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张掖民间宝卷(共3册)
分类
作者 徐永成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书由甘肃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是张掖市文化事业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对抢救、整理、挖掘、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全书共收录各类卷本51部,3卷100多万字,为河西宝卷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敦煌俗文学的活样本”。

内容推荐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西宝卷位列其中。《金张掖民间宝卷》作为河西宝卷的组成部分,历时三年半时间整理编辑完成,全书共收录各类卷本51部,3卷100多万字。河西宝卷是在敦煌俗文学的深刻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称之为“敦煌俗文学的活样本”。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书在挖掘、整理、研究、抢救、保护、开发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目录

张掖民间民俗文学——宝卷

仙姑宝卷

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

侯美英反朝

红匣记

葵花宝卷

劈山救母宝卷

三神姑下凡宝卷

天仙配宝卷

吴彦能摆灯宝卷

绣红罗宝卷

白马宝卷

老鼠宝卷

鹦鸽宝卷

牡丹宝卷

乌鸦宝卷

赵五娘卖发宝卷

何仙姑宝卷

二度梅宝卷

丁郎寻父

方四姐宝卷

落碗宝卷

蜜蜂宝卷

卖妙郎

双喜宝卷

白虎宝卷

朝山宝卷

继母狠宝卷

鸳鸯宝卷

白长胜逃难宝卷

救劫宝卷

苦节图宝卷

绣红灯宝卷

紫荆宝卷

和家论宝卷

康熙私访山东宝卷

康熙访江宁

风雨会宝卷

包公错断彦查散

孟姜女哭长城宝卷

昭君和北番宝卷

武松杀嫂宝卷

野猪林宝卷

唐王游地狱宝卷

刘全进瓜宝卷

回郎宝卷

张青贵救母

新刻岳山宝卷

还乡宝卷

湘子宝卷

观音宝卷

护国佑民伏魔宝卷

宝卷曲调

试读章节

仙姑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灵来。

天龙八部神欢喜,大众咏赞永无灾。

太华仙苑,青阳宫内,平天仙姑,至圣元君。秉玄黄一元之渊气,合先天坤顺之婉容。合黎峰岭,过太虚而发明五典;泓济水面,创金桥普度众生;修真功满,随波化而起仙风;隐圣显凡,指迷途而归正觉。清源发朗日之辉,慈爱和悦目之气,行驾七宝之金舆,座登五朝之法席。天真侍卫,灵祗朝迎,威光遍满于乾坤,慈泽普沾于法界。教流恺悌,化洽冲和,蓬壶之上善人,剑泉之中慈母。无灾不祛,遇厄祸消。济生民幽苦之途,保国祚安和之庆。应梦诸祥,随心演化,皈依莫尽,称赞难忘。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平天仙姑,冲和洞妙元君。

仙姑原是汉时人,合黎山上苦修行。

功行圆满升天界,威灵感应度众生。

仙姑修心第一品

[上小楼]劝世人及早好修,不回头无人解救。贪恋浮生,虚华景界,无尽无休。我只怕事到头一笔都勾,破漏船沉在苦海,想人生不得能够。

盖闻仙姑娘娘生于汉朝年间,观见世人,一切众生,不敬天地,不礼三光,奸盗邪淫,不忠不孝,呵风骂雨,大斗小秤,明瞒暗骗,爱欲贪嗔,多沉地狱,多失人身。于是仙姑一心发愿立志修行,不恋世上繁华,不贪眼前之浮尘,志心向善,念佛看经,恤孤怜寡,敬老惜贫,多行方便,永无退心。正是:

