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端方与清末新政(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海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清末渐进主义改革派代表人物端方的学术著作,不仅还原了端方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化先驱人物的历史真实面目,而且探讨了他为什么会淡出人们视线甚至被人们有意抹黑的原因,把端方放入20世纪以来整个中国历史流变的曲折过程来审视,使和谐、稳定、秩序、渐进等理念重新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清末渐进主义改革派代表人物端方的学术著作。与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张之洞不同,端方不仅清醒地看到清廷经济积贫、军事积弱,而且看到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他出洋考察宪政。主张“论制度则不分古今。不分中西,归于求是焉而已”:他督抚地方,筹办新政,倡导实学和实业,既反对“拘泥旧章以塞观听”。也反对“泛引远举好为高论”。本书把端方放入20世纪以来整个中国历史流变的曲折过程来审视,使和谐、稳定、秩序、渐进等理念重新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变局中崛起

一、满人中的才子

二、投身戊戌变法

三、为官陕西

四、重新鼓吹新政

第二章 初任方面大员

一、主持江河汛防

二、初涉近代学堂事宜

三、推进湖北留学事业

四、兵工理念与开埠意识

第三章 从署理苏抚到实任湘抚

一、以兴学为急务

二、整顿地方吏治

三、倡导实学和实业

四、力倡湖南自行开放

五、参预对科举制度的“总攻击”

第四章 出洋考察宪政

一、考察政治的由来与准备

二、炸弹事件与考察延期

三、考察美国与欧洲国家

第五章 宪政著作与立宪主张

一、《欧美政治要义》

二、《列国政要》

第六章 辇下力奏及串联活动

一、主张平和而态度顽强的奏折

二、都中策划奔走

第七章 端方与两江政治改良

一、规划地方自治

二、两江地方自治运作实践

三、与劣员蠹吏战

第八章 端方与两江新式教育

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体系

二、创办高等专门学校

三、开创对外文化教学事业

四、大力派遣留学生

第九章 端方在两江的经济举措与市政建设

一、倡设和支持工商企业

二、筹建现代交通通讯

三、筹办南洋劝业会

四、提倡农工商协调发展

第十章 改良社会风俗和文化环境

一、大力倡导“天足”

二、振兴女子教育

三、厉禁鸦片

四、举办文化公益事业

第十一章 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

一、建立新式军队

二、建立现代警察

第十二章 端方与中国社会诸群体关系

一、与近代商绅的关系

二、与留学生的关系

三、与在华外人的关系

四、与“枭匪”的关系

第十三章 从峰顶跌落深潭

一、心系宫阙

二、津门理政

三、被参革职

四、京中赋闲

第十四章 夺命的铁路

一、铁路风潮的由来

二、涉足“路事”

三、南下赴任

四、客死资州

第十五章 余论:渐进主义改革

附录

一、端方在新政活动中的诸多“第一”

二、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变局中崛起

自17世纪开始的满清王朝,到19世纪中期显露出日趋衰败的迹象。以清帝为代表的天朝上国的尊严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戏弄下已经残破不堪。尊者的傲慢自负与故步自封在外来强者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再也维持不下去了。统治阶级及被统治阶级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踏上了师夷自救的改革路程。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新政运动相继而起,中华帝国进入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本书的主角端方正是在这个剧变时代里应运崛起的一颗政治新星。他的生命轨迹与清末社会改革运动相始终,他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活动为那一改革时代增添了绚丽而又悲壮的色彩。他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批寻求救世之道的古典贵族的终结者,也是中国现代社会第一代披坚执锐的改革英雄的同行人。

一、满人中的才子

端方,字午桥,号匐斋,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1861年4月20日(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出生于直隶漫阳(今河北丰润县)的一个满洲贵族家庭。端方的曾祖父为郑亲王九门提督乌尔棍布,祖父文雅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端方自幼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子,而桂清是慈禧的亲信,同治帝的老师,先后做过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和内务府大臣。显然,端方青少年时代生活在一个接近权力顶峰的官宦亲贵圈子里。他近水楼台,见多识广,但无缘了解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和心理状态。

