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在北京成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石,陈筱睿主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对的时问对的人

男主今年32岁,山东人,目前在一家上市的公关公司工作。和女主在小说创作见面会上相识。两人在北京成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买了房子并且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翻开钱包,看见他们初见时他拍下的她温柔坚定的神情。那还是8年以前,他参与着九州系列文学的创作。在一个有着独特运行规则的现实世界里,他书写着想象世界里的一切——海水、羽族军阵、河络……一个个英雄年少与英雄末路的故事中,情怀在热血与成熟中游走。

那是2006年5月12日的中午,小说创作圈里的一次欢迎会让他们相遇,原本只是一顿普通的聚餐,如今这个日期有了特别的含义。一见倾心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多么像是电影里虚构的幻想,可是这样梦一样的感觉就在此刻降临。原本只是朋友间一次普通的聚会,可偏偏一抬眼,看到了那个迟到的姑娘。时隔8年,他依然能够清晰地记起那时的感受。一袭黄裙配着小小黑衫,那当然是她——她如同这座城市一样动人,文化和修养,气质与时尚,恰如其分地兼容并蓄,美好得叫他暗地赞叹,好得叫他心生亲近,好得叫他那天兴奋得不知所措。后来朋友说,那天他像个笨拙的不懂控制情绪的孩子似的,努力地多说话想要让她注意到自己——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现在想来,这可真是一个迷人的细节。

13年前,19岁的他刚刚从军队复员回到老家山东,当年参加高考,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制片。转眼间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扑面而来的不是梦想的实现与延续,而是让人焦急的现实与生存难题。如果回老家,父母的帮助会让他安稳地工作、成家,不费力就有着让不少人羡慕的生活。可是年轻的他有着自己的坚持——留在北京,即使只是在当时还没上市的本土公关公司谋了个2000元一个月的撰稿职位糊口。那个时候,他只感到北京是个奇妙的城市,容留他却从没有让他找到归属感,有住处却没有家。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指望北京的接纳。他一直是这么想的,面对这座打动他的城市他就是这么想的。

到了2007年6月1日,他和她终于能够在一起。他是作者,她是读者,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成为九州的第一对情侣。

那个时候,他在一家公关公司做撰稿人,和她分离在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异地恋思念的苦衷和每次见面的欢欣他们都刻骨铭心,每一次他都挖空心思把见面变得特别。那年,在她生日的前一天,他晚上9点多下了班,尽快买到了蛋糕和花,跳上了10点多最后一班火车奔向天津。火车奔驰着穿过田野和村庄,到达了另一片高楼和灯光里,耳旁呼啸的风把他带到温暖的星光里。他在ll点半坐在她家窗下的街边,在11点55分打通她的电话开始装作不知情地闲聊,心里却有些小激动和小得意,他在零点准时对她说:“宝贝,帮我一个忙,帮我看看你的窗外。”推开窗,看着他提着蛋糕捧着花,熟悉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很长。因为异地恋,所以特别渴望也特别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即使那个人不在身边,可是只要心里有着念想,就会觉得有了依赖。有着想见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

痛苦折磨而又刻骨铭心的一年异地恋之后,她工作调来了北京,他们在北京重聚。在20多岁事业初创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在梦想中迷茫得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向,哪里吹来的风便都不是顺风。好在有她,生性乐观,总会在他情绪莫名低落的时候给予他劝慰。他的几次跳槽,她都帮着进行了清晰的规划,他做到了大项目组撰稿部的负责人,薪水翻到了之前的两倍。再后来,有个机会他跳槽到了外企,薪水当然又翻了一倍。2011年年底,他被一家小公司挖走,薪水又涨到了之前的两倍。P1-3

后记

“写作,即是坐下来审视自己。”

在北京成家,是关于梦想和爱的故事。每天地铁上、公交里,我们都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者在北京本地长大、或者在北京上大学之后留在北京奋斗,或者来北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追求梦想,每一个人,都带着满满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感动。

