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宝宝的生长曲线
可不要小看宝宝每次体检时医生使用的小小的格子和画出的点线,对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加以重视,是及时发现问题和釆取对策的关键。通过对下面知识的了解,我们就能够从简单的格子和图表中得到更多我们需要的东西。
热心于宝宝的发育曲线
每次带宝宝去检查身体或做常规保健,要仔细观察医生是否给他量了身高和体重,并且详细地记在了生长发育监测表上。
看看医生是否使用了最新的图表
每隔几年,国家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新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表和标准,要保证医生使用的是最新的图表。
比较相邻两次检查结果
保证宝宝的检查具有连续性,并且每次检查方式是一样的。从身高角度来说,宝宝每次查身长吋应站得笔直,并且脱掉鞋子。3岁以下的宝宝可以笔直地躺着量身高,称体重最好是每次都脱光衣服和尿裤,以得到净重。
保留自己的记录
如果可以,向医生要一份复印件,或者自己制作一个图表。每次检查都带着这张图表,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这可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品。
不要从字面上理解测量结果
医生不会对一次偶然的测量结果表示担心,他们关注的是宝宝发育的长期倾向。例如,一次流感或者其他疾病可能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出现延缓,而季节性快速生长(春天一般是宝宝们发育最快的季节)和年龄上的快速发育期都会使测量结果出现暂时超前。不要仅仅专注于某个数字,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一直保持稳定的速度,并且处于他这个年龄的平均值附近,不管他是高点儿还是低点儿,都是正常的。
关于“智能发育测试”的专家解答
Q给宝宝做智能发育测试有特别的意义吗?
A给宝宝做智能发育测试的意义在于:
用来评价宝宝的心理发育状况,可检测出智能迟缓、情绪紊乱、行为异常等现象。对正常者,可根据测试情况,发现宝宝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对异常者,查明原因,进行早期干预或治疗。
有助于医生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效果的观察。
有利于选拔专业人员,提高职业训练的效率。如音乐能力测试就是从音高、音强、节律、和谐、记忆等方面进行测试,及早发现适合从事音乐活动的人才。
有助于明确宝宝智能发育程度,掌握发育特点,因材施教。
Q宝宝多大可以做智能发展测试?
A宝宝出生后2~3天就可以做。
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测查能较全面地反映大脑的状态,既可以发现各种有害因素造成的轻微脑损伤,成为观察治疗效果和反映康复程度的敏感指标,又可以预防或减轻智力低下、脑瘫等疾患。
Q哪些宝宝必须做智能发育测试?
A有的宝宝从出生起,因某种原
因成为医学上所称的“高危儿”,这就需要在有条件的医院做智能发展测试并跟踪指导。
“高危儿”指的是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异常或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常见情况有:
妈妈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
妈妈孕育情况有异常,如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分娩异常,如难产、产程延长等。
新生儿是早产、低体重、有窒息缺氧史等异常情况。
需要特别指出:许多爸爸妈妈是在宝宝上了幼儿园,甚至上了小学之后,发现宝宝的各种能力明显比别的宝宝差,那时才到医院救治。医生虽然会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做相关的病因检查,并且还会告诉您相应的教育训练方法,以及某些有利于改善大脑损伤的药物。但同时,医生也会遗憾地告诉您,宝宝已经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
Q如何正确看待智能发育测试结果?
A测试的结果仅仅粗略地反映了
宝宝当时的情况,宝宝的发育是不断变化的,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代偿性,不能凭——两次测试结果就轻易下结论。况且,测试结果与测试人员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受测试宝宝合作的程度等密切相关。测试时,宝宝身体不适,或情绪不好,或想打瞌睡,或测试环境嘈杂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所以,对测试结果应以动态的眼光和积极客观的态度来看待。
Q智能发育测试主要测哪些方面的内容?
A主要测试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感知能力和心理过程四方面的。
运动指宝宝坐、站、走等大运动和抓、捏小物的精细动作,具体分为大动作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大动作:如宝宝3个月时抬头较稳;6个月时会翻身;7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9个月时会爬。精细动作:6~7个月时能将一只手上的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上等。
语言指宝宝在发音、理解、表达3个阶段的发育情况。如宝宝6个月能听懂自己的名字;10~12个月时能说简单的称谓单词,如“爸爸”“妈妈”;18个月时能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以及“妈妈走”“爸爸上班”一类简单语句。
感知指宝宝的视觉和听觉能力。如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可短暂注视15~20厘米远的红球;3~4个月时喜欢看自己的手足,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出声笑。
认知指宝宝对客观事物及自我 的认识过程。如在2~3个月时,宝宝会发生饥饿性啼哭,要求得到满足时会停止啼哭,甚至有微笑表示;7~8个月时表现出认生,对发声的玩具感兴趣,1岁以后逐渐有了注意、记忆、思维、想像力等。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