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女孩都是天使,她们纯真,善良,总能看到事物的美好;她们勇敢,坚强,在逆境中也不放弃希望;她们敏感,容易受伤,但每一次的挫折都能够带来成长;她们柔弱,缺少力量,但小小的双手也有惊人的创造。最温暖的女孩故事,像天使般守护你陪伴你度过最纯真的童年。
约纳·塞尔迪斯·麦克多诺编著的《安娜和娃娃有个约定》讲述的是三姐妹索菲、安娜和特鲁迪的故事。这三个女孩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纽约,他们的父亲开着一家娃娃修理店,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但即便世事艰难,她们也从来没有灰心失望,她们一直努力地用智慧和双手去把生活打造得更加美好。
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成为每个女孩成长过程中,最温柔、最贴心的陪伴。
《安娜和娃娃有个约定(每个女孩都是天使)》由约纳·塞尔迪斯·麦克多诺编著。
安娜三姐妹住在埃塞克斯街,她们的爸爸开了一家娃娃修理店。店里的娃娃很多,但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她们,因为娃娃真的太昂贵了。即便如此,安娜姐妹和店里没有修好的三个娃娃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直到有一天,报纸带来了一战的消息,娃娃修理店的经营也因为战争而遭遇了危机。这个时候,安娜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做娃娃。于是,娃娃修理店变成了娃娃制作工厂……他们的娃娃能获得成功吗?安娜姐妹最后能拥有属于她们自己的娃娃吗?
我的校园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特别忙,根本没时间在娃娃修理店里玩。我和索菲都要准备学校的数学测验。对我而言,这就要求我必须格外用功。有些课我很喜欢,比如说阅读课,虽说我比索菲小两岁,但基本上所有她能读的书我也能读。历史课和地理课我学得也不错,我能轻松地记住历任总统和各州首府的名字。但是数学课却让我脑袋发懵,手心出汗。每次一看到满篇需要加加减减的数字,我就感觉喘不上气来。乘法就更要命了,从吃早饭的时候我就开始背乘法表,上学路上也背,直到上床睡觉时才背完。“七七四十九,”我轻声念叨,“七八五十六……”可即便这样,在我脑子里这些东西还是一直都乱糟糟的。
星期三是考试的前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跟索菲说我很紧张。她听了有些不耐烦:“哎呀,你只要记住乘法表就行了。”
“知道了,我会使劲背的。”我多希望她能有点儿同情心啊。
“你最好加把劲,”索菲回答,“你不想得个D吧?”
“当然了。”我说。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怕自己会得F,而不是得D。
特鲁迪发现我有些害怕,就开始取笑我:“安娜要得F喽,安娜要得F喽!”这让我感觉更难受了。
虽然我对这次考试害怕得要命,但我也不想向爸妈求助,因为他们目前要操心的事已经够多了。虽说已经是四月初了,但风还是特别大,爸爸得重感冒病倒了。现在店里的活儿全停了。我们必须在楼上帮助妈妈做些家务,这样妈妈才能做她会做的一些娃娃修理的活儿。我一直忙着洗碗、换床单、扫地,捎带着背那可恶的乘法表。
星期四早晨,我吃了几口抹了果酱的黑面包——大家都在忙,所以没人注意到我几乎没吃什么。上学的路上,索菲和特鲁迪走在前面,我磨磨蹭蹭地跟在后面,根本就不急着赶到学校。在路上,我先是看到了格特曼泡菜店,我们都爱吃妈妈在这里买的脆脆的泡菜;然后又看到了蔡特林面包店,他家的肉桂小圆面包好吃极了。旁边的一条街上有犹太教会堂,周末我们全家会去那里做礼拜;再下去的一条街上有一块空地,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偶尔会去那里玩。邻居家的孩子会和我们一起捉迷藏、打棒球,还会一起跳绳,我真想现在就去那里玩。实际上,去哪里都行,只要不让我去学校。
当我最终磨蹭到学校时,我的两个姐妹早就没影儿了。索菲肯定已经坐在六年级的教室里了,特鲁迪在二年级。
