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语言的巨大威力。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演讲能力和综合素质,本书精选了48篇中外名家的著名演说辞。时间跨越千年,从公元前5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演讲者更是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巨擘。在他们之中有文治天下的政治家,有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有智慧如海的思想家,有洞悉人性的文学家,有审问上帝的科学家。他们本人早已羽化而去,但是他们掷地有声的言论依然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中,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蒙。他们那充满睿智和激情的演讲依然能够给今天的我们以震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演讲名篇深度悦读 |
分类 | |
作者 | 胡宇镝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语言的巨大威力。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演讲能力和综合素质,本书精选了48篇中外名家的著名演说辞。时间跨越千年,从公元前5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演讲者更是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巨擘。在他们之中有文治天下的政治家,有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有智慧如海的思想家,有洞悉人性的文学家,有审问上帝的科学家。他们本人早已羽化而去,但是他们掷地有声的言论依然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中,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蒙。他们那充满睿智和激情的演讲依然能够给今天的我们以震撼。 内容推荐 演讲辞是伟人智慧的高度浓缩。其优美、激昂的文字凝结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受众了解历史文化、丰富文学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选人了古今中外演讲名篇数十篇,同时延伸介绍该演讲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演讲者的成就、思想、典故等,美文与知识并蓄,让你尽情享受思维盛宴。 目录 思想家 最后的辩护 哲学史概说 开讲辞 只有民主的波兰才能获得独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伯尔尼国际群众大会上的演说 论美国学者 少年中国说 庶民的胜利 北大之精神 军事家 对马其顿士兵的演说 要么胜利,要么死亡 非战胜,绝不离开战场 在蒙特诺特战役中的演说 蒙哥马利的告别演说 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我们已遍地燃起自由的希望 首任就职演说 关于对路易十六审判的意见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三民主义与中国的前途 论不合作 我们将战斗到底 谁说败局已定 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广播演说 一个永志难忘的国耻之日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我有一个梦想 在答谢宴会上的祝酒词 美丽的微笑与爱 友谊源远流长 文学爱 莎士比亚纪念日的讲话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讲 婴儿 让历史来评判我的行动 在70寿辰上的演讲 作家和战争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未有天才之前 泰戈尔 最后一次演讲 论气节 科学家 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审判时的演说 地球还是在转动 探索的动机 人类必须了解宇宙莉 公众的科学观 关于做学问方法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我很明白,我们刚才在想象随便驱逐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对建筑科学庙堂有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于做出决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庙堂里只有被驱逐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庙堂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机会,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都会去干;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为天使所宠爱的人吧。 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不像被赶走的那许多人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辩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理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在所有这些可能的图像中占有什么地位呢?它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的标准的严格精密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对于他的主题必须极其严格地加以控制:他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的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上的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不是人类智力所能及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但是当人们畏缩而胆怯地不去管一切不可捉摸和比较复杂的东西时,那么能吸引我们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渺小部分的究竟又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谨小慎微的努力结果也够得上宇宙理论的美名吗? 我认为,是够得上的;因为,作为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有了它们,就有可能借助于单纯的演绎得出一切自然过程(包括生命)的描述,也就是说得出关于这些过程的理论,只要这种演绎过程并不太多地超出人类理智能力。因此,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则性的问题。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由于有这种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可以假定,会有许多个同样站得住脚的理论物理体系;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在某一时期,在所有可想到的构造中,总有一个显得比别的都高明得多。凡是真正深入研究过这问题的人,都不会否认唯一决定理论体系的,实际上是现象世界,尽管在现象和它们的理论原理之间并没有逻辑的桥梁;这就是莱布尼兹非常中肯地表述过的“先定的和谐。”物理学家往往责备研究认识论者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我认为,几年前马赫和普朗克之间所进行的论战的根源就在于此。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们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而不是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我常常听到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力和修养,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我们敬爱的普朗克就坐在这里,内心在笑我像孩子一样提着第欧根尼的灯笼闹着玩。我们对他的爱戴不需要作老生常谈的说明。祝愿他对科学的热爱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这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并且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祝他成功地把量子论同电动力学、力学统一于一个单一的逻辑体系里。 