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将军,需要一群能执行任务的士兵;一个成功的老板,也需要一群能创造出色业绩的员工。一个人即使再忠诚于老板,如果不能为老板带来财富的增值,老板也无法对他委以重任。
——凯普
由于业务繁忙,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板不得不从人才市场招来三名业务助理,帮自己打理日常事务。
这三个年轻人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论业务能力,他们都是科班出身,水平自然没得挑;论干劲,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只要老板吩咐,他们都是随叫随到,从不拖延。在大家看来,三个人都同样优秀。
但他们的老板,却心里有数。
三个月试用期一过,老板就宣布:甲通过试用,转为正式员工;乙直接转正,并提升为部门主任,直接领导业务部的工作;丙另谋高就。
对此,甲和丙都大为不满。他们觉得同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谁也不比谁差多少,这样的结果实在有失公平。
老板看出了他们的心思,随手从办公桌上拿出了三份材料:“不知你们还记得不?这是上个月你们给我写的行业分析报告。”
“这是你的,小甲。”老板拿出一份说道。
“老实说,你的这份报告很完整,你不仅为我搜集了大量详尽的数据,并发现了最新的行业动态。看得出来,你确实用心去做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欠缺点儿什么……你想过没有,我为什么要让你来写这个行业分析报告?我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得到哪些东西?换句话说,你费尽心力为我提供了一份我并不需要、或者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的报告。说得直白些.你只是在完成一个报告,从没有想过我要什么。”
老板一席话说得小甲目瞪口呆。
“这是小乙交上来的,你看看他是怎么写的?”老板把另一份材料交给小甲。
小甲一页一页地翻看,立即发现了自己和小乙之间的差距。小乙的报告不比自己写得多,只有自己的三分之一。但是,小乙写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是在报告的后半部分,小乙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数条中肯的建议,每条建议都从可行性、成本、收益、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毫不夸张地说,仅这几条建议,如果付诸实施,短期内就可为公司创造非常可观的效益。
趁小甲看材料的工夫,老板把目光转向小丙。
“小丙,可能你会觉得我很苛刻,没有给你一个工作机会。但是我要告诉你,换了任何一个老板,你都无法让他满意,更不用说感激。你每天是怎么在这里工作的?我想你心里最清楚。就拿这份报告来说,且不必说你是最后一个交上来的,单从这份报告粗糙程度,我就怀疑这是不是出自于你这高材生之手。我觉得你并没有真正把这当做一份报告来写,而且写完之后根本就没有检查。因为在这份报告里,有好几组重要的数据都是错误的。在我看来,你的工作很不在状态。有鉴于此,我们的合作到此为止吧。”
如今,三年过去了。小甲还在这家公司工作,职位由原来的业务助理变成了办公室的副主任。职位不同而已,算不上什么提升,只是工资比三年前多了一点而已。让他每每羞愧不已的是,小乙两年前就荣升分公司的总经理了。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几位“封疆大吏”,据说由于业绩突出,他就要荣升公司副总裁了。小丙早已不知在哪里了。
同一批员工,在同一办公室里工作,短短三年过后,三个人的命运却大不相同:有的步步高升,有的原地踏步,有的则早已黯然退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天壤之别? 是相差甚远的工作状态,是高低有别的工作效能。
在公司里,小丙式的员工并不少见。他们只是在上班,为了薪水混日子、熬钟点。若是在几十年前,他们或许可以在机关里滥竽充数,混口饭吃。但在市场决定一切的现在,企业不再是大锅饭、唐僧肉。企业必须做出优秀的业绩,有可观的利润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因此,这碗饭是注定混不到口里的。
当然,我们平常见得最多的是小甲式员工。他们虽然能够在公司里谋到一个职位,但因为他们只是被动地工作,没有自动自发地创造业绩,所以顶多是维持现状、原地踏步而已。
只有小乙式的员工,才是公司最想要、最需要的。他们也许不是公司里最忙的一个,但是,他们时时事事都从公司最终的目标考虑,时刻把实现公司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并且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全力以赴为公司创造出新的利润和价值。这样的员工,哪一个老板不喜欢、不愿意重用呢?
这是一个以结果论成败的时代!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公司老总曾说:“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只认一样东西,就是你工作的效能。一个员工凭什么在公司里工作?凭什么获得提升?凭什么领取高薪?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效能,取决于能否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更高的利润。”
只有那些扎扎实实做出了业绩、为公司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员工,才是最值得老板感激的员工!除此之外,无论我们做得如何辛苦,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也无论我们学历如何之高,如果没有出色的业绩作为支撑,一切都将变得苍白无力。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