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历史,经历无数次政权更迭。儒爵爷著的《围观历史之政变》查经翻典,自夏商至清末,萃取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从最早的妹喜乱夏,至沙丘之变,经过王莽篡汉、河阴之变、玄武门之变,到戊戌之变。泱泱五千年,历史的每一道裂缝都在此呈现。再现一部部历史王权变换大戏,逐其前因后果,析其权谋制衡。历史从未如此立体,政变从未如此生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围观历史之政变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儒爵爷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五千年历史,经历无数次政权更迭。儒爵爷著的《围观历史之政变》查经翻典,自夏商至清末,萃取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从最早的妹喜乱夏,至沙丘之变,经过王莽篡汉、河阴之变、玄武门之变,到戊戌之变。泱泱五千年,历史的每一道裂缝都在此呈现。再现一部部历史王权变换大戏,逐其前因后果,析其权谋制衡。历史从未如此立体,政变从未如此生动。 内容推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变之举,不绝如缕。先秦汉唐,俯拾皆是;宋元明清,代代皆有;魏晋南北朝,“禅让”相替;五代十国,兵变迭兴……为了皇位,上演了多少互相残杀的惨剧。在权力的漩涡里,一切,从来就没有常理。 儒爵爷著的《围观历史之政变》以风趣的语言将自夏商至明清各朝的大小政变娓娓道来,引领读者回到那些阴谋与颠覆的年代,静静围观嗜血皇冠导演的一场场血腥的权力演变,让读者在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变之中,看清权力、利益与生命的关系,于风趣、有味之中体悟更加真实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政变,鸡毛蒜皮要你命 一、红颜之祸——乱国又见妖媚 1.妹喜乱夏 2.妲己亡商 3.褒姒戏诸侯 4.骊姬倾晋 二、周室飘摇——八百年天命内乱不断 1.五大夫伐周 2.襄王复辟 3.敬王出奔 三、春秋乱世——自家人抢自家人 1.克段于鄢 2.州吁弑兄 3.五子夺齐 4.商臣弑父 四、专诸刺王僚——政变成本一个人足够 五、沙丘政变——权阉赵高两次窃国亡秦祀 1.沙丘政变 2.望夷宫之变 3.赵武灵王饿死沙丘 第二章 大汉玉玺,亲家互殴完宦戚倒手 一、诛吕安刘——娘家抢婆家大汉江山 1.吕后幽杀少帝 2.周勃诛诸吕 二、巫蛊之祸——汉武帝的大屠杀 1.巫蛊媚道 2.构陷太子 3.祸起朱安世 4.子弄父兵 三、王莽篡汉——外戚移汉祚 1.苦心经营 2.和平演变 3.绿林复汉 四、外戚宦官交替专政——东汉从来不姓刘 1.诛窦宪宦官得势 2.拥顺帝孙程封侯 3.跋扈将军专政 4.五阉合谋诛梁冀 5.党锢之祸 第三章 魏晋风云,三国两晋南北朝就一个乱字 一、高平陵之变——魏晋父留子称帝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司马专魏 3.魏禅司马 二、铜驼荆棘群魔舞——东西两晋频繁改元 1.贾后改元 2.诛杀太子 3.赵王伦加九锡 三、两晋归宋——司马、刘、萧马不停蹄 1.傀儡皇帝 2.刘裕代晋 3.二萧谋逆 四、河阴之变——关陇集团的逆袭 1.胡太后专政之路 2.元叉、刘腾的较量 3.母子过招 4.尔朱氏的屠杀 五、以梁代齐——萧衍的复仇之路 1.诛杀王融 2.萧鸾专政 2.萧衍以梁代齐 六、慕容熙盗嫂——后燕的乱伦夺权 1.图权盗嫂 2.自毁国门 第四章 隋唐演义,老二的夺嫡大戏 一、血染隋宫——杨广的冷血上位 1.杨坚废周 2.废黜长兄 3.弑君杀父 二、江都兵变——成也政变,败也政变 1.炀帝骄奢 2.宇文化及缢杀杨广 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夺位 1.晋阳起兵 2.兄弟相争 3.玄武门之变 四、武曌立周——移唐祚女皇登极 1.武才人进宫 2.中宗被废,唐罢周立 3.羽林军复辟 五、安史之乱——男女官宦都来分一杯羹 1.韦后效武 2.李隆基杀韦后 3.太平公主谋反 4.安史之乱 5.宦官杀二帝 六、甘露之变——诛阉党梦回盛唐 1.幕后皇帝是太监 2.李训密谋 第五章 五代十国,夺权就是家常便饭 一、后梁内乱——子弑父、弟杀兄的皇权争夺战 1.朱全忠篡唐 2.朱友珪弑父 3.汴代洛阳 二、后唐三帝——皇帝同姓不一家 1.李嗣源杀庄宗 2.明宗诛李从荣 3.李从珂反闵宗 三、吴归南唐——李后主接手的短命王朝 1.淮南将夺权 2.徐温诛张 3.徐诰废吴 第六章 宋元明清,贯彻千年的折腾 一、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1.陈桥兵变 2.斧声烛影 3.权相史弥远废立太子始末 二、南坡之变——元英宗血溅行宫 三、靖难之役——朱棣夺位登大宝 四、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大明依然是朱家的 1.土木堡之变 2.傀儡代宗 3.夺门之变 五、辛酉、戊戌政变——西太后的末日欲望 1.