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中国建筑史/图解建筑史系列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徐跃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拥有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记载这一切的除了各种文献和其他实物之外,还有那些静默无语矗立了几百几千年的建筑,亦或只是些许饱经沧桑的残砖断瓦,凝视它们的时候我们仿佛是在触摸历史,感受那些不曾经历的过往。这本书除了按照历史、类型等对建筑进行分类陈述之外,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其大量的图片资料及注解,或展示空间,或描述场景,或突出细部,使我们得以直观而生动地面对那些本已非常遥远的文明。

内容推荐

《图解中国建筑史》可以说是一本文字通俗的中国古建筑史全书,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辉煌的古代建筑文化,书中使用了近400张精彩的各类中国古建筑图片,可以让读者更为形象地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建筑文化。

从出现巢居和穴居的原始简易住宅到清代辉煌华丽的雄伟宫殿,中国古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久的不断转变的过程,住宅的完善、宫殿的独断、园林的新生,这是一个个生命不断诞生与成长的过程。

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的象征,拥有美观独特的造型,也富有异乎寻常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从远古流传延续至今的少有的古典建筑传统艺术之一。

本书设计精美,查阅方便,是一本实用经典的建筑史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先秦与秦代建筑的发展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夏、商、周建筑的发展与形态

 第三节 秦代的宫殿建筑与苑囿

 第四节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第二章 汉代建筑的发展与类型

 第一节 汉代的宫殿与都城

 第二节 汉代的苑囿

 第三节 汉代的陵墓与墓阙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建筑的发展每类型

 第一节 三国时代的建筑

 第二节 两晋的建筑

 第三节 南北朝的建筑

 第四节 石窟建筑

第四章 隋、唐建筑的繁荣与丰富

 第一节 隋、唐的都城

 第二节 隋、唐的宫殿建筑

 第三节 唐代的园林

 第四节 唐代的陵墓建筑

 第五节 唐代的宗教建筑

第五章 宋、辽、金建筑的发展与成熟

 第一节 宋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 宋代的园林

 第三节 宋代的坛庙与祭祠建筑

 第四节 金代的宫殿与园林

 第五节 宋、辽、金时期的宗教建筑

第六章 元代建筑的发展与定型

 第一节 元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 元代的园林

 第三节 元代的宗教建筑

第七章 明代建筑的发展与定型

 第一节 明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 明代的陵墓建筑

 第三节 明代的礼制建筑

 第四节 明代的宗教建筑

 第五节 明代的园林

 第六节 明代的长城

第八章 清代建筑的发展与定型

 第一节 清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 清代的陵墓建筑

 第三节 清代的礼制建筑

 第四节 清代的宗教建筑

 第五节 清代的园林

 第六节 清代的民居建筑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原始“住宅”

考古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经过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散布在中华大地上。据目前所知,大约在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在中国发展兴旺,这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及全国。像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代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它的成熟必然是由完全不成熟的初始形态经过不断的演变,历经一个复杂的、长久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建筑的发展也不例外,而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即它的完全不成熟时期,就是原始社会。也就是公元前20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的这一历史时期。

我国最初的原始住宅甚至不能称为住宅。只是一些可以聊作遮挡的掩蔽物,是原始人类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后,为了不再风餐露宿而仿“建”的房屋。这种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说是当时建筑的唯一功能。其主要形式有原始巢居与穴居。

之所以在仿“建”的这个“建”字上加上引号,是因为原始时期,特别是在刚刚开始出现仿“建”的初期,用来遮蔽的所谓房屋还不是“建”,而只是仿照鸟类搭的巢和兽类挖的洞而做成的栖身处。其中,巢居的搭建原型即来源于鸟巢,而穴居的挖掘原型则来源于动物的穴洞,有的住宅甚至就是直接利用天然的洞穴。这一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100万年以前。

巢居

原始巢居就是仿鸟巢而建,所以得名“巢居”,建筑名称非常形象,它就像是一个扩大了的乌巢,也像鸟巢一样搭建在树上。关于巢居的形象和发展,从一些历史文献、著作和现代考古证明后的想象复原图,都可以窥知。韩非子在他所著的《五蠹》中就有关于巢居的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由这段话,我们不但可以得知原始“巢居”的名称,得知它“构木而成”的形式,而且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住所的喜爱,甚至是崇敬之情,只因“圣人”为他们搭建了可以作为躲避风雨的简单的巢,就推奉“圣人”为王来领导他们。从这一点即可看出原始住宅的强大的实用功能。

