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先宽容待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难禁风雨。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低处纳百川”,做人格调放得越低,越是能够接纳更多的人,也越是能够承载更多的元素。低调,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在这个浮躁的现世,低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美德。
欲成事者必先宽容待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难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本书讲述了在工作、生活中与人相处要学会低调,如何低调到好处,才能智慧做人!
第四章 低调做人的职场智慧
有人说,职场如战场,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有人说,职场如商场,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比商场还险恶的商场。还有人说,职场如坟场,多少有志之士被它活活埋葬!所以,面对臼益激烈的职场岗位竞争,只有低调做人,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才能在职场中劈风浪,绕暗礁,直挂云帆济沧海。
1.智者贵在不显不露
智慧如果过于外露,称不上是高级的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易遭人算计。因此,那些低调的人不是直接地、赤裸裸地、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是表现为丰富的层次与内涵。
◆志当存高远,姿态要低矮
纵观历史上那些留名青史的人,他们最初大多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低调中修炼自己的品行。面对困境,他们时刻保持低调,默默承受,为将来大有作为蓄足势能,到需要之时,便水到渠成。
做人不难,不思进取,不求闻达,只在吃喝玩乐间,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做个君子,那就很难了。君不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真正有才识的人来说,坎坷和曲折,甚至于灾难都算不了什么,正因为千难万苦,方能显示出奋进者理想的崇高、志向的远大和意志的坚定。
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前想后,他决定收起所有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
不久,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于是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每个人都应当有远大志向,才可能成为杰出人物。但要成为杰出人物,光是心高气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最低级的事情学习做起。在你默默无闻不被人重视的时候,不妨试着暂时降低一下自己的物质目标、经济利益或事业野心,做好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这样你的视野将更广阔,或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维斯卡亚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系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但是该公司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让人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职者闪烁着诱人的光环。
史蒂芬是哈佛大学机械制造系的高材生。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申请被拒绝,其实这时的用人测试会已经是徒有虚名了。史蒂芬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
一年来,史蒂芬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却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当会议进行到一大半却未见眉目时,史蒂芬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
在会上,史蒂芬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史蒂芬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史蒂芬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一个人应当有远大志向,同时,也必须有甘当鹅卵石之心,才可能成为杰出人物。因为,良马不因有无伯乐而存在;人才,也不因有无知己而生灭。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固然容易引起伯乐的注意,往往令人羡慕;而深藏不露的智慧则更能带来成功,这需要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
◆谦虚谨慎,永不自满
关于谦虚,中外传统文化里有太多的箴言,譬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大海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水”,尤其是年轻人,谦虚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
谦逊是生活理想形成过程中很重要的东西。你应当正确看待自己,冷静估计自己能做些什么,在对未来提出主张和计划的时候,你越是谦逊,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人格就越高大。
王力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春节过后,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忙于找工作,可是他一点也不急,看着自己凝聚在表格里的辉煌四年,本就年少气盛的他更加豪气冲天,似乎整个世界就是他的。
其实,毕业于名校的他忽略了很多不该忽略的东西。一次,王力去一家电子公司应聘。那天,他衣着得体、气宇轩昂地来到应聘地点,接待小姐先让他进行理论笔试。考试内容几乎都是基本知识,他很快就完成了,并感到满意。那位小姐看了他的试卷之后,就礼貌地告诉他,下周三到总经理办公室面试。听了这话,他更加踌躇满志。还没到电梯口,他就得意地对一起来的同学说:“来这么一家公司我大概有点屈就了,要不是考虑离家近,这种单位我是不会考虑的。”
这时,电梯门开了,里面出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听了他的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兄弟,做IT可不能不谦逊啊!”他一点也没放在心上,还想这个人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面试那天,他由于前天晚上玩通宵起晚了,去那家公司时还迟到了。而走进办公室,发现耐心等待最后一个面试者的那位,竟然就是他在电梯门口遭遇的那个中年人——公司总经理!
