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雨满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李叔同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仿佛与往昔的尘世种种一刀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和人生哲理加以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和通悟世事万物的得道高僧的境界向常人揭示出禅宗佛学的真谛。

内容推荐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大师以书画名家而为出世高僧,复以翰墨因缘为弘法引资粮,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功钜利博,泽润无疆,岂仅艺事超绝,笔精墨妙而已哉。……其佛法思想多散见于所作序、跋、题记及与人书简中,片言洞微,精义时出。虽应机之作,亦足见其涉猎之广与主解之深也。

目录

 代序一 怀弘一上人

 代序二 李叔同先生

 代序三 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

 代序四 忆弘一大师

上篇 慧海佛光

 释迦牟尼佛为法舍身

 菩萨璎珞经自誓受菩萨五重戒法

 随分自誓受菩萨戒文析疑

 菩萨戒受随纲要表

 略诵四分戒菩萨戒法

 毗奈耶质疑编

 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自恣法略例

 说戒法略例

 受戒法略例

古今尺略图记

周尺考记

周尺别形记

断食日记

惠安弘法日记

壬丙南闽弘法略志

行脚散记

西湖夜游记

记厦门贫儿舍资请宋藏事

了识律师传

厦门万寿岩瑞山禅师传

心灿禅师传

法空禅师传

本妙法师传

记陈敬贤居士轶事

绍兴开元寺墓建殿堂疏

大中祥符朗月照禅师塔铭

题永嘉庆福寺缘册

清故渊泉居士墓碣

重兴草庵碑

玉泉居士墓志铭

中篇 艺彩纷呈

绘画谈

浅谈西画

 浅谈国画

 浅谈书法

 关于弘一法师书法变化

 谈写字的方法

 浅谈篆刻

附录

 《李庐印谱》序

 《乐石社记》

 浅谈音乐

 浅谈文学

下篇 一念红尘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撷录序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要》序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序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序

 校刻(伍戒相经笺要》校序

 《华严集联三百》序

 华严经普贤行愿自在菩萨章序

 (伍戒持犯表记》序

 鼓山庋藏经版目录序

 《佛学丛刊》序

 蒲益大师年谱草稿序

 本妙法师般若心经论解序

 东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通释序

 仁十自述诗》序

 《李息翁临古法书》序

 《诗钟汇编初集》序

 《李庐诗钟》自序

 《一梦漫言》序

 《国学唱歌集》序

 《庄闲女士手书法华经》序

 《韩屋评传》序

 养正院亲闻记叙

 《赞颂辑要》弁言

 金陵刻《华严疏钞》题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题记

 元魏昙鸾往生论注题记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二》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三》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四》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一》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二》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三》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二》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三》封面题记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四》封面题记

