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就这样轻松走过高三
分类
作者 刘强//宋哲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下岗女工的奇迹,一位陪读母亲的心声,众多家长翘首以待的解决方案,千万考生上下求索的攻关技巧。

2006年,高考经典方略广为传诵;

2007年,百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刘强老师再出力作,这次。她仍然关注伏案苦读的高考学子们,她把目光对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方法、营养保健等方面;在与国内多位专家名师充分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她总结出知识脉络图。把书本知识化零为整——一页纸说透一本教材,一根“线”串起一门学科。帮助学子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本书是一本集心理、学习、饮食为一体的综合性实战手册,以“实战”、“实用”为原则,用精炼的语言、严谨的态度、细致的思维,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经典的实战方略。这本书能对所有的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与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从高三心理篇与高三学习篇两大部分向高三的学生和家长作了很具体的介绍。作者所阐述的,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分析,读起来却倍感亲切,很有具体参考价值。作者对高三学生的心理分析很平实却很到位,更可贵的是她们提出了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她们根据自身的经历介绍了怎样利用目标实现法和创造激情法来塑造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以此彻底消除高三阶段的消极情绪,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书中作者介绍的学习方法既高屋建瓴又细致人微。例如,建立科目分数表和科目知识点分析表,这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各科目的目标分数和各科目的具体学习情况,以此切实指导自己整个高三阶段的学习。对于学习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作者更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给出了很贴切的建议。

本书还附有知识网络图,这是女儿和母亲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用心总结的。知识网络图的意义,对读者而言,并不只是能从中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到这种用心自己动手总结的方法。

目录

高三心理篇(上)

 ——正确认识心理疲劳

导语 高三家长做什么/3

第一节 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4

一、为孩子塑造一个梦想/5

二、给孩子一个殷实的期望/9

三、给孩子快乐的每一天/9

四、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10

五、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11

六、不可忽略的心理暗示/12

第二节 帮助孩子跨越高考/13

高三心理篇(下)

——如何应对疲劳反应

一、一触即发怎么办/19

二、烦躁不安怎么办/20

三、感觉很累怎么办/22

四、没有自信怎么办/23

五、不想考试怎么办/24

六、紧张失眠怎么办/25

七、感觉压力大怎么办/26

八、不让父母陪读怎么办/28

九、男孩子的特殊心理/33

十、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36

高三学习篇(上)

——高三怎么复习

导语/41

第一节 如何制订复习目标/44

一、为自己的理想找一个分值/44

二、建立科目分数表/45

三、建立一张科目知识点分析表/46

四、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计划/47

五、着手解决问题/50

第二节 如何进行高三总复习/52

一、语文如何复习/52

二、英语如何复习/53

三、化学如何复习/53

四、物理如何复习/55

五、生物如何复习/56

六、数学如何复习/57

七、历史如何复习/61

八、地理如何复习/65

九、政治如何复习/69

第三节 高三中的几个温馨小贴示/72

一、高三课堂做什么/72

二、上课走神怎么办/73

三、高三晚自习做什么/77

四、高三要不要请家教/77

第四节 学习中存在的问题/79

一、看到式子很复杂就很烦,怎么办/79

二、不懂就要问老师/79

三、别人问你题目的三大好处/80

四、不能自己埋头练习而不听老师讲课/80

五、不要拒绝别人善意的提醒/81

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2

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86

高三学习篇(中)

——高考如何冲刺

导语/89

第一节 分析强项科目与弱项科目/90

第二节 从考试卷入手——提升能力/91

一、为什么只得了这么多分/9l

二、对做错了的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92

第三节 从教科书人手——巩固基础/93

第四节 坚持每天做一套考试模拟试卷/94

第五节 克服择师心理障碍/95

第六节 总结知识点/96

高三学习篇(下)