端方在18岁以前的主要活动是研习儒家经典。从掌握的现有零星材料还看不清他在这一段时间里生活与学习的详情,只知道他的养父桂清1879年死了,他以荫生资格报捐,被分派工部,于满洲候补员外上学习行走,其间与他的表兄即后来历任刑部、礼部、户部和学部尚书及军机政务大臣的荣庆常相往来。3年后,即1882年中举,获得了入仕为官的“科举正途出身”。根据满吏中中举者不多的一般情况推断,21岁便中举的端方当属满人中聪明好学、勤奋用功、自立要强之辈。验之后来他当上封疆大吏后创意迭出、办事果断,这一推断应是合乎其人的。他的幕僚记述他的行事风格说:“其治事也,幕僚数人,执案牍以次进,旋阅旋判,有疑义随考核加咨诹焉。谋虑既得,当机立断,未尝见其有所濡滞,亦未闻其事之有遗误也。”①

像许多新中举的学子一样,端方中举后也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他的表兄荣庆在1882年10月9日(光绪八年八月二十八日)日记中记载了他成婚和荣庆往贺的情形。③随后,他“人赀为员外郎”,准备在仕途上实现鲲鹏展翅。⑧但家运不济,事与心违,1885年(光绪十一年),他的生父桂和去世,翌年,母亲又去世。端方为此哀痛不已,辞官回家守丧两年有余。其间,山东巡抚张曜闻端方才名,上奏调其赴山东差遣,端方以服丧未满予以拒绝。④直到1889年,端方才从考妣之丧的哀痛中摆脱出来,正式受命为官做事。该年,端方遵令筹办光绪帝婚事,因办事干练利索,井井有条,事后叙功,加四品衔,到工部就职。1891年(光绪十七年)1月,奉旨管理街道厅。同年4月18日,奏补员外郎,历掌料估所、都水司印钥,并任会典馆协修官、纂修官、帮总纂官等职。同年又自工部外收张家口担任监督,管理该地税收。在张家口期间,端方取汉族贫家女张玉梅为妾,感情甚笃。但三个月不到,张妾因疾暴卒,端方再遭情神重创。哀痛之余,端方以诗志其感伤:“半世悲愉亦渐尝,荒原凭吊意苍凉。灯前笑语犹萦耳,梦里容颜几断肠。我与寒花书葬志,卿留青冢傍斜阳。一麾江海行将去,招尔香魂返故乡。”①

1892年(光绪十八年),端方协助直隶总督李鸿章办理土药税匣,因工作异常出力获得上司保奏,奉旨交军机处存记。1893年(光绪十九年)11月,晋升郎中,奉旨监督节慎库。1894年(光绪二十年)因京察一等,奉旨准其一等加一级,记名以道府用。②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廷决定在菩陀峪修建定东陵,端方受命监工。事后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赏识褒奖,加三品衔。⑧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1月,再受命筹办庆辰典礼,复奉旨嘉奖。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因翁同觫与刚毅保荐,光绪皇帝第一次召见端方,谕赏记名御史,以道台尽先补用。4月,奉上谕补授直隶霸昌道。④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端方只是京城里一个办事勤谨的小京官。仕宦之途虽然极为顺利,但扮演的是“内官”角色,所办均为皇家内廷之事,与外部世界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关系。他的家族本来就颇为富有,多年的内官肥缺更增加了他的财富。此一时期,他不仅玩起了只有有钱人才玩得起的金石字画收藏,而且购置修建了令人称羡的花园宅邸。1887年荣庆在日记中记载了他与一帮亲友前往北京西直门外蓝靛厂北岛附近养水湖端方寓所游玩所看到的情形:“湖阔顷许,南面土山,北种柳树,湖中宜莲与稻。湖北筑室三楹,窗轩面湖,后进为土洞,有陶渊明遗风。洞上平坦,可远眺,尽观本湖境;洞后为。土山,过山,西为玉泉山,东望罗绮桥;北则昆明湖并草湖、西湖环焉。一望水乡,烟波浩渺,令人有出世之想。”①

端方留下的作于同年秋天的一首诗也反映了他此时的生活情形,诗云:

本类燕巢幕,还成尘覆蕉。梦魂伤锦瑟,心绪冷金貂。多病空求艾,怀人尚采萧。不堪寻往迹,聊复访参寥。禾黍秋风里,湖山落照西。近村看树合,结屋傍云楼。时变怀前事,涂荒径别蹊。强教支病骨,到此意凄凄。②

用宫廷闲官和贵族名士来概括端方此时的生活状态最为恰当。

他才动人主而又多情善感,但与外界发生的惊天大事却甚少关系。发生于此时的对中外历史进程均有重大影响的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似乎与他都没有什么牵涉。史料中很少出现有关他在这些方面活动的信息。⑧ P1-4