仙姑向善苦修行一心只要出沉沦

有仙姑,见世人,多行不善;或为奸,或为盗,或为邪淫。

贪钱财,爱小利,大斗小秤;嗔人有,欺人无,狗肺狼心。

不敬天,不敬地,呵风骂雨;破人斋,破人戒,毁佛谤经。

男不善,利熏心,损人利己;明中欺,暗中骗,昧着良心。

欺人寡,凌人孤,全然不顾;弟不恭,子不孝,背逆五伦。

女不善,蛇蝎心,十分厉毒;不敬公,不敬婆,妯娌生心。

哄丈夫,背男儿,白捏黑说;折人儿,磨人女,不知心疼。

这样人,阳世间,多行不善;到阴司,孽镜台,照得分明。

有一日,无常到,谁人看你;地狱里,难脱逃,一十八层。

有仙姑,看破了,浮生苦梦;躲三途,离八难,出世修行。

菩提心,一味的,广行方便;尘世上,虚华界,全不挂念。

仙姑发愿,苦志修行,不惹世埃尘;要躲轮回,赴命归根,心心向善。不断功成,广行方便,大发慈悲菩提心。

善有善者报,恶有恶者因。

分明两条路,劝君拣着行。

仙姑修板桥第二品

[浪淘沙]黑河苦无边,欲渡难行。两岸行人望眼穿,菩提接引登彼岸,来上法船。

却说仙姑娘娘一日修行,忽见黑河水大涨,水势汹涌。河北岸都是好田好地,百姓往年都在耕种。只因河水甚大,人不能渡,亦有冒险而渡者,尽皆漂溺而死。仙姑一见甚是不忍,于是发愿在黑河之上修桥梁一座,名叫板桥,以方便往来之人。从此,黑河北岸之田地都得百姓耕种,直到今天,这都是仙姑娘娘千年万载无量功德。

有仙姑,正修行,盘膝大坐;忽听得,是何处,雷吼之声?

这声音,好一似,千军万马;这声音,好一似,地裂天崩。

有仙姑,抬起头,用目观看;只见那,黑河里,水势涛涛。

白茫茫,无边岸,翻天覆地;好比那,千堆雪,卷在虚空。

直流了,五十天,不曾消停;两岸上,隔住了,多少行人。

这一边,父呼儿,何日得过;那一边,兄唤弟,水大难行。  有几个,大胆的,夸他会水;脱了衣,进了水,才到中间。

只见得,几个人,将手乱扎;怎见得,浪又大,打在河心。

他只说,渡过河,回他家去;谁料到,霎时间,一命归阴。

有仙姑,一见了,心中不忍;禁不住,心酸疼,泪雨纷纷。

虽然是,这众生,造下水厄;难道说,没个人,愿发善心。

若能在,河面上,搭桥一座;任凭它,水大小,稳步安行。

这善愿,我不发,谁人来发?这桥梁,我不修,指靠何人?

这桥梁,造不成,难成善果;这桥梁,造不出,怎算修行。

我在此,苦修行,无有钱钞;我一人,独自个,孤掌难鸣。

愿众生,齐发心,共成善事;成就了,这功德,共结良因。

有一日,桥梁成,不怕水患;千人行,万人走,才遂我心。

东家化,西家化,不分远近;今日化,明日化,不敢消停。

化人工,化米粮,山中砍木;整化了,一年零,两月工夫。

操尽心,费尽力,不辞劳苦;不顾寒,不顾热,舍了己身。

工程大,木材少,难以够用;感动了,黑河里,掌管龙神。

叫水兽,并夜叉,神转鬼运;一夜晚,送来了,大木百根。

有仙姑,看见了,满心欢喜;忙举手,谢苍天,天地神明。

鉴我心,发慈悲,诚心一点;成就了,这一段,救世功行。

从前是,众生们,自造水厄;看起来,还是这,上帝好生。

一座桥梁不日造成,仙姑才放下心来。两岸相通,人们南来北往,千年万载,百姓咏颂。

黑河水势汹,建成一飞虹。

至今其址上,名字有板桥。

骊山老母度仙姑第三品

[金字经]大道原来在无为,个中消息几人窥。甚玄微,遍地光辉。君观看,君观看,明月一轮辉。

却说仙姑娘娘自修成板桥之后,越发为善不倦,骊山老母被感动,说:“善哉!善哉!”她乃东岳泰山青阳宫内有名的仙女,前去西方显化,普度众生。今见仙姑在彼岸苦志修行,外丹已满,尚有内丹无人与她点破,老母前去助她脱弃凡胎,早升仙界。于是化了一阵清风来到仙姑跟前,变做一个白头老婆婆,向仙姑施礼道:“善人问讯了。”仙姑急忙起身作礼问:“老婆婆何处人氏,因何到此地?”老母说:“闻得善人在此修行多年,老身也欲学些修行的道理,特来在善人跟前领教领教。”仙姑说:“我并没有什么修行之法,只是一心向善,立志苦修,以图脱离苦海,免堕轮回。”老母说:“修行之人要立命归根,越凡人圣,苦海轮回何足道哉!我往常也学得一些修行之法,不知与善人的修行是否一样,且听我道来。”正是:

