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辛丑条约”签订后,古老的中国更加积贫积弱,帝国主义列强继政治、军事、经济侵略之后,又以各种方式进行文化侵略和掠夺,由此而造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物古迹的大破坏、大流失;大批珍贵国宝或被武力掠夺,或被巧言骗取,或被内外勾结盗运海外,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这其中,陕西省礼泉境内的唐太宗昭陵六骏被盗,就是我国重大文物流失过程中最曲折、最复杂、最典型的事件。 从清末到民初,日、美、法、德等国的“学者”和“探险家”频频来陕西考察,除了攫取大量青铜器之外,对隋唐石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昭陵六骏石雕由于具有特殊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就成为这些人多次要设法猎取的对象。但是,在当时交通状况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要想从中国内陆腹地运出巨大沉重的六骏石刻颇为不易;而且陕西的知识分子和民众对于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有着朴素而浓厚的情感,更何况那时昭陵周围村寨的乡民基本是守陵户的后代,对昭陵有着千年的敬仰,因此盗宝者的阴谋屡屡难以得逞。然而,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战乱给这些掠宝者造成了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