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立国近两百年,直到公元1227年才被新兴的蒙古帝国所灭。这么长历史的地方割据政权,一直以来却是我们历史研究的薄弱所在。因为与西夏相关的史书实在太少。……《西夏其实很有趣儿》(作者:王明)主要参考的史料,除上面讲述的三史中的相关史料外,还采用了《元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相关史料,以及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吴广成的《西夏书事》、戴锡章的《西夏纪》等史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夏其实很有趣儿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王明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立国近两百年,直到公元1227年才被新兴的蒙古帝国所灭。这么长历史的地方割据政权,一直以来却是我们历史研究的薄弱所在。因为与西夏相关的史书实在太少。……《西夏其实很有趣儿》(作者:王明)主要参考的史料,除上面讲述的三史中的相关史料外,还采用了《元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相关史料,以及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吴广成的《西夏书事》、戴锡章的《西夏纪》等史书。 内容推荐 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立国近两百年,直到公元1227年才被新兴的蒙古帝国所灭。这么长历史的地方割据政权,一直以来却是我们历史研究的薄弱所在。因为与西夏相关的史书实在太少。西夏长时期与辽、金、宋鼎立,元朝人在纂修前朝史书时,只纂《辽史》《金史》《宋史》,唯独不给西夏写一部地位相同的专史,只在三史中各以少量篇幅专门记载西夏史事,致使西夏公私史料湮灭亡佚,现存足资佐证的关键性史料,不仅贫乏,而且分散。 《西夏其实很有趣儿》采纳《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纪事本末》《西夏书事》《两夏纪》等几十种史料,以时间为线索,讲述西夏从李继迁时代崛起到最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所灭期间两百多年的历史,内容通俗可信,是普通大众了解西夏历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西夏其实很有趣儿》由王明编著。 目录 前言 引子 第一章 开天辟地 胜利大逃亡 试探 左右逢源 创业是很艰苦的 除了战争,还是战争 灵州!灵州 第二章 李德明的幸福生活 李继迁之死 李德明的抉择 报仇 初次用兵西北 不安分的李德明 崭露头角的李元吴 第三章 建立西夏国 宋朝人的噩梦——李元昊 开疆拓土 西夏文之谜 制定军制 张元和吴昊的故事 背叛 第四章 除了战争,还是战争 挑衅 三川口之战 好水川之战 麟州之战 府州之战 定川寨之战 第五章 东边才停,北边又起 错综复杂的间谍案 借刀杀人 纠结的议和 来自北方的狼 河曲之战 张元之死 第六章 李元昊之死 暗流汹涌的西夏后宫 唐玄宗第二 李元昊的死期 皇位究竟属于谁 趁火打劫 第七章第一次母党专权 不自量力的藏氏兄妹 没藏氏之死 屈野河之争 没藏家族专权的结束 短暂的黎明 战端又起 英年早逝 第八章第二次母党专权 梁氏专权 小打小闹 战争升级 宋神宗的妥协 母子之争 第九章 夏宋规模最大的战争 五路出兵 兴奋的种谔 身残志坚的王公公 比王公公强百倍的李公公 灵州就在眼前 西夏的反攻 第十章 近在眼前的永乐城 在哪儿修城 目标,永乐城! 善后工作 傀儡李秉常 仁多零丁之死 梁家的权力交接 第十一章 黎明终于到来 第三次母党专权 再见,梁乞逋! 自作孽,不可活 小梁太后之死 乾顺上台 不逊于李元吴的名将 第十二章 风云突变 变革的力量 和平的破坏者 初次较量 统安城之战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新的三足鼎立 第十三章 任得敬的“成功"之路 极品坏人任得敬登场 李乾顺很受伤 叛乱者李合达 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狐狸的尾巴 第十四章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仁孝的文治 位极人臣 任得敬的敌人 无奈的仁孝 诛杀任得敬 真正的盛世 第十五章 帝国的终结 平静之下隐藏的危机 李安全篡位 不消停的蒙古人 笨蛋李遵顼的皇帝生涯 最后的辉煌 一切都结束了 西夏帝王世系表 试读章节 胜利大逃亡 李继捧的这个代理定难军节度使,其实当得比较郁闷。 按说李继筠死了以后,这定难军节度使该由他儿子当,可李继筠的儿子当时还太小,实在难以担当如此重任。众部下一合计,那就让他弟弟李继捧来当吧。就这样,李继捧被推举为代理定难军节度使。 可是李继捧当定难军节度使,有些人是有意见的,比如李克远。 李克远是李继捧的族叔,生性彪悍。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亲征北汉的时候,李继筠派当时任银州刺史的李克远和绥州刺史李克宪率领蕃汉军队向太原进逼,以张大宋军的声势。虽说一路上没打什么仗,光打酱油了,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谓的“军功”还是有的。他在李氏集团内部算是一个强权人物,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李克远自己想当定难军节度使,他觉得李继捧嗣位不能服众,于是和弟弟李克顺一合计,干脆反了算了!俩人当即整顿兵马,准备偷袭夏州。当时夏州算得上是李继捧的统治中心,他本人就住在夏州城里。李继捧的情报工作搞得比较好,李克远兄弟俩准备偷袭夏州的计划早被他事先知道了。他当时听到这个情报吓了一大跳:好不容易当个节度使,屁股还没坐热,叔叔们就起来造反,这还得了!吓完了,点集兵马到城外去打埋伏。 叔叔们要造侄儿的反,叔叔们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了! 