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汪曾祺谈师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古来有尊师的传统,《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难然后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二程之师周敦颐所著《通书》说:“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是道义由师友有之。”

在中国文化学术源流之中,对师承甚为重视。不少名家大师正是在师承和切磋之下成长起来的,汪曾祺就是其一。本书是汪曾祺谈师友的散文集成本,介绍了他和众多老师的师生关系,让我们明白尊敬师长才是辩论延续发展的道路。

内容推荐

本书所选是汪曾祺谈师友的文章。包括谈沈从文先生、西南联大时期的师友、建国后文艺界朋友、戏剧界友人四大块。其中谈沈从文先生的就有八篇之多,对理解沈从文其人、理解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师生关系,是难得的资料。沈、涯的师生关系,是被传为文坛佳话的,他们也彼此珍视,沈从文说汪曾祺的水平比他高,汪曾祺也曾说他注定要成为沈从文的学生,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女士则说汪曾祺下笔如有神……

目录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沈从文的寂寞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一个爱国的作家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转业之迷

梦见沈从文先生

与友人谈沈从文

蔡德惠

晚翠园曲会

地质系同学

金岳霖先生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西南联大中文系

唐立厂先生

闻一多先生上课

怀念德熙

未尽才

老舍先生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才子赵树理

晚岁渐于诗律细

哲人其萎

林斤澜!哈哈哈哈……

遥寄爱荷华

铁凝印象

贾平凹其人

名优之死

马·谭·张·裘·赵

艺术和人品

裘盛戎二三事

难得最是得从容

名优逸事

谭富英佚事

关于于会泳

编后记

试读章节

翠翠过了两个中秋,两个新年,但“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甜而美”。

十五岁的端午不是翠翠所要的那个端午。“从祖父和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滩过端午的。”未及见二老,倒见到大老天保。大老还送他们一只鸭子。回家时,祖父说:“顺顺真是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聪明的读者是明白的。路上祖父说了假如大老请人来做媒的笑话,“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了,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

翠翠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闷: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

这一句没头没脑的问话,说出了这女孩子的心正在飞向什么所在。

端午又来了。翠翠长大了,十六了。

翠翠和爷爷到城里看龙船。

未走之前,先有许多曲折。祖父和翠翠在三天前业已预先约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黄狗过顺顺吊脚楼去看热闹。翠翠先不答应,后来答应了。但过了一天,翠翠又翻悔,以为要看两人去看,要守船两人守船。初五大早,祖父上城买办过节的东西。翠翠独自在家,看看过渡的女孩子,唱唱歌,心上浸入了一丝儿凄凉。远处鼓声起来了,她知道绘有朱红长线的龙船这时节已下河了。细雨下个不止,溪面一片烟。将近吃早饭时节,祖父回来了,办了节货,却因为到处请人喝酒,被顺顺把个酒葫芦扣下了。正像翠翠所预料的那样,酒葫芦有人送回来了。送葫芦回来的是二老。二老向翠翠说:“翠翠,吃了饭,和你爷爷到我家吊脚楼上去看划船吧?”翠翠不明白这陌生人的好意,不懂得为什么一定要到他家中去看船,抿着小嘴笑笑。到了那里,祖父离开去看一个水碾子。翠翠看见二老头上包着红布,在龙船上指挥,心中便印着两年前的旧事。黄狗不见了,翠翠便离了座位,各处去寻她的黄狗。在人丛中却听到两个不相干的妇人谈话。谈的是砦子上王乡绅想把女儿嫁给二老,用水碾子作陪嫁。二老喜欢一个撑渡船的。翠翠脸发火烧。二老船过吊脚楼,失足落水,爬起来上岸,一见翠翠就说:“翠翠,你来了,爷爷也来了吗?”翠翠脸还发烧,不便作声,心想“黄狗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二老又说:“怎不到我家楼上去看呢?我已经要人替你弄了个好位子。”翠翠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翠翠到河下时,小小心腔中充满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翠翠锐声叫黄狗,黄狗扑下水中,向翠翠方面泅来。到身边时,身上全是水。翠翠说:“得了,狗,装什么疯!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爷爷来了,说了点疯话。爷爷说:“二老捉得鸭子,一定又会送给我们的。”话不及说完,二老来了,站在翠翠面前微微笑着。翠翠也不由不抿着嘴微笑着。

顺顺派媒人来为大老天保提亲。祖父说得问问翠翠,祖父叫翠翠,翠翠拿了一簸箕豌豆上了船。“翠翠,翠翠,先前那个人来作什么,你知道不知道?”翠翠说:“我不知道。”说后脸同脖颈全红了。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又一次,祖父说了个笑话,说大老请保山来提亲,翠翠那神气不愿意;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想来为翠翠唱歌,攀交情,翠翠将怎么说。翠翠吃了一惊,勉强笑着,轻轻地带点恳求的神气说:“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说:“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

有个女同志,过去很少看过沈从文的小说,看了《边城》提出了一个问题:“他怎么能把女孩子的心琢磨得那么透,把一些细微曲折的地方都写出来了?这些东西我们都是有过的——沈从文是个男的。”我想了想,只好说:“曹雪芹也是个男的。”

沈先生在给我们上创作课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他还说:“要滚到里面去写。”他的话不太好懂。他的意思是说:笔要紧紧地靠近人物的感情、情绪,不要游离开,不要置身在人物之外。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拿起笔来以后,要随时和人物生活在一起,除了人物,什么都不想,用志不纷,一心一意。

首先要有一颗仁者之心,爱人物,爱这些女孩子,才能体会到她们的许多飘飘忽忽的、跳动的心事。

祖父也写得很好。这是一个古朴、正直、本分、尽职的老人。某些地方,特别是为孙女的事进行打听、试探的时候,又有几分狡猾,狡猾中仍带着妩媚。主要的还是写了老人对这个孤雏的怜爱,一颗随时为翠翠而跳动的心。P7-9

后记

因偶然机缘编了几本汪曾祺的书,据说尚受读者喜欢,责编刘晓敦促另选个角度再编两本。我极愿意做,因为我爱读汪曾祺,觉得是一件乐事。

今年5月16日是汪曾祺去世十周年的日子。在其生前身后曾有不少人写过有关他的文章,想要是能将这些散落各处的文章结集在一起,该是一份很好的纪念。这么多人都来写,各有各的角度,都是“我”眼中的汪曾祺,是极难得的。这也是好老头汪曾祺的“殊遇”吧。这样的文章集在一起,对想更多了解汪曾祺的人来说,应是一笔难得的资料。于是想编这么一本书——目前该书已正式出版,即《你好,汪曾祺》。又想到汪曾祺谈师友的文章也不少,亦可集成一本。这样一来遂成两本:一本是友人谈汪曾祺,一本是汪曾祺谈师友,也算是“对照记”吧。

汪曾祺为其自选集作序日:他选自己的作品如同老太太择菜,黄的老的也不忍心扔掉,“拣到篮子里的便是菜”,读来令人莞尔。汪曾祺就是神奇,不管什么内容,经他一点,便沾了灵气,活了一般可爱起来。自己在编时好像心态不一样,惟恐角度不新,可偏偏又热爱。这有点类似小孩子玩积木,一会儿搭座城堡,一会儿搭座桥,一会儿又成了别的什么,充满变数。汪其祺的作品就是这样富有魅力,吸引着我不断去读、去摆弄。这本书也是我用心搭建的小屋,愿你能和我一样喜欢它。

段春娟

二○○七年四月于泉城济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