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你心中》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大学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年轻人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在你心中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克里希那穆提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界在你心中》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大学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年轻人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大学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年轻人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也只有这样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观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从而使自己获得立即彻底的改变。 目录 导读一:“我找到了!” 导读二: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 译者序 你的心灵自由吗?——在布兰迪斯大学的演讲 一个人要不是真的自由了,就是仍然不自由。……思想不可能是自由的。思想乃是记忆、知识及经验的产物,它永远是历史的成果,而且不可能带来自由,因为自由只有在活生生的当下、在日常生活里才会出现。 一、认清自己与世界的真相 二、人心该如何摆脱恐惧 三、在每个当下真实地觉知 生活是什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 人生就是这些恐惧、焦虑、不确定感、折磨与痛苦。人生也包含了爱、享乐、性、死亡,以及人们不断在疑的那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实相,某种“化外之境”,某个可以借由冥想而发现的东西? 一、世界就是我们本身 二、从制约中解脱出来 三、爱与生死之间 四、我们活在失序中 我们从未真正认清自己——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整个世界都埋藏在你的心底,如果你知道如何观看和认识的话,那扇门就在你的面前,而钥匙就在你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你钥匙或为你打开那扇门,除了你自己之外。 一、改变,从觉察自己开始 二、我们生活在围墙中 三、认识你自己 四、关于冥想 爱让世界重获自由——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演讲 爱是享乐吗?爱是一种欲望吗?爱是思想的产物吗?爱能够被培养出来,而且是透过时间而达成的吗?如果我不知道爱是什么,我能够巧遇它吗?……一旦拥有了爱,认识了爱,你就能自由而正确地行事,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是正确的。 试读章节 旅行时你会察觉到,世界各地的人问题虽然看似不同,实则无太大的差异。四处都有暴力问题,也有自由与否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真实、更美好一些,这样人们才能活得安宁、有修养,不至于经常和自己或邻人产生冲突。此外,整个亚洲到处都可以看见贫穷、饥饿以及彻底的绝望。美国与西欧面临的却是经济繁荣带来的问题;经济繁荣但缺乏素朴精神,暴力就会随之而起。目前西方社会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奢华享受,已经到达彻底腐败和不道德的程度了。 同时还有组织化宗教││世界各地的人多多少少都在排拒它││所造成的问题,以及什么是宗教精神、什么是冥想等等││这些都不是亚洲独有的问题。然而讲者本身并不代表任何思想体系││印度的或其它区域的,因为讲者并不是专家学者,只要我们能共同探索这些问题,或许就能建立起正确的交流与沟通;不过要切记,言语并非事物本身,无论我们阐述得多么仔细,多么错综复杂,多么合理,仍然不是事物本身。 由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及共产主义等所造成的思想分裂,已经为世界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而且制造了这么多的仇恨与对立。一切宗教或政治上的意识形态都是愚蠢的,因为这些都只不过是观念罢了,但不幸却造成了人类的分裂。 这些意识形态带来了诸多的战争;虽然人们在宗教信仰上还算有某种程度的宽容性,可是一旦超越了某个界线,接下来的就是毁灭、偏狭、残忍与暴力││宗教战争。意识形态也同样带来了国族之间的分裂,譬如黑人的国家主义,以及各部落之间的战役。 我们人类真有可能和平地、自由地、正直地共处于世上吗?自由绝对是必要的,但不是为所欲为式的自由,因为个人永远是受制的││不论他住在印度或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他永远都受到他的社会、文化以及他整个思想结构的制约。那么,人有没有可能从这些制约里面彻底解脱出来,不只是意识形态或观念上的解脱,也包括心理上的、内在的自由?否则我根本看不到民主的可能性,也看不到展现正确行为的可能性。