虽然《五蠹》中的这段记述含有传说的成分,而且我们也不能具体知道这是哪个年代的住宅模式,但它明显地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现实,这从现今考古发掘和其他一些文献记载等处可以得到证实。何况,中国远古时代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传说流传下来的。

原始巢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实际上它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大致上有单树、多树、原始干栏等几个阶段,如果要从实际的发展来看,则彼此之间又有极慢的过渡,相互之间有一个细致的承继关系。

原始人类刚学会搭建巢居时,只是利用单棵树木原有的枝干叶杈圈成一个巢,后来随着人们对搭建的逐渐熟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即利用多棵树木枝叶搭建了更大更结实的巢居,这样的大巢居不但能住入更多的人,而且还更为稳固。

此后,一方面是因为经验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定,即:可以搭建巢居的自然树木不能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要,或是条件好的可搭建巢居的树木因人的利用而逐渐减少,人们开始在地面上仿树巢搭建不依树木的地面巢居,这就是原始形态的干栏住宅。原始干栏相对于之前的树上搭巢有了更多“建造”的意味,或者说,在地面上建筑原始的干栏才是人类建筑的真正开始。

树上巢居是利用树上生长的枝条、叶子,而地面干栏则是从下至上完全通过人工实现,人们首先要在地面安置木桩或木柱,在桩、柱上搭置横木(也就是后世建筑构架中的梁、枋),纵横交错形成大的构架。构架的形成是通过构件的组合来实现的,而要使构架稳固,则构件的组合需要有联系物,原始人可能只是使用现成的树的枝条绑结,后世干栏则使用了榫卯构件。原始地面干栏的构架搭成之后,在其四面以及顶部安置围护结构。

虽然原始社会的地面干栏住宅,与后世建筑仍有天壤之别,但对于远古时代的人类来说,已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穴居

逐渐走向成熟、完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原始巢居是如此,穴居也是如此。原始人类最先使用的穴居,大多是和一般兽类所居一样的自然山洞。但自然的洞穴不一定能全部符合人类对舒适度的要求,比如面对阳光、背对寒风,此外还有洞穴内部的干燥度、宽敞度等。因此,人类在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开始自己动手挖掘更适宜居住的洞穴。

原始人类挖掘洞穴,同样也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即:横穴、半横穴、袋形竖穴、袋形半竖穴、直壁形半竖穴,最后发展成为原始地面建筑。由这个发展过程来看,与巢居相比,穴居的发展更为复杂,穴居形式也更为多样。P8-11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分支。

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有其必然性。以建筑材料而论,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在维持建筑使用寿命上并不占任何优势,木制的梁架、门窗、柱子经不起长时间的风吹雨淋。但恰恰是这种充满柔性的木结构造就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形式。

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石窟、佛塔、衙署、园林、王府、民间住宅等,这是从功能性质上对中国古建筑作出的分类。先秦建筑、两汉建筑、魏晋南北朝建筑、隋唐建筑、宋辽金建筑、元代建筑、明代建筑、清代建筑等,这是从时间上对中国古建筑加以区分。木结构建筑、砖结构建筑、石结构建筑、土结构建筑等,这是中国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上的体现。汉族建筑、藏族建筑、蒙古族建筑、朝鲜族建筑、维吾尔族建筑等不同民族建筑的划分,又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浓厚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丰富的建筑形式是其鲜明个性的表现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以单体取胜,而是以群体取胜。多进院落的组合方式在各种建筑类型中十分常见。不管是北京、晋中等地的四合院,还是皖南地区高墙围合的天井院落,都呈现出进进院落、重重门户的组合形式。民居建筑如此,宫殿建筑如此,寺观坛庙建筑如此,园林建筑亦是如此。以各种不同的空间组合表现中国古建筑的秩序之美,这是其鲜明个性的表现之二。

建筑形式是与文化相契合的,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但又通过一些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任何形式的建筑都表达了一种象征意念,代表着一种社会精神。博大宏阔的宫殿建筑,体现的是封建社会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庄严肃穆的寺庙建筑,象征着佛国世界的神圣不可侵犯;朴素厚道的民间住宅所营造的宁静亲切环境氛围,正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心理反映;精致灵动的园林建筑又最具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它所追求的是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用建筑实体诠释中国传统文明的文化内涵,这是其鲜明个性的表现之三。

