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否受过创伤,当你开始思索自己是谁、如何做自己时,这本由苏绚慧所著的《终于学会爱自己》能陪伴你对话、探索、开展。作者希望协助你,借由七天的周期练习更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完整地”成为自己”。学习由内而外爱自己,成为自己最稳健的支持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终于学会爱自己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苏绚慧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论你是否受过创伤,当你开始思索自己是谁、如何做自己时,这本由苏绚慧所著的《终于学会爱自己》能陪伴你对话、探索、开展。作者希望协助你,借由七天的周期练习更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完整地”成为自己”。学习由内而外爱自己,成为自己最稳健的支持力量。 内容推荐 一生中,与你相处最久的人是谁?是你自己。 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需要懂得该如何与你相处。 然而,我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能成为最懂自己的那个人。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自己的想法莫名其妙。 一生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困局,但最能左右我们命运的仍是自己。 人,可以把自己放进阴暗之地,也可以把自己带到阳光里。 苏绚慧所著的《终于学会爱自己》即将用七天的时间,陪你觉察自我、重建自我,改变那些习以为常的负面循环,最重要的是改变你的内在,成为有成长性、滋养性,具能量活力的自我。 目录 前言 用你的每一天,完成创造你自己 第一天 认识自我·人我界线·自我觉察 一切的根本:“我是谁” 认识“自我”的诞生 “自我”的形成 “不可以有自己”的危险 人我界线,“自我”的保护防线 “人我界线”是什么? 人我界线如何被模糊或被破坏 建立界线观念,维护自我的空间 开启自我觉察的频道 “自我觉察”即意识自己正发生的事 自动化反应,带来重复的结果 创造新自我的第一天·总复习 第二天 人格特质·安全感需求·生存模式 关于“我”的展现:人格特质 认识一个人的特质 整合人格特质,发挥特质的有益力量 人格特质帮助我们因应情境 人格阴影,暗藏在我们内心 探索你的“主要人格”“次要人格”及“阴影人格” 压抑与摆脱,无法真正处理阴影人格 生存的最底层需求:安全感 恐惧,“安全感”的杀手 重建安全感,以爱支持自己 懂得保护自己,安全感才能稳当 生存模式——洞察自己设定的生存信念 觉察早年的生命设定,重新再选择 感受这世界的真实,重新学习因应之道 创造新自我第二天·总复习 第三天 自尊与自我价值·自我肯定·自我回馈 稳定度从这里来:自尊与自我价值 自尊,不卑不亢的自我存在 建立自尊,改变过去的方式 面对挫折的承受力:自我肯定 一个事实:环境不总是充满支持性 学会鼓励自己、肯定自己 安顿“自我”的能力:自我欣赏及回馈 安稳身心,回馈给自己一份看见 以正向情感能量,安顿自我 创造新自我的第三天·总复习 第四天 发觉独特天赋·自我选择及自我承担·情感连结与调节 发掘自己的独特天赋 好与坏,并非绝对 创造及开展丰盛的价值 敢做敢当是成熟的标志 选择与担当是生命成熟的锻炼过程 害怕承受失去,因此拒绝选择 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 痛苦的情绪需要被理解 爱你的情绪小孩 学习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创造新自我的第四天·总复习 第五天 关系建立·人际连结及互动·社会参与及关怀 没有人能单独活着:学习建立真实关系 投射,阻断人与人的真实接触 投影,让我们分不清真伪 建立真实关系,从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开始 与世界连系:学习真实人际互动 参与世界,从自卑中将自己解放 健康活着的指标:社会参与及社会关怀 与社会疏离,人不会有真幸福及充实 健康的成人,有参与社会的权利及能力 创造新自我的第五天·总复习 第六天 学习与分享·实现生命理念·成就自己 成熟从学习及分享开始 努力的成果不如期待,让我们学会臣服 向你选择的方向前进 分享,一种双向的相互学习 实现自我的生命理念 从一个念头,到推动世界的力量 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团队 乐于成就自己 挫折是生命成就自我的机会 