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道教修炼对中国古典文艺创作思想的影响作为研究论题,并从道教清修与古代文艺创作心态、道教存思修炼与创作想像、道教形神兼炼主张与创作理想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应当说,研究角度、范围均较为允当。亦便于作深入开掘。作者的研究工作建立在大量占有资料和深入分析、把握资料的基础上,对道教的活动、观念、典籍等方面均作了相当深入的考察,对道教思想的分析以及它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影响与启示的研究实在而有理论深度,其中不乏诸多新颖之见,充分体现了作者诚实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学风。
序(蒋述卓)
导言
第一章 道教与道家相因又相异的文化个性
第一节 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的内在延续
一、道教吸收道家的“道”论建构自己的宇宙观
二、道教吸收道家的贵己重生思想发展了自己的养生长生乐生理论和炼养方术
三、道教吸收道家任性逍遥思想发展自己的精神超越理论
第二节 道教相异于道家的宗教个性
一、道教有着强烈的神仙信仰和终极追求
二、道教有着极具特色的通神手段与斋醮科仪
第二章 道教清修与文艺创作心态研究
第一节 道教清修的基本理论主张
一、道教清修的主要理论渊源
二、道教清修的理论主张之一——清心寡欲
三、道教清修理论之二——还虚合道
第二节 道教修炼与文艺创作心态论
一、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理论虚静思想简论
二、道教修炼对古代文艺创作理论的影响
三、道教修炼方术与艺术创作虚静心态的培养
第三章 道教存思与古代文艺创作想像
第一节 存思简论
一、存思术之发展轨迹
二、主要存思方法及其用途简介
三、存思的心理学意义
第二节 道教存思与古代文学创作想像
一、道教存思与文学想像的相通之处
二、道教存思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具体创作实践
第四章 “形神俱妙”与古代文艺创作理想
第一节 道教形神观概述
一、道教“形神俱妙”理论
二、道教形神观的理论依据——气化思想
第二节 道教性命双修与文艺创作理想
一、古代文论中的形神俱妙论
二、道教修炼中的气化理论与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养气”说
第三节 道教修炼与中国文人理想人格
一、道教仙真所蕴涵的审美文化意味
二、道教知识分子的生活旨趣
三、道教所倡导的生活情趣对文人生命哲学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