 ——考场如何应对

第一节 考试五字歌/99

第二节 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100

一、遇到某些考题无法下手,怎么办/101

二、遇到考题难的时候,怎么办/102

三、遇到考题容易的时候,怎么办/103

四、遇到考试常常因为粗心而丢分,怎么办/103

五、怎么区分粗心与概念不清/105

第三节 考前特别小贴示/106

一、临进考场感到紧张,怎么办/106

二、考前来例假,怎么办/107

三、考前要不要适当地做题目/107

四、关注自主招生时间/109

第四节 考中特别小贴示/109

一、关于答题卡/109

二、拿到考试卷做什么/110

三、考试的最佳方案是什么/111

四、不要轻易更改你的“选择题”答案/11l

五、考试时发现曾经考过的题目,而你却做不出来,怎么办/112

六、遇到解题时陷入僵局,怎么办/112

七、如何入手解最后的大题/113

八、认真检查/114

第五节 考后特别小贴示/115

一、收集有关招生信息/115

二、放权任飞翔/116

三、信息分析/117

第六节 高考饮食/119

一、早餐/119

二、中晚餐/12l

三、夜宵/127

后记/129

附录一:女儿的一封来信/133

附录二:用爱的力量一起跨越

 ——评《与孩子一起跨高考——一位高考陪读母亲的忠告心语》/137

附录三:口诀表/140

一、拼音儿歌/140

二、部分数学知识口诀表/142

三、部分化学知识口诀表/143

四、中国古代史口诀表/145

附录四:知识网络图/149

一、数学/149

二、物理/153

试读章节

八、不让父母陪读怎么办

陪读,是近年来因高考带来的一个新鲜名词,并成为高考经济的产业支柱。关于陪读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反对现在意义上的陪读。虽然,我是一个陪读妈妈,而且,女儿最后以627分的成绩跨越了高考,似乎这一切都在验证着陪读的好处,但用心读过《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一书后你就会发现,我已然不是一个普通的“陪读妈妈”,而更多地充当着一个导师、学友。

从《株洲日报》、《三湘都市报》的电话热线以及QQ留言来看,部分家长说:孩子不喜欢他们陪读。

有一位家长打电话对我说:“我儿子对我说,你不管我,我还好些。每天看到你为我担心,干涉我的自由,我很烦。学习怎能好?”

不可否认,有的孩子是为自己成绩不好找理由,但也不乏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约束,而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是否需要陪读?如何陪读?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陪读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孩子需要你陪读吗?(2)你是一个哕嗦型的人吗?(3)你有足够的耐心吗?(4)你是一个合格的听众吗?

为什么必须具备这四个条件呢?

1.孩子需要你陪读吗?

如果把陪读的全部内容看成是做饭、料理生活琐事,那样的陪读真的很没有必要。陪读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孩子释怀烦恼,分享快乐。这是女儿对陪读下的定义。

我不知道这种心态是否就是孩子们看待和理解的陪读,但至少我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如果孩子不需要你陪读,而你强制性地去陪读,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被监管的误解,心情肯定是不会愉快的。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和你住在一起,你回家的心情会愉快吗?你会把那里当成一个旅馆,匆匆地吃过饭就想着溜出去打牌或喝茶聊天,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像一个夜猫子那样无可奈何地回家休息。孩子也是一样,当他不能反抗你的时候,就会用沉默来抵抗。

千万不能让孩子感觉你陪读是去监视他行动的。孩子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如果你抱着一种监管的心态陪读,是对孩子灵魂的亵渎!

高三的孩子,神经是很敏感、很脆弱的,他们处在压力的包围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沼泽中,每前进一步都有一种被淹没的窒息感;有时候又仿佛是一个汽油桶,稍有不快就引发爆炸!

陪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给孩子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记得我高考那会儿,为了能给自己找一个考不上的借口,把家里的家务活全部承揽下来,借以给自己心灵一点可怜的安慰。而陪读不仅不能给自己找借口,相反要落下话柄,这是怎样的一种压力呢?

当你决定要陪读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沟通,在取得他的认可后方才决定是否陪读。

2.你是一个哕嗦型的人吗?

没有谁能容忍并愉快地接受一个喜欢没完没了地哕嗦的人,尤其是孩子,最烦的就是大人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唠唠叨叨。

如果你是一个爱哕嗦的人,整天喜欢像燃烧的竹筒噼里啪啦地念叨个不停,那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情的。试想:有个人像蚊子一样在你耳边嗡嗡地作响,你能安稳地入睡吗?