可怜的李克远和李克顺兄弟俩,以为自己的偷袭计划能够成功,这个时候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朝夏州城赶。 这是一场标准的伏击战,战斗过程我就不讲了,讲了也没啥意思,直接讲结果吧:此战,李克远和李克顺率部进入了李继捧设置的伏击圈,二人战败而死,其部下也或死或降。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八月的这场叛乱就这样结束了,李继捧虽然取得了平叛的胜利,但是仍心惊不已:连叔叔都不值得信任,何况其他人? 不过总算平定了叛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一段好日子了吧。 可能李继捧又要失望了,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李继捧的叔父:绥州刺史、西京作坊使李克文向宋太宗上表,说李继捧不应当承袭定难军节度使的职位。 原来李克文也想当定难军节度使,他在给宋太宗的表章里请求朝廷派一个皇使,和他一起到夏州,诏令李继捧离开节度使的岗位,到京师朝见天子,这样就算李继捧不想去,也不得不去了。 收到表奏,赵光义很高兴。他正想着怎么解决夏州这个藩镇呢,机会就来了。机会来了岂能让它溜走?他立即下了道圣旨,命令李克文和宋将尹宪同往夏州,宣李继捧入朝觐见。 李继捧实在不想去,他就想当个土皇帝,好好过几年安稳日子,可是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如今也实现不了了,这叔父李克文和朝廷使者天天催着自己赶紧启程,看来不去不行了。无奈之下,李继捧只好率领家属,跟着皇使到汴京面圣去了。 宋太宗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得这么顺利,一时喜出望外。李继捧率家人亲信到京城后,赵光义亲自嘉奖,并赐其黄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李继捧十分感激,他表示家族中的叔叔弟弟们对自己多有不满,他不想再待在夏州了,愿意献出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留居京师。赵光义便下诏,令其族人全部迁居京城。 皆大欢喜,真是皆大欢喜。 可是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欢喜不起来的,这个人就是李继迁。 李继迁是李继捧的族弟,据说刚生下来就有牙齿,此人勇猛彪悍,颇有智谋。有次他曾经率领十几骑出去打猎,突然从山上冲下来一只老虎,奔着李继迁就去了,李继迁不慌不忙,命令随从都躲到树林里去,他自己爬到树上,引弓拉弦,一箭射中老虎的眼睛,将其射死。从此李继迁声名大振,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也就是后来的李克睿,当时还没改名字)挺喜欢他,授他做管内都知蕃落使。 正所谓英雄出少年,要知道,当时的李继迁只有十一二岁而已。 李继捧入京献地的那一年,李继迁已经20岁了。他不想迁居京城,于是就召开一个秘密会议,与会者有其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 李继迁先发话,他说:“我家族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已超过三百年了,父兄子弟各据州郡,雄视一方。现在皇上下诏令我宗族全部到京城居住,去了的话生死就由不得自己了,我李氏家族存亡也就未可知了,怎么办?” 李继冲说:“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我们现在可以乘夏州没有防备,杀了宣诏的使者,占据绥州、银州,大事可成。”P1-3 序言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部关于西夏的作品,可一直没找到适合我的方式,当有一天看到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我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当年明月写了三年,我也看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一边看《明朝那些事儿》,一边在构思自己的西夏史书,现在,我想是时候动笔了。 老实说,我对自己计划的难度还是有充分认识的。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先后与宋、辽、金鼎立,立国近两百年(实乃190年),直到公元1227年才被新兴的蒙古帝国所灭。这么长时间的地方割据政权,一直以来却被我们的历史研究所忽视,何故?因为与西夏相关的史书实在太少。西夏长时期与辽、金、宋鼎立,元朝人在纂修前朝史书时,只纂《辽史》、《金史》、《宋史》,唯独不给西夏写一部地位相同的专史,只在三史中各以少量篇幅专门记载西夏史事,例如《辽史》中只有“西夏外纪”一卷,《金史》中只有“西夏传”一卷,《宋史》中只有“夏国传”上、下两卷。正因为如此,国内关于西夏史的研究困难颇大。 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想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西夏历史都有困难,更别说一般人了。而我想要尝试做的,就是把我所掌握的西夏历史,用尽量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告诉大家,让尽可能多的人都了解一点儿西夏历史,仅此而已。 本书主要参考的史料,除上面讲述的三史中的相关史料外,还采用了《元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相关史料,以及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吴广成的《西夏书事》、戴锡章的《西夏纪》等史书。 为了对读者负责,本书为正说历史,所采用的史料可信度都很高。为充实本书内容,我在充分利用现存史料进行讲叙的同时,也会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加以合理地推测和揣摩,这一点有必要说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