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因此,学会做事与做人意义非同一般。
“晋商”当年可以聚集富可敌国的财富并在历史上兴旺了几百年,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并没有单独地“在商言商”,而是更多的学会了做事与做人。所谓做事就是不完全把生意当做生意来做,而是将生意当作事业去做,不完全被商业利润所迷惑,更多的是去追求一种人生的价值;所谓做人就是在做事之前先学会如何去做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而后从信牛取利,在信义中求发展。毫无疑义,“晋商”的成功更多的时候表现在他们做人的成功上。在一个交通与信息都很封闭的时代,能够仅凭一张票据就可以取代上千上万两的白银,除了有巨大的财富作为保证之外,“晋商”给予人的信誉所起的作用恐怕更大。
大凡成功者,在谈到成功时,很少谈做事,主要讲做人。“未学经商,先学做人”是李嘉诚经常说的一句话。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府城(现潮州市湘桥区)面线巷一座古宅里的书香世家。
1940年初,11岁的李嘉诚随家人为逃避日军侵略战祸,辗转迁徙香港。
李嘉诚的父亲、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李云经面对现实,携长子李嘉诚果断地走出象牙塔。他要求李嘉诚首先“学做香港人”。
首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香港的大众语言是广州话。广州话属粤方言,潮汕话属闽南方言,彼此互不相通。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它是香港社会的一种重要语言工具。
李云经要求李嘉诚必须攻克这两种语言,一来可以立足香港社会,二来可以直接从事国际交流。将来假如出人头地,还可以身登龙门,跻身香港上流社会。
李嘉诚遵秉父旨,勤学苦练。即使后来因父亲过早病故,李嘉诚辍学到茶楼、到中南钟表公司当学徒,每天10多个小时的半苦劳作后,他也从不间断坚持业余学习广州话和英语。
英语更给李嘉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长江塑胶厂创业的过程中,李嘉诚就凭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商直接接洽,而赢得了使长江塑胶厂起飞的订单。而李嘉诚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塑胶花大王”,其契机就源自李嘉诚从英文版的《塑胶》杂志获取了可贵的信息。至于李嘉诚后来人规模的跨国经营,就更离不开英语了。
我们可以假设,李嘉诚假使只会说他的潮汕话,那他的商业活动就最多只局限于潮籍人士。他即使成功,也很有限了。
1943年,李云经英年早逝。他没有给李嘉诚留下一文钱,相反,给李嘉诚留下一副家庭的重担。但另一方面,李云经给李嘉诚留下了终生受益的丰厚遗产,那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比如“贫穷志不移”,“做人需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正是秉承着这些遗训,并把这些传家宝延展为从商的准則,李嘉诚在商界树立起良好的大家风范,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他在商场赢得了广泛的信誉,最终成为有口皆碑的华人首富。
只有先做人才能成大事,这是一个古训。中国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告诉我们“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在这一方面,一直受到李嘉诚推崇的晚清胡雪岩做得也很成功。
胡雪岩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官商”,就是所谓的“红顶商人”。这“红顶”是朝廷赏发的,戴上它意味着受到了皇帝的恩宠。 胡雪岩做生意极为讲信用,而且不用封建势力的干预。照胡雪岩的看法,就是商人对客户讲信用,官府对朝廷讲良心。商人只管自己是否说了话算数,是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客户来讲的;官府只管自己做事是否对得起胡廷。两者对象不同,原则不同,假如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整个社会便井然有序。否则就只会增加混乱,而于事无补。
重要的是。胡雪岩意识到,如果钱只集存在富人手中,市面就活不起来;况且,过富必遭人妒。在两极分化严重、饥民四起的情况下,富人谈何有安宁日子。
胡雪岩认为自己有义务关心社会问题,一方面表明了他“富好行其德”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表明了依靠商人如滴水般渗漏财富而支撑的是一个健康稳固的社会。这就需要商人行善举,以感化社会。
胡雪岩当初创办庆余堂,并没有打算賺钱,后来因为药材地道、成药灵验、营业鼎盛,大为赚钱。但盈余除了转为资本、扩大规模以外,全都用于平时对贫民的施药施衣,以及历次水旱灾荒、时疫流行时捐出的大批成药。胡雪岩本人却从来没有用过庆余堂的一文钱。
精明的商人致富后,多“富好行其德”,其中之一便是富后周济贫民。胡雪岩历年在帮朝廷平靖天下和为社会赈济灾荒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胡雪岩正是因为有这种利人济世的天性,加上他的超凡的悟性,从而使他在官商两道如鱼得水。
胡雪岩这些过人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哲商,并在经商的过程申不断感悟、不断升华,他的智慧和商业活动也就不断通向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而这一切正是他对人性深刻认识,善于做人的结果。
