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知道何时该露,何时该藏;何时有利于进,何时有利于退。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本书以鲜明的小故事为底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阐述做人的道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们不再有“做人难,难做人”的慨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余洁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知道何时该露,何时该藏;何时有利于进,何时有利于退。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本书以鲜明的小故事为底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阐述做人的道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们不再有“做人难,难做人”的慨叹。 内容推荐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 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 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目录 第一章 进退有度,明哲保身 1.切莫“抬杠争风”,最好“笑脸相迎” 2.关键时刻以“知之”对“不知” 3.小事多糊涂,大事不含糊 4.不可意气用事,不妨三思而行 5.把花环戴在别人头上 6.适时示弱,避免逞强 7.得意时,心扬神不扬 8.切忌恃才放旷,还需胸有城府 9.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10.不显山露水,以假面孔示人 11.宠辱不惊,居功不傲 12.该藏则藏,该露则露 13.保持沉默,避免祸水上身 第二章 多结人缘,少结人怨 1.微笑待人,方便自己 2.与其固执强争,不如以理对之 3.得饶人处且饶人 4.忧他人之忧,为自己铺路 5.与其“乘人之危”,不如成人之美 6.友善待人,人人为你所用 7.多点人情味儿,味淡情却浓 8.真诚对人,酌情对事 9.留住别人的恩惠,忘却他人的过错 10.说他人爱听的,做他人想做的 11.要想自己有面子,先给别人留面子 12.宽厚容人,慈心结人 13.夫妻无隔夜仇,宽容是制胜之宝 第三章 不存害人之想,可有防人之心 1.不要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2.打人莫打脸,伤人莫伤心 3.讲话要有度,做人要留情 4.切莫落井下石 5.坏朋友,该弃则弃 6.识人要识心,交往多留神 7.谨慎交友,太多无益 8.不得不防备的两种人 9.警惕突然的热情 10.一见难如故,浅交不深谋 11.不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12.提防“朋友”的“变脸术” 第四章 管好嘴巴,免生事端 1.逞口舌之快,招长久怨恨 2.有话说在前,事后少麻烦 3.话说三分,点到为止 4.模棱两可的问题,含糊其辞地对待 5.该说的话留一点,不该说的话莫开口 6.与人闲谈,不可搬弄是非 7.过火的玩笑,等于恶语中伤 8.话多话少,因人而异 9.有话不一定直说,有理不一定强争 10.说话要分场合、看情况 11.场面话该说还要说 12.说话时要注意风俗习惯 第五章 事留余地,人留退路 1.做不到的事情,别轻率承诺 2.在其位谋其职,不要越权惹麻烦 3.反驳别人时,别伤他人心 4.让步的目的是为了进步 5.见好就收,满则生祸 6.适可而止,别“赶尽杀绝” 7.别做损人利己的事 8.按照等级,建立朋友档案 9.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10.常欺人者必自欺 11.荣耀均分,躲避事端 第六章 及时感情投资,提防资源匮乏 1.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2.雪中送炭,难中之情情更深 3.用好亲戚关系,情到事成 4.平时留下“人情债”,求人办事口好开 5.积极寻找“贵人”,用时别忘致谢 6.随时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以备不时之需 7.感情投资,物美价廉 8.成在施情,败在无情 9.播种感情,收获关系 第七章 做人不可势利,但要讲究实际 1.注意朋友中有潜力的人 2.圆通做人,没有什么不好 3.交朋友要慎重 4.好马也吃回头草 5.穷不攀富,面对富人要摆正心态 6.该放下就放下,不为情面所累 7.错了不要怕丢情面,敢于承认才有情面 8.不以貌取人,当以才用人 9.擦亮眼睛选对手 10.老好人当不得,谨防好心不得好报 11.抓大放小,别让小事所累 12.脚踏实地为本,防止为名利所累 第八章 明方圆之道,懂做人心机 1.风头不可出尽,便宜不可占尽 2.低调历练,厚积薄发 3.隐忍形色,莫暴露自己 4.匍匐前行,避免暴露目标 5.夹缝中生存要谨慎 6.藏峰敛迹,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7.收起锋芒,平和处之 8.先做人下人,后做人上人 9.居高自省,低调自察 10.低调能聚人气,张扬必遭人嫉 11.忍住性情,耐住贪欲 12.水满则溢,盛极必衰 13.枪打出头鸟,功高震主亡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切莫“抬杠争风”,最好“笑脸相迎”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在他人面前显贵,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便喜欢上了抬杠。凡事都要与他人争个你死我活,非要分出个胜负输赢,目的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智慧有多么高,显示自己是个多么有想法、多么厉害的人。要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自毁前程、自堵退路。 喜欢抬杠的人,不分何时何地,只要一搭上话题,马上就针锋相对,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们总要予以反驳。当你说“是”时,他们一定要说“否”;当你说“否”的时候,他们又会说“是”了。总之,事事都要出风头,时时都想显示自己。实际上,这样的人并不一定是才华横溢的人,而很可能是胸无点墨、脑袋空空没有主见的人。 