 胡寄尘编《四上人诗钞》题记

 赠夏丐尊篆刻题记

 过化亭题记

 《护生画集》题赞

 《朱贤英女士遗画集》题辞

 灵岩山印光真达二老像题词

 《城南草堂笔记》跋

 为杨白民书座右铭跋

 旭光室额跋

 晚晴院额跋235

 圈点《南山钞记》跋

 《随机羯磨疏》跋

 养正院亲闻记后跋

 《一梦漫言》跋

 见月律师年谱摭要并跋

 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偈后记

 悲智颂

 李卓吾像赞

 印光法师文钞题赞

 王梦惺居士文稿题赞

 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

 《淡斋画册》题偈

 竹园居士幼年书法题偈

 甲戌初夏大病说偈

 马冬涵居士仨异图》题偈

 永春郑翘松居士《卧云楼诗存》题偈

 《药师经析疑》回向偈

 受赠红菊报偈

 临灭遗偈

 净峰种菊临别口占

 断句

 戏赠蔡小香四绝

 步原韵和宋贞题《城南草堂图》

 轮中枕上闻歌口占

 夜泊塘沽

 遇风愁不成寐

 感时

 津门清明

 赠津中友人

 登轮感赋

 赠谢秋云

 望日歌筵

 书愤

 赠语心楼主人二首

 帘衣

 重游小兰亭口占

 《滑稽列传》题词四绝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春风

 醉时

 昨夜

 初梦

 无题

 咏菊

 题丁惊绘《黛玉葬花图》二首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题《梦仙花卉》横幅

 《护生画集》配诗

 清平乐·赠许幻园

 老少年曲

 南浦月·北行留别海上同人

 西江月,宿塘沽旅馆

 菩萨蛮·忆杨翠喜二首

 金缕曲·赠歌郎金娃娃

 高阳台·忆金娃娃

 金缕曲·别友好东渡

 喝火令·哀国民心之死也

 满江红·民国肇造

 南南词·赠黄二南

 玉连环影·题陈师曾为夏丐尊画《小梅花屋图》

 题陈师曾画荷花小幅

 废墟

附录

 弘一上人史略

 缘

 法味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弘一大师的遗书

 春柳社的开场

 追忆大师

 弘一法师在湛山

 亲近弘一大师之回忆

 弘一律师

试读章节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立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何以故?佛力无边,善拔诸苦;众生无量,闻法为难。今作此印造功德者,开通法桥,宏扬大化,遍施宝筏,普济有缘。其心最之广大,实不可思议。故其功德之广大,亦复不可思议也。敬本诸经之说,略举十大利益,谨用浅文,诠次如左: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贪嗔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清夜自检,此生所犯者己多不可计。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业,多于寒地之冰山。能勿骇惧?!虽然罪性本空,苟一动赎罪心机,誓愿流动圣经,庄严佛像;罪恶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灭于无形者乎!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人间种种恶报,无往而非多生恶业所感,一念之善,力可回天。修行善业,而从最方便易行之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上做去,其感动吉神而蒙护卫,此中实有相互获益之关系。盖神道天道,自佛法言之,均为夙业所驱,未脱长劫轮转之苦因。所以如来说法,常有无数天神恭敬拥护,阿难集经,四大天王为之捧。案印造经像为诸天龙神非常欢喜之事,以此功德,而感吉神,常为拥护;终此报身,离诸灾厄,宜也。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人间一切争持,嫉妒、诈欺、诬陷、掠夺、残杀等种种构怨行为,莫不起因于自私自利之一念。佛法以破除我执,为救苦雪难第一工程。印造经像,普益人间,为不可思议之法施功德,所及至广。法雨一滴,熄灭多生怨对之嗔火而有余:化仇而为恩,转祸而为福,其权何尝不操之自我也。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悭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嗔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征兆。结怨多生,寻仇百劫,恶缘未熟,任尔逍遥;时会已来,凭谁解救?鬼魁相侵,虎蛇见逼,孽由自作。事非偶然,修上惕之!印造经像,预行忏罪,于是纵有恶缘,悉皆消释。倘临险地,胥化坦途矣!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尘世多众,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吾人一生,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丧痛苦中,盖为找计者,我以外各各皆立于敌对之地位:孤与众抗,危孰甚焉!兄手欲心难餍,有如深谷,无事自扰,不风亦波——此所以形为罪薮、身为苦本也。佛法善火诸苦本。彼印造经像者,或以亲沾法味而开明,或则暗受加被而通利:诸障雪消,心安神怡,润及色身,有断然者。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至人行事,所见独真,事机一至,急起直迫做去,无顾虑无希求,发心至真切,用力至肫挚,自然成就至超卓。印造经像之事,以如是肫切恳挚,至诚格天!至心奉法之人为之,虽不计功德,而所得功德实无限量。即仅就其人所得一部分之世问福言之,自然一一具足,而无少欠缺:苟或有人,心存希望,而始行善,发心不真切,结果即微薄,可决言焉!虽然一念之善,一文之细,皆不虚弃,皆有无量胜果。譬之粒谷播于肥地,一传化百,五传而复得百万兆。作宏法功德者,乌可无此大计无此决心哉!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夙生存嫉妒心造诽谤语,扬人恶事暴人短处称快一时者,殁后沉沦百劫,惨苦万状,备受一切苦报,一旦出生人间,因缘恶劣,任至何地,动遭厌恶——作任何事都无结果。而宏扬佛法之人,善因夙植,存报恩之心,充利群之念:或净三业,作写经画像功德:或舍多金,作印经造像功德,所得胜福,不可称量。现在一切受人众欢敬之人,原从夙生宏法功德中来;往后一切令大众欢敬之人,实从现今宏法功德中出。植荆得刺,栽莲得藕。一一后果,胥由自艺也。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夙生吝于教导,以及肆口谤法,肆意毁谤有德之人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蠢愚无知报;夙生为贪口腹、恣杀牲禽,以及曾为渔夫屠夫猎户庖丁、与曾操制造凶器火器毒药等权助成他人凶杀之业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恶疾残废报;夙生贪欲无厌、止知剥人以肥已,悭吝鄙啬、不肯周急而解囊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贫穷困厄报;夙生知见狭劣、心存谄曲,巧言令色、掩饰行欺,逐境攀援、容量浅窄,因循怠惰、倚赖性成,烦恼垢重、怨愤易发,妒忌心深、情欲炽盛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女身报。唯有佛法,善解诸缚;苦海无边,回头即岸;罪山万仞,息念便空。是以虔作流布佛经庄严佛像之无上功德者,过去积罪,自然逐渐铲除;未来胜福,稳教圆满成就。

