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商人商业精神和经营风格的比较应当说是一个上档次、有品位的著述,本书展示给读者的不再是一个个干瘪瘪的数字和公式,也不是死板板的教条。机遇性、运作性、个人谋略性的商业活动异彩纷呈,种种脾性和习俗的商业经营跃然纸上。在硕士、博士的笔下,您得到的不是“学院派”的抽象论述,而是一种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叙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西商人比较地图/中西管理智慧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张宝明//欧人//张玲玲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西商人商业精神和经营风格的比较应当说是一个上档次、有品位的著述,本书展示给读者的不再是一个个干瘪瘪的数字和公式,也不是死板板的教条。机遇性、运作性、个人谋略性的商业活动异彩纷呈,种种脾性和习俗的商业经营跃然纸上。在硕士、博士的笔下,您得到的不是“学院派”的抽象论述,而是一种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叙说。 内容推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描画的这部中西商人比较地图,不中是一个简单的勾勒,而是一次有意义的“反照镜子”。中国商业经营和发展正处于新兴和摸索阶段,有许多东西需要向他人学习。于是,西方商人的经营风格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许多老牌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们成功的道路上积累了不少难得的经验。合理是从中汲取营养,对我们少走弯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在有裨益的。中西商人经营风格和商业精神比较的命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民族风格和传统中给读者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和体系。 目录 序 让商人更“商” 一 谈判背后的文化冲突 二 商道与人道 三 隐形名片:中西商人的素质 四 中西管理的差异 五 官:中西商人的不同理解 六 中西商人的经营法则 七 中西商人消费破译 后记 试读章节 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与实现经济利益,西方商人相当擅长“玩弄手法”,施展计谋。但是,他们不但不认为“玩弄手法”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还十分欣赏那些精于讨价还价、为取得经济利益而施展策略的人。为了利益,他们面子也可以不要。 威尔逊,欧洲某国一个大企业的董事可做一例。 我国急需引进两套大型设备,该项目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家才能承担。由于金额太高,用户特请外经贸部下属的中技公司派专家来谈判。高级工程师王秉正应命而来。 王秉正一到,用户便告诉他,威尔逊先生已来了,他的设备正适合我们的需要,但要价太高。 王秉正便发电邀请他熟悉的另外国家的三家公司来参加竞争。于是,四个外国公司报了价,形成有利于我方的竞争局面。不料谈判一开始,威尔逊就耍了一个花招:把两套设备混在一起,报价10亿美元。我方认为,只有分开报价才能根据国际行情进行比较。王秉正便要求他分开报价。 威尔逊傲慢地说:“不能分开。” “我们要求你,必须分开报价!” “你们有什么权利这样要求?” “我们是买主,当然有此权利。” “你们不是都要买吗?” “是的。但也可以只买你一套,再买别人的一套,也可能一套也不买。主要看价格是否合理。” 王秉正话音刚落,威尔逊暴怒起来,大叫:“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是你们中国人的友好客户,有很多熟人!你不友好,可以换个人来谈判。” “我正是受用户委托来谈判的。” 威尔逊更火了,用他学来的中国词汇吼叫着:“你专制,你独裁!” 王秉正这个“慢性子”慢吞吞地说:“威尔逊先生,你不要急嘛。你可以退出竞争呀!” 第二次谈判,威尔逊答应分开报价,但他说:“一起报价是10亿,分开报,要加5%的钱。” 王秉正却不理会,认真研究了价格后说:“你报价太高,要求你报个新价!” 威尔逊冷笑一声:“现在不是减价,而是加价的问题!”他又吼起来:“我这个价是最后价格,绝对不能减!我给你一个期限:3月15日!过了这一天,我要加价!”他气咻咻地走出谈判室。 王秉正不慌不忙,把威尔逊“晾”在一边,加紧同另外三家公司洽谈,并取得不小的进展——那几家公司一再降价。威尔逊被冷落了10天,但他有自己的“情报网”,知道了王秉正在同另三家紧锣密鼓地谈判,于是慌了神。但他有恃无恐,认为自己有中间的“关系”,便极力做中国朋友的工作,通过他们向王秉正施加压力。可惜的是,这一切无济于事。于是他使出杀手锏——不干了!声称要回国! 我方有些人着了急,国家急需他的设备呀!但王秉正心中有数。他把威尔逊的合作者找来密谈。此人一见王秉正单独找他,便高高兴兴地悄悄跑来了。王秉正对他说:“威尔逊先生要价太高,可能失掉成交机会。” “啊……”这位先生急得直搓手,尽力稳住神,“请问王先生,我们公司也和威尔逊一起失去机会吗?” 王秉正笑道:“虽然我们是刚刚相识,但你们公司我熟悉,所以不忍心看你们做不成。这样吧……”他讲出另一家报价公司的名字,“你们可以和这家公司合作,他们一再降价,有成交的可能。” “王先生,我太感谢你了!”他激动地说,“我马上去向他报价!” 这个人兴高采烈地背叛了威尔逊,暗中同另一家公司搭伙了。 威尔逊的大厦失去了一根支柱,倾斜了。他再也坐不住了。