骊山老母说机关指点仙姑成内丹

老母说,我修的,与你不一;我说来,你细听,同与不同。

我修的,名四符,无人无我;精与神,魂与魄,四符之名。

有人生,一心上,不外四者;全只要,我的道,充积于中。

焉果能,我的道,充积无限;精与神,魂与魄,皆合其身。

我听说,神者火,魂者属木;我听说,精者水,魄者属金。

精主水,魂主金,金能生水;神主火,魂主木,火是木生。

金生水,所以精,藏于魄内;木生火,所以神,藏于魂中。

金在天,是为寒,在地为水;神在天,是为热,在地为火。

魂在天,是为风,在地为木;魄在天,是为燥,在地为金。

我之精,和天地,万物精气;比如那,万道水,一水归宗。

我之神,和天地,万物神气;比如那,万点火,合一火生。

我之魂,和天地,万物魂气;比如那,接异木,一木成形。  我之魄,和天地,万物魄气;比如那,和异金,熔成一金。

这天地,同万物,与我合一;皆吾精,皆吾神,皆吾魄魂。

若到了,这天地,何生何死;这是我,修行的,四符之名。

你若是,照这样,炼修前去;精与神,魄与魂,万化归根。

有仙姑,听说罢,连忙下拜;你不是,尘世上,肉胎凡人。

你讲的,这些话,全合大道;一句句,一字字,与人不同。

我情愿,就拜你,为我师傅;望师傅,细细地,指我迷津。

我如今,就这般,修炼前去;真不知,何日里,赴命归根?

老母说,世界上,一切万物;从无中,生了有,然后成形。

到得那,从而有,仍归无限;有一动,复一静,互为其根。

你今在,黑河上,修桥一座;这是你,苦发狠,外丹已成。

有一日,你修的,桥梁自断;便是你,内丹成,升仙之辰。

有仙姑,听说罢,连忙下拜;望师傅,你予我,留下姓名。

我若是,得证了,仙录正果;永世里,不忘了,师傅洪恩。

“骊山顶上是我家门,你成正果,平地飞升,同到龙华,予你说姓名。”老母说罢,一朵祥云起在空中。

老母归山去,仙姑自用功。

一朝成大道,同赴蕊珠宫。

仙姑炼魔第四品

[黄莺儿]众生不肯修,终日价皱眉头。争名夺利何时够,贪恋不休。着甚来由,人生哪有百年寿。急回头,深山顶上,云树自悠悠。

却说仙姑自从骊山老母度化以后,来到合黎山上结了一间茅庵,终日修炼那精神魂魄四符的功夫。那一日正在闭目端坐,忽然有一只斑斓猛虎张牙舞爪,来到仙姑面前大吼一声,扑进庵来就要吞吃仙姑。仙姑口内不言,心中暗想:师傅曾说“世间万物自无而有,仍然自有而无,此乃自然之顺序”。我想人的一生都是这一般的道理,我若该死,与此虎终究也是该遇,我若不该死,它就不能伤损于我。心中主意一定,有那猛虎大睁两眼,闪闪灼灼地张口来吞仙姑,仙姑只是全然不睬。那猛虎三番五次见仙姑不睬,又大吼一声,地动山摇,回身走了。正是:

人心有虎虎来侵意念真纯虎无踪

有仙姑,合黎山,修行了道;参悟那,精与神,魂魄机关。

忽然间,有一只,斑斓猛虎;张着口,舞着爪,直到眼前。

摇着头,摆着尾,威风凛凛;扑上来,把仙姑,想要吞吃。

有仙姑,暗思想,孽畜无礼;该你吃,不该吃,我命在天。

我若是,该你吃,难逃难躲;若不该,你吃我,任你纠缠。

有仙姑,端然坐,全不理睬;那只虎,没奈何,打个盘旋。

吼一声,风飕飕,山林震动;摇摇头,摆摆尾,跳出茅庵。

有仙姑,一心儿,参悟大道;将生命,付之于,冥冥之天。

虎到前,恰像是,未曾看见;她全没,一些儿,恐惧容颜。

虎去了,也像是,未曾见虎;全没些,欢喜态,总是一般。

心自定,性自静,我有主意;由它来,由它去,与我何干?

