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阿Q永远健在/民国大家美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益民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

陈益民编著的《阿Q永远健在》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内容推荐

《阿Q永远健在》是“民国大家美文丛书”之一,由陈益民编著。

《阿Q永远健在》内容如下:

民国大家如鲁迅、林徽因、曹聚仁、老舍、秦牧、施蛰存、邵洵美等人针对有关中国人的陋习、社会乱象、政坛腐败、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发表了大量笔锋犀利、观点鲜明的文章,对时风的针砭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目录

阿Q永远健在

“阿Q时代”在中国

继“阿Q”而来的时代

阿Q转世

中国人(节选)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之两大僻性

中国人有两大僻性

中国人与蛋

谁是真正的中国人

中国人和日本人

高等华人论

租界里的中国人

游艺救国

中国的奇想

第四种人

某一种人

退一步哲学

淡淡的血痕中——《野草》之二十二

哲学家风度

杂念

信徒·先知·救世主

宰羊——给M君的信

“书灯”

改善观的宇宙观

孔乙己及其环境

打架

说骂

“灰色人” ——夜读偶记

“两面光”

自己的慰安

疯子种种

我想做官的原因

鞭子·奴才·鹰犬

大小骗

爱便宜心理

“揩油”

论骨气

打听印象

“此风不可长”

泥沙杂拾(节选)

现在

清谈

聪明人

天才与伶俐

“傻”与“聪明”

吹牛的妙用

酸葡萄

脸与法治

谁的矛盾

说同情

弱者

世界人

出洋

留学生

在海船上

归途

第一天到巴黎

谈谈李莲英——一代杰出的奴才

隔膜

提倡做狗

历史的奥秘

论钢笔的好坏和内分泌作用

后方的捷报

鲁斯国宾阁下

谈鬼

鬼话

“鬼”的箭垛

鬼与狐

乡人说鬼

上海鬼语

说鬼

试读章节

疯子种种

黄谷柳

偶然在一处旧杂志摊上翻到一张重庆《新民报晚刊》,是去年八月三十日的旧报,隔今天一年又三个多月了。心想,温故知新,倒也是消磨时光的好办法,于是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从第一版看起,对大标题“同盟国受降代表,今晨到达东京”及副题“尼美兹昨在东京登陆”瞥了一眼,再看电讯中心标题“英舰开抵香港,通告岛上日军投降”,我自己不禁好笑起来。因为我此刻在香港披读这份旧报,觉得这样“剪接”未免太快了。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英国人回香港几乎和美国人登陆东京湾一样快,我回到香港也出乎我意想的快,所不同的是:英国人的快是为了重占殖民地,我的快是为了逃灾,自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且按下不表。

翻过第四版,中心花边新闻,横标题“裙带政治非非想,疯人称朕入囹圄”。从新闻最末两句看去:“……据供称系广东龙川溪边人,三十岁,暨南大学毕业,语无伦次,纯系一十足之疯汉。”此公竟系广东同乡,我倒非知道他怎样疯法不可:“本报讯,有朱仁明者,屡向中央要人致函,自谓系明太祖后代正统嫡系,并自用‘朕’‘天子一御笔’‘敕诏’等荒谬字样,渠自定国号为‘英明’,以‘丽天明月’为国旗,并谓将赴某强国与某公主结婚,以便将来为该国国王,且以此种方式与各国公主结婚而统制全世界,异日还都中国,希望党国诸公届时俱应迎驾。此人业经警察局侦缉捕获……”

这家伙好大狗胆,原来想以自己的“御笔”自定国号,自封为王,他竟不明白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岂能容他瞎闹,实属罪大恶极。关进监牢,算他好运气了。不过毕竟乡里情重,我倒希望有哪位律师能义务替他辩护开脱,最好是无罪释放,再不然就下一个“以家法看管”的特殊处分,千万别送进疯人院去。(听说各地疯人院早已额满见遗。)再则,他是否真疯,还不能确定。如果有当帝皇的思想和企图就算是疯子,揆之我国国情,似有未合。袁世凯盖世英雄,想自立称帝,谁曾说过他是疯子?希特勒想独裁天下,人家只笑他狂妄,并不说他发疯。他比戈林赫斯之流还要清醒。所以疯子一说,实未足以人人罪。况且他仅是“致书党国要人”,要他们“届时俱应迎驾”,不过是一种未实现的企图,迎不迎由你,并无强迫威胁干犯他人人身自由之行为。证诸别国公主尚未公开招亲,即使出国还须向外交部请领护照,所谓“还都中国”,尚属言之过早,迎驾之事,更无从说起了。可见侵犯他人之罪,根本不能成立。

再说,历史告诉我们,先知者往往被人误认为疯子,我的大同乡朱仁明如果竟是先知者,这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国家将兴,必有贞祥。朱仁明其人其事,正是中华一统,万邦协和的征兆。我现在完全放心了,朱仁明一定早已行动自由,不必替他叫屈了。

谁敢把朱仁明和跟他有同样思想的人看作是妖孽呢?说他们是先知者,或者是真命天子的化身,似乎比较可靠些。

如果说是妖孽,那是国家破碎灭亡之前的产物,(有那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老话为证。)这还成什么话?今天中国万万不该出产妖孽这种不祥的怪东西。

旧报看完,感想如上。顺手打开一张十一月二十七日的香港《华商报》,破栏特载“张道藩发疯前后”的大标题吓了我一跳。张道藩者,党国要人也,他该接到过“先知者”或“疯子”朱仁明的信,他现在又学到了朱仁明的一套,向主席呈上“敬呈者:道藩为发扬尊师重道精神……”的怪信,我有点不相信我的眼睛。党国要人也疯话连篇,可知“疯症”流行之广,传染之速。再翻开第一版国大大会的新闻,副标题是“大吵大闹会场骚然,于胡子压不住台,蒋主席出面镇压”,我放下报纸走开了。我一路想: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类的疯子,有想做帝王想得发了疯,有想当部长市长想得发了疯,有开会争主席争得发了疯,更有些是:看见上述的疯人太多而发疯的。我,有一天可能归属于最后的这一类。  载《野草》新3号(1947年1月出版)

P85-87

序言

悲凉时代的芒花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就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为时人赞叹,为后世仰止。虽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贡献,终究是不会轻易淡出世人的视野。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总的格调是沉重的,悲凉的主题占据主流,即使间或夹杂幽默闲情一类的文字,也仍不脱对人世嘲讽的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荡起双桨感受迎面吹来和煦的风,类似这样明快而充满幸福感的文字,我们从当时的散文中是难以看到的。而这正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章表达着作者的心声,折射出他们对人世的切肤感受。刺世的芒花不必带有牡丹的娇艳,它只向世界透着冷峻与悲悯。回望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一个动荡变乱的时代?从北洋军阀的横行,到国民政府武力“统一”后的动荡,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连天,最后又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内战,可以说,三十年间国家未曾有过安定的日子,社会黑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真所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无边的苦难弥漫人间,身处这样穷困、无望的国度,作家们又有谁能作出莺歌燕舞式的文章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就让今天的我们,面对这记录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的文字,去感悟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曾经走过怎样的岁月,又该走向何方。

陈益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