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挂在月亮上的秋千/诗意童心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安武林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武林的“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共八本,体裁丰富多样,包括四本童话集——《挂在月亮上的秋千》《烟斗里的星星》《明天树上长橘子》《菊花小巫婆》,两本小说集——《夏日的海滩》《泥巴男生》,一本诗歌集《月光下的蝈蝈》和一本散文集《母亲的故事是一盏灯》。八本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集中展示了他二十多年来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成果。

《挂在月亮上的秋千》是他的童话作品集,多数以动物为主人公,篇幅长短适读,语言富有美感和诗意,简单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天真的童心,但又不失深邃的哲思。

内容推荐

安武林的“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虽然包含四种体裁,但均以“诗意童心”作为主要特色。他的短篇童话多数以动物为主人公,篇幅长短适读,语言富有美感和诗意,简单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天真的童心,但又不失深邃的哲思。其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少年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读后令人回味,思绪悠长。散文或者以诗意的语言抒写对自然、童心的喜爱和赞美,或者表达对于亲人的怀念和爱恋,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其儿童诗更是集中呈现了这位以诗歌出道的作家的独具的才情,或汪洋恣肆,或细腻沉静,或清新自然,视角独特,想象奇特。四种体裁相互衬托,体现了作者多方面的创作才华!

《挂在月亮上的秋千》是他的童话作品集。

《挂在月亮上的秋千》用心缔造了一个童心世界,写的是小猫小狗,仙女巫婆,但同样富有灵性和繁复的思想,因为其中浪漫的童言,纯真童稚,切中天性,他的美妙在于为人们找回梦想和感情,以及极易丢失的赤子之心……

目录

萝卜先生的信

粒粒鼠

第一百棵大树下

豌豆鼠 

一块泥巴

一块飞毯

好鼠多多

熊爸爸的美味大餐

小巫婆的魔术

看不见的信箱和天一样大的信

绿女巫

熊爸爸的钥匙找到了

核桃鼠

传来传去的眼镜

挂在月亮上的秋千

老巫婆的花手帕

蚂蚁王国的旗帜

蘑菇妞妞

胖小猪的晚餐

睡不着的小家伙们

跳跳兔的体操队

小魔帽

一块软石头

枣儿鼠 

用尾巴敲门的猫

小熊的绿胡子

我是一只熊

站在楼梯口的小熊

小熊安迪头顶上的小鸟

小巫婆的大扫帚     

老巫婆的哭哭袋

绿轿子

我是你们的孩子

马大哈熊爸爸

试读章节

挂在月亮上的秋千

森林花园里,有一只小老鼠在绿色的藤蔓上荡秋千。小老鼠一边荡,一边招呼小猫:“来呀,好玩着呢。”

小猫缩着身子说:“不,我害怕。”

旁边的一棵松树上,小松鼠攀着细细的松枝在荡秋千。小松鼠一边荡,一边叫唤小猫:“嘿,美死啦,一块玩吧!”

小猫后退几步说:“嗯,我不干,我害怕。”

小猫是一只胆小的小猫,她站在凳子上还头晕呢。妈妈说,这叫恐高症。

小动物们都喜欢荡秋千,他们荡秋千的时候,大象和长颈鹿站在秋千下。哪个小动物掉下来,大象会用长鼻子接住;哪个小动物爬不上高高的秋千,长颈鹿就会扶他上去。

大象说:“小猫,别怕。”

长颈鹿说:“别怕,小猫。”

他们想帮助小猫,可是小猫却被吓哭了。小猫哭着喊道:“不要,不要,我不要荡秋千。”

小猫很想荡秋千,小动物们都知道,大象和长颈鹿也知道。可是,她有恐高症。

夜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小动物们害怕黑夜,小猫却不怕。小猫说:“什么都看不见,怕什么呀!”

那天夜里,小猫来到一棵小树下,那儿有一架小小的秋千。小猫说:“唔, 我要荡秋千。”

小猫坐在秋千上,轻轻地荡起来。荡呀荡呀,小猫胆子大了。小猫喊道:“哎呀,我敢荡秋千了。”

荡了一会儿,小猫说:“再高一点点。”果然,秋千高了一点点。小猫说:“再高一点点。”秋千又高了一点点。小猫只听见呼呼风响,别的什么都看不见。

一点一点,是大象扶上去的;再高一点,再高一点,是长颈鹿扶上去的。小猫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知不觉,月亮出来了。不知不觉,小猫荡得越来越高了。突然,小猫尖叫了一声:“哎呀”。小猫不见了。

大象的鼻子伸得老长老长,长劲鹿的脖子伸得老长,小猫呢?突然,藏在暗处的小动物们都跑了出来,他们点亮了小小的火把!