这种与人抬杠争风的做法,并不是智者所为。凡事都想抢占上风的人,在与人抬杠时,都摆出一副不把别人逼进死胡同誓不罢休的架势,下场不用说,大家也都极清楚。 喜欢与人抬杠的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你与他人抬杠时,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而别人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喜欢抬杠的人大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生活中,与人争风的人,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跳梁小丑,难成什么大气候。在工作中,这种不良习惯也会使你与同事们产生隔阂,没有人愿意给你提好的意见或建议。原本是好人的你,一旦不幸染上抬杠的坏毛病,朋友、同事都将会远离你。 首先要明白,在日常谈论中,你所提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想法也未必就比你的差。因此,你没有任何理由完全反驳别人的看法。或许这些喜欢抬杠的人聪明者居多,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智商比别人的高,自己的聪明才智无人能及,实际上他们只是一个不懂得做人的“傻瓜”;亦或许他们太过于热心,总想从自己的头脑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认为这样做才能让他人刮目相看,但事实上完全错了。生活中有很多细小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将时间与脑细胞浪费在这些不值得关注的问题上。既然如此,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这些琐事上与他人争得面红耳赤呢?如果在轻松愉悦的闲谈中交流,保持原有的快乐气氛,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聪明人呢?其实,方法很简单。 当你与他人闲谈时,对方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只是想娱乐一番罢了。倘若这时你自作聪明,一定要拿出自己对谈论话题所持有的“高见”与对方抬死杠,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接受的。所以,你千万不能时刻摆出教训人的架势与他人抬杠,即使他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也要“佯装”赞同,因为那只不过是为了娱乐而已。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即使你对他们的看法产生怀疑,也不要当场反驳或与他们抬杠。聪明人这时会处理得相当得当。他们会自愿充当个“愚者”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即使不赞同也要表现出对对方的看法有浓厚兴趣的模样,并表示一定会仔细考虑对方的意见。这样一来,不但尊重了别人,还完善了自己的想法。要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尽善尽美,而他人的意见也并非一无是处。 当你与朋友一起聊天时,一些细节更不能忽视。一旦忽视了抬杠的危害,就有可能伤害到友谊。如果朋友在某个问题上出现了错误而自己却不自知,你向对方提出意见而他又不肯接受时,你就不必急于求成,不妨让一步,“佯装”自己与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目的只是为了把时间拖得长一些,过几天再找对方接着谈。 由此看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表现得谦虚些,尊重别人的想法,避免与他人发生争执,要知道与他人抬杠只会让别人越来越讨厌你,久而久之,你就会被淘汰出局。 经典提示: 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聪明人都善于退让,关键时刻充当个“愚者”,不在他人面前显露自己的才能,虚心请教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绝不要抬杠争风。这样一来,不但尊重了别人,还完善了自己。真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P3-5 序言 古人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是“做人难,难于上青天。”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就是这样。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能够进入太空、“重造”物种,已经能够创造出许多匪夷所思的奇迹。但是,人依然是人,还要做人做事。人们一直在讲做人做事的方法、秘笈、绝招,这终究不能诠释做人处事之道。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 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 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中国古代关于做人的子集经典要求人们方圆做人,这还是很有见地的。所谓的方,是告诉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学做人的同时不能违背内心的原则;做人要圆,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中要“圆滑”,这样就不容易让自己受到伤害。 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知道何时该露,何时该藏;何时有利于进,何时有利于退。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本书以鲜明的小故事为底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阐述做人的道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们不再有“做人难,难做人”的慨叹。 编著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