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世的作为,决定了今生的命运,今生的作为,决定了来世的去向”作者认为今生遇到的善缘恶缘,爱恨情仇都是因为这种因果循环。本书讲述了百世情缘、心中的世界、不敢相信、电脑中的世界、诸葛亮说、五十年后的财宝等数十个人生小故事。
本书通过百世情缘、心中的世界、不敢相信、电脑中的世界、诸葛亮说、五十年后的财宝等数十个人生小故事,告诉我们“往世的作为,决定了今生的命运,今生的作为,决定了来世的去向”这种因果循环论。
心中的世界
画家杨青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其画作境界诡奇,天趣盎然,人们都很惊奇他那丰富的想像力,他自己却说这不是想象,而是一种真实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太丰富了,太美好了,以至于无法用笔墨真实地表现出来,他常处于一种激动和亢奋之中,各种形象在脑海中幻化迭出,欲罢不能。
有一天杨青荣幸地见到了悟缘大和尚,便把自己的状态说给大和尚听,悟缘大和尚不假思索,便道出了杨青的宿世因缘:
“你杨青的前生不在这个星球,你来自一个遥远的时空,那里有诗的森林,有梦的小溪。那里的居民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人都尽情地展现着自己丰富的构思。你的画面怪异但造型实在,被那个世界称之为超现实的写实主义,你造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形象:
“一个圆圆的旋转的球体上,流动着蔚蓝色的液体,你称之为海洋;海洋中浮着一些黄褐色的岛,你称之为陆地;在陆地上你点上密密麻麻的绿色点子,你说那叫森林,象征着生命;你又画了带翅膀飞翔的天使,称之为鸟;画了奔跑的动物,还想象出一种具有智慧统治这个画面的高级动物,你称之为人。为了使画面更神奇、更辽远、更深邃,你又在空中画了红色的球,称之为太阳,画个银色的球称之为月亮,还甩了疏疏落落的银亮的点子,以增加画面效果。人家问你这些点子算什么,你说就叫星星吧。朋友们都惊羡你有如此超凡的想像力,你说这是你的世界,你的梦,是脑海中经常浮现的景象。也有的艺术评论家说你的画荒诞不经,但你却坚持这画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心灵的真实。你如醉如痴地观想,全神贯注地创作,在你的意识中,这些景物活起来了,太阳在奔,月亮在追,植物在成长,水在蒸腾……你被自己创造的世界迷醉了。你尤其得意你创造的画面主角,那会直立行走的人。你画呀画呀,直到最终倒在自己的画架旁,那个世界的人痛惜失去了一个天才的画家,你却不知道这一点,你的神识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奔跑,跑着跑着,发现一个美丽的天使,你奔过去,一把抱住了她。于是你投生了,你来到了我们这个星球。”
“你出生在一个偏僻而缺少文化的山村,从小就有些莫名其妙的奇思怪想。有人问你长大干什么,你不假思索地说要当画家。画家这个名称在这封闭的山乡是既陌生又神圣的,然而你却对自己将成为画家这一点深信不疑。你天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在别人看来苦不堪言的世界中,你却觉得处处都是美。你画呀画呀,画的忘情。炎热的夏天,你一个人关在蒸笼似的斗室中画画,却不知热;寒冬,你在冰天雪地中画速写却不觉冷。后来,你出名了,真的成了画家。人们评论你的作品清奇脱俗,独得天机,你却觉得这些画出来的东西都不是你那个真正的感受。人们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你说如能说的清楚我就不画画了。你总觉得眼前有一个世界在召唤你,说不出,也画不像,不知是另一个时空影像的折射,还是往生残存的记忆,抑或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感应,反正你欲求不得,欲罢不能。你还在追求,还在捕捉,还在探索,寻找那如诗似梦的境界。”
听了悟缘大和尚对自己宿世因缘的描绘,杨青觉得肯定是如此了,大和尚用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来龙去脉画得活灵活现。由此杨青也领悟到艺术和生命的一种内在的关系,领悟到自己当下观想创造的世界和未来生命归宿去向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如果尽终生之力创造一个梦想,那么临终之时自己的神识就会真的投生到这个梦想世界中去,万法唯心所造,心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狱,如果一个人永远心怀一种善良一份美好,他便与善良和美好的世界结了缘;如果一个人心地肮脏而险恶,这种心境会把自己推到一个肮脏险恶的世界中去。由此杨青也忽然理解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微妙原理,明白了念佛法门的殊胜方便,如今人心太杂,极少有人能清净到无念无观无求无想,很难当生证到真空涅柴的常寂光净土。即使能证到也不一定必要住于涅檠之境。既然观、念、想、求、成了洗不清的习气,那么就看你观什么,念什么,想什么,求什么了。杨青此时才发现其实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不是怎样画一幅画,而是教给我们直接认取本心,然后运用这灵灵明明的心去创造无量无边的美好世界。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