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蚕吃桑叶而吐丝来比喻南怀瑾先生,他把自己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教化,使它应用于社会人群。听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会比传统的阅读更多一层意趣,多一个打开现代心理困惑的通途。
《论语》隐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需要反复咀嚼方可品出。南怀瑾先生的贡献,在于他不是孤零零地把《论语》的章句解释一番,而是联系历史背景及现实生活进行印证、体悟,深入浅出,其许多心得可谓独树一帜。
南怀瑾先生字里行间的精妙思想令人心折,使每一个真诚的听者如沐春风,从容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南怀瑾大师讲论语/和之书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张保文//许庆元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有人以蚕吃桑叶而吐丝来比喻南怀瑾先生,他把自己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教化,使它应用于社会人群。听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会比传统的阅读更多一层意趣,多一个打开现代心理困惑的通途。 《论语》隐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需要反复咀嚼方可品出。南怀瑾先生的贡献,在于他不是孤零零地把《论语》的章句解释一番,而是联系历史背景及现实生活进行印证、体悟,深入浅出,其许多心得可谓独树一帜。 南怀瑾先生字里行间的精妙思想令人心折,使每一个真诚的听者如沐春风,从容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 内容推荐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20篇《论语》条理井然,脉络一贯,需要我们“入平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来重新确定它的内涵,能使“一般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能够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 一时间,读《论语》在中华大地变成一种时尚,这种现象不能简言之为“传统文化的回归”,而应该视作“人本”思潮对价值失范现象的拨乱反正。南怀瑾先生指出,儒家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是在家庭里社会中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理和原则,一日也不可以荒废。南怀瑾认为通篇《论语》皆是在讲如何做人处世,重在教人做人,鼓励人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 目录 序 圣人的智慧,大师的布道 顶天立地的孝 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 好学未若善学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真理混杂在假象里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偏失尽在浅近处 人生有多少个“三件宝” 得意失意皆从容 简约的幸福 试读章节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学而》 南怀瑾先生曾经用调侃的语气对外国来访者说:基督教的“十字架”文化其实早就被西方人抛弃了,相比之下,东方文化才是符合十字架形式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西方文化偏重强调父母怎样去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后一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十”字少了上面一截,变成了“丁”字文化,这就是西方人目前面临的困境。仔细揣摩南先生这句话,作为一个中国人,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惭愧。某地党政机关对选拔干部标准作了这样一个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提拔。此令既出,在网络上引起强烈争议。孔子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设想一下,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他的管理水平再强,领导公关能力再出色,都难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同事会觉得这样的人缺乏作为人的公信力,领导也会认为这样的人不具有_个社会人的基本品——忠诚,重用这样的人,会给事业、单位的安宁带来深不可测的危害(至少是隐患)。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仁爱之心,这种人是不会危害社会的。如果从“情商”的意义去理解“孝”,一个人拥有了“孝”,那么他自然也就拥有均衡的、良好的品性,这个人的处世能力、责任心和智性,是应该受到信赖的。 然而,我们还不能仅仅从浅薄的“成功学”意义上理解孝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孝道”是带有自我强迫性质的,也是靠不住的。南先生虽然在外国人面前夸耀东方文化的“孝”,但面对现实,他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现代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从选拔公务员强调“孝”这一点上也反证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孝已经离真情越来越遥远。 中国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学问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内心的修养,“本立而道生”。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仅仅养活父母不是孝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据南先生解释,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便是孝了。而“犬马皆能有养”,即便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仅仅养活父母并不是孝。 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道德约束,尚有许多人无法理解孝的真谛,而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孝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一种爱的心情。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此意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甘愿每天粗茶淡饭,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怕是所有父母的心声吧。 曾读过一则故事,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要母亲随他进城,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说好以后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这个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近年来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日。