在书中,我们为大家展现了19个即将或者已经拥有美好家庭生活、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公务员、企业员工、创业者,还有在非营利组织工作的朋友。他们当中,现在是“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但也曾面临“不顺的日子,各有各的不顺”。我们和你一样好奇,他们为什么选择北京?他们为什么要在北京成家?他们为了在北京成家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某位朋友过去曾面对的困境正是现在困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找到与自己背景、经历十分相似的人,这是推动我们在比较中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提升和自我成长。相信你也可以,看一看他们的故事,收获感动,继续坚定地走出自己的精彩。

从《求职就业职业发展》《冲向职场:求职48计助你玩转职场》《我的职场我做主:入职菜鸟修行记》、《给你offer:人力资源经理陪你找工作》求职系列,到《我在大学谈恋爱》《我在北京成家》的感情系列,由周石老师主持、劳动人事学院组织学生编写图书的工作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我们倾听受访者的故事、再把他们的经历记录下来,呈现给读者,这整个过程都推动我们思考,用前辈走过的路来对照自己的生活,或得到一些教训,或启发一些灵感。这整个写作的过程,从最初老师们提供书目的主题范围,小作者们积极报名组成团队,一起头脑风暴搭建书的框架,到主动联系、获得机会采访前辈们,再到整理主线,写出故事,斟酌用词,反复修改。看到样书的时候,感觉这一本小书沉甸甸的,里面凝结了我们十几个人大学时代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也凝结了我们很多通过采访前人收获的感动与思考。

感谢周石老师和陈筱睿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鼓励我们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上去看一看,向前辈们学一学,感谢二位老师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修改意见,让我们能够给读者们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实用的信息;感谢郭瑜老师为整个团队进行如何采访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到采访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多技巧与注意事项,这些是我们成功进行采访、进行有深度采访的关键助力,在此过程中磨炼的人际沟通能力、渐渐唤起的同理心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劳人之事,成人之美”。

感谢受访者们无私地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讲述他们自己在北京奋斗、成家的故事,向后辈们传授宝贵的经验和自己的人生感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尽管人生几多无奈,但是只要坚持、勇敢,我们依然可以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感谢郭晋慧编辑辛勤劳动,从前期沟通、校对到印刷的各个环节,您的认真细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故事得到了莫大的尊重。

感谢一起并肩奋斗的小伙伴们,我们虽然相对独立地承担采访和写作任务,但是大家都互相出谋划策,为采访对象的选择、具体写作的结构,甚至是某一个细小的用词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总体上及时沟通写作的进度,携手完成了最后的书稿。

最后,还要感谢翻开了这本书的你,愿你也在自己的“北京”找到幸福。

付鑫玉,邓洁茹,王月,祁婕,施炫伶,杨乐,李钦坤,曹晟,李梦抒

目录

对的时间对的人

生活不是只要有爱就足够

北京,你好

奋斗过,我活过

平淡的生活,安稳的幸福

道阻且长,唯以梦为引

让公益梦在自由的土壤发芽——外地女孩在北京坚持公益梦想

不排外,是你的温柔

异地十年,相爱永远

让情感经住风霜雪雨

阑珊执手,契阔成说

守得云开见月明

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信仰得爱

我在北京成家

一路继续,随心而动

爱你已十年

生活的滋味,平淡如水

十年

后记

序言

当编辑完《我在北京成家》的书稿后,我们非常激动,思绪万千,回忆起我们学院师生共同编写这六本书的过程:

第一本是2011年1月出版的《求职就业职业发展》;第二本是2012年出版的《冲向职场:求职48计助你玩转职场》;第三本是2013年出版的《我的职场我做主:入职菜鸟修行记》;第四本是2014年4月出版的《我在大学谈恋爱》;第五本是2015年12月出版的《给你offer:人力资源经理陪你找工作》。

这六本书的出版,充分体现了学院的使命:“劳人之事,成人之美”。劳动人事学院的事业是成就别人的事业,是为别人提供服务的事业。这六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是希望大学生朋友通过阅读这六本书,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走好自己的成才之路。前五本书的出版,受到大学生朋友的喜欢,使我们感到非常的自豪——我们为大学生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这六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在此我们要表示感谢:

第一,要感谢劳动人事学院的老师。院长杨伟国教授,2013年参加《我的职场我做主》的编写,对同学们成长提出自己的建议:“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机会全方位地锤炼自己并形成自己清晰的价值观”;唐鐄书记为书的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院长曾湘泉教授为第一本书《求职就业职业发展》写了序,并于2013年6月13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剖析典型案例助力职场新人——评(我的职场我做主)一书》,向大学生朋友推荐此书。孙光德教授、张丽华教授、周文霞教授、石伟教授、林新奇教授、文跃然副教授、丁大建副教授、李育辉副教授、管延军副教授、骆南峰老师、郭瑜老师、翁茜老师、张石磊老师等也参加了编写。

第二,要感谢同学,我院近70位同学先后参加了写作。这70多位同学毕业后有的出国留学,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还在学院读书。没有他们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这六本书的写作的。书中记录了他们的辛苦劳动,也记录了他们的成长经历。

第三,要感谢其他学院老师。这套书的出版,也得到其他学院老师的支持:教学督导室王学军副研究员、商学院副书记赵锦兰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向明教授、邱吉副教授和人口学系杨菊华教授等。同时也感谢被采访人员,是他们把自己宝贵的经验奉献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更好成才。

这套书的出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进行选题。这套书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选题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力争选一些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写作,使大学生读后有所触动,产生一些思考。有的书在书店脱销,有的书在西单图书大厦月销售量一度排在第七名。有的高校辅导员阅后,对同学们的思想有了更多的理解,工作也更有针对性了。

第二,是结合我院同学所学的专业进行写作。我院在专业设计上,有自己的特点。同学们结合劳动经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劳动关系专业知识学习后,进行调查写作,较好地把专业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套书也记载了同学们对问题的思考,记录了他们的成长过程,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第三,是写作方法多样。这一套书,既有调查报告、理论探讨,也有采访和纪实报道。通过多样的写作形式来记述大学生自己的生活,多角度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

第四,探索了一种培养学生的新渠道。如何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这套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参加过写作的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对他们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也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了更绚丽的色彩。

第五,师生一起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师生一起调查、讨论,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例如在《我在大学谈恋爱》一书的写作过程中,老师们原想在每一个故事后,写一个小贴士,告诉大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恋爱观。没想到小贴士的内容受到同学们激烈反对。老师们经过认真的思考觉得,同学们的成长环境不同,对问题看法不同,同学们的意见有的是有道理的,最后把全部小贴士取下,让大学生阅读后,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示,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好方式。

在第六本书出版之际,希望大学生朋友喜欢它,也真诚地祝愿每一位大学生朋友:工作愉快、爱情甜蜜、身体健康!

周石陈筱睿

2016年6月30日于求是楼416办公室

内容推荐

周石、陈筱睿主编的《我在北京成家》以采访的形式记录了多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多为北漂,讲述了他们在北京奋斗、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经历。这些案例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主人公们是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恋爱形式也是各不相同。当然这些故事也只是一个缩影,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子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他们中又有多少能够在北京扎根的呢?这些故事的背后有多少努力是别人看不见的,作者希望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作者是希望通过这些故事给还有北京梦的学子们一些希望。

编辑推荐

在周石、陈筱睿主编的《我在北京成家》中,我们为大家展现了19个即将或者已经拥有美好家庭生活、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公务员、企业员工、创业者,还有在非营利组织工作的朋友。他们当中,现在是“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但也曾面临“不顺的日子,各有各的不顺”。我们和你一样好奇,他们为什么选择北京?他们为什么要在北京成家?他们为了在北京成家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某位朋友过去曾面对的困境正是现在困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找到与自己背景、经历十分相似的人,这是推动我们在比较中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提升和自我成长。相信你也可以,看一看他们的故事,收获感动,继续坚定地走出自己的精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5: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