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外一座山(沈从文美文选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本书将向你展示这位传奇作家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

内容推荐

沈从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本书收入沈从文代表性散文集《市集》、《我所生长的地方》、《女难》、《鸭窠围的夜》等。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艺术境界。其作品语言生动娴熟,层次分明,对人物的刻画独具特色;它的思想内容丰富,大都是时代的产物。有些作品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堪称大师之笔。这些作品意蕴深厚,细细品来,醇香扑鼻,回味无穷。 沈从文散文构筑的沅水流域的“湘西世界”,恬淡,平和,乡土气息浓郁,充满田园牧歌的诗性。

目录

前言

市集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读一本小书

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即沅陵)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姓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辰河上的水手

箱子岩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人

藤回生堂的今昔

常德的船

云南看云

昆明冬景

试读章节

我满口答应:“那成那成。”

于是他方离开车盘,很慷慨地借给我一个泥罐子,顷刻之间我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这木匠看看我捉来的虫还不坏,必向我提议:“我们来比比。你赢了我借你这泥罐一天;你输了,你把这蟋蟀给我。办法公平不公平?”我正需要那么一个办法,连说“公平公平”,于是这木匠进去了一会儿,拿出一只蟋蟀来同我一斗,不消说,三五回合我的自然又败了。他的蟋蟀照例却常常是我前一天输给他的。那木匠看看我有点颓丧,明白我认识那匹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鼓励我神气笑笑地说:

“老弟,老弟,明天再来,明天再来!你应当捉好的来,走远一点。明天来,明天来!”

我什么话也不说,微笑着,出了木匠的大门,回家了。

这样一整天在为雨水泡软的田塍上乱跑,回家时常常全身是泥,家中当然一望而知,于是不必多说,沿老例跪一根香,罚关在空房子里,不许哭,不许吃饭。等一会儿我自然可以从姐姐方面得到充饥的东西。悄悄地把东西吃下以后,我也疲倦了,因此空房中即或再冷一点,老鼠来去很多,一会儿就睡着,再也不知道如何上床的事了。

即或在家中那么受折磨,到学校去时又免不了补挨一顿板子,我还是在想逃学时就逃学,决不为处罚所恐吓。

有时逃学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园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子大骂着追来时,就飞奔而逃,逃到远处一面吃那个赃物,一面还唱山歌气那主人。总而言之,人虽小小的,两只脚跑得很快,什么茨棚里钻去也不在乎,要捉我可捉不到,就认为这种事比学校里游戏还有趣味。

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割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照地方风气说来,一个小孩子野一点的,照例也必须强悍一点,才能各处跑去。因为一出城外,随时都会有一样东西突然扑到你身边来,或是一只凶恶的狗,或是一个顽劣的人。无法抵抗这点袭击,就不容易各处自由放荡。一个野一点的孩子,即或身边不必时时刻刻带一把小刀,也总得带一削光的竹块,好好地插到裤带上;遇机会到时,就取出来当作武器。尤其是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地方看木傀儡戏,不准备厮杀一场简直不成。你能干点,单身往各处去,有人挑战时,还只是一人近你身边来恶斗,若包围到你身边的顽童人数极多,你还可挑选同你精力不大相差的一人;你不妨指定其中一个说:

“要打吗?你来。我同你来。”

到时也只那一个人拢来。被他打倒,你活该,只好伏在地上尽他压着痛打一顿。你打倒了他,他活该。把他揍够后,你可以自由走去,谁也不会追你,只不过说句“下次再来”罢了。

可是你根本上若就十分怯弱,即或结伴同行,到什么地方去时,也会有人特意挑出你来殴斗,应战你得吃亏,不答应你得被仇人与同伴两方奚落,顶不经济。

感谢我那爸爸给了我一分勇气,人虽小,到什么地方去我总不害怕。到被入围上必须打架时,我能挑出那些同我不差多少的人来,我的敏捷同机智,总常常占点上风。有时气运不佳,不小心被人摔倒,我还会有方法翻身过来压到别人身上去。在这件事上,我只吃过一次亏,不是一个小孩,却是一只恶狗,把我攻倒后,咬伤了我一只手。我走到任何地方去都不怕谁。同时因换了好些私塾,各处皆有些同学,大家既都逃过学,便有无数朋友,因此也不会同人打架了。可是自从被那只恶狗攻倒过一次以后,到如今,我却依然十分怕狗。

至于我那地方的大人,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不算回事。事情发生时,那些有小孩子在街上玩的母亲,只不过说:“小杂种,站远一点,不要太近!”嘱咐小孩子稍稍站开点儿罢了。本地军人互相砍杀虽不出奇,但行刺暗算却不作兴。这类善于殴斗的人物,在当地另成一帮,豁达大度,谦卑接物,为友报仇,爱义好施,且多非常孝顺。但这类人物为时代所陶冶,到民五以后也就渐渐消灭了。虽有些青年军官还保存那点风格,风格中最重要的一点洒脱处,却为了军纪一类影响,大不如前辈了。

我有三个堂叔叔、两个姑姑都住在城南乡下,离城四十里左右。那地方名黄罗寨,出强悍的人同猛鸷的兽。我爸爸三岁时在那里差一点险被老虎咬去。我四岁左右,到那里第一天,就看见四个乡下人抬了一只死虎进城,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我还有一个表哥,住在城北十里地名长宁哨的乡下,从那里再过去十来里便是苗乡。表哥是一个紫色脸膛的人,一个守碉堡的战兵。我四岁时被他带到乡下去过了三天,二十年后还记得那个小小城堡黄昏来时鼓角的声音。(P20-23)

