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崩溃前夜的那些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梅朝荣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一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盘旋:一,旧王朝统治阶级腐败灭亡;二,军阀或变民集团乘机夺取政权,发生混战;三,混战的最后胜利者建立新的王朝,组织新的政府,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四,经过一段安定或繁荣的时间;五,又回到第一:统治阶级腐败灭亡。——如此这般,像走马灯一样,循环不已。外戚、宦官、两派斗争、朋党之争……一个帝国崩溃前发生的那些事,不外乎是这些,包括外国历史。本书将古今中外7个伟大帝国覆灭时的历史一一重演。

内容推荐

古今中外,7个伟大帝国的覆灭往往在某件导火线下发生,本书将中外几个著名帝国崩溃前发生的历史,一一罗列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朝代的更替。因为辉煌过,所以没落更值得惦念,历史永远是我们当今的借鉴。

目录

中国卷

第一编 夹缝中的苟延残喘——大汉王朝的衰年末岁

 1.蝇附骥尾——外戚兴起

窦氏兴覆

伴虎近患

 2.乘风入云——宦官掌政

借机得势

独揽大权

 3.此消彼长——两派斗争

清议形成

党锢之狱

 4.分崩离析——天下大乱

黄巾起义

同归于尽

第二编 人世里的无可奈何——大唐王朝的谢幕晚唱

 1.盛世丧钟——安史之乱

大腹胡儿

天下侧目

兰摧玉折

 2.烽火连天——藩镇之灾

雨后春笋

风扫沉霾

死灰复燃

扰攘纷争

 3.废公营私——朋党之争

帷幕初张

高潮迭起

余韵流响

 4.乘危弄权——阉宦之徒

飞扬跋扈

威柄移主

蠹尽木焚

第三编 千年后的一声长叹——大元王朝的怠景残年

 1.嗜利黩武——覆亡之机

败于“神风”

鞭长莫及

损人耗己

 2.立储无制——覆亡之助

父债子偿

兄弟阋墙

同袍共仇

神器频移

 3.汉化迟滞——覆亡之根

关中不足

修枝补叶

 4.天灾人祸——覆亡之路

末代皇帝

太子逼宫

沸反盈天

第四编 日落前的乌飞鸢唳——大明王朝的雾霭黄昏

 1.荒淫怠惰——后期诸帝

父子奇闻

荒唐误国

颟顸凶残

 2.专权弄柄——阉竖继起

权阉肆毒

白丁乱国

 3.守正清刚——东林党议

党议兴起

三案之争

蹈节死义

 4.悔恨交加——崇祯自尽

天下奇冤

死不醒悟

外国卷

第五编 自己的错误比敌人的谋略更可怕——罗马帝国的西风落照

 1.群魔乱舞——三世纪危机

败落之初

功过参半

纷乱如麻

 2.短暂中兴——四帝共治期

回光返照

弱肉强食

 3.落日余晖——君士坦丁王朝

铁血统治

虎父犬子

 4.曲终人散——罗马帝国覆灭

覆亡前夜

天下分崩

第六编 真主也不想挽救的败落——阿拉伯帝国的弥留余息

 1.掘墓送终——三大起义

蒙面先知

赍志而殁

黑奴起义

 2.拥兵自立——地方割据

裂土争衡

称霸一方

 3.政权旁落——突厥入主

突厥兴起

入主帝国

 4.城破国灭——蒙古来袭

第七编 没有什么辉煌可以永恒——日不落帝国的暮鼓遗响

 1.如日中天——日不落帝国的兴起

帝国之初

头角峥嵘

 2.尾大不掉——“英国病”的由来

工业衰落

忽视教育

世风浮靡

 3.势穷力竭——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功成骨枯

劳师糜饷

同仇敌忾

敌灭己伤

 4.帝国消亡——殖民体系的瓦解

印度独立

帝国解体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窦氏兴覆

窦宪,字伯度,祖父窦穆,父窦勋都因罪被杀,从小就是孤儿。建初二年(公元77年),章帝立窦宪妹为皇后,拜窦宪为郎,后迁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窦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窦宪依恃宫掖声势,飞扬跋扈,大肆强夺民产,甚至连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田也被他以贱价买了去。章帝路过该园,得知内情,指责窦宪说:“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窦宪大为震惧。皇后也为毁服深谢,良久方被原谅,命把田园还给公主。章帝虽然看在皇后的面子上赦免了窦宪,但从此也不再委以重任。

失掉了皇帝的青睐.窦宪还能兴风作浪吗?

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卒。和帝十岁即位,太后临朝。窦宪得势,开始发泄往日的积怨,遣刺客暗杀了都乡侯刘畅。窦太后大怒,下令严查,结果让人尴尬的是凶手竟是自己的哥哥。满朝哗然,窦太后不得不将他禁闭于内宫,以平众怨。就在窦宪以为这辈子要老死狱中的时候,上天给他抛下了一根丝线,而且这丝线还被他紧紧地抓住了——此时南匈奴使者入朝,请求和朝廷合力讨伐北匈奴。窦宪为摆脱自己的不利处境,自求击北匈奴以赎罪。这也给了窦太后一个台阶下,就顺水推舟,成全了此事。