扎实的历练,是为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演出 创造新自我的第六天·总复习 第七天 安息及修复·自我照顾及滋养·接纳自我 功绩社会下,我们需要足够的安息 时间的意义,是留下生命经验的刻痕 照顾好自己:关照、滋养、爱 负起责任,做个能照顾自己的人 懂了自己,才会是自己最有力量的照顾者 生命的活力来源:自我滋养 “欢迎你,回到我的生命” 爱别人,也要爱自己 创造新自我的第七天·总复习 后记 每一天照顾及揭开自己,绽放出“全然的你” 试读章节 认识一个人的特质 我们的特质,最不可回避的来源,就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基因(生物因素)。不论是内向的、外向的、冷静的、冲动的,甚至忧郁性、易怒性,或冷漠、热情……种种特质,都有非常多的成分取决于基因。 然而,虽然来自于同一对父母,在父母亲精子卵子结合的那一刻,所形成的基因组合并不相同,也就造就了手足之间性格特质迥异的情况。 我们不能决定父母遗传什么基因给我们。我们无法选择,也无从决定。那么,基因决定了个体一切人格特质的说法,让我们只好爱莫能助,无从改变。这样说来,似乎很无奈、悲观。因为天生气质、先天性格,早已经“决定好了”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以此论定人的可能性,就可惜了。因为人的特殊所在,在于能够“学习”,而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人格养成这件事上,虽然先天基因与童年环境是塑造的关键,但提升自己的能力,对特质有更好的的整合及发挥,则是个体可以努力的。 整合人格特质,发挥特质的有益力量 让我们来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例子。据《华盛顿邮报》报导,青年时期,奥巴马因为自己的多种族背景很难取得社会认同而自卑。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遭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 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消耗生命的事,比如逃学、吸毒、泡妞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迷途叛逆少年”,曾以吸食大麻和古柯碱来“将‘我是谁’的问题挤出脑袋”。 我们可以推论奥巴马的生世背景及成长经历,让他有非常多理由,成为不折不扣的社会边缘人;更可以因此埋怨这世界对他的残酷及压迫,让自己沉溺在自怨自怜的处境。他的人格可以由于这些因素,养成反社会性人格,或边缘性人格,或冲动性人格。他的主要人格可以是一个易怒、敏感、暴力、忧郁、偏执等等特质的混合。 但是,我们看到他在一连串的自我追寻、赋予自己生命一个无条件的价值肯定后,透过后天的学习及造就,展现出一个自律、温暖,富有正义与怜悯、幽默风趣的人。在安顿自我后,走向他为大众谋福的道路。 基因和环境都可能是一种既定的限制,难以逃脱及否认。但是,一个人如果自觉到自己的存在,是透过自己的摸索和建立,并有权利及培养能力“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不会只是无能为力地将自己所形成的样子,归因于环境及他人的逼迫和塑造。 每个人的人格特质,都不是只有主流价值认定的“好”或“不好”。单一面向的存在,不是事实。只能说,越展现让外人得知的特质,通常越会是容易在生存环境中被认同或接受的形象。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面具”使人能够演绎各种性格,通常是符合社会期待的一面,给予他人一个好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同。“人格面具”有隐藏真实自我的作用。 P44-46 序言 用你的每一天,完成创造你自己 国中三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A段班的女生。 这女生自信、稳重、不卑不亢,既没有嘲讽我这个B段班的学生,也没有骄傲自己在前段班的成就。有一段日子我们一起打球,一起交换了在不同段班,所看见的生命风景。 这段日子,我经验到前所未有的经历;我获得关注、被允许说出自己的感觉,我可以真的是我自己,我不用怕被嘲笑、漠视,被视为应该遭放弃的败类。 之所以有这么震撼我的经验,不只是因为我被归类为学校“放牛吃草”的B段班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在两年内陆续失去两位重要亲人——我的祖母及父亲。 那时,父亲离世不到一年。我的性情变得封闭、愤世嫉俗,总觉得这世界所有一切都对不起我。