胡雪岩的做人成功,使自己成为最大的赢家。
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人成功了,财富、荣誉也就源源不断且不再那么重要了。P2-4
序言
第一章 做事必先做人:会做人才能成大事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
恪守做人与处世的原则
做人做事都要重情义
第二章 做自强之人:自己米决定自己的命运
命运由自己掌握
立志,越早越好
出路要靠自己去闯
从零开始起步
变动中走向成熟
相信自己能做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善于从积累“起跳”
做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英雄
把失败的教训变为成功的经验
学会自律,管好自己
第三章 做勤奋之人:成功的唯一捷径是努力
人勤则达,家勤则发
实干的精神使你脱颖而出
辛勤一生才能收获一生
把擅长的绝活练到家
人生字典里没有“满足”二字
人生就要不断学习和总结
不珍惜时间就不能获得成功
知识决定商人的命运
一生不能丢“艰苦”二字
第四章 做方圆之人:中庸之道是立身之本
有方圆之性才有方圆人生
低调做人成大事
愈是赚大钱的人,态度愈谦虚
学会进退,甘蔗可以两头甜
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五章 做远见之人:眼光独到,才能领袖群英
做一个驾驭时势的英雄
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商机
凡事比别人先走一步
放开眼界,打出投资的“外国牌”
万不可两眼模糊
放长线钓大鱼
第六章 做灵活之人:机变为用,求变才能图新
为学真本事,变身“下等人”
把一切变化控制在自己手里
脑筋不可死,手法不可少
化整为零,操作手法要灵活
机变为用,变不利形势为有利形势
要成大事,有进还得有退
第七章 做睿智之人: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
一切幸运皆是智慧的产品
善谋者必有胜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用智慧去捕捉机遇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思路决定出路
经商不要忘记三个诀窍
心中始终要有一个“知”字
找到自己的成功钥匙
第八章 做勇敢之人:做人之未做,行人之未行
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
拥有志在必胜的勇气
你怕较量,你就会失败
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
第九章 做善任之人:招贤纳士,得人才者得天下
事业发展靠人才
招贤纳士,知人善任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才
让有本事的人脱颖而出
各就其位,各尽所能
重用客卿,中西合璧
大胆地启用新人才
大胆授权者胜
“义”待属下的员工
第十章 做沉稳之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赢”
进中求稳,稳中求进
攻守兼备才能扩张有度
步步为营步步赢
耐心是致富的法宝
眼光看准之后再迈脚
不可乱干,要找准自己做事的靶子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为风波而心动
成则得,不成则弃
第十一章 做善借之人:善借人力才是大功夫
善结人缘,财源广进
贵人相助,成功人生的支点
成功就看你跟谁在一起
善借外脑,善听意见
善于合作,才能做大
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摆出“空手套白狼”的架势
第十二章 做诚信之人:让人对你放心,财富就会主动来找你
以诚经商,常胜靠德
丢掉信誉是最大的损失
靠品牌来打天下
信守承诺,可靠经营
诚信也须用点小“心计”
生意要做得既诚实又热闹
第十三章 做互惠之人:自己发财,也让别人发财
只贪小利,赚不上大利
运用“利益共沾”法则
打出以利人为先的牌
懂得舍与得的互换原则
以义顾利,巧妙圆融好做事
以和为贵,互惠互利
在竞争中找到共存的法门
合作时要照顾对方的利益
善意收购,与人高兴与己高兴
第十四章 做持家之人:家庭是后盾,家和自然万事兴
追求真爱,用情专一
孝敬母亲,力尽孝道
传承“靠自己”的原则
在家教中灌输做人的准则
在李嘉诚看来,只贪图利益的人,充其量一辈子做一个小商人,而一个能把做人的原则放在首位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大商人。做人之道与经商之道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紧密相连的。李嘉诚坚信天下最聪明的生意经是“做人重于经商”,也就是说,要经商必须先做人。他认为,那些眼睛只看到钱,甚至企图靠坑蒙拐骗做生意的人,只可能赚一把是一把,永远都不可能把生意做大。而那些心明眼亮,懂得把做人的利害关系放在第一位,能够以诚待人的人,则会树立起自己的人格品牌,把人格转化为无形的资产,最后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李嘉诚善于做人,精于经商。谈到做生意的秘诀,李嘉诚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信”字。他曾反复强调“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李嘉诚对事业的“信”与他对人的“诚”是分不开的,诚信相合,即为“义”。
