 你说什么呢?

特萨 你没接着吗?

苏菲 没有啊。还在你手里呢。

特萨 你搞的什么鬼?

【两人探头出来,发现莱丽站在那里抽烟,很尴尬。莱丽向她们友好地挥手。苏菲开卫生间门。】

苏菲 嗨,莱丽!

特萨 嗨,莱丽!  莱丽 嗨。

苏菲 真巧啊,我们刚才还在说起——

特萨 (打断她)是说《圣经》老师,那个母夜叉,你没见她给咱们留了多少作业!还有她的鞋,她简直就是早上一睁眼,就完全没了品位,那个倒霉蛋

苏非 特萨,好了。

特萨 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在

苏菲 你抽烟呢。

莱丽 (努力地控制自己不咳嗽)抽了好几年了。

特萨 那么,你在这儿待了半天了?

莱丽 我刚进来。

特萨 (松口气地)哦,真的?刚进来?什么叫刚进来?就是现在吗?

莱丽 就是现在。

特萨 (高兴地)那真好

苏菲 别老讨好她了。

特萨 她没有等好久可真好。

苏菲 (指卫生间)你可以进去了。

莱丽 谢谢,我不去。

苏菲 那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莱丽 我找你们。

特萨 找我们?

苏菲 (疑惑地)干什么?

莱丽 我明天晚上要开Party,你们没听说吗?

特萨 (同苏菲)听说了!

苏菲 (同特萨)没有!

莱丽 我来请你们。

【铃声起,特萨和苏菲高兴地相互看着,三个人咯咯笑着,快速下场。学校的声音起,老师点名。】

【老师点名。】

【音乐起,幕启。少年苏菲、莱丽和特萨穿泳衣坐在海滩上,闭眼沐浴着阳光。音乐渐弱。电话铃声。光打在成年特萨、莱丽和苏菲身上,她们站在栅栏后面。每人持一电话,成年莱丽拨号,特萨的电话响起。】

特萨 喂。(莱丽没有回答)喂?

莱丽 特萨?

特萨 (紧张地)嗨。

莱丽 我是莱丽。

特萨 我知道。

莱丽 我还以为你听不出我的声音。

特萨 哦,好了。

莱丽 不管怎么说,有很长时间了。

特萨 两年了。

菜丽 差不多。现在说话不方便吧?

特萨 是的,不没关系。那么,你怎么样?

莱丽 很好,你呢?

特萨 很好,你怎么样?

莱丽 很好,你呢,你怎么样?

特萨 我很好。

莱丽 真好。

【沉默。】

特萨 那么,你怎么样了?  莱丽 这些话我们已经说过了,特萨。

特萨 是的,出什么事了吗?

莱丽 算是吧。

特萨 怎么了?

莱丽 你今晚有空吗?

特萨 干什么?

莱丽 我知道你特别忙,而我找到你又特别的晚

特萨 莱丽,出什么事了?

莱丽 电话里说不方便。

特萨 你没事吧?

莱丽 你今晚能来吗?

特萨 当然,只要你告诉我出了什么事情。

菜丽 你几点能来?

特萨 我换了衣服就来。(要挂电话)

菜丽 特萨。

特萨 什么?

莱丽 苏菲也来。

【沉默,特萨呆住了。】

莱丽 特萨?

特萨 我听见了我们的苏菲?

莱丽 是我们以前的苏菲。

特萨 你想让我和她待在同一间屋子里

莱丽 是的。

特萨 你开玩笑。

莱丽 特萨,我们都快40岁了。

特萨 莱丽,我不能。

莱丽 特萨,她不过是苏菲。

特萨 别这样对待我。

莱丽 我也没有办法。

特萨 好了,苏菲不会同意的。你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她怎么说的?

莱丽 我们下次见面就是在葬礼上了。

特萨 也只能是在葬礼上。

莱丽 我跟她说过了。

特萨 (惊讶地)你跟她说了?

P1-7

序言

以色列人民的文化传统如同中国文化一样,深深地植根于千年历史中。

以色列戏剧,虽然相对年轻,却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文化现象,出色地表达着以色列这个年轻国家的当代精神。

以色列戏剧由多种不同的元素构成——当代的和经典的,本土的和引进的,实验的和传统的,来自不同背景的剧作家、演员、导演和制作人将外来戏剧和本土戏剧融合起来,创造了鲜明的以色列戏剧风格。戏剧的景象是非常活跃的,有很多专业的轮演剧院及地区性、非职业剧团为遍及全国各地的大量的忠实观众演出。演出经常满场。很多重要的剧作家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在世界各地上演,因此获得了相应的国际地位。

很高兴,如今这些最好的剧作中的三部(《安魂曲》、《面包屑》、《三个好朋友》)首次译成中文。祝贺吴朱红女士,她倾力奉献,所编译的第一部以色列戏剧专集终于在中国出版了。这本书介绍了优秀的以色列戏剧,它将为中国的戏剧工作者和戏剧爱好者提供了解以色列的一种美妙文化的途径。我相信,它将有助于加强以中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安毅泰