甚至连「正确行为」这样的说法都遭到了藐视,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能运用这些词汇而不至于造成讥讽的反应。 自由不是一种概念;有关自由的哲学并不是自由本身。一个人要不是真的自由了,就是仍然不自由。身处牢狱中的人,不论这牢狱点缀得多美,仍然是不自由的。自由并不是一种陷入思维中的状态。思想不可能是自由的。思想乃是记忆、知识及经验的产物;它永远是历史的成果,而且不可能带来自由,因为自由只有在活生生的当下、在日常生活里才会出现。自由不是从某个东西之中解脱出来││从某个东西之中解脱出来,只不过是一种反应罢了。 人类为什么会赋予思想这么高的重要性?││思想往往会形成概念,然后人就按照这些概念而活。形成一些意识形态,臣服于这些意识形态,乃是世上显而易见的事。希特勒的纳粹运动,共产主义的革命,宗教组织的形成,包括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的新教等等,数十年来都在透过宣传确立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不断地藉由威胁及承诺驱使人臣服其下。你可以在世界各地观察到这个现象;你会发现人类一向赋予思想过高的意义及重要性。越是学有专精,智力越是高超,就越重视思想。因此我们现在要问的是:思想真能解决人类的问题吗? 序言 本书记录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克氏在美国几所大学演讲的内容。从今日的角度来看,这些教诲仍然清晰而精准地反映出人类正在面临的时弊;事实上,人类与数十年前并无二致,国与国之间的仇杀、温室效应带来的燃眉危机、宗教信仰引起的派系对立、穷富不均以及种种身心失衡现象,在在都显示克氏所指出的“内在革命”,或许才是世上“唯一”能生效的革命。 然而若想促成这场变革,就必须从根本上找出世界的乱源,借由克氏的洞见我们会发现一切问题皆出自“观与被观”、“分析者与被分析的对象”之间的二元对立。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既是主观的观察者与分析者,同时也是被自己观察及分析的对象。基于"原始无明",我们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牢不可破的自我实存感,加上后天教育灌输进来的社会规范、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这个自我便发展出了一种神经质式的自我监督倾向,继而衍生出分别意识所造成的对错、是非等等的概念,于是罪恶感、理想主义、伪善、恐惧、掩饰、逃避等等的心理问题便逐渐形成。由于不敢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内在问题,于是人们不由自主地将其投射于外,继而演变成对他人的愤怒、敌对与不满,整个世界的暴力问题就这么像滚雪球一般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离谱。 然而要解除这个根本幻象,是不能完全依赖专家学者、大师或圣人的,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权威"都可能遮蔽住我们内心的觉知之光,因此只有靠自己探究到暴力底端的恐惧与生存焦虑,才可能借着亲身的体悟来转化这些根深蒂固的情绪模式。这“探究”二字,在克氏的观点里并不是一种头脑的分析活动,而是一种“证”或“觉”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选择世俗生活形式的人似乎很难有明确的体认,因为外务总是不断地迫使我们去面对,几乎没有足够的能量去觉知内在发生了什么,因此大部分的人只能在工作及家务之余抽空进行一些仪式化的灵修活动,以平衡日常的外求活动所造成的虚耗。但是一个对世界对自己的生命真正认真的人,不可能满足于这种自我安慰式的灵修方式;他势必会产生深切的责任感与急迫感,一股无法抑制的热情──Passion这个字也有基督受难的意思──会驱迫着他深入地探究人类的苦难。 这种探究的方式绝不是肤浅的静坐或冥想,而是一种永不止息的对内在意识流活动的见证过程。只有时时刻刻对心念、情绪及各种感受保持觉知,才可能认清自己所设定的外在问题原来全是内在问题的投射,而这便是本书的英文版书名“You are the World”的真谛。克氏之所以不提出任何一种刻意修炼的方法,乃是因为方法往往会阻碍我们见证当下的内外真相。其实只要把所有预设的观念及概念放掉,以一颗无成见的心去跟克氏的洞见相应,我们就可能在阅读此书的过程里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身心脱落、空寂当前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克氏采用的方式是一种"理入禅"的解脱途径,只要我们一直把心门敞开,便能随着他在人人本俱的探究之光与质疑的慧见之下,瞥见那毫无阻碍或执著的空性,而这空性就是人类苦难的解药。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最卓越的宗教人物,是我所见过最美的人类。——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当他时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我绝对是菩萨无疑了!”——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 克里希那穆提是我知道的惟一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 那是我听过的最难忘的演讲,就像佛陀现身那么可信,他绝不容许人们有丝毫逃避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阿尔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