一个心情不好的人,是不可能用心去读书的,即使读了效果也不会好。一个心情不好的人极易产生不良情绪,此时他的烦恼需要一个倾诉对象,他的苦闷需要有人稀释,他的彷徨渴望有一双手能牵引着走向坚定,他的快乐想有人与他一起分享。  当他寻找不到发泄对象的时候,他会选择逃避,他会沉溺于网络,到虚幻的世界里寻找自我的满足感;他会选择恋爱,慰藉苦闷的心情;甚至会选择堕落,让灵魂彻底崩溃!从某种角度来看,孩子渴望有人陪读,希望有人能够陪伴他们走过这段特殊的路程。不要以为你是至高无上的父母,要时刻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的个体!

你不要像捧着一把雪花那样,害怕他融化成水后从你的指缝中流走,而应该关心他、鼓励他、带动他。

你也不能像看守所里的警察,常常盘问一些你想知道而却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真相的事情:谈恋爱了没有?有人追你吗?是不是又上网了?

当你拿起电话的时候,电话那头是一个小男生的声音,千万不能凶巴巴地对着电话那头期待的男孩说:“她不在家,以后不允许你打电话过来。”或者像查户口一样:“你是谁?找她干什么?”然后很果断地挂断电话。你赢得了电话的宁静,但输掉了孩子的信任;你赢得了做父母的权利,却剪断了与孩子维系的脐带。

千万不要哕嗦。

有一句话: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没有谁会把唠叨的事情记在心上的。

3.你有足够的耐心吗?

陪读是孤寂的。一般来说,陪读是没有电视看、没有朋友说话的,那种背井离乡的孤独,那准时守点、琐琐碎碎的生活,枯燥而又重复、简单而又机械。夜晚凄清,只有“嘀嗒嘀嗒”的钟声陪着你,你能耐得住这份寂寞吗?

面临高考的孩子情绪是多变的,有时候会突然地焦躁不安,你稍有言语上的不快,她立即就会像爆竹一样爆炸开来,炸得你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你能理智地忍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吗?

当孩子因为别的事情而心情郁闷的时候,你能淡然面对吗?

4.你是一个合格的听众吗?

所谓合格的听众就是你能始终面带微笑地听他诉说,无论你对这个话题有多么的不理解,偶尔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强硬地说。你能把自己置换成他的一个普通朋友吗?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要学会让孩子说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最终要融入社会,说话是他进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一个不能很好表达自己思想意愿的人是很痛苦的,也是不完美的,很容易失去一些宝贵的机会。

家庭是培养孩子说话的最好场所,让孩子尽情地说,让孩子愿意说,你首先要学会倾听!很多家长苦于孩子不和自己说心里话,而孩子却苦于家长不能理解他们,所以家里只有家长的声音,而孩子却是被动的听众。换一个身份吧,让孩子充当家里的鹦鹉,而我们则微笑地当一个从容的听众,偶尔也发出智慧的声音!

做一个合格的听众,首要的是要修炼一颗平常心。在孩子滔滔不绝的诉说中,播撒你智慧的语言,让这语言成为回声,震撼他的心灵。

陪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很复杂的艺术。你的思想、你的手法等等稍有偏差,作品就会产生瑕疵或成为半成品,有的甚至成为废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没有什么经验和模式可以套用。因人而教,是每一个父母必须用心去揣摩,用智慧去修炼的。

九、男孩子的特殊心理

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女孩子一样的心理,同时,还具有男孩子一些特殊的心理。这些心理很容易导致男孩子的一些行为超出我们做父母的所能承受的范围,以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会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

作为男孩子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于国于家于己,男孩子都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行为修养、高尚情操。男孩子要有顶天立地的思想与气概,不要因为一些小节而让自己沉沦。

P28-33

序言

高三是什么?高三是一种经历,高三是一种挑战,高三是一种选择,高三是一种激情,高三是人生特殊的舞台。

高考是什么?高考是每个学生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智慧的一场综合素质的考查。

每个家庭如果有一位高三的学生,一般来说,整个儿都会有一种比较紧张、比较焦虑的心态。对家长和孩子,相对来说,压力都会比较大,因为毕竟不是每个高三学生都能进人自己理想的大学殿堂。但这本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刘强、宋哲合著的《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就这样轻松走过高三》这本书,给人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高三和高考。

