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前面是战火纷飞的沙场,后面是运筹帷幄的领导家。本书的作者将带领读者去“品读三国”,去品味、去阅读,去发现历史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一部“品读三国”,将历史风云谋略权变尽收笔底,将三国人物处世技巧皆现书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品读三国(上中下)(精)/品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杜京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前面是战火纷飞的沙场,后面是运筹帷幄的领导家。本书的作者将带领读者去“品读三国”,去品味、去阅读,去发现历史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一部“品读三国”,将历史风云谋略权变尽收笔底,将三国人物处世技巧皆现书中…… 内容推荐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一部风起云涌的名著,在一行行精彩绝伦、令人拍案的品评文字间汹涌澎湃,带我们神游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领略昔日英雄“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英姿。 目录 前言 上册 第壹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贰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叁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肆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伍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陆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柒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捌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玖回 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催听贾诩 第拾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拾壹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拾贰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破吕布 第拾叁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拾肆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拾伍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拾陆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洧水 第拾柒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拾捌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拾玖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贰拾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贰壹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贰贰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贰叁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贰肆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贰伍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贰陆回 袁本初损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贰柒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贰捌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贰玖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叁拾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鸟巢孟德烧粮 第叁壹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叁贰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叁叁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叁肆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叁伍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叁陆回 刘备用计取樊城 徐庶走马荐诸葛 第叁柒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叁捌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叁玖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肆拾回 蔡夫人议献荊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中册 第肆壹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肆贰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肆叁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肆肆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肆伍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肆陆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肆柒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肆捌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肆玖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伍拾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伍壹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伍贰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伍叁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伍肆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伍伍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伍陆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伍柒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伍捌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伍玖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陆拾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陆壹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陆贰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陆叁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陆肆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陆伍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陆陆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陆柒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陆捌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陆玖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柒拾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柒壹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柒贰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柒叁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柒肆回 庞令名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柒伍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柒陆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柒柒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柒捌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柒玖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捌拾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捌壹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捌贰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捌叁回 战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下册 第捌肆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捌伍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捌陆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捌柒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捌捌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捌玖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玖拾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玖壹回 