以色列驻华大使

2011年8月

后记

心声依旧

空阔简约的舞台上,神情麻木的年迈老人、母亲怀中的垂死婴儿、贫穷孤独的流浪汉,在经历了不一样的生命磨难和一样的内心挣扎之后,最终被死神带走;远离尘世之时,落英缤纷处竞有一片温暖的光芒,现场女声如泣如诉的演唱更似天籁之音《安魂曲》就这样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寓言——空灵、写意却时时观照着每个人的内心,关于生命本质的追问和吟唱,透彻而深邃。一向对外来演出既包容又挑剔的北京观众,这一次再难不动声色,矜持终究没有抵挡住那股浓浓的忧伤和苍凉,来自异国的观众在潸然泪下之后,第一次认识了以色列戏剧。

看到眼前的《安魂曲》与西方戏剧一脉相承,我还以为以色列戏剧也有着与古希腊悲剧相仿的年纪,于是在契诃夫原作的幽远意境和现场演唱的哀怨忧伤之间,想象着它的源远流长却没有想到,以色列戏剧的历史不过百年。一百年之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复活了希伯来语言,也成就了新兴的以色列戏剧。而《安魂曲》的编剧、导演哈诺克·列文则是当代以色列戏剧的代表人物。曾经上演过多部列文作品的以色列卡梅尔剧院这样介绍他:“剧作家、导演、诗人、作家——作品有戏剧、小品、歌曲、诗歌、小说。他亲自导演了多部自己的作品,以诗意的文本与演员舞美设计、作曲、编舞等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舞台形象。”的确,简约的外表、严峻的主题、时而轻松的表达、灵动丰富的舞台意蕴,最终凸现的是列文对现实的深思和一种超越现实的普世的悲悯情怀。根植本土文化、放眼人类命运构成了列文作品的精神内核,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贯穿了列文的戏剧人生,支持他把戏剧创作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创作《安魂曲》时,列文已经身患重病,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该剧的排练和演出。这是一个生命正在一分一秒地离他而去的过程,而他却以踏着生命的每一个脚印、引领观众一同去体验和思考那种通常罕见的生命终极的方式走过,还不忘将一份美丽和光明留下来。《安魂曲》是列文戏剧舞台上的绝唱,也是他生命的杰作。

2006年初冬的以色列之行,使我亲身体验到了以色列戏剧的蓬勃朝气——其题材之多样、内容之广泛、观众之良好的看戏传统以及戏剧之深入人心都格外夺目。当今的以色列戏剧关注民众内心和公共生活、扶植新作品、培养新观众、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表达,刻画着以色列多元文化的生动面貌,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在见证了以色列戏剧历史的哈比马国家剧院,时任剧院对外关系主任的Varda Fish女士带领我们回顾了以色列戏剧的成长历程。就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夜的风云变幻之中,一座专业的希伯来语剧院——哈比马剧院(希伯来语意为“舞台”)在莫斯科的小巷里悄然成立,并于1922年演出了首部剧目《魂魄》,高尔基因此预言哈比马剧院:“这个幼小美丽的婴儿必将长成辉煌的巨人。”《魂魄》的公演,还得到了诸多戏剧和文学大家如戈登·克、肖伯纳、莱因哈特的肯定。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回归以色列故土的风潮中,哈比马剧院踏上了特拉维夫的海岸。从此,剧院“以戏剧表达犹太民族心声”为传承,用优秀的戏剧作品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留存起属于以色列的共同记忆。回京后,我撰写了一系列介绍以色列戏剧的文章,发表在《北京青年报》、《剧本》等报刊上,其中一篇名为《以戏剧为心声》。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戏剧入来说,戏剧是用来表达心声的,他们被这个心声所鼓舞而不断前行。

十二年前我开始挑选并翻译西方新剧本,这些作品经由众多国家院团公演,一再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其中反响尤其强烈的有《纪念碑》、《屋外有花园》、《深度灼伤》(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及《大酒店套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这些作品在开阔视野、丰富剧目、营造风格、多样化题材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也反复印证了一条规律:在导、表演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剧本仍旧起着主导作用。三年前,我作为戏剧导演,亲手将优秀剧目呈现于舞台上;一年前,我主持的戏剧工作室(北京/香港)以《安妮日记》、《三个好朋友》为代表剧目,创造了戏剧制作和演出创新的可能性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推广世界优秀的戏剧文化。

感谢以色列驻华使馆文化处大力支持《三个好朋友》的演出及本专辑的出版。他们用诚恳细致的努力搭建起以中文化交流的桥梁,履行着文化传播者的崇高责任。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Amos Nadai)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更加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于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祝福。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能够在六年前决定出版这样一部外国新剧目的丛书。这在当时既是全新的尝试,又将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格外彰显了出版社独到的眼光和超前的魄力。如今第三辑的面世,是这个品牌的延续和提升,也再次彰显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对学术品位和社会责任的坚守,以及对严肃艺术和戏剧文化事业长久不懈的鼓励和推动。

感谢所有关注过我作品的人,以及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当我怀着感恩的心准备一一写下你们的名字时,却发现这将是一份太长的名单于是我想说,戏剧成就了我们的缘分,就让我们彼此珍视,继续同行。十年沧海,戏剧仍在,风雨过后,心声依旧,一切都可以释怀了。

吴朱红

2011年8月14日写于京西和风四季

2011年8月30日改于伦敦—爱丁堡—北京旅途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