辛酉政变 2.戊戌政变 试读章节 一、红颜之祸——乱国又见妖媚 1.妹喜乱夏 夏桀,名履癸,夏朝最后一任君王。“桀”是他的谥号,意思是凶猛残暴。他在中国历史荒淫暴君榜上最早出场。这个惹得天怒人怨,最终断送大夏几百年河山的人,自取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贪色。 要说君王不好色从来都是小概率事件。昏君、暴君多性淫,明君、雄主也不免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常常把敌国的女人作为战利品享用,甚至连以英明著称的唐太宗也好色。可见贪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因为贪色而耽误正事。让私人生活影响本职工作就是荒淫暴君,其任何缺点也都会被无限放大。 夏桀恰恰是第一个反面教材。公允地说,夏桀完全有做雄主的资质。史称他魁梧英俊,能赤手空拳格杀猛兽,把铁钩拉直,活脱脱一个惊艳绝伦的硬派美男子。偏偏他把天赋之才用错了地方,成为天下最大的祸害。 夏桀上台以后,贪得无厌,横征暴敛,不断向臣服自己的方国(早期城邦式的国家)强行索要财货。一时间,天下怨声载道,不断有方国萌生反意。夏桀为了稳住自己的江山,决定用干戈说话。他选的第一个开刀目标就是有施氏,理由是这个方国带头不朝不贡。 有施氏,亦称“有喜氏”(《辞海》释),为古老的东夷部族。有施氏方国地处今山东省滕县一带,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在当时的方国之中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但想要与九州盟主夏王朝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果然,夏桀动员其他方国组成联军,把有施氏给打败了。有施氏迫于无奈提出媾和,向夏桀缴纳了大量贡品。 狂傲自负的俊武生夏桀,有着强烈的野心与占有欲。疆土越大越好,财物越多越好,女人更要最美的。那天,夏桀正得意洋洋地看着战利品清单,一个女人的名字跳入了他的眼睛。她叫妹喜,是有施氏部族公认的第一美女。有一首诗曾经形容过妹喜的美丽:“有施妹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谁也没料到,夏桀和妹喜两人的历史性邂逅,成为时代巨变的拐点。 妹喜来到了夏朝,夏桀对她一见钟情,宠爱得不得了。以前夏桀就不怎么喜欢上朝,上朝也无非是提出新的剥削要求。得到妹喜之后,他更是终日陪着这位美人饮酒作乐、不思朝政。 《列女传》:“妹喜者,夏桀之妃也。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颂曰:末喜配桀,维乱骄扬。” 据说妹喜有三个爱好:一是喜欢看人们在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二是喜欢听撕裂绢帛的声音;三是爱做男人的打扮,不爱红装爱男装。正是这三个古怪的癖好,最终断送了夏朝的大好河山。 为了满足美人心愿,夏桀自然是不遗余力,他命人大兴土木建造酒池,经常邀请几千人在池中痛饮。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三千人牛饮。他又让人搬来大批精美的绢子,在妹喜面前一匹一匹地撕开。为讨女人欢心,夏桀可谓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这样一来,妹喜是高兴了,痛快了。可有夏的庶民百姓,天天像是吃了馊苦瓜炒黄连,幸福感指数逐渐接近零。 老百姓发出诅咒:“这个太阳啥时没了,我宁肯跟你同归于尽。”夏桀却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商汤和伊尹听到这话,心里乐开了花。他们不是夏朝的死党,是死敌。 妹喜只是一个导火线,炸药包是商国与其他对夏桀不满的方国。点燃引线的是商汤麾下的名臣——伊尹。鬼谷子说:“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伊尹其实就是007,他在夏朝有意和妹喜交好,两人在一起简直无话不谈,从妹喜那里,伊尹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就这样,商汤和伊尹通过妹喜将夏桀玩弄于股掌。可叹自视甚高的夏桀浑然不觉。太史令终古与大臣关龙逄屡屡直言进谏,但夏桀完全听不进去。太史令终古无奈之下,带着夏朝的典籍图法投靠了商汤。而关龙逄不放弃努力,反遭暴君杀害。双方实力此消彼长,距离决战的日子不远了。 回到商国后,伊尹劝说商汤停止对夏朝的贡纳,夏桀听说商国敢反抗自己,勃然大怒,率领九夷之师攻商。商汤见到对方来势汹汹,暂时恢复了对夏朝的贡纳,继续等待时机。 公元前1601年,商汤再次听从伊尹的计策停止对夏朝的贡纳。这次夏桀是真的火了,想要率领大军彻底将商国灭掉。然而等他起兵时,才发现周围的那些方国都没有动静。原来,因为过于宠爱妹喜,荒废朝政,现在的夏桀早就失却了民心,没人愿意帮助他。伊尹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商汤发兵攻夏。夏桀带着军队和商国人在鸣条这个地方大战了一场,因为夏朝的士兵都不愿意为夏桀卖命,所以遭遇一场大败仗。夏桀知道大势已去,仓皇逃窜,结果做了商汤的俘虏,后被判流放,生生饿死。 