李嘉诚说“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青年时的李嘉诚为了独立创业,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商业天地,他满怀愧疚之情离开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塑胶公司。老板是个善人,非但没有怪他,还设宴为他饯行,这更让李嘉诚感动。20多年后,由于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原料大危机。已经是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挂帅救业,同时,把自己公司的库存原料拨给以前自己打工的那家塑料公司,把自己的恩公从倒闭的边缘挽救回来。年过花甲的塑胶公司老板噙着热泪说:“我没有看走眼阿诚的为人。”
也许有人认为,传统道德与商业文化大相径庭,水火不容。但成为商界巨子的李嘉诚,却能将这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在香港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中,他体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传统美德,确实难能可贵。
在众人的眼中,李嘉减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业巨子,懂得如何赚大钱。但在他的两个儿子的心里,李嘉诚有另一种心灵上的追求,感觉很温馨,因为李嘉诚并不把赚钱视为唯一,而是告诉他们做人之道与用钱之道。
做人跟做生意一样,李嘉诚有自己坚守的原则。他常对儿子讲:“有些生意,给多少钱让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允许做,我都不做。”在滚滚红尘当中,可以辟一处地方安顿好自己的良心,身心亦较舒坦。“做人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
李嘉诚的箴言,不仅是他对两个儿子的要求,也是他从商一辈子的经验处事准则。
就是这个看似简单不过的原则,让李嘉诚结交了无数商界朋友,赢得了广大股东和职员的信赖与支持,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同时为他赢来了无数的商机和财富,并一举登上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满招损,谦受益”,利益共享也是中国式经商的行动准则。如果违反这一游戏规则,失去的绝不只是合作者这一个对象。口口相传,失去的将是你的整个商业信誉,继而危及你的整个商业地位。
如果按照李嘉诚所说的少拿一点。你得到的又绝非仅仅是合作的一方,而且还将包括人们对你的无限信赖和尊敬以及许多的商业机会。这将是你少拿的1%的百倍,甚至是千倍、万倍。
很明显,李嘉诚一生培养和教导儿子的,与其说是经商的知识,还不如说是做人的学问。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做人乃是经商之本,乃是做一切事业之本,只有首先务这个本,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商人,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本书对李嘉诚的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在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互利共赢、中庸低调、远见卓识、决断应变、运筹帷幄、勇敢果断、求贤纳士、勤俭节约、稳健发展等做人与经商的领域中,可以说是汇聚了李嘉诚成功的绝大部分因素;同时我们也清晰地发现,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与西方的进取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外圆内方,刚柔相济,游刃有余。他的成功经验,最适合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最适合普通人研究和模仿。
本书对李嘉诚的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在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互利共赢、中庸低调、远见卓识、决断应变、运筹帷幄、勇敢果断、求贤纳士、勤俭节约、稳健发展等做人与经商的领域中,可以说是汇聚了李嘉诚成功的绝大部分因素;同时我们也清晰地发现,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与西方的进取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外圆内方,刚柔相济,游刃有余。他的成功经验,最适合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最适合普通人研究和模仿。
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呢?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经过多番研究发现成就他伟大事业的秘诀,主要是在于他做人做事的智慧。
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对自己数十年的奋斗感慨万千,面对世人追问,他终于说出自己的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肯求知,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书对李嘉诚的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