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厚重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三国英豪的本来面目,揭示“七实三虚”的真相,破解“尊刘抑曹”的奥秘。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历史的天空因为他们的闪耀而倍显绚丽,本书上篇——“三国英豪”精选其中的二十个杰出代表,力图展现他们的勃勃英姿和赫赫功业。三国舞台,风云变幻,历史的河流因为征伐和屠戮而倍增跌宕,本书下篇——“三国风云”精选其中的二十个重大事件,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那些事儿 |
分类 | |
作者 | 郑中 |
出版社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拨开厚重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三国英豪的本来面目,揭示“七实三虚”的真相,破解“尊刘抑曹”的奥秘。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历史的天空因为他们的闪耀而倍显绚丽,本书上篇——“三国英豪”精选其中的二十个杰出代表,力图展现他们的勃勃英姿和赫赫功业。三国舞台,风云变幻,历史的河流因为征伐和屠戮而倍增跌宕,本书下篇——“三国风云”精选其中的二十个重大事件,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国英豪”侧重评说人物,精选二十个三国英豪,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原理,从他们各自的个性出发,通过他们所走过的独特道路,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借鉴;下篇“三国风云”侧重评说事件,精选二十个重大历史事件,追溯事件的起因,通过参与者的活动,分析事件的走向,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大家深化认识。 目录 上篇 三国英雄 刘 备:包装有术 诸葛亮:举轻若重 关 羽:心高气傲 赵 云:深明大义 张 飞:粗中有细 马 超:斑斑血泪 曹 操:审时度势 荀 或:运筹帷幄 郭 嘉:慧眼识人 孙 策:锐不可当 孙 权:勾践之奇 周 瑜:儒帅风流 鲁 肃:思度弘远 董 卓:江湖豪客 吕 布:纵横四海 袁 绍:金玉其外 姜 维:穷兵黩武 杨 修:自作聪明 魏 延:牢骚太盛 贾 诩:深不可测 下篇 三国风云 桃园结义 首倡义兵 美人施计 三让徐州 迎奉天子 衣带密诏 决战官渡 三顾茅庐 出使江东 火烧赤壁 乘龙快婿 西图巴蜀 智取汉中 败走麦城 夷陵交锋 七擒孟获 痛失街亭 巨星陨落 偷度阴平 三分归晋 试读章节 在一无所有 刘备之所以能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善于包装。“包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用语,不仅在商业领域、文艺领域广泛传播,而且在人际交往中也屡次被成功地运用。 对商品来说,包装最直接的目的是激发消费者购买,因此必须体现商品的鲜明个性特征,以简洁新颖的文、图和形象,反映商品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从而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就以菜谱来说吧,竹笋炒猪排骨取名“步步高升”,发某猪蹄取名“发财到手”,海蜇皮拌萝卜叫做“金声玉振”,鸡片炒鱿鱼叫做“游龙戏凤”,青菜上摆满冬菇,就成了“金钱满地”,咸鸭蛋、松花蛋、卤蛋、茶蛋拼摆一盘,就成了“丹凤朝阳”,等等,名目繁多,十分动听。虽说我们未必清楚它们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但由名字的华丽精致,就能联想到饭菜的色香味美,食欲就会增加不少,浓重的文化氛围也会扑面而来。 包装既有如此奇妙的功效,当今社会盛行包装,也就不足为怪了。刘备虽说生活在1800年前,没有听说过“包装”这一词,不曾目睹过“包装”在今天的各种妙用,但却心有灵犀地领悟了它的精髓。 不仅刘备自己对自己包装,而且自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以来,说唱艺人们出于对他“仁德”的肯定和推崇,又对他进行了更大程度的包装,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就达到了极致,从而使他以另一种面目出现,赢得后人更多的支持和同情。苏轼在他的《东坡志林》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形:有的小孩很调皮,家里人管不了,就给孩子点钱,让听书去,“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包装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啊。 不管是刘备本人的包装,还是后世对他的包装,都大致具备如下三个层次。 1.低层包装:不凡相貌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东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出生,三国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去世,享年62岁。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叫刘雄,曾当过东郡范令,父亲叫刘弘,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他的家庭条件不够好,只能“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不仅家庭条件一般,而且在青少年时代他也没有表现出出众的才华:“先主(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长相还十分怪异:“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性格又显得孤僻:“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如此貌不惊人,怎么能出人头地?看来,不包装是不行了。 就说长相吧,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就变成了“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俨然一副大富大贵之相。天生畸形,异乎常人,自然就是不凡,成了日后大有作为的明证。 《三国演义》具有明显的“帝蜀寇魏”、“尊刘抑曹”倾向,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对刘备的相貌进行如此包装,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指导思想,为刘备的继承皇位找到宿命的依据。但生活中的刘备呢?他会对自己的相貌自惭形秽吗?身边的邻里乡亲会不会议论、嘲笑他的畸形呢?他又该如何面对呢?史书上没有记载,我只能略作推测。 据《后汉书·吕布传》说,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处死前,曾向刘备求救,想请刘备为他向曹操求情,饶其一死。刘备却落井下石,使曹操下达了缢死吕布的命令。吕布大怒,骂刘备说:“大耳儿,最叵信!” “大耳儿”的称呼,显然含有对刘备怪异相貌的蔑视,吕布尚且如此,在青少年刘备身边生活的人们自然不会毫无反应,对他进行议论、嘲笑、挖苦,应该是在情理之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就免不了自卑,性格孤僻,于是“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P5-6 序言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众多的英雄豪杰用热血、智慧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悲歌,使短短百年的一段历史超越时空,走向永恒,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新意迭出,愈品愈香,令整个世界为之感叹。 中国人喜好美食,与《三国演义》相结合,就咂出了别样的滋味:“品三国”,“水煮三国”,“水淘三国”,“烧烤三国”,“麻辣三国”,“煮酒论三国”,等等等等(这种种名目都是书名,是这部巨著在今天结出的果实,我所见有限,未能列举完全)。似乎一个个胃口奇好,要把千年的美食文化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自思浅陋愚钝,不敢祈求达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境界,只想通过自己的嘴巴来品味,通过自己的肠胃来消化,通过自己的身心来体验,形成自己心目中的“三国”景观,呈与大家,与大家一起来评点、品说。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国英豪”侧重评说人物,精选二十个三国英豪,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原理,从他们各自的个性出发,通过他们所走过的独特道路,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借鉴;下篇“三国风云”侧重评说事件,精选二十个重大历史事件,追溯事件的起因,通过参与者的活动,分析事件的走向,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大家深化认识。 在分析、评说的过程中,与《三国演义》、《三国志》等史书相对照,并参阅有关研究专著,以期形成自己的观点。由于有关内容十分浩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择其要者,加以阐述。 畅游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深感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时时感到手足无措。但三国英豪们的音容笑貌在眼前晃动,一股英雄气在天地间荡漾,使我备感慰籍,得以精神抖擞地前行。 由于自己学识有限,书中难免会有差错疏漏,恳请朋友们给予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