祭泸水汉将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玖贰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玖叁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玖肆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玖伍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玖陆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玖柒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玖捌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玖玖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壹佰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壹零壹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邰中计 第壹零贰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壹零叁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壹零肆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壹零伍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壹零陆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壹零柒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壹零捌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壹零玖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壹壹零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壹壹壹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壹壹贰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壹壹叁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壹壹肆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壹壹伍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壹壹陆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壹壹柒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壹壹捌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壹壹玖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壹贰零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附录一 《三国演义》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三国时期历史地图 试读章节 第叁肆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管仲之有三归,或云是台,或云是女。以今度之,意者管仲喜得三归之女,而即以此名其台未可知也,然则是台亦是女,非有两三归也。若铜雀之二桥则不然:曹植所欲建者,玉龙、金凤所接之二桥;曹操所欲得者,乃孙策、周瑜所娶之二乔。“桥”之与“乔”则有辨矣。 此卷以雀始,以马终。有曹操得雀,却远引舜母梦雀;有舜母梦雀,却便有禅母梦斗。又因铜雀生出金凤,又因金凤生出玉龙。前有凤与龙,后有鹤与马。将有“的卢”之跃,先有白鹤之鸣。至于张武丧马,赵云夺马,刘备送马,刘表还马,蒯越相马,伊籍谏马,种种波澜,无不层折人妙。此文中佳境。 前卷百忙中忽叙曹丕生时之异,此卷百忙中忽叙刘禅生时之祥,皆为后日称帝张本也。然叙曹丕于入冀州之时,是追叙已往;此叙刘禅于屯新野之日,是现叙目前,又是一样叙法。袁绍昵后妻,刘表亦昵后妻;袁绍爱幼子,刘表亦爱幼子;袁绍优柔不断,刘表亦优柔不断。二人性情,何其相似至于如此之甚也?一则以家世自矜,大而无当;一则以虚名自爱,文而无用。虽胄美三公,名高八俊,亦何益哉!然刘表亦有过于袁绍者:绍以逢纪之谮而杀田丰,表不以蔡瑁之谮而杀玄德。毕竟声望中人犹较胜于阀阅中人。 曹操攻冀州之时,备不劝表袭许都;至操击乌桓之时,备乃劝表袭许都。其故何也?从冀州回救许都也近,近则不可袭,从乌桓回救许都也远,远则可袭。——势不同也。且有不救袁谭以示怯于前’操必轻表而不设备;乘其不备而袭之,此所谓“始如处女,后若脱兔”,真兵家之妙算也。刘表不用备言,失此机会,可胜叹哉! 蔡夫人从屏风后窃听,大是怕人。玄德襄阳赴会,几乎丧命,皆此一听所致。不独景升害怕,玄德亦当害怕;不独玄德害怕,即读者至此,亦为之寒心咋舌也。今日惧内之家,多有此风。凡宾客至,堂中叙话者切宜仔细,不可妄言,恐惊动屏风后窃听之人,不是耍处。 天下怕老婆之人,未有不缘于爱老婆者也。爱极生怕。怕则不敢,爱则不忍。不忍与不敢之心合,而于是妻之旨不可违,妻之锋不可犯;而妻党之权遂牢固而不可破矣。虽然,今天下岂少刘景升哉!笑景升者复为景升,吾正恐景升笑入耳。 光武过滹(hu)沱之马,安行水上;昭烈过檀溪之马,几陷水中。李世民过涧之马,却有三跳;刘玄德过溪之马,只是一跃。金太祖混同江之马,按辔而行;刘先主檀溪之马,超越而过。宋高宗渡江之马,死马当活马骑;汉昭烈过溪之马,劣马作神马用。读书至此,真千古奇观! 范增欲杀沛公,而项羽不忍;蔡瑁欲杀玄德,而刘表不忍。然鸿门之宴项羽在,故范增不能为政;襄阳之宴刘表不在,则蔡瑁为政。由此言之,襄阳一会,其更险于鸿门哉! 却说曹操于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后曹丕欲学舜之禅尧,于此先伏一笔。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约计一年而工毕。大兵之后又兴大役,爱民者如是乎?少子曹植进曰:“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高者,名为铜雀;左边一座,名为玉龙;右边一座,名为金凤。又生出玉龙。金风以配铜雀,更觉分外生色。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此所云“二桥”,乃“桥”也,非“乔”也。操曰:“吾儿所言甚善。他日台成,足可娱吾老矣!”为后大宴铜雀台及临终时遣命伏线。原来曹操有五子,惟植性敏慧,善文章,为后七步成章伏线、曹操平日最爱之。前文叙袁绍爱少子,后文叙刘表爱少子,此又叙曹操爱少子,正与前后相映射。于是留曹植与曹丕在邺郡造台,使张燕守北寨。操将所得袁绍之兵,共五六十万,班师回许都。大封功臣;又表赠郭嘉为贞侯,养其子奕于府中。以上了却北方事,以下专叙南方事。复聚众谋士商议,欲南征刘表。苟或曰:“大军方北征而回,未可复动。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带说孙权。早为后文伏线。操从之,遂分兵屯田,以候调用。 却说玄德自到荆州,刘表待之甚厚。一日,正相聚饮酒,忽报降将张武、陈孙在江夏掳掠人民,共谋造反。表惊曰:“二贼又反,为祸不小!”玄德曰:“不须兄长忧虑,备请往讨之。”表大喜,即点三万军,与玄德前去。玄德领命即行,不一日,来到江夏。张武、陈孙引兵来迎。玄德与关、张、赵云出马在门旗下,望见张武所骑之马,极其雄骏。玄德曰:“此必千里马也。”曹操喜得死雀、刘备却爱活马。言未毕,赵云挺枪而出,径冲彼阵。张武纵马来迎。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随手扯住辔头,牵马回阵。子龙凑趣,陈孙见了,随赶来夺。张飞大喝一声,挺矛直出,将陈孙刺死。众皆溃散。玄德招安余党,平复江夏诸县,班师而回。此段专为得马而叙,为檀溪张本。此番为得马而叙,而夺马、杀将偏用子龙、翼德、不用骑赤免马之人,是其用笔闲处、拗处。表出郭迎接入城,设宴庆功。酒到半酣,表曰:“吾弟如此雄才,荆州有倚赖也。但忧南越不时来寇,张鲁、孙权皆足为虑。”但虑南越、张鲁、孙权,而独不虑及曹操、可谓知近不知远矣,玄德曰:“弟有三将,足可委用:使张飞巡南越之境;云长拒固子城,以镇张鲁;赵云拒三江,以当孙权。何足虑哉?”玄德所虑只在曹操耳。表喜,欲从其言。蔡瑁告其姊蔡夫人曰:“刘备遣三将居外,而自居荆州,久必为患。”不告姊丈而告其姊,其姊之为姊、可知:而姊丈之为姊丈,亦可知矣。蔡夫人乃夜对表曰:“我闻荆州人多与刘备往来,不可不防之。今容其居住城中,无益,不若遣使他往。”“夜对”,妙。谮得其时矣。表曰:“玄德仁人也。”蔡氏曰:“只恐他人不似汝心。”吁夫曰“汝”;夫人之尊如此!表沉吟不答。此时不即遣玄德,又作一顿。是刘表缓处,是文字曲处。(摘自上册P195-196) 序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慨叹豪杰风云际会,谈笑间江山改易,历史变迁,只留下无数往事如烟。《三国演义》就是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它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全书结构宏伟,章法严密,笔法精妙,语言简洁明快,气势恢宏,生动活泼,堪称为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第一才子书”。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群英荟萃的特殊历史时期,英雄辈出,风起云涌。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再根据他本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这部长篇巨制。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传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期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主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主要内容,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可以说,古今中外,都找不出一部能像《三国演义》那样描写战争如此丰富、如此精彩的小说来。 《三国演义》刻画了众多典型人物,被誉为“古今小说之一大奇手也”。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突出重点,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三国演义》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外,清代大批评家毛宗岗对原作的评改也功不可没。毛宗岗,字序始,号孑菴,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仿效金圣叹评改《水浒传》的作法,假托《三国演义》古本,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对原著进行删改,修改成今日流行最广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并在章回和内容之间夹写批语,又托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毛评本可谓对原作的一次升华,而毛宗岗的精彩点评文字已成为《三国演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后世读者更加深刻体会原作的高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在编辑整理毛评本《三国演义》的同时,还广搜博取了数百幅精美插图:有古今名家名作,有珍稀的古版画、年画,有三国时代的地图和文物。这些作品,图文相生,不仅带给读者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唤起无穷的阅读兴趣,同时它们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书通过这些精美丰富的资料,力求向读者展现一段更加立体和多元的三国时代风云;使读者从这样一种独特的角度来重新品读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