在我心底,那些压得我喘不过气的哀伤,和对环境的无奈及失望,让我时时刻刻想快点结束生命,丝毫体会不到活着有任何意义。 遇到这个女孩,好像遇到另一个星球的人类。她有着和我截然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谈吐,和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 然后,这段关系变得有些糟糕。 因为,我开始有一股渴望,想抓住这个女孩,让她成为我最重要的朋友。我以为只要这个女孩永远是我朋友、存在在我生命中,我就会感觉到自己还有心跳,对这世界还有一点期待——也许,这世界,这人生,没有那么糟。 于是,我紧跟着女孩。在学校时,下课想找她;放假时,想要跟她碰面。读书也好、说话也好、打球也好,只要让我可以保持与她的“连结”,无论做什么都好。 不到三个礼拜,这段刚萌生的友谊关系,戛然而止。我在她家参观她的房间时,兴奋地对她说:“真希望可以常常和你在一起,跟你在一起好快乐。”她却似乎已经准备好,对我说出这样的一段话:“你这样是行不通的,你不能一直找我。我是我,你是你。我有我的生活,你有你的生活,我没有办法接受这样被你找,然后失去我自己。你也应该要有你自己。” 我当下其实听不太懂,什么我自己、你自己?那是什么?我也不明白,只是想要有她这个朋友,为什么突然间好像我做错事了?我究竟做错什么事?想要有一段永远不会失去的友谊,有错吗? 在十五岁未满的这个年龄,这一段话对我无疑太深奥了。将近十五年的人生,我只感受自己的存在被贬抑,许多生活骤变带来的痛苦情绪只能压抑。缺乏重要关系陪伴长大的我,对于“我是谁”完全无知,对自己的存在,也常感到无力及沮丧,因为有太多情况不是我可以选择及控制的。 生命的失落及沮丧情境,总是接二连三发生。我只感觉像是被这些遭遇呼巴掌,呼过来呼过去,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丝毫不知道什么叫“我该有自己”? 之后,我和这个女孩再也没有见面。被她拒绝的我,直觉自己好丢脸,从此之后,我不再找她。那时候,只留住“受伤”感觉的我,甚至不知道“受伤”的感觉从何而来,只觉得自己再次回到只有一个人的孤单及空虚中。而这段意外的短暂友谊,成为我想要遗忘却又遗忘不了的经验。 历经了数十年,如今,我深刻地懂了当初那女孩所说的那段话。 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了很多转折及摸索。成年后,生涯的转变,让我从美术工艺工作者,转而学习社会人文学科,才开始认识:所谓的“自我”是什么、人我关系上的“界线”是什么、一个人现在的存在如何被早年经验塑造及影响等等知识。 经历了陪伴生命最后一程(安宁疗护)的社工师职涯后,继续进修的心理咨商专业学习,及近万小时的心理咨商执业经验,让我更加了解,自我,是人安身立命于世的根本。自我,若混乱失序,必定会导致一个混乱失序的生活处境;自我,若建立了秩序,并随着生命发展而成长、成熟,那么必然会有个让人怡然自得,并足以让人有能量、有力量、有资源实现自我存在意义的生活处境。 以我早年的生活处境,要建立一个“稳定健康、有功能的自我”实在困难。“自我”的建立过程,需要许多有益因子,那是早年的我几乎无法具有的。 当时我的内在,只能以混乱失序、矛盾痛苦、纠结混沌来形容。这样的内在既没有光亮,也没有具滋养性的养分,来促进生长成有活力、有良好循环的有机环境。从荒芜的枯竭之地,到如今犹如有泉源、有氧气、有能量运作的内在有机环境,这中间的转变过程,除了需要神迹,也需要个体愿意修复、更新并重建自己,再造属于他、适合他运作的内在世界(内在系统)。 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你是自己此生相处最久的人,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没有人比你更需要懂得该如何与你相处,但是,我们并非因此就能成为最懂自己的那个人。 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感受莫名其妙,也觉得自己的意向念头难以掌握。往往不是我们想怎么做,就能依计划做到。生活中,总有好多的延迟、挣扎、怀疑及不知名的恐惧。有些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觉得自己好陌生,疑惑着:为什么好多情况身不由己? 而这个世界,有好多令我们犹豫,让我们无法坦然面对的情况。恐惧、焦虑,乃至倦怠,无时无刻不跟随着我们。我们因此迷惑、沮丧,好想找到一个能始终有着好能量的自己。也好想能有一条陕捷方式,告诉自己,如何让人生站上高峰,不迷惘、不迟疑、不寸步难行。 人生中有许多困局,最大的左右者与影响者,无非是自己。自己,可以把自己关进心灵地牢,也可以带自己走到柔光温暖之地。自己.可以创塑一个无尽苦楚的地狱,也可以带自己翻越万重山,走到新视野的又一村。 然而,如果一个人内在的状态阻塞抑郁,又有许多自我冲突的力量,磨损自己的生命元气,这些内在的失序及耗竭,就会反映在外在行为的失序、生活处事的失控及失去界线。 