中国传统建筑对色彩极为重视,除了保护建筑内部结构的作用外,礼制等级的体现似乎更为重要。这与西方建筑对色彩的理解运用截然相反。西方建筑注重材料的运用,在18、19世纪流行的古典主义中大量地使用石材,并保持其原色,呈现出淳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这种石材结构没有给建筑带来多少愉悦的视觉效果,却把建筑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同时期其他材料的建筑延长了许多。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色彩才成为建筑师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红、黄、绿等明快亮丽的色彩被成片成片地用在建筑的内、外结构中,以醒目夺人的建筑色彩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它把人们从硝烟弥漫的战争中拉回到美好的世界,重新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与西方建筑不同的是,几千年以来,红、黄、绿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导色调,但它与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表征。

中国古建筑在色彩、装饰上体现出绚烂的一面,尤其是宫殿建筑,热情奔放的红色、充满活力的绿色、尊贵庄严的黄色等明快的色彩被应用到建筑的门窗、屋顶、柱栏甚至檐架上,把整座建筑修饰得五彩缤纷,艳丽异常,构成了一幅青山绿水画。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的建筑能够像中国古代的皇家建筑,把色彩运用得如此充沛而生动,完美而和谐,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绚烂。

中国传统建筑也十分重视构架之美,斗拱便是其中之一例。最初的斗拱是用来承托梁头、枋头以及外檐出檐的重量的结构件,它的层数随着屋檐的出挑加大而增多,这样就形成了层层叠叠、繁缛复杂的结构形式,呈现出一种整齐而错综的美,使其在承重的同时也具有了装饰的功能。明清时期建筑结构的梁架较大,斗拱相对较小,排列疏密有序,在方形坐斗上层叠装配着一个个方形小斗和一个个弓形的拱,如团团云朵,表现出一种参差的秩序美。

但是当走进中国古建筑的时候,又发现其复杂多变的形式并不容易被普通人所理解。作者徐跃东先生采用了图解的形式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初步探究,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与之相对应的手绘图、照片等,从而使建筑物的形象更为明晰,有助于加强读者对建筑实体的直观印象。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配以500多幅手绘图、照片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这本《图解中国建筑史》能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

王其钧

2007年1月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后记

近几年,在我阅读的建筑类书籍中,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不少,一年中,出版的建筑学书籍种类已在国内达到前列。这次我的《图解中国建筑史》能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深感荣幸。

2005年我到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访学,跟随博士生导师、原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顾森老师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其间,对国内现存的古代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参加了西北民居调查。特别是在论证我主持的《南浔民居》课题时,有幸得到建筑学专家、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的指导,王教授在看了我的《中国建筑史手稿》后,建议我发挥美术方面的优势写一本《图解中国建筑史》。当时确有些诚惶诚恐,因为我读过198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我这个无名之辈肯定是无法与众多的建筑院校与科研单位当年共同合作的能量相比,但在王其钧教授的鼓励下,后来还是很自信地坚持把书完成了。

我觉得,这本书与其他建筑史的书比较还是有很多特色,除了图解清楚、便于阅读外,还在于这本书彩色的“绚丽”。

本书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所有参与者,特别要感谢王其钧教授。

协助此书拍摄工作的还有王谢燕。广东番禺余荫山房的拍摄由建筑理论家邵松先生和谈一评副教授帮助完成。李文梅小姐在整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一直努力帮助我。本书的插图是由学生刘景波、唐琼慧、胡永召、任正阳、王丽霞、薛乐、郝升飞、张鹤青、金园、马晓瑜、常飞、崔阅章、李仁、张栓彬、李平磊完成;图片扫描为张名萃、王雪辉、王乐乐、吕怀峰、黄宏英;拼图修图是李秀云、陈奎;版式设计是刘薇(刘桂华)。参加资料收集的有王晓芹、张瑞清、H色明、张爽、刘永才、刘萌璇。参加素材整理的有吴亚君、暴彦丽。参与本书后勤工作的有熊青云、王祥珍、王学芳。在此一并致谢。

徐跃东

2007年1月于浙江湖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