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绿叶集(顾明远教育随笔3)/梦山书系
分类
作者 顾明远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绿叶集(顾明远教育随笔3)》是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关于教育问题的随笔集。顾明远先生谈教育问题常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视野宏阔,观点明确,尖锐。文中不少是热点问题,也有不少是被许多人忽略却是隐含着深刻矛盾或意蕴的问题。顾先生谈问题,表看法,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上下联系,中外贯通,思维辩证,见地独到,笔端毕显学界领军人物之风范。

内容推荐

《绿叶集(顾明远教育随笔3)》是顾明远教育随笔系列的第三本(另两本为《杂草集》、《野花集》),精选了顾明远先生近期的60多篇教育随笔,《绿叶集(顾明远教育随笔3)》内容涉及素质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等,都是顾老根据当时的教育现实有感而发的,是顾老富有个人创见的教育思想的集结,其间的很多观点和寻问于今仍发人深思。

目录

·综合编·

 老调子还没有唱完

——2012年北京教育论坛发言

 继承与创新,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

 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以提高教育质量来促进教育公平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有差异,有特色,才有质量

 教育质量与学校特色

 撤并学校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农村推进素质教育要立足农村

 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成长

——祝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50周年

 情境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思想体系

 《超常人才教育丛书》序

 把特别的爱心献给特殊教育

 校训关键在实践

 我的教育信条

·素质教育编·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爱心”如何释放

——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每颗种子里都有自己的设计图

——记大田尧先生的讲演

 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为快乐教育的实验叫好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小学快乐教育的学习方式研究》序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推进素质教育要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做起

 为成都市整治奥数班叫好

 亟须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文教育

 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中小学校本德育研究

 学会承担责任

 少一点感恩,多一点责任

 弘扬传统文化何必走形式

 语文教学与课本中的鲁迅

 要重视作文教学

 要重视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国际论坛的致辞

 普通中小学也需要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六一儿童节前夕访顾明远教授

 保障儿童安全不能因噎废食

·高中教育编·

 重视初、高中教育的衔接

 跳出要不要文理分科的框框来思考

 示范高中要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模范

 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管理编·

 校长应有什么品质

 学校管理体制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学校教学管理要以校风学风建设为统帅

 学校要重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学校后勤工作要为教书育人服务

·教师编·

 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爱岗敬业,奉献教育事业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二条“爱岗敬业”的解读

 英雄教师的丰碑

 一面爱的教育旗帜——霍懋征老师

 养成良好教育习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

 教育家成长的家园

——在教育家书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教育家

——答《中国教师报》

 继承和发扬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选集》序

 学习和发扬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纪念现代教育先驱林励儒先生

——在纪念林励儒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怀念王焕勋教授

 博学笃行的学界楷模

——庆贺王承绪先生百岁华诞

 向教育思想家、教育革新家吕型伟老师学习

 《王炳照教育文集》序

 教育家大写人生的颂歌

——读东缨的教育三部曲

·杂记·

 回忆学会成立之初的二三事

——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

 八十教育感言

 走路做事都要眼睛向下看

 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有感

 四个正确对待,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写序四态

 “把阿谀奉承的人都杀光”

 贺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童年的回忆

 扬子江畔的人才摇篮

 《江阴颂——沈鹏书历代名人诗词》序

 西湖今昔游

试读章节

老调子还没有唱完

——2012年北京教育论坛发言

感谢组委会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论坛,可以听到各界人士对教育的宝贵意见。至于我,因为天天与教育打交道,思想似乎有些麻木了。参加会议总要求发言,我似乎也没有什么新鲜话好说,说来说去是老调子。过去鲁迅在香港有一次演讲,题目是“老调子已经唱完”。我今天发言的题目与他相反,叫“老调子还没有唱完”。为什么没有唱完,一是因为,我已经没有什么新调子了,要我发言,只好拿老调子出来唱唱;二是因为,教育这几年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老调子还得唱下去。

话归正传,组织者出的题目之一是教育创新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先说教育创新。什么叫教育创新?创什么新?怎么样创新?创新就是要改变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旧的观念、旧的秩序、旧的制度。

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创新。要改变陈旧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育人,使每个孩子健康地成长。无论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还是为了家庭的幸福,都需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可是现在的教育,却忘记了培养健全人格的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少考虑学生的人格培养;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只顾孩子的知识学习、考试成绩,不考虑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赚家长口袋里的钱,只顾把没有用的知识去充塞孩子的头脑。可以说大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谁也不认真思考一下孩子将来的前途。一个人没有健康的人格,能有幸福的人生吗?先不要说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了。去年恰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枪杀导师20周年。一个学习出人头地的留学生竟然为了嫉妒自己的同学把导师和同学都枪杀了,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剧。当然这是极个别极端的例子。但是有人格缺陷的学生恐怕不是个别的。

为了竞争,让幼小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这种负担既有体力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是牺牲了孩子的健康去追求学业的高分,不仅伤害了学生个体,而且会伤害整个民族的健康。难道不值得我们忧虑吗?

