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需要你的自知之明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往往是一个受欢迎同时也是一个不会自寻烦恼的人。但是在现在的职场中,仍然存在很多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这样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正视自己、审视自己以及反省自己,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和喜欢做的事情,鞋子是不是合你的脚,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不要总是觉得别人的就好,在职场中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小瞧自己,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的能力,这样在工作中才不会有很多的麻烦产生。
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业绩突出,如果你自己没有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你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这就相当于让一个文秀才去前线打仗,让一个武秀才坐在帐中出谋划策。
下面看看乔·吉拉德的故事。
乔·吉拉德1929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贫民窟里,他从懂事的时候起就开始擦皮鞋、做报童,然后又做过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35岁之前,他只能算一个全盘的失败者,这个时候朋友们都弃他而去了,同时,他还欠了一身的外债,就连老婆、孩子的吃喝都成了问题。另外,他还是一个大结巴,在职场中换过40多个工作仍然是一事无成。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卖汽车,步入了推销生涯。刚刚接触推销的时候,他反复多次对自己说:“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于是以极大的专注和热情投入到推销的工作中,只要碰到人,他就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店铺里,他抓住一切机会推销他的新玩意儿,同时也在推销自己。三年之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
乔·吉拉德的故事说明,就算你之前的工作是失败的,也不要紧,如果目前你正在从事的职业是你自己喜欢的,而且你认为自己能够做好,那么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遇到点困难就开始动摇。你需要做的是为了你的工作去打拼,去努力奋斗,只有这样走下去你才会有所成就。
如今的职场中,有很多的员工没有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觉得普通的工作是委屈了自己,总是想找到令自己更加满意的工作,就是盲目自卑,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即使自己的工作各方面的待遇挺好的,但还是觉得不如别人,最后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人,就应该拥有自知之明,就应该想着怎么去充实自己,怎么去更加胜任自己的工作。
即知即行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员工才是有前途的员工,因为他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他是明智的。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相对正确的,在职场中,他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从工作中不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方式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左右着一个人的行动,换工作需要很大的成本,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一个思维方式,这样就不会轻易地放弃目前所从事的工作,而是会一直坚持下去。
看看张明是怎么做的。
张明是一家机床加工厂的销售员,他的学历虽然挺高,但是自从工作以来,他的工作业绩一直都不是很理想。最近一段时间他谈了一个女朋友,女朋友和他说,只有他买房子才会考虑结婚的事情,这让张明很苦恼,买一套房子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啊?更何况自己的业绩一直都不是很好,还怎么拿高提成啊?
这段时间,张明总是愁眉苦脸的,一直都在考虑换个工作换个心情或许能好一些,后来,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好朋友说了,这个朋友已经在职场中打拼了很多年,朋友对他说:“你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你目前的工作,一份工作你只有做上几年之后才会知道是不是适合你,如果你就这么放弃了,去了别的公司,你是得到了一时的舒坦,但是可能会毁了你的职业生涯。所以你在换工作之前还不如换下思考方式,这样你就会从烦恼中得到解脱了。”
张明回去之后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朋友说的话,他觉得朋友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决定还是坚持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虽然女朋友那边的压力很大,但是他也想过了,对于一份爱情或者一个人,如果她命中注定是你的,别人再怎么样都夺不去的;如果不是你的,再怎么去努力也是得不到的。于是他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努力去工作,这回他不是很看重提成,而是尽力把工作做好,其他都不去多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心情好了,在工作上投入的热情多了,工作自然就有了效率,这样一来,他原来没指望会出多少业绩,但是现在业绩却很理想,而且由于看到了希望他是越做越顺,最后他的业绩居然是公司最高的了。他很感谢那位朋友跟他说的话,这让他改变了思维方式,让他坚持了下来。
对于职场中的很多事情,如果你一味地认死理的话,会很苦恼,永远都走不出困境,但是如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够转换思维方式,你就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所以,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时,先不要急着去换工作,要先换一下思维方式,这样你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即知即行:
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学会转换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如果你能做到了就解脱了。
P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