夏桀被商汤放逐后,存在了四百多年的夏朝宣告灭亡,商朝建立。 P2-4 序言 城头变幻大王旗 沙丘政变、王莽篡汉、河阴之变、玄武门兵变、靖难之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简而言之,就是一部皇权更迭史。 翻开史卷,满眼板砖横飞,姓王的拍倒姓刘的,姓李的拍死姓杨的……还有儿子拍老子,老二抢老大,媳妇夺老公……政变,象征着皇权变换,意味着利益再分配。人活一世,估计没有什么比至高无上的皇位更诱惑的了。所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变之举,不绝史书。先秦汉唐,俯拾皆是;宋元明清,代代皆有;魏晋南北朝,“禅让”相替;五代十国,兵变迭兴……为了皇位,上演了多少子弑父、臣弑君、兄弟阋墙、互相残杀的故事。在权力的漩涡里,一切,从来就没有常理。 宫廷里面放着一把龙椅,案上摆着传国玉玺,就注定了那方大宅,绝不会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喊出来之前,就已有人将之付诸实践。宫廷里充满了污垢、阴谋和血腥。所谓君臣大义、三纲五常、人伦道德等,只不过用来是防范百姓的樊篱、禁锢异端的锁链罢了。在权力的中心,自有一套玩家自己的规则。 皇位的更替,政权的变换,大体上有三种形式:一是制度上的合法登基,曰继承大统;二是通过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夺权,曰起义或讨伐;还有一种,便是政变。 所谓政变,就是围绕着最高统治权力进行争夺。政变有很多形式,可以是以帝王所在之处为中心的宫廷政变,也可以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兵变,还可以是以“禅让”的形式夺取皇位的“和平演变”。其实,禅让也并不和平,其间也充斥着弑夺和仇杀,不是性命攸关被逼无奈,没几个人愿意心甘情愿地把自家江山拱手送人。说它是和平演变,是因为让位者早已大权旁落,九鼎他移;得位者也早已执掌政权,万人之上,上面只有天,成为无冕之王,政权的更替实属水到渠成,无需再经过激烈的冲突和对抗。三国纷争,汉归曹魏,后属司马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政体之下,帝王作为法定权力主宰者和国家的象征,居于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之顶,具有无限的权利。谁占有这个最崇高的位置,谁就相应地拥有全国的土地和人民,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数不尽的金钱美女,集人间一切尊荣威福于一身。因此,王位自然成为众矢之的,野心家们不惜身家性命夺取它,也就不足为怪了。 铁与血的交锋,野心与权谋的博弈,生与死的搏斗,颠覆者昂然登上权力的巅峰,带上嗜血的皇冠,之前的一切,谁是谁非不再重要,历史由胜利者来书写……这就是政变。在多数情况下,政变只是赤裸裸的权力争夺、利益再分配,携带着屠杀和流血。 似乎在皇权天授的年代,这一切都是有悖常伦的,并无任何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却不可一概抹杀,有些政变还是有其客观上的积极意义的。例如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皇帝宝座,却开创了有口皆碑的贞观之治;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孤儿寡妇手里攫取权力,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我们把目光拉大到世界的范围内,英国的“光荣革命”、拿破仑的“雾月政变”等,也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后经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帝王方休。泱泱中华,绵绵数千年,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次王朝兴亡更替,易姓换代?有多少顶皇冠落地,有多少个新朝崛起?围绕着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图腾,有多少人曾喋血宫门,有多少人曾黄袍加身?在争夺终极权力的大舞台上,曾出现过多少个粉墨登场的人物,曾发生过多少次令人眼花缭乱的厮杀? 在可查的丹青正史、野典稗籍中,从先秦的启夏,到清末,华夏大地上大大小小共发生过二百三十余次政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内部政权哗变;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轮流做……很多很多,我们无法找到详细史实。翻遍帙卷,有血有肉的详尽史略,刚好“七十二变”。 状其故事,取诸正史,间以稗籍,或有演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以飨大家。突破一下鲁迅先生那句诗,正所谓:梦里依稀故国月,城头变幻大王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