为什么母亲能和女儿轻松地走过高三?作者从高三心理篇与高三学习篇两大部分向高三的学生和家长作了很具体的介绍。作者所阐述的,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分析,读起来却倍感亲切,很有具体参考价值。

(1)作者对高三学生的心理分析很平实却很到位,更可贵的是她们提出了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她们根据自身的经历介绍了怎样利用目标实现法和创造激情法来塑造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以此彻底消除高三阶段的消极情绪,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2)书中作者介绍的学习方法既高屋建瓴又细致人微。例如,建立科目分数表和科目知识点分析表,这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各科目的目标分数和各科目的具体学习情况,以此切实指导自己整个高三阶段的学习。对于学习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作者更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给出了很贴切的建议。

(3)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附有知识网络图,这是女儿和母亲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用心总结的。知识网络图的意义,对读者而言,并不只是能从中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到这种用心自己动手总结的方法。

我想这些对高三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本人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面对高三的学生和有高三学生的家庭总会有若干共同性的问题。这也是出版和阅读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但愿天下父母都能和你的孩子轻松地、快乐地、自信地、成功地走过高三。

2007年1月19日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后记

如果说2004年下岗是我人生一个重大的不幸的转折点的话,那么,2006年对我来说却是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当初的下岗女工到著名的“陪读妈妈”到现在的家教老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不幸到幸运,短短的两年,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从失败到成功,短短的两年时间,在我的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6年2月,中国第一部高考心理沟通心得,最有效、最快捷的备考攻略,中国第一部记录高考历史瞬间的母亲日记《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一位高考陪读母亲的忠告心语》问世。该书一问世就受到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科学与教育频道《子午书简》、凤凰卫视《冷暖人生》、上海电视台《移动社会故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马斌读报》、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湖南教育台《故事双响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连线九州》、湖南教育电视台、株洲新闻电台、株洲电视台、株洲广播电台、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湖南日报》、《株洲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今日女报》、《株洲晚报》、《长沙晚报》、《文化时报》、《辽宁晚报》、《中国邮政周报》、《中华读书商报》、《楚天都市报》、《湖南工人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特别是《子午书简》从2006年5月28日到6月4日连续7天制作了《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系列,从不同层面解答了孩子们l临近高考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送去了最温馨的祝福。同时,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真实感人的经历,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个人的亲身感受成为了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三湘都市报》、《株洲日报》的电话热线,其火爆程度令举办者十分震惊。这也更让我感到社会责任的重大。《三湘都市报》公开了我的QQ号码149346549,很多家长与孩子通过QQ与我进行学习与思想上的交流,很多孩子给我留言,他们袒露自己的心声,我感到的是他们真诚而又渴望的心。《株洲日报》举办了3个多小时的报告会,我的电话号码被公开,很多家长通过电话向我倾诉孩子教育与成长中的困惑,每一次倾心的交流不小于1个小时。

现在我除了辅导孩子们的数学以及作文,还成为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探讨他们在心理上、学习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孩子正确树立人生观。通过实践我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思想,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就这样轻松走过高三》汇集了大量信息,以精炼的语言、严谨的态度、简洁实用的方法,从心理、学习、饮食三大方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经典的实录手册。

这本书得以出版我要感激所有真诚与我交流的人们,是你们的信任让我汇集了这么丰富的资料。我要感激《株洲日报》、《三湘都市报》的领导以及记者们,为我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我要感激湖南少儿出版社的彭社长,正是她——现在的高三母亲,给了这本书极大的关注;我要感激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试验班)专业的韩磊同学(韩磊2004年高考失败,在经历了痛苦的蜕变后终于重返校园,于2005年以600多分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实验班),我们就男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对网络游戏以及青少年隐性自闭症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为该书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我要感激著名演员侯耀华老师,他满怀期望地对我说:做一个真正的你,希望下次能看到你自己的蓝图;我要感谢湖南少儿出版社的欧阳沛老师,他为该书的文字修订与章节调整作了大量的工作。我要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全体工作人员,慧眼识珠,让这本书以最快的速度面世。我也要感谢孙海宁为该书所作的工作;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他们的博爱为我撑起一片蓝天,我要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现实的和网络里的人,是你们让我重新站立起来,重新描绘着自己的蓝图。  真诚地祝愿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学习进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刘 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