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丁云升编著的《一句顶一万句的管理智慧(顶级管理大师微语录)》收了集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的经典语录,集中体现了卓越领导者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思路,给读者带来最直接、最深刻的点醒和启迪。除了精悍简短的语录之外,本书还搜集了大量的案例作为观点的佐证,能帮助读者从多方面获得对创业和管理智慧的体悟。收了集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的经典语录,集中体现了卓越领导者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思路,给读者带来最直接、最深刻的点醒和启迪。除了精悍简短的语录之外,本书还搜集了大量的案例作为观点的佐证,能帮助读者从多方面获得对创业和管理智慧的体悟。
如今,互联网已经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传统商业和互联网思维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很多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都面临着新困惑,在新时代究竟该如何把握用户的需求?企业怎么做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由丁云升编著的《一句顶一万句的管理智慧(顶级管理大师微语录)》选取了当代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语录,对其加以分析和案例解读,以见微知著的方式诠释那些曾经产生过巨大效力的管理思想,其中不乏在互联网时代取得辉煌成绩的案例,这对今天的管理者而言,是永远值得珍藏和反复咀嚼的。
《一句顶一万句的管理智慧:顶级管理大师微语录》适合企业管理者、相关院校的师生阅读和使用。
而李彦宏的回答始终是“N0”,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不是百度所擅长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很简单,上天总是会给成功者更多考验。
2007年,国内不少研发在线游戏的门户网站年收人过千万美元甚至上亿,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投资网游的浪潮。众多投资者似乎看到了一个一本万利的盈利模式,业界大公司耐不住“寂寞”,纷纷将网游定位为重点战略产品进行部署。
业界形势火热,李彦宏能力排众议、坚持自我吗?
前来游说的人用百度的用户群、社区用户举例;用数据报告、调研报告启发;用用户需求、百度优质平台条件怂恿。李彦宏看完这些只是平静、淡然地拒绝了。
作为商界大佬,李彦宏怎么会没有发现这样的商机呢?早在1999年,李彦宏刚刚回国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中国网民对网络游戏的热情高于其他国家的网民。但李彦宏坚持自己不玩网游,对于这种自己都不喜欢、不擅长的事,即使商机摆在那儿,他也肯定做不过真心喜欢它的人。李彦宏说这也是为什么自己选择了搜索,而不是其他方向的原因。即使让他重新选择,他依然会选择搜索引擎。
后来,游说者妄图用最吸引人的“利润”打动李彦宏。李彦宏告诉游说者,百度可以尝试通过合作的方式为网游厂商提供一个推广平台,让真正喜欢的人来做他们擅长的事,百度只在里边起到间接作用。这就是百度游戏频道诞生的由来。
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其实这些话岂止是在说百度,简直就是李彦宏性格的真实写照。
百度一路走来,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李彦宏也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坎坷,但是他始终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信念。李彦宏常讲自己做事业的三原则,即要有兴趣,要发现自己的优势,要坚持。李彦宏说:“创业仅仅有一个好主意是不够的,创业需要你去做一件你喜欢、擅长而且能够坚韧不拔长期去做的事情。”
李彦宏的英文名字叫Robin,其在英文中是“知更鸟”的意思。在很多人眼里,知更鸟是梦想的象征,代表着“崇尚专注,追求极致”的态度,也许这就是李彦宏先生的态度,名如其人。
赵玲是浙江某高校的学生,但是提起她,很多人都听说过她的大名。这位在高三时成绩还排在末尾的赵玲,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成绩迅速上升300分,考到了现在的这所高校。然而,最传奇的并不是赵玲的高考经历,而是作为一名学生,赵玲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
不知道是继承了家族做生意的优良基因,还是后天的自我修养,赵玲似乎对开旅店很有自己的一套。赵玲说自己想开旅店的主意从高中时就有了,那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学习专业课程,但是她却在搜集一些行业资料,与一些行业中的佼佼者接触。时光飞逝,一晃就到了高三,马上高考了,她才把心收回来,全心全意应对考试。
对于赵玲的“课外兴趣”,家里的态度很宽容。赵玲自己也觉得,学习文化课程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更优秀的人,因此不能学“死”了。很多人说她的路走得太冒险,但是赵玲觉得条条大路通罗马。
上了大学以后,赵玲开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但是,赵玲首先面临的是大多数创业者都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资金怎么办?尽管在高中时,赵玲靠着倒卖、回收等小成本生意攒了一些钱,但是与她所预计的资金还是差了不少。
P8-P9
这是一个正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互联网已经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传统商业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大势所趋。很多传统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都面临着一个困惑,身处这个多彩而善变的时代,究竟该如何把握用户的需求?到底怎样才能应对市场发出的纷繁复杂的信号?在创新节奏如此迅速的环境中,如何平衡变革与风险的关系?这些都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互联网思维、微信营销、创新法则、脑力激荡等新生事物成为企业培训的热点课程,这些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的课程有其应时、应景之处,作为知识补充未尝不可,但光靠这些时髦理论,并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发展过程的实际问题。比如,谈到互联网思维,很多人都拿小米董事长雷军的话作诠释:“专注”、“快”、“极致”等,并且引用大量互联网企业的案例作佐证。这些方法对在北京、上海、广州做创业项目的人可能很有借鉴意义,但对更多的做传统行业的人来说依然有云山雾罩之感。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我想,如果让松下幸之助、福特这些老一辈经营大师来理解,无非就是顾客满意、精细管理、不断创新等经典管理理念在互联网新载体上的新应用;如果让李彦宏、马云这些新生代的互联网企业家来谈,他们更看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老一辈企业家最擅长的东西。
可见,在万变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变,在企业管理上同样如此。即使时代变了,技术新了,用户需求变了,但商业活动的本质并不会变,那就是以最好的产品,通过最好的服务,以最便捷的方式让用户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上每一个在商业活动中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有发言权,而他们对经营管理的每一句经典言论,都包含了他们几十年经商经历中最精华的感悟。学会了这些不变的真理,足以让我们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
现在,我们选取现当代商业史中那些声名赫赫的著名企业家所留下的一些经典语录,并加以分析和案例解读,以见微知著的方式诠释那些曾经产生过巨大效力的管理思想,这对今天的管理者而言,是永远值得珍藏和反复咀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