“小猫,小猫,你在哪儿?”

天空中传来小猫的声音:“我在天上呢。”

小猫的秋千,是世界上最高最高的秋千,挂在月牙儿上。

大象喊:“喂,我接不住你了。”

长颈鹿喊:“哎,小心一点。”

小猫说:“没事儿,你们在西山等我吧!”

小猫在空中荡啊荡,荡得月牙儿向西山涌去。动物们还没有赶到西山,小猫已经站在西山顶上欢呼了。

小猫喊:“来啊,快点,我看不见你们了呀!”

老巫婆的花手帕

老巫婆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花手帕。

老巫婆老了,眼眶里没有一点儿泪水。你要是见过干涸的小河,就知道老巫婆的眼眶里还有什么了。

有一天,老巫婆的脚扭了一下,她大声干号起来。小朋友们都在议论:谁的哭声,这么难听?风娃娃大声嚷嚷:谁在哭?  全世界的人都听见了,老巫婆也听得清清楚楚的。

老巫婆小声说:我的哭声那么难听,那么令人讨厌吗?对,我得讨一些泪水来。

老巫婆有很多漂亮的花手帕,她一人一条地分发。老巫婆说:我要收购泪珠,请你们哭一哭,然后把手帕还给我。

一个小男孩笑了:没有伤心事儿,我哭不出来。

一个小女孩说:真小气,手帕还要还给你。

老巫婆脸通红通红的,她说:手帕白送给你们啦。

女孩子的泪水总比男孩子多,没有伤心事儿她们一样哭。她们的泪珠儿像小雨一样,掉起来没完没了。

老巫婆很高兴:唔,珍珠一样漂亮。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哭完后,翻来覆去找她的泪珠儿。咦,泪珠儿哪儿去了?

老巫婆收起来啦。老巫婆笑得泪珠儿都出来了。谁见了老巫婆的笑,都会说:老巫婆笑起来真好看,像个小姑娘似的。

蚂蚁王国的旗帜

珍妮是个红头发的小女孩,她喜欢画画儿。

有一天,妈妈在厨房蒸馒头,珍妮在桌子上画画儿。

突然,珍妮想给小蚂蚁画一面国旗,可是,她不知道蚂蚁王国的旗帜是什么颜色的,就去厨房问妈妈:“妈妈,蚂蚁王国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妈妈说:“宝贝儿,是黑色的!”

珍妮很高兴,她想的也是黑色。珍妮掰了一块酵母,妈妈问:“你掰酵母干什么?”珍妮说:“我让画笔吃点儿东西,它就有劲儿了,好给我吐更黑、更多的颜色啊。”

珍妮一边在纸上涂颜色,一边用画笔的另一端蘸酵母。她说:“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把蚂蚁王国的旗儿涂得黑黑的。”

吃了酵母的画笔,果然把那面旗儿涂得黑黑的。珍妮说:“画笔啊画笔,你是个大力士,瞧你吃了多少酵母啊,我敢打赌,天下没有比你力气更大的画笔了。来,帮我挑上,挂得高高的,让每一只蚂蚁都能看得见!”

珍妮把涂好的小旗粘在画笔上,举着看。突然,只听见砰的一声巨响,画笔变得像一棵大树那么高大,它把房子顶破了。珍妮吓坏了,她怎么知道吃了酵母的画笔会长得那么大呢?

珍妮哭了,妈妈从厨房里跑了出来。

“宝贝儿,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

珍妮说:“看,我闯祸了!”她指着房顶让妈妈看。

妈妈也很害怕,但她假装高兴地说:“宝贝儿,没事儿,这一下,每一只蚂蚁都能看见它们的国旗了。”

这时,她们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大,就像成千上万的人在唱歌。珍妮来到窗前,天哪,珍妮惊叫一声。她们的房子被四面八方赶来的蚂蚁包围了。

妈妈说:“宝贝儿,别怕。它们是来参观国旗的。没错,它们在唱国歌呢。”珍妮想问问妈妈听没听过蚂蚁唱歌,真不巧,被敲门声打断了。

一只很大的蚂蚁走了进来,它很有礼貌地说:“我是蚂蚁王国的国王,谢谢你,珍妮,你给我们做了一面最最美丽的国旗。如果你愿意,我想聘你做升旗手。对了,我们还在美丽的森林里给你们盖了一幢漂亮的房子。请允许我们蚂蚁王国的公民向你们表示谢意。”