演讲者小传 爱因斯坦(1879~1955),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1880年,全家迁往慕尼黑。父亲和叔叔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在任工程师的叔叔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军国主义教育,自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身前往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由于他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 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爱因斯坦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份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1908年爱因斯坦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有机会进入学术机构工作。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普朗克和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洛伦兹和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 回德国不到4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爱因斯坦投入了各种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1933年1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成为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运的是,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3月,他返回欧洲后避居于比利时。9月9日,他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便星夜渡海到了英国。10月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爱因斯坦取得美国国籍。1939年他获得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鼓动下,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法西斯德国抢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普林斯顿逝世。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品味演说者 成长阶段 爱因斯坦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是犹太血统,并且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的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因此,年幼时的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从6岁起开始练习拉小提琴,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P298-301 序言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语言的巨大威力。战国之际,纵横家辈出。六朝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这些谋士对战国各国的国运兴衰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生动地描述了口才在陈胜揭竿而起过程中的作用。陈胜在决定武装反抗暴秦的统治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说服别人跟着他干。这时,语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这样对囚徒们说:“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明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寥寥几句话就陈明利害关系,充满鼓动性,从而成功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80年,古埃及一位年迈的法老谆谆告诫他即将继承王位的儿子麦雷卡说:“当一个雄辩的演说家,你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舌头就是一把利剑,演说比打仗更有威力。” 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任何领域都要求紧密的团队合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人,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一个不善于微笑,缺乏热情,没有激情,淡于才情,不懂得人情的人,是断然与成功无缘的!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美国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把“口才、金钱和原子弹”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竞争的三大法宝,60年代以后,他们又把“口才、金钱和电脑”看作是最强有力的三大法宝,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口才呢?毫无疑问,向最优秀、最成功的演说家学习是一条终南捷径。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演讲能力和综合素质,本书精选了48篇中外名家的著名演说辞。时间跨越千年,从公元前5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演讲者更是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巨擘。在他们之中有文治天下的政治家,有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有智慧如海的思想家,有洞悉人性的文学家,有审问上帝的科学家。他们本人早已羽化而去,但是他们掷地有声的言论依然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中,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蒙。他们那充满睿智和激情的演讲依然能够给今天的我们以震撼。 这些人虽然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有种族信仰之分,才性禀赋之别,但是作为叱咤风云、各领风骚的历史代表、时代精英,他们都曾以演讲的真谛拨动过无数听众的心弦,曾在危机关头发出豪言壮语并力挽狂澜,曾用演讲征服世界、感化人心。让人们感受什么叫做“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从学习的角度看,这些名人的演讲辞大多经过作者深思熟虑,逻辑严密,技法高绝,风格独具。要么高屋建瓴,气势逼人;要么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要么慷慨激昂,热烈奔放;要么低回舒缓,委婉急怨;要么幽默诙谐,机智敏睿;要么推理严密,华章显志;要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为我们提高口才提供了用不尽的智慧库。他们的呐喊似晨曦,能冲破掩盖自由的层层阴霾;他们的语言像桥梁,在交流思想的同时增进友谊;他们的演讲像诗歌,让人体验语言最纯粹的美感。这就是伟人的魅力,这就是演讲的震撼力。 此外,伟人们留给后人的绝不仅仅止于思想和功绩,他们的人格也往往极具魅力。他们的成功之路大多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是他们永不言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追求上进。这对那些处于困顿的人不但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更是一盏指路明灯,为那些暂时处于顺境的人也提供了别样的经验,使他们明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些代表演讲者的品格和人格的小故事和轶事在品味演说者中可以找到。 由于演讲者涉及广泛,其思想和在历史中的贡献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颇有争议,对此,本书不避贤者讳,也有所反映。 编著者 2007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