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的人间喜剧之一。幽默是机智、豁达、大度、平等待人、处事合乎情理的人群的产物;是人类生活极好的精神调节剂;作者用小品形式写出对幽默的理解,供读者们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方成讲幽默/我的人间喜剧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方成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的人间喜剧之一。幽默是机智、豁达、大度、平等待人、处事合乎情理的人群的产物;是人类生活极好的精神调节剂;作者用小品形式写出对幽默的理解,供读者们参考。 内容推荐 幽默是一种高雅的语言方式,属于一种文化素养,也是一种艺术和艺术方法,在许多文艺创作中是离不开的。不善于运用幽默技法,是画不好动漫的,大概只能画出类似连环故事画的作品,那是青少年的读物。 不仅在文艺创作上,就是在一般社会生活中,已成为有特效的一种语言方法。方成讲述了幽默与漫画的结合。 目录 序 滑稽例解 幽默例解 笑话一种 相声材料 猪八戒 谈家常 自己的好 字颂 快餐 说“吃” “幽默思维” 打油记 养生之道 传统相声艺术 名人生活 也想发明 笑话里的幽默 幽默家 俗话谚语的幽默 平民的幽默 北京人的幽默 交往记趣 巧合的滑稽 必要的应对 幽默的使用 幽默的以底是什么 幽默与讽刺之源 幽默是学来的 回忆开笔 编情节 找规律 我的诗 怎样才滑稽 想象的艺术魅力 谈幽默性格 谈学幽默 幽默语言特性 职业习惯 幽默联想 语言的滑稽 从漫画谈起 言之成理 语言用巧 意外与合理 讽刺文笔 幽默环境 比喻的滑稽 民间谚语 笑话种种 说说闲章 杂文开笔 俗话的幽默 学幽默有好处 老百姓的幽默 剪报杂记 拐着弯说话 从来源说起 怎样学会幽默 心态和语境 谈谈笑的艺术 逗乐 语言的美化 百姓的俏皮 话里的花活 北京的儿歌 碰出来的 童趣 从滑稽到幽默 也谈养生 有趣的答客问 从夸张到幽默 中国人的幽默 丑角艺术 漫画的幽默 漫画和笑话 中国文字的魅力 编笑话 矛盾和笑话 说来有趣 意外的转折 笑的艺术 童言 老百姓的俗话 民谣的幽默(上) 民谣的幽默(下) 幽默的家常话 攒底的一招 机智生“趣” 戏答戏语 打油诗攒底 讽刺画 矛盾的运用 性格的夸张 幽默何以难解 歪理的滑稽 投其所好 戏语种种 话里有话 自相矛盾的滑稽 不像的幽默 玄想出“神话”(上) 玄想出“神话”(下) 说对联 幽默三则 语言的由简到繁 试读章节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最明显的一条就是爱看人出笑话,甚至连自己出的笑话也感兴趣,收藏笑话书是大家共同的爱好,特别是相声和漫画界的人。侯宝林说过,他收藏的笑话书,哪家图书馆都没他多。我收藏的也不少,满满地放置在书橱里。 其实,世界上的笑话比老鼠多,哪家都有。就说我家吧,按计划我有三个孩子。老大上小学,我让他每天记买菜的账。有一天,看账上记着买“白耗子二十斤”,北京称老鼠为耗子。我问保姆赵大姐,她说:“没买耗子,一个也没买。”问老大才知道,是“白薯二十斤”,“薯”字他不会写,就按“鼠”字音,写成“耗子”了。听了我大笑。说给别人听,也笑起来。 赵大姐常买冰棍儿给孩子吃,小三儿刚三岁,看见老远那老太太推的小车上有“冰棍”二字,他认识,牵着赵大姐去买。我故意编成笑话,告诉别人说:我家小三儿没念过书,就认识两个字:“冰棍”。 我闹的笑话也不少。在那个“文化大革命”中,我双耳患病致残,因押进“牛棚”误了医治,半聋,听说话经常失误打岔。在中山市吃饭时,有人说“吃乳鸽”我听成“七五折”,引起大笑。广东人说普通话闹出的笑话不少。在酒席中一人问服务员“小姐,水饺多少钱一碗?”发音似“小姐,睡觉多少钱一晚?”小姐生气了,骂一声:“流氓!”听者以为说是“六毛”,就说:“要两碗”,音似“两晚”。把席上人逗得大笑。 这都是失误造成的滑稽。无意中做错事、说错话或听错了话,都属于日常生活中出奇的小事,出奇而可理解,就会使人觉得滑稽可笑。这可说是一条造成滑稽的规律。在漫画里就常利用这条规律编造故事情节,画成幽默画。 一天,南京朋友老黄来了,我们就在家里吃饭,家中只我一人在,有现成的菜和馒头。