P19-21

序言

以方外而列南社社籍者,曰湘僧永光,曰粤僧铁禅;而逃释归儒之曼殊,与逃儒归释之弘一,其入社时乃成不以方外称焉。今永光西归已久,铁禅且堕尘网,曼殊弘一之名乃复大著。溯余与二人之因缘,殆有可得而言者。曼殊本香山苏氏子,父杰生,商于日,私幸日婢若子,是生曼殊,命其妾河合氏抚育有成。年二十,披剃惠州某寺。顾弗甘食贫,旋窃其已故师兄南雄赵氏子释名博经者之度牒以逃。自是周历暹罗、锡兰,归而教授长沙、芜湖,两至南都,曾主讲杨仁山居士祗垣精舍。容貌洵逸,盖在僧俗间。洎与余同游海上时,则毳衣革履,无复行脚僧故态矣。弘一俗姓李,名广侯,字息霜,家世浙西巨族,官籍天津。父筱楼,以名进士官吏部,精阳明学,晚耽禅悦。弘一为孽子,早失怙:生而苕秀,翩翩裘马,征逐名场。壮游樱岛,习美术,举凡音乐绘画以金石书法,靡不精妙。尤嗜戏剧,创春柳社,演茶花女,自饰马克,观众诧为天人。寻挟日妾以归。值民国新建,余与亡友朱少屏辈组太平洋报,据沪渎。弘一主编画报,既刊曼殊《断鸿零雁记》,复乞陈师曾作插画,署朽道人。说者诮僧道合作,实则受殊早返初服,弗当复以僧名,顾亦未料谶乃终属诸弘一也。有言受殊此书,弘一为润饰之,此语谬甚。曼殊译拜伦诗,乞馀杭师弟商榷,尚近事实。若《断鸿零雁记》,则何关弘一哉!曼殊逝世未十年,弘一遽摈其日妾,入西湖大慈山为僧。余亦自此不复见弘一矣!战事既兴,弘一闭关闽海,度其六秩世腊。李生芳远驰笺索诗,余寿以偈云:

君礼释迦佛,我拜马克思。大雄大无畏,迹异心岂殊。又云:

闭关谢尘网,吾意嫌消极。愿持铁禅杖,打杀卖国贼。见者缩项咋舌,顾弘一不以为忤,亦报余一偈云: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呜呼,洵可谓善知识已!

书评(媒体评论)

红尘中人看破红尘而达到“悲欣交集”即功德圆满,是弘一法师生平的三部曲。

——朱光潜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

——丰子恺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林语堂

大师以书画名家而为出世高僧,复以翰墨因缘为弘法引资粮,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功钜利博,泽润无疆,岂仅艺事超绝,笔精墨妙而已哉。……其佛法思想多散见于所作序、跋、题记及与人书简中,片言洞微,精义时出。虽应机之作,亦足见其涉猎之广与主解之深也。

——赵朴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6: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