应聘的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了。现在,目睹这家企业在业界名声如日中天,王力真是有些后悔。他心想:要是当初心态摆正一点,说话再谦虚一点,他也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了。
真正的能力不是吹出来的,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最好让自己保持低调的姿态,谦虚做人。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他们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刚说几句就令人感到狂妄,所以别人很难与他合作。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不懂得低调做人,凡事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以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其实结果只会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同事的信赖,因为谦虚,同事才不会认为你对他有威胁,这样你就会赢得同事的尊重,更好地与同事建立关系。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谦虚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到处碰壁。
张晓丽是某市人事局的一名职员。由于她工作勤奋,方法对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人事局领导经过几番讨论研究,最终派她到本市某区人事局做主任。
在她刚到区人事局当主任的几个月当中,她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她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每天都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如何拼搏取得,如何被重视,如何受到上司的表扬等等。但同事听了之后都非常不高兴,都惟恐避之不及。这使她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根本没一个人再理她,甚至连上面的几位局长都不愿理她,虽然她是个主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也很孤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不住地唉声叹气。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一把手的眼睛。有一天下班后,他特地把张晓丽留了下来,与她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他一语点破了她的自负心理,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从此她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说,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她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她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只是在对方询问她的时候,她才轻描淡写地说一下自己的成绩。
其实,每个人都有爱表现的心理,只不过各自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喜欢炫耀自己、对别人说三道四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才学,这样做不过是一种自卑的表现,拿自己仅有的优势招摇,就怕别人不知道。而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们知道不用多说,人们迟早会知道自己的优点。
◆不要好高骛远
有人说过:“无知与好高骛远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也是导致他们常常失败的原因。”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在谋职时,总是盯着高职、高薪,总希望英雄能有用武之地,可一旦当他们对工作厌烦时,就会报怨工作的枯燥与单调,并逐渐地轻视自己的工作。
其实,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士,都是踏踏实实地从简单的工作开始,通过做好眼前事找到自我发展的平衡点和支点的,并通过持久努力走出困境,逐步迈向成功的大门。
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似乎总是少数。因为大部分人都陷进了泥潭,好高骛远。不量力而行、好高骛远者,往往把自己的理想设计得太高,根本不知道应该把理想与自己的实际能力联系起来。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抱怨社会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抱怨不能进好的单位,抱怨没有碰到好的领导,抱怨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抱怨应该被提拔而没有被提拔,抱怨得不到科研经费,等等。但这个时候,你是否先问自己一句:“做好眼前的事了吗?”
做好眼前事,首先不能有盲目攀比的心态。在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在这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攀比的现象并不鲜见,比如薪水低的跟薪水高的比,提拔慢的跟提拔快的比,没出国的跟出国的比,企业的跟机关的比,小城市的跟大城市的比……越比越不平衡,越比越不服气,进而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了又高,直到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一个著名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被招聘到一家中医院工作。众所周知,中医治病基本靠的是经验,现在很多中医学院的教授、专家都研究中医理论,但不会拣药、看病。该君也不例外,他本来想继续理论研究,无奈僧多粥少,他只好“屈就”到一家医院。由于医院主要缺乏的是一线的大夫、药剂师等人才,所以医院决定让他到门诊部实习,而他认为这简直是人才浪费,他想即使做不了理论权威,至少还可以做做领导什么的,可惜不用说能力、关系等要素,仅仅资历一项,就让他的理想遥遥无期。他非常后悔当初选了这样一个专业,极不情愿地去了。该君干了几天就索然无味,那些古怪的老头、古怪的中药味道、形形色色的病人和怪病都让他非常不舒服,整天怨天尤人,抱怨不休,笨手笨脚,几个月过去了也开不了一张像样的方子,“望、闻、问、切”一样也不会,连病人的脉搏也找不准,完全是帮了倒忙。该君甚至当着病人的面把中医说成是巫术,把大夫气得发抖。这样互不欣赏的结果只能够是一个:走人。
