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从来就不是乌托邦
乌托邦,一个构建于人类美好愿望之上的空想国家。那里没有战争,没有苦难,没有疾病,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一切都是美丽的,人人平等、没有压迫、仿若世外桃源。然而,随着时间的齿轮不断向前转动,人们发现,乌托邦也不过只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个美好幻想。
生活本就是一个残缺的圆,本就处处充满了无奈、烦忧、苦闷,完美的人生只存在于美丽的幻想之中。
胡英在学校时,曾是学生会主席,还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学校的各种活动也都积极参加,是学校里的红人,更是老师和同学宠爱的对象。在她的规划中,等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风风火火地拼一把,争取在半年之内加薪,一年之内升职,三年之内在这个城市里安家置业。但真正毕业步人社会后,胡英才发现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
刚毕业那会,凭借着出色的口才,胡英获得了第一份公关工作。她认为这个工作不仅体面,而且十分适合自己。她心想,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她做得还比较有激情,但是时间一长,才发现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自己做的都是一些比较杂的工作,和自己先前想象中的根本不一样。而且,公司里人才济济,领导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她。这让她觉得有些失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美好蓝图相差甚远的时候,胡英决定辞职。凭着在学校里当学生会主席的那份自信,她坚信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这里无法得到施展,也必然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无法得到发挥。
百般周折,胡英终于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文案。怀着同样抱负的胡英继续开始了工作,这家公司待遇还算可以,但唯一一点令她不满意的是,公司是新成立不久的,规模不大。胡英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在这样的公司里肯定学不到东西,不如继续跳槽算了。就这样,她又一次轻易地离开了。
第三份工作找得可谓十分辛苦,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助理工作。此时的胡英,内心已经被消磨的有些疲惫,对于未来的规划有些乱。她觉得凭着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不适合做给别人打杂的所谓“助理”工作,更应该做管理方面的工作。就这样,挨了三个月后,刚满试用期的她就又一次离职了。
眼看周围安心工作的同学,加薪的加薪,升职的升职,唯独自己在挑三拣四,跳来换去,心中不免有些愤慨:为什么命运对我胡英就如此的不公呢,与我的那些同学比自己也是要能力有能力,要口才有口才的啊,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
一段时间后,胡英又一次接到面试通知,对方是一家大型公司,正在招聘办公室的实习主任。如果胡英能够竞聘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可逐渐做副主任,还有机会升职为主任,胡英内心十分雀跃。但是对方看了胡英的简历后,觉得她一年内已经跳了三家公司,如此没有长性的人恐怕受不了办公室严厉的规章制度的束缚,更无法胜任管理工作。于是他们婉言谢绝了胡英。胡英十分沮丧,走出公司大门再一次直呼命运的不公。
生活从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理想国。不是自己希望是什么样,生活就能是什么样的。一味地要求公平,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就只能被生活一再地抛弃。
“为什么是我?”一位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病人对大师哭诉,“我的事业才起步,孩子还小,为什么会在此时得这种病?”
大师说:“生命中似乎没有任何人、任何时候,适合发生任何不幸,不是吗?”
“但是,她还那么年轻,而且人又那么善良,怎么会这样?”一旁陪她来的朋友不平地说。
“雨水落在好人身上,也会落在坏人身上。”大师说,“有些好人甚至比坏人要淋更多的雨。”
“为什么?”
“因为坏人偷走了好人的伞。”大师答道。
是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有时候你付出了,可就是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不幸。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由不得我们去选择。有人生在富豪之家,从小衣食无忧,有人家里却一贫如洗,连温饱都成问题;有人身体健康,有人却从小体弱多病;有些人从小就是天才,有些人却是智障……
但是,生活又何其公平,它让鸟儿吃虫,老鹰吃小鸟,才构成了一个生命的食物链,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让生命在这样一种自然体系下得以延续、进化。
普希金有一首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生命本如此,生活本就是一个残酷的竞技场。虽然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甜蜜、幸福、充满希望的,但生活中却又处处充斥着迷惘、无奈、忧伤、痛苦。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公的事物,以正确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智来承受生活中风雨的洗礼。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