仙姑见,人端坐,微微一笑;持大道,不闲观,料也无妨。

却说仙姑见那猛虎不能侵伤,越发下功夫坚持修炼。那一日正然端坐,只见缸粗的一条蟒蛇从茅庵外伸进头来,逼近仙姑座前,张开那血盆般的大口,望着仙姑口吐毒芯,火光闪烁,好不怕人也。那火光在仙姑面前一闪一闪的,仙姑口内不言,心中暗想:这孽畜又不知从何而来,我自有主意。前日那样的猛虎不曾伤我,今日这个蟒蛇也不妨由它罢了。只见那蟒蛇在仙姑蒲团周围盘了几道,仙姑全然不理会,自个儿凝思闭目运功,足够有两三个时辰,仙姑睁眼一看,不知那蟒蛇往何处去了。正是:

人心更比蟒蛇毒向善存诚毒自无  有仙姑,心有主,退了猛虎;那一日,又来了,蟒蛇一条。

在蒲团,周围里,盘了几道;把头来,直对着,仙姑金容。

眼似灯,牙似剑,舌如闪电;身似缸,鳞似甲,口如血盆。

往仙姑,金容上,不住吐芯;这孽畜,生的毒,好不怕人。

有仙姑,见了它,微微冷笑;这蛇精,它又来,要把人伤。

我若是,心无主,方寸摇乱;前日里,虎口中,早丧其身。

既不该,死在那,猛虎口内;料不会,又死在,蟒蛇腹中。

任凭你,上蒲团,把我围住;我一心,只炼那,四符精神。

有仙姑,用上功,闭目端坐;左边钟,右边鼓,两厢齐鸣。

只见那,涌泉内,腾腾云气;从丹田,直透到,泥丸宫中。

阳九七,阴八六,周流不息;又无形,又无色,缭绕虚空。

有仙姑,用功完,睁眼观看;只见那,大蟒蛇,无影无踪。

却说仙姑在合黎山上结庵修道,猛虎不能伤,毒蛇不能侵。过了一日,夜至三更又来了一个魔王,身高三丈,靛脸红发,锯齿獠牙,手提一杆长枪,领着六个妖魔,都是些鬼头怪脸,手持刀枪剑戟一起拥进庵来,并不言语,把那兵器抖得乱响,口中乱打呼哨。有仙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些魔怪将仙姑连蒲团从庵内抬到庵外,复从庵外抬到庵内,仙姑总是安然稳坐,全然不理。正在那纠缠之际,忽见一位金甲神人大喊一声:“那些山鬼休得无礼,怎来惊动真人!”那魔王并六个魔怪寂然不知何处去了。仙姑问:“你是何处尊神?”金甲神说:“我是合黎山神是也,奉骊山老母之命,在此保护真人。”仙姑说:“你既然保护我,为何前日有蟒蛇、猛虎,今日又有这些魔怪在此搅扰我身?”山神说:“真人有所不知,那些虎、蛇、妖魔都是奉骊山老母法旨,特来试你的道行坚与不坚,看一看你的道念专也不专。”仙姑听了这才明白。正是:

骊山老母用机关三试仙姑奥妙传

有仙姑,听说罢,连忙下拜;望空中,叩谢了,师傅洪恩。

你弟子,前世里,有何善果?劳师傅,点化我,这般用心。

我若是,见猛虎,心神摇动;只怕是,那时节,早被虎吞。

我若是,见蟒蛇,心中动摇;怕只怕,那时节,早已丧命。

我若是,见鬼魔,心绪不宁;只怕是,那时节,命早赴阴。

我若是,匆忙里,念头一错;枉费了,数十年,苦志前功。

我若是,险些儿,入了魔路;辜负了,师傅她,指点洪恩。

这还亏,我师傅,说得明白;无而有,有而无,顺序而行。

我一心,主意定,守持正道;那邪魔,那虎蟒,不敢伤身。

有一日,托师福,成了正果;我怎敢,忘却了,师傅这恩。

坚持正道,顺序而行,外道不敢侵。猛虎蟒蛇个个潜形,山精魔鬼悉化为尘。功成圆满,平地上青云。

仙姑苦修行。为山九仞成。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P4-10

序言

张掖民间民俗文学——宝卷

徐永成

宝卷是河西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说唱文学艺术。它产生于民间,历史悠久、内容广泛、语言生动,在张掖各地广为流传。过去每年农闲时节,广大农村都要隆重举行各种形式的“念卷”活动,到了春节前后达到高潮。对于一般庄户人家来说,能设局请先生说唱宝卷,是家门兴旺和崇尚文化的一种标志。主人首先要清扫房屋,在炕中央铺上红毡,炕桌上摆好糖茶、油锞子等食品招待念卷先生。每当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儿童,都集中到念卷人家,相互致礼问好。先生在念卷前先要漱口净手,上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平心静气后才开始念卷。念卷人念念唱唱,旁边有一位接卷之人,一本卷不管长短如何,都必须在一夜之间念完。念者身心投人,绘声绘色;听者兴趣盎然,如痴如醉,通宵达旦,意犹未尽。人们把念卷不仅作为一种文化娱乐的方式,还把它当作立言、立品、立德的标准。

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很大一部分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来。它以讲故事的形式演释经文,宣扬教理,倡导劝善,由于通俗易懂,也称俗讲。唐代中后期首先在寺庙中流传,到宋代渐渐盛行,发展成为多体裁、多门类的说唱艺术。由于人们受佛教影响,相信因果报应,就把抄卷、唱卷、藏卷作为一种积德行善之举,相互传抄、传颂,正因为这样,才使宝卷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

旧时代由于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人们把说唱宝卷作为一种娱乐教化和接受教育的手段。如谁家媳妇不孝敬公婆,谁家儿女不孝敬父母,谁家家事不顺等,都可以采取念卷的方法让他们接受教育;有的把它作为保护生产、维护公平、惩恶扬善的一项措施,如任意宰杀耕牛、小斗出大斗进盘剥他人、挑事弄非、好吃懒做等,都要受到应有的报应,死后被打人十八层地狱受苦。在潜移默化中,既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又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得以传播。

张掖宝卷在我市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肃南均有分布,约有三百多个版本,但许多是卷名不同,内容大同小异。从反映秦代的《孟姜女哭长城宝卷》起,到反映民国16年(1927年)河西大地震的《救劫宝卷》为止,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是河西人民现实社会的影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体裁和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佛、道教故事,如《观音宝卷》、《何仙姑宝卷》、《湘子宝卷》、《还乡宝卷》等。二是民间神话故事,如《天仙配宝卷》、《红匣记》、《劈山救母宝卷》、《绣红罗宝卷》、《三神姑下凡》等。三是寓言故事,如《小老鼠告状》、《鹦鸽宝卷》、《白马宝卷》、《牡丹宝卷》等。四是人物传奇故事,如《昭君出塞》、《康熙访江宁》、《武松杀嫂》、《野猪林宝卷》等。五是社会生活故事,如《落碗宝卷》、《继母狠宝卷》、《张青贵救母》、《二度梅宝卷》等。宝卷中有惩恶扬善、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仁人之士;有忠君报国、除暴安良的侠义之士;有清正廉明、为民除害的清官廉吏;有尊老爱幼、诚信明礼的坦荡君子;有勤劳贤惠、齐家教子的贤妻良母;又有忠于爱情、友情、亲情的动人故事,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文明团结、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

张掖宝卷创作构思清晰,故事情节生动、细腻、感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的韵文句式以十字句为多,七字句次之,还有五字句、四字句,句子都有一定的平仄韵律。韵文配以曲调,其曲调除保留了个别原有曲子外,大量使用的是当地民间小调。据初步统计,民间曲调多达二三十种,常见的有莲花落、浪淘沙、哭五更等,这些曲调的使用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张掖宝卷不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珍贵资料,而且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的奇葩。我们有义务肩负起挖掘、整理、研究、抢救、保护、开发的责任,为河西走廊通俗文学史、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翔实的史料。这些宝卷基本保持了原貌,大量篇幅都是宣传尊老爱幼、除暴安良、乐善好施的感人之作。《金张掖民间宝卷》的出版,对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倡导优良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平安张掖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金张掖民间宝卷》收录各类卷本五十一部,历时三年半时间完成。在收集、整理、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并参考了有关的资料,在此一一深表谢忱。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赐教和见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