在上课前的几秒钟,我?留进了四年级班里我的座位上。幸运的是,老师莫里森小姐正在讲台那儿忙着,没有看见我迟到。有三次迟到记录的话,放学就要被留校,而我都已经被记了两次了。 我赶紧把书掏出来放进课桌。读效忠誓词时,我站起来把手放在胸口。读完后,莫里森小姐把试卷发下来,让大家拿出铅笔。“七乘以九。”她念题时,我还哆嗦了一下,但是我赶紧深呼吸了几次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使劲地想,答案是——六十三。考试很快就结束了,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课间休息时,我和班上两个最要好的朋友巴蒂亚和艾斯特一起在操场上又跑又跳。吃午饭时,我掏出妈妈给我包好的褐色纸袋,里面有涂了山葵酱的黑麦面包、一个凉的水煮土豆,还有一个苹果。明天才能知道考试结果,但起码在那之前我不用担心了。回到家后,我们看到爸爸身体好多了,而且已经回到店里干活儿了,这让我们很高兴。
第二天,我的考卷发下来了。卷子顶端写着一个大大的、鲜红的“B”。这个成绩对我来说很不错,因为开始我还以为自己会得F呢。当天晚上,我们一起迎接安息日,每个人看上去都很高兴,就像是在开派对一样。妈妈做了胡萝卜洋葱烩肋排,还有我们爱吃的甜品——香草蛋糕。
星期六是安息日,我们不用在店里和家里干活儿。大家都穿上最好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一起步行到犹太教会堂去。爸妈去楼上的时候,我们三姐妹就到楼下爱泼斯坦小姐主理的儿童礼拜处去。她会给我们读一本有漂亮彩色插图的大书,里面的故事有:《诺亚方舟》、《雅各与天使搏斗》、《井边的丽贝卡》。我非常喜欢这些故事,所以等到礼拜结束,别的孩子都跑出去玩的时候,爱泼斯坦小姐会允许我自己看一会儿那本书。
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暴雨,我们都没带伞,所以只能撒腿快跑。但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全都变成了落汤鸡,回到家后,我都能从我的长袜里拧出水来。我把报纸团成球塞进鞋子里,这样可以防止鞋子变形。
午饭后,我觉得很无聊,根本坐不住。通常,安息日的时候我们都会出去散步。我喜欢看那些街道——平常街上非常拥挤,特别吵闹;现在却很安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有一次,我在一个走廊里看见一只猫,还带着她刚出生的小猫呢。还有一次,我在灰色的鹅卵石路上发现了一个摔坏了的项链坠儿,是那种心形小盒子模样的坠子,它还对着我一闪一闪的。如果是在平时匆忙的时候,我可注意不到它呀。
P21-27
我一直都喜欢娃娃,小时候玩娃娃,长大了收集娃娃。娃娃,还有那些喜欢娃娃的小女孩们,就成了我写给孩子们的书的核心内容。我对这个主题的兴趣,让我有幸读到了一个名叫贝莎·亚历山大的女孩的故事。贝莎的爸爸是美国的俄裔犹太移民,以修理陶瓷器皿为生。人们把碎裂了的碟子、碗、茶壶等拿给他去修。因为那个时候,娃娃大都是陶瓷做的,所以他也会修理娃娃。他在纽约城下东区创建了美国首家“娃娃诊所”。亚历山大一家就住在店铺楼上的公寓里,有时候,贝莎和她的姐妹们获准到楼下和那些待修的娃娃们玩一会儿。可以想象,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待遇。
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虽然美国没有立即参战,但是战争仍然影响了很多美国人。美国的对德贸易日益艰难,直至最后终止。191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对德商品的禁运令。这意味着美国既不再从德国进口产品,也不再向德国销售本土生产的任何产品。当时,德国是世界上的娃娃和玩具的主要生产国,贝莎的爸爸修理娃娃所需的零配件都来自德国。禁运令一旦实施,零配件也就失去了供应源。
贝莎,后来改名为比阿特丽丝,此时已经长大成人,嫁做人妇。她担心父母生活困窘,就试图帮助他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不再依靠从德国进口零配件,而是自己动手制作娃娃。在自家厨房的餐桌上,她开始了研制工作。一个娃娃制作王国也由此诞生。拥有蓝粉色花朵图案的盒子和时髦衣饰的亚历山大女士娃娃从此享誉世界,成为一代又—代女孩子们的热宠。
对我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童书素材。书中的角色和细节来自我的亲身经历,但却以比阿特丽丝的真实生活作为背景。因此,《安娜和娃娃有个约定》这部小说是根植于真实的历史瞬间的。一个在纽约下东区安家落户的移民家庭,一种源自欧洲的手工艺,一群生活在娃娃修理店楼上的小女孩,一场夺取无数生命又给无数人带来苦难和折磨的可怕战争……我在故事的编写中添加了很多真实的元素。我希望用这个故事激发新一代的读者,希望他们可以用一种富有同情心的、更为直接的新方式去回味那些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