所以,我书写这本书,以七天的时间,陪伴你展开重建自己的旅程。并练习滋养自己,成为有机而富有能量的内在世界。这也是许多当事人寻求我协助他们的原因。透过这本书,改变自己的处境,改变那些习以为常的痛苦循环,最重要的是,改变你的内在,成为有成长性、滋养性,具能量活力的有机环境。 七天,是《圣经》(创世纪)里记载神创造世界的历程。因为这七天,新世界被创造出来;因为这七天,万物从混沌不明成为有秩序、有连结,并生生不息的世界。然后,在无限的七天循环中,世界演变、发展、前进、改造。 你是大世界的一部分,与这世界连结共生。同时,你也创造及运行着自己这个小世界——你的生命。你的存在、所言所行、所思所感,都会成为一种讯息,释放给外界,同时接受外界的响应。你移动、你驻留、你转向,你的任何反应,都来自你所被建立的内在系统。你是你这个生命系统的领航员,带领着自己邀游在这个外在世界,与世界接触,也与世界共存共生。 这个外在世界提供机会和处境,让你创造并累积属于你个体生命的内在世界经验,你的经验同时也成为改变及推动外在世界的一股影响力。生命历程中必然有风险;你会受伤、会迷惘、会失去、会历经耗竭。生命的探险旅程,从来不是单一面向的体验,不会只确保你成功和永远拥有。事实上,你真正能拥有的,是属于你内在心世界的体验,也就是你所要完成的自己——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精神力量、你的心灵洞见。这一路的体会及领悟,将带你完成独一无二的自己,并深植在灵魂深处,见证你个体生命厚实的成长及蜕变。 你的生命如此珍贵。诞生于这个世界,历经创塑,历经蜕变,终于成为你最需要成为的样子。这一路的历练,从蒙上灰尘污垢,走到擦拭掉那些灰尘、打理好秩序、整顿好生命,最终是为了告诉你:你,本就美好。 生命的存在,本质即是美好。但因为成长过程中有太多混乱挫折的遭遇,冲击着你的生命,也令你的生命覆盖一层一层的阴霾,毁坏你原本可以好好成为自己的空间及机会,使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生命,是否原本就美好。 透过本书,每一天,每一周,循环练习着、认识着、建立着、发展着。随着你与自己建立起真实而平衡的关系,你内在的力量逐渐滋生,真正成为成熟完整的新成人,真正成为无可取代的自己。 请以完整的七天,与自己的生命相伴,同行为伍,创造自己心世界的新秩序、新样貌、新生态,为你自己,创造一个新世界。 你的心如何,你的力量就将如何。 你的心如何,就将决定你所处的世界如何。 我相信,你在建立自己内在新世界所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总有一刻,会开花结果。只要足够的累积,就会有甜美的果实。 藉由本书的七天认识及练习,你将好好认识属于你的这个“我”;这个有机体,有气息、有历史、有厚实心灵的存在者。 祝福你,在这一趟认识自己的旅程之后,成为真正想成为的人,知道自己的独一无二,知道自己的生命如此美好。这将是任何人都质疑不了,也剥夺不了的领悟。 后记 每一天照顾及揭开自己,绽放出“全然的你” 我们总在相同的模式中,期待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总在同一个环境中,期待一个“不一样”的希望。 我们总在同一个人的身旁,期待能得到“不一样”的对待的方式。 但事实是,思维不变,作为与结果不会不同。 解读的眼光与面对的态度不变,情绪的发生历程不会不同。 只有当我们看得到思维与行为模式,看得到自己的习性,看得到框架与内建设定,我们才可能有新的选择。 接受新的挑战,需要勇气,并忍受辛苦。但养精蓄锐,让内在力量茁壮之后,创造生命新的格局,就有了可能。 因为我们有“生命”,生命中的每一天,就是让我们历练及渐渐完成蜕变的时间及空间。 而每一天,我们都有付出与获得的经历;每一天,我们都有挫折与成就的时刻;每一天,我们也都会经历挑战与顺利。 每一天,可能有人耗损你,也有人鼓励你。每一天,可能有人令你伤心,也有人令你明白,你值得领受爱。 聚焦在哪一面,是你的选择及权利。但记得,无论如何,这世界都不是单一面的存在。 学会平衡,是自我安稳的关键。 如果可以,我们都需要靠近可以让自己受益的人、事、物,而非仅仅停留在耗损、伤害及纠缠的情境中。 支出过多,都是能量掏空的前奏,将来要补偿平复的历程也将越长。 好好照顾自己,便是每日亲近让我们受益的人、事、物。同时,让自己聚焦在受益面向,看见自己的学习、成长,及承担。 你如果相信,你值得实现想要的自己,那么,你会明白,每一天,你都在创造自己的生命,也在完成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这段人生历程,就如琢璞成玉的过程,是将你原本就蕴藏在生命里的美好、你璀璨的本质,发觉及揭开。生命,正等待你深掘自己的内在宝藏,等待你绽放出“全然的你”。 这份发觉及揭开,是生命最值得我们付出及投入之所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