“进来!”蚂蚁国王对外面大喊一声,一只蚂蚁进来了。那只蚂蚁向珍妮和妈妈敬了个礼,乖乖地退了出去。一只只蚂蚁来的来去的去,它们有的给她们带来了好吃的,有的带来了好玩的,礼品多得数不清。

珍妮很开心,妈妈却很紧张。因为桌子上还有散落的酵母,要是哪只蚂蚁吃上一点儿,乖乖,那还不变得像水牛一样大。不过,有蚂蚁国王在,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

珍妮和妈妈天天都在接待蚂蚁,后来有那么一天,妈妈和珍妮动身了,她们要去大森林,因为她们的房子实在是太破了。她们住进了蚂蚁国王给她们准备的新房子,和蚂蚁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P50-59

序言

金蜘蛛:一个恰当的意象——为安武林“‘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作序

曹文轩

武林一下子要出八本个人儿童文学精品集,这既是他高兴的事,也是我们这些老朋友高兴的事。

在儿童文学界,像我们之间走动如此频繁的,大概不多。我喜欢这样的来往,因为这种来往充满了快乐。他爱书,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他读书多,也是我们都知道的;他还喜欢淘书,走到哪儿淘到哪儿。我喜欢与他来往,原因固然很多,比如与他说话、说事可以不设防,可以推心置腹地跟他商量一些事情,但我最喜欢的大概还是和他在一起谈书、谈写文章——他喜欢谈书,我喜欢谈写文章。我们彼此似乎都很喜欢听对方谈书、谈写文章。他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我以为他的创作是很值得一谈的。

武林写东西很杂,什么文体都写,并且不分长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还很金贵的时候起,他就开始写作了。二十多年来他到底写了多少文字,我问他,他说没有统计过,估计少不了。我一直劝他把自己的作品归拢归拢,做一个套系。这话说了好几年,他才慢慢腾腾像蜗牛一样整理好。这回总算做成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感觉上就好像自己将要出一套书。

既然是丛书,就要有个丛书名,并且这个丛书名要有品质、有味道,还要响亮。武林把这个艰难的任务托付给了我。我想了不少,都一一否定了。后来突然想到了武林的童话名篇《老蜘蛛的一百张床》,我一下子觉得这事好像有门儿了。“蜘蛛”这篇童话是武林的代表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他本人,在我眼里,蜘蛛就很是他的一个象征形象,是天定的。我说:就叫它“金蜘蛛”吧!这个形象很鲜明。他喜欢,别人也喜欢。

武林人高马大,一说话就张牙舞爪,很像飞快爬行的大“蜘蛛”。他忙忙碌碌地给自己织网,酒友,烟友,书友,写作上的朋友,再加上他奇特的人生经历,从山西到山东再到陕西最后轰隆隆来到北京,天南海北,那些结交的朋友,就像一张硕大的网络。这只“蜘蛛”是花了相当一部分精力去应酬的,这算他的人际网。他还有一张读书网,常和他那些书友淘书,品书,交换书,分享读书心得。他读书,写书,评书,淘书,藏书,编书,这一张网更是巨大,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了这张网上。他几乎每周六都要去淘书,如痴如醉。我和好几个朋友说过,武林是读书最多的人,如果把他的书评、序、跋、读书文章整理一下,也能整理出好几大本书来。但“金蜘蛛”丛书里并没有专门收录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只有散文集里有几篇。

这套丛书,收录了他的小说两本,童话四本,散文一本,诗歌一本。八本书,就像蜘蛛的八只爪子一样,显示了他多样的写作才华。也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也许,他就在等待着这次“成精”的机会。这只“蜘蛛”不简单,且不说他传奇式的人生经历,我就知道他很多的“第一”。他是第一个用童话写广告的人,他是第一个大批量写少儿编辑小传的人,他是第一个写儿童文学作家人物专栏的人,他是写了二十多年诗歌第一次出诗集的人,身份如此复杂而又安居乐业在出版社的,也是少有的一个人。但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唯美和性情两种气质混合型的人。他既有细腻的一面,又有粗放和率真的一面。这种气质决定了他作品的特色。