序言

20世纪70年代末,有幸在做了三年的工人之后考入苏州大学历史系学习历史,四年之后又幸运地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专攻中国近现代史。苏大和南大两校的历史系都是当时师资力量强大的系科。我在胼手胝足懵懵懂懂卖了多年苦力气之后突遇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的董蔡时、段本洛、茅家琦、蔡少卿、方之光、张宪文等专家、教授,且能面对面地聆听他们的教诲,心中的庆幸和感恩都是言语难以表述的。他们教给我史学研究的基本功和怀藏多年的看门绝招。他们的恩惠,终我一生都偿还不尽。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出现了全面开花到处收获的景象。晚清新政和新政领袖人物研究更是出现了爆炸式发展,成百上千的论著和千姿百态的观点交相辉映,期待中的“百花齐放”的春天显然已经来临。这种局面直到跨世纪的今天也还在方兴未艾。

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年新政研究成果仔细盘点,也会发现它们有两大弱项:一是对政府官员缺少有分量的个案研究;二是对新政举措缺少地方层面的实证考察。有鉴于此,1998年本人在“江苏省333跨世纪人才”研究资助项目下申请了一个研究题目,即《晚清省级官员与近代化研究》。题目立项后,我北上南下,甚至出国搜索,查找到大量的相关资料,可历经三年总无法将它们转化成研究成果。我反省自己可能也犯了史学研究特别是现代化研究中常犯的大而化之的错误,因此,将题目收缩,范围缩小到长江流域的三江两湖,人物聚焦到在三江两湖担任过督抚的政府大员。经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我发现清末三江两湖的督抚大员大多被史家研究过,如张之洞、刘坤一等,惟独满人总督端方,除了偶尔被作为反面人物提及一下以外不曾被人们注意,这位在三江两湖担任督抚达九年之久的端方难道与他治下的现代化事业毫无干系吗?这个追问是目前这本著作的结胎之始。现在看来这个最初的考问和选题修正是正确的。

进一步研读史料发现,与清末大多数日趋昏庸愚蠢的满洲贵族不一样,端方较早摆脱了本属群体所固有的夜郎自大唯我是尊的病态精神传统。他不仅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与军事不如他国,而且直截了当地承认中国政治制度落后于他国。但是,端方同时又是一个带有中庸精神的稳健主义者。他既反对“拘泥旧章以塞观听”,也不欣赏“泛引远举好为高论”,他主张“论制度则不分古今,不分中西,归于求是焉而已。论学术则不问新旧,不问异同,归于务实焉而已”。在务实原则下,端方在他所任职的省份大力推进具有渐进主义特征的改革,使这些省份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大大前进了一步。对这样一位历史功勋至伟的人物,我们为什么不能还原他的历史真实面目呢?

眼前的这本著作不仅还原了端方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化先驱人物的历史真实面目,而且探讨了他为什么会淡出人们视线甚至被人们有意抹黑的原因。在此新著付梓之际,本人真诚地感谢那些关爱和支持本书写作的师友同行,没有他们精神与物质的鼓励和帮助,这本著作眼下是难以与读者见面的。本人特别感谢恩师茅家琦先生,他对我的研究十分关心;感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张颢瀚副院长、江苏省知识分子办公室的单作银主任,他们在本书写作的起步阶段曾给予实质性的助推;感谢南京大学历史系胡成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郑建明教授、苏州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国平教授,他们每每以师兄或师弟的身份关心和督促本书的写作,并在图书资料方面给予帮助;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张建平馆长、江苏省高校图工委吴强主任、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系Megan Greene教授.他们帮助笔者搜索、借阅和复印了不少的史料;感谢南京大学图书馆陈远唤、罗军、史梅、李佳、李燕,南京大学历史系资料室韩文宁、张爱妹,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图书馆张林华、赵培等老师,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等借阅处工作人员,他们为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感谢博士研究生梁玉泉,他在2004年酷热难耐的夏季陪同我前往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每日抄录整理,大汗淋漓。

在笔者撰写本书过程中,吾妻王煌不仅加倍承担家务,还从精神上宽慰笔者静心守拙,甘坐冷板凳,对她的支持和理解也在这里表示感谢和钦佩。

权把这本书当作一份感恩的贺卡,愿所有的帮助者见书快乐!

张海林

2006年7月12日于南京大学西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