序言

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1902-1988),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祖父是汉族人、祖母是苗族人、母亲是土家族人)。在1921年到北京前,沈从文一直生活在湘西。他曾加入当地一支土著部队,驻扎在沅水流域。他说:我“在沅水流域上下千里各个地方大约住过六七年,我的‘青年人生教育’恰好在这条水上毕的业。”沈从文自称为“乡下人”,认为湘西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给他的教育远远大干他从学校和书本上得到的教育,湘西开启了他的智慧、启发了他的思考并赋予他生命的意义。沈从文创作宏富,被誉为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中篇代表作《边城》把湘西的风情和“人生”的美丽推向了极致。散文比小说有更直接的历史感受,沈从文在散文中所书写的大多是他走过的个人道路,以及他“十分温暖的爱着的湘西”。

读沈从文的散文,犹如观赏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湘西风情画,那里不仅有如屏如障的群峰、清幽迷人的沅江、“满地皆是有趣味的物件”的河街、橹歌荡漾的码头、还有风情万种的吊脚楼。在那里,山峰夹江而峙,即使冬天也翠色逼人;河水随地势起伏,形成急滩和深潭;有的地方,“全河都是大石头,水却平平的,深不可测,石头上全是细草,绿得如翠玉,上面盖了雪”;有的地方,滩声震耳欲聋,白帆、落日、暮色构成另一种“圣境”,令人心驰神往。在那里,街头场院里上演着娱神的傩戏,到处弥漫着牧歌的谐趣……沈从文的文笔胜于丹青,描画出了一幅幅沅水两岸秀美的图景。

读沈从文的散文,就像听一位亲近的朋友聊天,他用清新自然的语调向你娓娓讲述湘西的种种“人事”。这里既有奇特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又有真真切切、妙趣横生的现实生活;既有造反、革命、清乡、战争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又有平民百姓生老病死以及吃暍玩乐等平凡琐事;既有身经百战富于传奇色彩的山大王和司令官,又有看龙舟比赛兴奋得大喊大叫的孩童;既有喝了酒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船夫,又有住在吊脚楼里敢爱敢恨、情意绵绵的妓女;既有勇敢温雅富有情趣的士兵,又有粗暴而不乏豪爽的土匪。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他们大都率真自然,有情有义。

读沈从文的散文,我们能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在沈从文笔下,人是复杂的,人既有美好的人性的一面、又有自私和残忍的一面。那些在水上讨生活的水手,那些拿生命赌明天的士兵,他们说粗话、打架,乃至暍荤酒、杀人。但是,沈从文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认为他们的粗鲁和野性是“特殊环境”造就的。他为“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负担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而感动;为他们“不管怎么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而感动;为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而感动。沈从文相信他们身上那些潜在的美好情愫在另一个环境里只要被合理引导和使用,就会变成对民族和国家的一份贡献。

读沈从文散文,我们能学会欣赏人、欣赏一切有趣味的“事”。沈从文在散文中常使用“有趣”这个词语来评价人和事,这可能与他的早慧,以及从小就注重阅读自然和社会这本“大书”有关。他在《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说:“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曰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后来发展为对一切有个性、有追求者的欣赏。在他笔下,大王与司令官、“老战士”、虎雏、姓文的秘书、印刷工人、托尔斯泰式的老水手、以及迷恋音乐的定和都是“有趣”的人,他们有品位,有情趣,对于人生都有一份认真地执著和敢做敢当的气魄。

读沈从文的散文,我们能学会把眼光放远。沈从文给我们展示美丽多姿的风情画,给我们讲述各种趣闻趣事,但是隐藏在风情画和有趣的“人事”之后的是他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沈从文赞美那种超乎金钱利益之上的“健康”的人生方式。在他看来“有许多生活,本来只需我们用身心去接近、去经验”,因此,不必太“关心钱的用处”。这种超越物欲注重体验的生活方式,也正是超功利的审美生活。沈从文看重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他告诉我们,应该像摄影家那样抬起头来向虚空凝目,把目光放远,追求物质生活之外的更远更大的目标,他甚至把这种追求看作是我们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看云、还是听音乐,都不仅仅是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而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读沈从文的散文,我们能学会坦诚。沈从文散文中的湘西故事,多是他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故事的主人有一些就是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就是他自己。他在叙写自己的经历时,绝不回避自己的顽劣、放肆、愚钝、虚荣心,以及自己做错的事情和给家人带来的担忧,他写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不藏拙、不讳言,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平实地讲述他所经历的一切。这些生动的故事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依着他的眼光来打量自己,来欣赏周遭的一切,我们会觉得生活很有趣味、生活中有太多需要我们珍爱的东西。沈从文先生生前给自己拟就的碑文为: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

研读沈从文的散文,像沈从文那样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理解“我”,理解“人”。

书评(媒体评论)

沈从文竭力从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中归纳出一种永远处于“燃烧状态”的至纯至美的生命本质……

——著名学者 钱理群

写小说,他真是太认真了,十次、二十次地改。文字音节上,用法上,一而再的变换写法,薄薄的一篇文章,改三百回根本不算一回事。

——著名画家 黄永玉

一、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二、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走,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耽误事,莫停下来哀叹;三、永远地、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

——沈从文致黄永玉

我认为他(沈从文)的主要思想贯穿着一个主题:民族品德的发现与重造。他强调人性,是真正关心人,重视对人的描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2: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