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信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邮递员交给母亲一张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性给母亲汇去3600元。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 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中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她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来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一个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孝不仅仅在于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儿女的关心。P2-5 序言 序 圣人的智慧,大师的布道 孔子离我们有多远?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论语》离我们有多远?2500多年的历史宝藏其实一直近在咫尺。“半部《论语》治天下”,薄薄一册书卷却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论语》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讲学和门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先贤圣人的思想,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点明了人生的真谛。千年时光并没有改变人生的本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绚烂最终将归于平淡’,充实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西方人说,有1000个人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中国,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孔子。在阅读了相同的文章后每个人都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观点,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的文学素养息息相关。孔子在《易经·系传》中有两句话叫“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文字很多时候难以将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朱熹对《论语》的观点,迎合了当时,却偏离了孔子的原意。古代名儒对《论语》的圈定,设置了常人不敢逾越的藩篱,让普通人对其望而却步。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体会其中的人生智慧,是莫大的精神愉悦。本书如同一本《论语》的读书笔记,听着南怀瑾先生的讲解点拨,细细品味《论语》中的智慧精髓,一点一滴,心有所得。 如果说正宗儒者经学把孔子推向了远离普通人的圣坛,那么,南怀瑾先生便是使孔子走下圣坛的一座桥梁。南怀瑾先生在《论语》的讲解过程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抛却前人的思想束缚,用心体味孔子真正的思想内涵。 《论语》二十篇,经由孔门弟子的悉心编排,脉络一贯,条理井然,不是一句一句或一节一节的格言,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断章取义便无法读懂孔子思想的真谛。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尿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就能认识到其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孔子的思想一直都十分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在传统意识中,人们对《论语》的“高山仰止”,将孔子的思想推向了常人不可触及的高处。在南先生的讲解中,《论语》这本完成于2000多年前、被很多封建帝王奉为圭皋的著作,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人性关怀,与我们当今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息息相关,是一本立身、修身、处世的宝典。 在南先生的讲解中,孔子的形象与以往正宗儒者经学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没有生硬刻板,没有简单说教,没有不近人情,只是一位循循善诱、学识渊博的长者在向你讲述人生的道理,而这些源于他人生与学问的积淀。 “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真理往往平凡得像阳光、空气和水。找不到的时候,觉得真理那么神秘、那么奥妙、那么高不可攀。一旦找到,就会觉得它是这么亲切、那么平凡,时时刻刻就在你的身旁。”用这形容《论语》对我们的影响再合适不过了。 掩卷而思,常读常新。《论语》中蕴含了许多的人生智慧,其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仁”与“礼”和中庸之道。这些思想点明了不同层次的人在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什么是仁?简单来说,“仁”指两个人,由二人延伸至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处理感情、如何共事。 《论语》中提到“里仁”,里仁即自处于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于如何自处,自处即为自立,处人即为立人。仁即如何自处,如何与人相处。自处即完善个人的内心修养,处人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子日:“克己复礼为仁。”这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而后达到“礼”的境界才称为“仁”。因此,仁有一个实在的境界,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内心实在的修养。 再例如,什么是礼?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上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礼之用,和为贵”阐述了礼的哲学,即礼的中和作用,调整均衡。人与人之间总有偏差,事与事之间总有矛盾,而中和矛盾、调整偏差,便需要礼。与人相处、做人做事都必须依“礼”而行。 以“矫枉过正”一词来理解,礼的中和作用要适度,过分调节便会出现新的偏差.所以“知和而和”。要把握好对人对事的中和之道。 《论语》中有个结论,“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只有深切理解了古人先贤的话,才明白如何为人处世,《论语》便是孔子以其人生经验积累总结而成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 又例如中庸,在儒家是指待人接物不过分也无不及。后用“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是由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是儒家学说中最基本的内容。《论语·庸也》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把中庸之道的重要意义说得非常明白。在《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 “仁”与“礼”和“中庸之道”这些儒学思想已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孔子文化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欧洲,造成很大震动。关于孔子思想的精华我们不能一一尽数,要领会这常读常新的智慧经典,应当抛却偏见和局限,用心去阅读,用生活去印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