做饭我学会了,那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妻子今言的生命被“革”去后,为照顾三个孩子,不得不学会一点厨艺。馒头已上了蒸锅,我们谈得正开心,就闻见浓重的糊味,这才赶紧跑进厨房。一看蒸的白馒头变成黑色烤馒头,蒸锅自然烧得变形。这笑话难忘,说出来会引人笑的。 但要把这类笑话画出来,就得改编一下,画成《三八节,我来做饭》。 造成滑稽的规律有多种,相声和漫画艺术都是幽默的,也是靠滑稽创造的。笑话是由滑稽造成,因此滑稽的规律性就成为漫画和相声创作的重要研究课题,笑话是滑稽造成的结果,是滑稽的表现形式。P9-10 序言 我从事漫画创作,最早是在1935年,为“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作宣传画时开始的。那时还不大会画。上大学时为办壁报画了三年,打下画的基础。1936年开始发表在报刊上,从此以之为业。算起来,有六七十年了。因为漫画和杂文都是评议性的文艺作品,大约从1954年,我又开始写杂文,至今也有四十多年了。因性之所近,两年后还写起喜剧小品,写相声段子,制作动画,写幽默的打油诗。 这些文艺作品,在创作上都必须运用幽默艺术技法。但我就没想过“幽默”到底是什么,怎样解释。直到1979年的一天,相声大师侯宝林向我提出这问题,才促使我开始去研究。先是查有关资料,不断地查,没想到查了快三十年,连欧美和日本各国出版的大百科全书也查过,发现各国学者们,包括世界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如德国的伊曼纽尔·康德,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法国的昂利·伯格森等,他们对幽默的解释,没有共同的说法,而是各说各的。而且许多人只提到“幽默”这个词是从希腊文来的,但没发现他们提到幽默的来源。我想,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必有来源的。如果连“幽默”的来源都不问,怎可能查出它的性质呢? 既然查不出学者们对幽默的解释,我只好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来研究了。我的研究方法,是先考察幽默的来源。 我们现在提到的“幽默”,并不是我们中国的语词,而是林语堂先生从英文译来的。西方人习惯上把逗笑的一切都叫“幽默”,正和我们把逗笑的都叫“滑稽”一样。后来学者们发现逗笑可分两种:一种逗笑是出于人的智慧,另一种是不需想就逗得人笑的。我就借“幽默”和“滑稽”这两个词,把两种不同的逗笑加以区分。幽默既然逗笑,我考察幽默的来源,同时也考察逗笑的原因。从1984年我写论幽默的书出版,至今已出了10本。1992年我到美国时,曾到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查过,都有我的几本书,其中有我出版的第一本《幽默讽刺漫画》。 讲理论的著作出版,因属专著,出版的数量有限。那本《幽默讽刺漫画》是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约我出的,发行印数33700册,早已买不到。其余的9本,发行数量少得多,读者很难见到了。 幽默是一种高雅的语言方式,属于一种文化素养,也是一种艺术和艺术方法,在许多文艺创作中是离不开的。如前面提到的,漫画,相声,喜剧,和多种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幽默。现在各地都在开展动漫产业。不善于运用幽默技法,是画不好动漫的,大概只能画出类似连环故事画的作品,那是青少年的读物。 不仅在文艺创作上,就是在一般社会生活中,已成为有特效的一种语言方法,特别是在外事和政治活动中,已成为必需的了。不少人说过,称幽默是机智、豁达、大度、平等待人、处事合乎情理的人群的产物;是人类生活极好的精神调节剂;称幽默是美好的,是一种道德等等。既然如此,就有提倡和推广的必要。因此我就想借报纸作传媒,用小品形式写出我对幽默的理解,供读者们参考。如今两家报纸在连续发表,已渐近百篇,可以辑之成书出版。希读者赐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