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将思想史,社会史结合起来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导论、上编、下编和结束语等几个部分。“导论”所要确定的是“儒学社会”的一般概念。“上编”着重论述了前儒学社会中的智力进步和创造性破坏。“下编”则从不同的侧面如秩序、精神、行动、限制等角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儒学社会,涉及儒学社会的兴起、运行、变迁、危机、革命等。“结束语”主要处理的对象是儒学社会的遗产,论及了在全球社会中儒学精神的创造性转换、儒学文明的表演的可能性等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儒学社会通论/社会学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陈劲松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将思想史,社会史结合起来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导论、上编、下编和结束语等几个部分。“导论”所要确定的是“儒学社会”的一般概念。“上编”着重论述了前儒学社会中的智力进步和创造性破坏。“下编”则从不同的侧面如秩序、精神、行动、限制等角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儒学社会,涉及儒学社会的兴起、运行、变迁、危机、革命等。“结束语”主要处理的对象是儒学社会的遗产,论及了在全球社会中儒学精神的创造性转换、儒学文明的表演的可能性等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将思想史,社会史结合起来研究的学术著作。作者提出了一个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概念即“儒学社会”的概念,并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前儒学社会、儒学社会以及后儒学社会三个阶段。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上”览前儒学社会之遗迹、“中”观儒学社会之繁盛、“下”图后儒学社会之来势。作者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及未来中国社会的建构等问题有所裨益。 目录 序一 一种饱含学术勇气的探索精神/1 序二 儒学社会,其无“后”乎?/4 导言 儒学社会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封建社会的概念及其意义/3 二、传统社会的概念及其意义/15 三、儒学社会的概念的提出/23 四、儒学社会的概念的意义/33 上编 前儒学社会——智力进步及其创造性破坏 第一章 前儒学社会的智力进步 一、前儒学社会的发展阶段/41 二、远古时代的“巫文化”/45 三、决疑用卜的“占卜文化”/50 四、伦理理性与德性观念的觉醒/56 第二章 前儒学社会的创造性破坏 一、前儒学社会的特征:弱伦理控制/62 二、弱伦理控制社会的失范性破坏/77 三、弱伦理控制社会的创造性破坏/81 第三章 前儒学社会中兴起的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 一、儒学文明的轴心时代的到来/88 二、孔子对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91 三、孟子对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109 四、其他各家有关社会重建的智力反思/124 下编 儒学社会——秩序、精神及其限制 第四章 儒学社会的兴起 一、天下一统意识与儒学社会的兴起/143 二、皇帝郡县制度与儒学社会的兴起/148 三、独尊儒术政策与儒学社会的兴起/151 四、两汉社会时期儒学社会的初步建构/173 第五章 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 一、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187 二、儒学精神的三个社会学式命题/192 三、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204 四、儒学精神的经典化及其意义/208 五、儒学精神的合理化及其路径/238 第六章 儒学社会的秩序构成 一、儒学社会的理想秩序/301 二、儒学社会的现实秩序(社会分层)/304 三、儒学社会的社会关联/315 四、儒学社会的其他特征/322 第七章 儒学社会中社会行动的伦理控制 一、伦理控制与儒学社会中社会行动者类型/331 二、君主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伦理控制/333 三、臣僚士大夫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伦理控制/341 四、伦理关系中的其他行动者及其伦理控制/348 第八章 儒学社会中宏观秩序的伦理控制 一、儒学社会中家族宗法的伦理控制/354 二、儒学社会中社会分层的伦理控制/359 三、儒学社会中社会变迁的伦理控制/363 四、儒学社会中世界秩序的伦理控制/367 第九章 儒学社会的运行状态 一、儒学社会中的王朝及其角色/384 二、儒学社会中王朝存续的合法性/385 三、儒学社会中王朝的运行状态及其危机/393 四、儒学社会的运行状态及其危机/401 第十章 儒学社会的终结 一、伦理秩序的政治权威(天地君)的倾覆/412 二、伦理秩序的社会权威(亲)的瓦解/417 三、伦理秩序的道统权威(师)的解构/421 四、伦理秩序的法(儒家法)的消解/438 五、儒学社会的终结:适应性危机与内在性革命/446 第十一章 儒学社会的限度 一、儒学社会的合理性及其两个限度 二、儒学社会中伦理关联(伦理控制)的限度/473 三、儒学社会中伦理理性(儒学精神)的限度/499 四、儒学社会中伦理关联及伦理理性的功能/518 结束语:后儒学社会——全球社会中的儒学文明 一、后儒学社会的来临/535 二、全球社会的来临/544 三、儒学文明存续的可能/554 四、儒学精神的“自我”及其转换的可能/569 后记/58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