他的诗歌和他的散文,最能显示出他唯美的气质。他的小说和童话,差不多都是以情感的真挚和文风的温馨而取胜的。因为有写诗歌的底子,他的散文文采斐然、飘逸、空灵,深受小读者和教师们的欢迎,其中不少是做了小学生期刊的刊首语的。对武林作品的评价,我和金波先生是一致的。他童话中的温情和诗情,都是受了诗歌的滋润的。而他的小说中,也有一些诗歌的因素在里面。即便是他写的那些书评,标题也是很诗意的。所以,诗意诗情诗味和充满童心童趣差不多是武林整个作品的底色,而闪烁其中的则是这只“蜘蛛”吐出的那如金子般闪闪发光的文字。  武林的“‘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的出版,对于他个人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展示和释放,而且是他个人的一个飞跃。而对于儿童文学界和少儿出版界,恐怕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只金色的“蜘蛛”,我希望,他能在孩子们中间结成一张大网。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于北京

后记

安武林

一向给别人写序写跋写评,轮到给自己写,倒好像无话可说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概性情中人都是如此的吧,倒不是怕说错什么。

曹文轩先生不止一次对我说:“武林,把你的东西整一整,集中出版一下。不要东一本,西一本地出了。”先生的深情厚谊,我一直是铭记在心的。

于是,我便萌生了集中出版自己作品的念头。

我自己在出版界,对当下的出版风气和形式是了然于胸的。作家个人的系列丛书,更受读者的欢迎,更受出版界的欢迎。作为一个60后的作家,从80年代开始写作,还没有出版过个人丛书的人,放眼一望,寥寥无几。所以,我百感交集。

记得在宁夏召开的全国少儿出版社文学编辑双年会上,谢倩霓很感慨地说了几句话:现在新一代的作家出书速度惊人,几乎没有经过投稿的过程,上来就是长篇、系列,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怀着对文学的敬畏之情,经过文学写作训练,经过投稿的磨炼,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她说这话的意思是,我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更年轻的一代作家了。

我的创作,是受了很多前辈和同辈朋友鼓舞的,如金波、樊发稼、张之路、高洪波、王宜振、曹文轩、孙建江、汤素兰等等。他们的鼓励和肯定,始终是我创作的动力。记得我在工厂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在勉励我,或书信,或赠书,或耳提面命。毕竟,在机声隆隆的工厂是不利于创作的,苦闷总是缠绕于胸。

我到出版社之后,眼界才放开了,终于多了一重审视他人作品和审视自己作品的角度。我这才明白,这写书、读书、编书、评书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

我自己写得很杂,似乎什么文体都写。承蒙写作方面的朋友们的抬爱,他们大体都鼓励我冲着我的综合实力去的意思。而我自己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一种文体上,并不是想维护“多才多艺”这个虚荣的评价,而是不太愿意浪费上苍恩赐给我的灵感。更何况,我觉得文体的渗透也有利于创作。此外,我的这份执著更重要的是来自编辑和读者的支持。我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童话是《儿童文学》杂志比较喜欢的。我过去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几乎都是童话,而我的小说几乎就上不去。可上海的《少年文艺》却对我的小说很欣赏,而我的童话几乎又上不去。读者那儿,也一样,有喜欢我的散文的,有喜欢我的童话的,有喜欢我的小说的,也有喜欢我的诗歌的,我并不想失去我的读者们。不过,就像金波先生评价我的作品时所说的:武林有写诗的底子,所以,他的散文和童话总是有些诗意。

就像乔治·桑的一句话“我活在朋友们中间”一样,我是为喜欢我作品的读者而创作的。尽管他们还小,尚不能理解我的话里更深的意义。

写作是一个孤独而又寂寞的事业,畅销书作家在没有畅销之前也会认同这个说法。这孤独和寂寞在于读者的不解、误解和曲解。大体上只有作家本人心里才能明白,自己写什么东西花费了大心血,什么是最好的,什么具有流传后世的可能。但写作,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写出一篇小小的文章,似乎便可以生出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来;若能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诗歌、散文或童话,那就更是欢欣鼓舞如同过节一般了。

回想起来,最初搞文学创作,是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存环境。到后来,文学变成了一种生命本身的需要,这期间是一个飞跃。但,我对文学的敬畏之情,始终没有改变过。尤其是这文字,是有生命的,是精灵,是不可以怠慢的。我常常喜欢说文字如同魔方,你有多大的想象力,文字就会展现出多少种丰富的色彩——形式虽然很重要,但情感、爱、审美更重要。

很感谢曹文轩先生给我起的丛书名,并对“金蜘蛛”做了文采飞扬和深刻精到的诠释。我依然以为,这其中是有先生的扶掖和提携之情的。感谢天天出版社能给我一次全面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我更希望,读者能从我的作品中找到他们喜欢的东西。如是,则不枉我这喋喋不休写就的“跋”了。

书评(媒体评论)

安武林的童话喜欢写细小的事物与细小的对象。写童话的他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汤素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