同年十月,朝廷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第二年,汉永元元年,窦宪和南匈奴军会师。经过在蒙古高原上的艰苦跋涉,汉军在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南)与北匈奴的主力相遇,并如预料的一样,取得了大胜,斩首一万三千多人,俘获牲畜达一百万头以上,北匈奴八十一个部落二十多万人投降。此后几年,窦宪继续清剿北匈奴残部。永元三年,汉军在金微山(阿尔泰山)下击溃北匈奴最后的抵抗力量,连单于的母亲也被俘虏,北单于率数万部众远遁西域,从此再没回来。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刻石颂功,记汉威德。汉朝三百年来对匈奴的战争达到了胜利的顶点,后人也以窦宪的这次成功作为军事胜利的指代,“燕然未勒归无计”说的就是军事进攻没有取得成功不能归家。由于这次的胜利。窦宪也跟着恢复了权力和声望,得意洋洋地回到洛阳,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

窦宪荡平北匈奴后,威名大盛,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都因为忤意,相继被逼自杀。“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弟窦笃进位特进,见礼依三公。窦景为执金吾、窦瓖为光禄勋。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其中窦景尤甚,其奴客也仗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官府不敢过问,连商贾都关门大吉,避之如仇。最后太后听说了,也只是罢了窦景的官,还给了个特进以就朝位。

窦宪居功自傲,越发恣肆。永元四年(公元92年),穰侯邓叠协同他母亲以及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窦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等,相互交结,图谋不轨。和帝提前得知了讯息,与宦官郑众等密谋铲除。当时窦宪掌兵在外,和帝怕他惧祸作乱,所以一直隐忍未发。

窦宪的结局会怎么样呢?和帝能成功吗?

此时恰好窦宪和邓叠班师回京,和帝下诏命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赏赐将士。等窦宪人城后,和帝亲自坐镇北宫,命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关闭城门,收诛邓叠、邓磊、郭举、郭璜,其余家属都流放合浦。因为窦太后还在,和帝不想有诛杀窦氏这种名声,就逼迫窦宪、窦笃、窦景、窦瓖都归封国自杀,受株连者也都免官还乡。

窦宪是最早借着裙带关系兴起的东汉外戚,当年声势喧天,甚至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要不是和帝及早动手,可能会给国家又酿成一番惨祸。但和帝最终能够逼迫其自杀,说明此时的皇权还没有完全旁落,对全局的掌控还有一定的实力。  伴虎近患

当年辅佐光武帝刘秀打天下的主要谋臣邓禹的子孙同样显贵,最显著者莫过于孙女和熹皇后邓绥。她六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已通《诗经》《论语》等书。家人戏称为“女诸生”。公元96年,邓绥人宫,时年十六岁。因身材苗条,姿颜惊艳而得到和帝临幸,封为贵人。后因巫蛊案发,阴皇后被废,立邓绥为皇后。公元105年,和帝死,殇帝刘隆出生百天即位,邓绥以皇太后临朝,时年24岁。年青寡妇不便于与大臣一起论事,遂起邓绥之兄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殇帝在位9月而死。邓太后又立刘祜为安帝。时年13岁,仍由太后临朝。邓氏外戚由此开始兴盛隆旺起来。

邓氏和窦氏一样走上了权力的圣坛.他们也会飞扬跋扈、独揽政权吗?

但与大多数外戚不同的是:邓氏族人总体上明晰史事,谦逊自守,懂得远祸全身。本来自和帝驾崩后,邓骘兄弟就常居禁中,后来邓骘为了避嫌连连上书要求还第,岁余,太后才许之。因为被封为上蔡侯、食邑一万三千户。邓骘久辞不愿领受,后不得不避开使者,辗转上疏自陈:“追观前世倾覆之诫,退自惟念,不寒而栗。……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惶窘征营,昧死陈乞。”可以看出,他是十分谨慎和明智的。太后不听,疏五六上,方被允许。

邓骘崇尚节俭,举贤任能,在邓皇后执政期间能够尽心辅佐,使得天下虽然水旱频仍,却依然能够相安无事。但同时因为受太后倚重,朝廷大事屡参谋决,所以即使不断推脱也还是得到了不少的封赠,位次三公,势焰震耀都下。宗族中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邓骘的其他兄弟也都安分守己,不事张扬。弘、悝、阊去世时,全留下遗言要求薄葬,邓弘最为突出,仅白盖双骑,门生挽送而已。他们遵从祖父邓禹的教训,深以窦氏为戒,合家合族,守法奉公。邓骘的儿子侍中邓凤,曾收受过中郎将任尚赠送的马,后来任尚因为犯案,逮送廷尉,邓凤怕事泄,先向其父自首。邓骘髡妻及凤以谢罪,天下称之。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太后崩,邓氏宗族被安帝乳母王圣及宦官李闰等诬告,免了邓骘特进,命其归封国,宗族也全部免官归故郡,没收邓骘等人的资财田宅。后又徙封邓骘为罗侯,邓骘与其子凤并绝食而死。邓氏外戚就此覆灭。后经过大司农朱宠等人的冒死诉冤,皇帝才醒悟过来,还葬邓骘于洛阳北芒旧茔,公卿皆会丧,莫不悲伤之,此乃后话。

邓骘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谨慎自守的外戚之一,然而最终也没有避免覆亡的命运,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外戚这个位置实际上和虎背是差不多的,好上难下。由于和皇帝距离太近,最终难免被疑忌。为自保,则谋篡逆,结局是在新皇帝手里被铲除;同心忧国,又位高权重,震主遭忌,亦是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所以说权力的野蛮与嗜血,正在于此。当年范哗分析邓骘覆败的原因时说:“恩非己结,而权已先之;情疏礼重,而枉性图之;来宠方授,地既害之;隙开势谢,馋亦胜之。”悲夫!

东汉初年这两个显赫一时的外戚家族就这样很快地成为过眼云烟,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更加煊赫的外戚和残酷的斗争,宦官的势力也因他们而达到巅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P7-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