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为了民族将来的兴旺,赶快把孩子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幸福地生活。

教育创新需要改变陈旧的教育制度。那么我们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制度是不是应该改一改?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做法是不是应该改一改?我多次呼吁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因为它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而且弊端越来越显现,这种制度为什么就不能改一改?至少不应该再把“三好学生”作为升学录取的标准吧。

教育管理体制能否改一改?现在许多地方教育局长、校长、教师的聘任都由人事部门管辖,因此有许多不懂教育的干部进入教育局长、校长队伍。这种人事制度显然与中央提倡的教育家办学的精神不符。当然党管干部是党的组织原则。教育局也是在党领导下,并不违背党的原则。至少要与教育部门商量共同聘任懂得教育的干部去管学校。因为地方教育局长是处级干部,因为要安排处级干部,所以乡镇长也去当教育局长。这样的制度是否应该改一改。江泽民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一切体制性障碍。”这种不合理的聘任制度是不是该扫除?  再说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现在大家都提倡学校要办出特色,但学校有多少自主权?因此教育行政部门管得少一点,学校可能反而会办得好一些。这也有制度创新问题。

总之,大家议论议论,可能会议出许多制度应该改革创新。但是我希望真正能有所创新。现在各种教育论坛多如栋牛,但有多少论坛论完以后能落实的?值得思考。

再简单说几句国际人才的培养问题。培养国际性人才很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许多国际事务,没有中国参加就不可能解决。但是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少得可怜,不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举一个数字来看:2010年联合国秘书处共有职员44 134人,其中中国人只有332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在联合国职员中不到百分之一,不及印度。其中高级职员只有13人,而美国49人,印度14人。其他国际组织也很少有中国人。而国际游戏规则却都是那些发达国家任职的高级职员制订的。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发言权,就要培养国际化人才。

培养国际化人才要从小抓起。首先还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热爱祖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否则到国际组织中不为中国的利益服务,不就为别的国家培养人才了吗。其次要培养他们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光有书本知识是无法胜任国际组织的工作的。第三,要培养他们认识世界、了解国际规律、懂得国际交往的能力和多元思维的方法。

P3-5

序言

十多年前,福建教育出版社黄旭同志想编一套教育随笔,我就凑数编了一辑。因为是随手写的东西,不入主流,所以起名《杂草集》。前几天到呼伦贝尔去开会,当然免不了要到大草原。才知道,牛、马、羊吃的草还都不一样,都是挑着吃,毒草是绝对不吃的。于是想到我的《杂草集》,也是有许多种草,里面可能有好的草,也可能有毒草。因此,读者也是挑拣着读,批判地读。

几年以前,又积累了几篇杂文,黄旭同志又说再出一集,想起个什么名字呢?想着既非正经文章,都是不人大雅之堂的东西,所以叫它为《野花集》。出来以后居然也有几位欣赏野花的。一位我的老学生说,他的妻子也读了《野花集》,说,没有想到顾老师还能写散文,写游记。于是我也欣喜起来,觉得飘飘然。

今年春节黄旭同志来看我,问我有什么作品可以让他领导的出版社出版。我说,还是那些杂七八拉的东西,想出版,就叫《绿叶集》。这些东西不是好花,但俗话说得好:“好花还需绿叶来陪衬”。我想有我这些绿色才能衬托出一些名家的好花。

编辑过程中,有些同志觉得文章太杂,想把三辑中与教育直接有关的短文集中起来,编成一部教育随笔录。但我舍不得我这《杂草集》、《野花集》、《绿叶集》三个名字,因为它们代表了我对这些东西的看法,我的思想;也不想舍弃与教育不一定直接有关的杂文,因为它们反映了我的一些社会评论、人生感悟。总之,自古文人总认为自己的文章好。我虽不是文人,但就像家庭妇女那样,舍不得家里的瓶瓶罐罐。至于有没有用,各人捡吧。

作者

2012年8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