任何一番大事业都是由小事做成的,没有小事的积累便不会有大事的成功。只有默默无闻地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P90-96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先宽容待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难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低调做人,就要不喧闹、不矫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不露声色。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
为什么有的人顺风顺水,平安一生,而有的人步步受阻,郁郁而终?为什么有的人功成名就,令人眼羡,而有的人碌碌无为,遭人唾弃?为什么有的人光彩四射,风光体面,而有的人跌尽跟头,无以自保?失败与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调”不同也。
人有贤愚之别,“调”有高低不同,为人高调者大都专横跋扈、颐指气使,人们惟恐避之不及;而为人低调者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谦逊行事,容易被人接受。
在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没有人甘愿成为弱者,一旦看到某人突然出头了,一些诸如嫉妒、不服、牢骚、怨怒,甚至讥讽、作祟等消极反应便应运而生。如果出头者谦逊行事,低调做人,保持和大家平起平坐的姿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社会上的不平衡心态。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曾经读过史春生一篇名为《低调》的文章,讲了两个故事。意思大概是说,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人们都称赞他很勇敢。可将军却把自己舍生忘死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的太慢。将军的如此低调,不但不会有损他的高大形象,反而会增加更多的亲和力。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它们希望青蛙与它们一道飞上天,青蛙灵机一动:让两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好朋友一齐飞上了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1绝,问:“是谁这么聪明?”那只青蛙只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这是我……”话还没说完,青蛙便从空中狠狠地摔下去了。
低调是一种显示为柔弱,但是比刚强更有力的生存策略。低调的人表面上常常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但低调绝不是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因为只有低调,才能成大事,铸就辉煌。低调的本质是一种宽容。低调者首先不愿显耀自己,不愿将自己强过别人的方面表现出来,这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尊重,对不如自己的人的一种理解。低调的人相信: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低调的人比一般人经历更少痛苦的原因在于他们知道如何避免失败,他们不会用种种负面的假设去证明自己的正确。总之,低调是一种优雅的气质;保持低调,是对生存智慧的考验,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存的快乐。
说到低调我们不得不说一说著名作家王安忆了。著名作家王安忆曾当选为第七届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宣布选举结果那天,她说:“我的心情诚惶诚恐。上海是这样一座城市,鲁迅的城市、巴金的城市,那么多的前辈,我连他们的学生都不敢算,这实在是大家对我的特别厚爱。不知道今后我将如何面对这样一个生活局面。我从来都是在一种相对独立于世事的写作生活中,现在被推到现实中来了……”这一场面的记录者说:这是“王安忆式”的开场白,低调的,诗意的,却又不乏清醒。
人们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由于社会的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相应发生变化。这时,低调做人,才是成功者理智的回答。 低调做人,是巩固成功、继续发展的一个法宝。有记者问湖北省蕲春九棵松集团总裁:“从农民到董事长,从普通劳动者到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一系列变化中,你有什么体会呢?”回答:“学习失败,低调做人。直白地说,就是低调运用手中的权力。随着村办企业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村党委的威信越来越高,我个人的‘权威效应’也越来越大。弄不好就会成为‘孤家寡人’,甚至埋葬自己。”可见,低调做人与事业成功、发展息息相关。
有这样一副对联,写得十分有趣,可以说是道出了低调做人的真谛。上联是: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是: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人就意味着“高”,同时也是深“藏”不露,“高”是“藏”的前提,只有这样,才可称为“低调”做人。正是这深“藏”不露,才使低调拥有了特殊的魅力。
低调做人就是不要争胜好强,不要处处争第一。青岛有个家电品牌叫“澳柯玛”,生产冰箱冰柜空调,虽然没有海尔、海信出名,但也是国内的知名品牌。“澳柯玛”有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很科学,很辩证。其实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和自己赛跑,在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低处纳百川”,做人格调放得越低,越是能够接纳更多的人,也越是能够承载更多的元素。低调,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在这个浮躁的现世,低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