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神存在吗?知识可靠吗?心灵在哪里?如何接近真理?道德和幸福有什么关系?
本书以活泼精炼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和简明易懂的图解,让你了解两千多年来西方、中国和印度哲学家的重要主张,追踪每个时代的主流思潮。在奇妙而重要的精神之旅中,为你解答人生的困惑,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解哲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李忠谦 |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哲学是什么?神存在吗?知识可靠吗?心灵在哪里?如何接近真理?道德和幸福有什么关系? 本书以活泼精炼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和简明易懂的图解,让你了解两千多年来西方、中国和印度哲学家的重要主张,追踪每个时代的主流思潮。在奇妙而重要的精神之旅中,为你解答人生的困惑,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 内容推荐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水、火、元素还是单子?人为什么活着,生、老、病、死是不可逆转的宿命吗?爱情是什么,是一时的冲动还是理智的选择?幸福在哪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吗……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哲学所讨论的问题。但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不知不觉暂时忘却了这些问题。 而哲学家不仅思索哲学问题,还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苏格拉底用“助产术”教我们“认识你自己”;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休谟则悲叹“一切都不可知”……了解哲学家在思考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也许会为你的思考提供重要的启示。 本书以活泼精炼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和简明易懂的图解,让你了解两千多年来西方、中国和印度哲学家的重要主张,追踪每个时代的主流思潮。在奇妙而重要的精神之旅中,为你解答人生的困惑,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 目录 哲学是什么 第1章 哲学是什么 哲学究竟是什么 说文解字:哲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从定义上看“哲学”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哲学有什么用 第2章 哲学家都想些什么问题 哲学家都想些什么问题 存在的真相 神存在吗 我知道什么 心灵是怎么一回事 意志自由与决定论 什么时候能说我做的是对的 正义的追求 感动的时刻——美 第3章 哲学家们怎么想问题 哲学家们怎么想问题 在诧异之后讲道理 如何不被蒙蔽 逻辑推理 归纳论证 辩证法 几种错误的思维习惯 第4章 希腊与中世纪的哲学 希腊与中世纪的哲学 哲学萌芽的时代一希腊哲学的特色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思想 哲学的奠基人一苏格拉底 从理念型相论到理想国——柏拉图 最博学的哲学家一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之后——伊壁鸠鲁与斯多亚学派 哲学的婢女时代一中世纪哲学 教父哲学——奥古斯丁 经院哲学——圣托马斯 第5章 近代西方哲学 理性时代的降临——近代西方哲学的特色 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 理性论的发扬——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 英国经验论——洛克、贝克莱、休谟 从神权到民权——社会契约论 哲学新思潮的开启者——康德 德意志观念论的巨人——黑格尔 资本主义的反省——马克思 上帝已死,一切价值重估——尼采 第6章 当代西方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的特色 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学 在解释中探索存在——解释学 人类存在处境的反省——存在主义 左派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 结构、解构、后现代思潮 对科学巨人的哲学反省——科学哲学 维特根斯坦和分析哲学 当代自由主义的发展 法律是什么——法律哲学 第7章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色 君子自强不息——儒家与孔子 反战救世的行动派——墨家 性善与性恶之争——孟子与苟子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逍遥游——庄子 以富国强兵为务——法家 佛学的传入与汉化 儒释道之汇流——理学 当代中国哲学 第8章 传统印度哲学 印度哲学的特色 吠陀与婆罗门教思想 解脱的另一种可能——沙门思潮 佛教思想及其发展 婆罗门教哲学1:数论与瑜伽 婆罗门教哲学2:胜论与正理 婆罗门教哲学3:弥曼差与吠坛多 试读章节 从法律与正义谈起 有些哲学问题多数人从来不曾想过,也难以体会其重要性,然而有些问题不仅大多数人都很关注,而且可能还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正义问题就属于后者。提到正义二字,一般人都会联想到法律。因为法律长久以来被视为是为了实现正义:违反法律者被定罪量刑,无罪则开释。这种正义观被称为“矫正正义”,也就是将不正义的状况,借由惩罚等手段加以矫正。不过如果细想这个说法,可能会产生两个疑问:1.什么情况是不正义的?2.什么样的惩罚才是适当的、正义的矫正手段? 西瓜怎么分 除了矫正正义之外,还有一种正义,叫做“分配正义”,也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财物、工作机会等利益适当地分配给团体的成员。这种正义观牵涉的是公平、平等的问题。假设有7个人在荒野一起生活,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决定要把这个大西瓜分了,那么要怎么分才公平呢?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依据不同的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吃不到西瓜听来也不严重。你可以试着思考另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你是1970年美国西雅图肾脏移植中心委员会的委员长,那时候洗肾的机会还非常稀有,而你的任务是决定谁能接受洗肾,没被选中的肾脏病患者等于被判死刑。假设患者中有总统、教授、服刑中的罪犯、老人、婴儿和你的亲人,但一年只有两个洗肾名额,以正义之名,你会怎么决定? 从分西瓜看程序正义 分西瓜或切蛋糕是最常被用来说明程序正义的例子,哲学家将程序正义分为两种类型:纯粹的和不纯粹的。后者是指我们知道什么是正义的结果,也知道实现这个结果的程序——像是如果我们已经同意平分是最公平的,实现正义的程序就是让最后拿的人来切(因为他是最后拿的,所以一定会想办法切得尽可能一样大)。而纯粹的程序正义则是指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正义的结果,但可以用一个程序来得到正义的结果——像是抽签。虽然抽签以前不知道究竟是谁吃得到:但抽签以后不管结果如何,大家都同意这是公平的。如果把程序正义的构想用来做出洗肾名额的决定,你觉得适当吗? 法学家的程序正义 法学也谈程序正义,不过内容大不相同。法学上的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对,实质正义就是前面提过的矫正正义。把罪犯抓起来判刑,是通过法律实现矫正正义的方式,但在实施法律程序的过程中,有可能违反正义,像严刑逼供,在中外的历史上都曾经被大量使用,这样的做法本身就相互矛盾——尚未经由法院判刑的嫌疑人却已经遭到刑罚。一来这样的刑罚没有法院的判决作为其正当性的基础,二来要是嫌疑人事实上是无辜的,那更是平白蒙受不必要的痛苦。因此,现代的法学家都认为在刑事程序中应该保护嫌疑人的权利,一切逼供手段都被禁止,以免用不正义的手段来取得正义的结果。这样的理念后来演变成为证据不能以非法手段取得,否则不能作为证据。换句话说,你明明已经有证据证明某人有罪,但是因为取得证据的手段违法而不算数。你怎么看待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问题呢? P30-31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的内容涵盖东西方重要哲学家,介绍的顺序虽然按照时间的先后,但重点并非放在哲学概念或内容的历史发展,而是放在个别哲学家学说的介绍。作者以流畅的文笔,清楚地介绍重要哲学家的一些重要概念及学说,的确做到了简明易懂而又有益有趣的地步。 ——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哲学博士林正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