14日晚上,他悄悄来到王秉正下榻的地方,脸上凶煞之气已无影无踪,大讲与中国的友好。 后来还是威尔逊憋不住问:“您能不能再给我一个新价?” “好吧,看在你同中国几年来交往的情分上,给你一个价。”王秉正提出一个比另一家公司还低的价格。 威尔逊的脸一下涨红了,额上青筋暴出。他忍住怒火,压低声音说:“你是多大的官?” “我的地位很低,算不上什么官。” “比你大得多的官员我见多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不通情理!按你这个价,我回去要被开除的!”他高高扬起双手,又要喊叫了。 王秉正淡淡地说:“按你说的,明天,15日,是最后期限。” 整整一昼夜,威尔逊与手下各分包商反复磋商,又与国内总部多次通电话,眼睛都熬红了。15日晚上,他又与王秉正商谈。他详尽地算了一笔账,还要加价。王秉正此时才摆出手里掌握的大量资料,指出:威尔逊公司卖同样设备给某某国家,价格比卖给中国的低得多。威尔逊惊异地问:“你从哪儿得来的情报?” 王秉正笑道:“我的价,你究竟接受不接受?” “明天再请示你们领导,看能否接受我还的价。” “不行,明天已经是16日了。” 威尔逊双手摊开,仰天长叹:“好吧!我再考虑一下!我威尔逊算是毁在你王先生手里了……” 15日24时前15分钟,威尔逊终于接受了我方的价格。 其实,威尔逊公司并没有吃亏。威尔逊本人谈成这个项目,回国后受奖,并由董事升为副董事长。他更为频繁地同中国往来。 当又一次见到王秉正时,他用力握住王的手,钦佩地说:“王先生!您真让我心悦诚服!” P15-18 序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描画的这部中西商人比较地图,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勾勒,而是一次有意义的“反照镜子”。中国商业经营和发展正处于新兴和摸索阶段,有许多东西需要向他人学习。于是,西方商人的经营风格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许多老牌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们成功的道路上积累了不少难得的经验。合理地从中汲取营养,对我们少走弯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大有裨益的。中西商人经营风格和商业精神比较的命题也正是从这里伊始——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民族风格和传统中给读者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和体系。 让商人更“商”。说得直白些,与其说每一个商人在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地从事商业,毋宁说只不过是在同对方打交道而已。“目中无人”就会一事无成。您可以头疼政治,对其干巴巴、枯燥的说教不感兴趣,但却不能不承认一个基本命题: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的,自然界有生物链,商界有生意圈。而这圈中的人却是带着特有民族性格的活生生的人。抽象的商人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一个商人同另一个商人,一个地区的商人同另一个地区的商人,一个民族(文化)的商人同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商人,在开发、制作、销售、广告乃至各种促销活动中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协作。一句话,知己知彼,与别的商人斗智斗文化,成了今日商人成功的奥秘。 令人惋惜的是,比较中西商人差异的书尚不多见。于是,破译当今商人成功的奥秘也就成了本书作者的承诺。 也许,有的读者会担心这是一本深奥的理论书籍。固然,中西商人商业精神和经营风格的比较应当说是一个上档次、有品位的著述,所以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但我们的创作宗旨也绝非“目中无人”,这里展示给您的不再是一个个干瘪瘪的数字和公式,也不是死板板的教条。机遇性、运作性、个人谋略性的商业活动异彩纷呈,种种脾性和习俗的商业经营跃然纸上。在硕士、博士的笔下,您得到的不是“学院派”的抽象论述,而是一种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叙说。 对于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内地商人,面临的不是抽象的国际和抽象的商业,而是活生生的海外商人——他从自己的文化背景、经商环境、民族性格和经营体制中走来。眼下,“走向世界”已成为商界仁人志士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他们心目中的一片绿洲和一片蓝天。但“走向世界”并非说说了事,也并非念点“生意经”就可以超度“商海”,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知彼知己”,不知人,无以商,不先深入了解“商业大战”的对手,从什么商? 请让我们再重复一下我们的命题:“在商言商”,成功之剑就在手上。 最后,我们要提醒诸君的是:比较中西商人经营风格和商业精神的不同,并不是为了用这一个去否定那一个,或用那一个去否定这一个,也并非说一定要分出优劣高下。因为,认识中西商人的差异不是为了消泯自我的个性,相反,倒应在双方的并立、互补、通融中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 后记 本书是集体写作的结果。主编为张宝明、欧人、张玲玲,副主编为董广杰,撰稿人分别为王军、王世勇、王本聚、刘云飞、张宝明、欧人、李力、姚伟、董广杰、锁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