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同生画传/复旦大学校史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尧基//陈淮淮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纪念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80周年而特意编著的,书中以图片为基本线索较系统地展现了陈同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地下斗争、狱中斗争、武装斗争及从事统战、教育等工作的传奇人生经历,以便广大读者从中了解其高尚的品格和不朽的精神并得到激励和教益!

本书既是对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也是对复旦大学校长传记系列的补缺。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为纪念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80周年而特意编著的。《陈同生画传》既是对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也是对复旦大学校长传记系列的补缺。书中以时间为序,记录了作者——早期革命活动、在沪地下工作与狱中斗争、为抗战宣传而奔走、战斗在华中抗日根据地、致力于解放区建设、主持“上医”的岁月等传奇人生经历。

目录

前言

一、童年及学生时代

 封建大家庭的宠儿

 思想启蒙于新式学堂

二、早期革命活动

 志愿投身革命I

 广州起义中光荣负伤

 以记者身份掩护革命活

三、在沪地下工作与狱中斗争

 投身党的地下工作

 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不为利诱所动

 绝食抗争以胜利告终

 ”老虎凳”前不屈服

 刑场陪斩不“悔过”

 难友鼓励见真情

 被判有期徒刑

 因联络难友“找打“

 为出狱抗日而“节食”

四、为抗战宣传而奔走

 让《金陵日报》为抗战呐喊

 参与创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再次被捕又机智脱险

五、战斗在华中抗日根据地

 奔赴抗日前线

 “空城计”智退敌兵

 谈判谱写《东进序曲》

 开辟通海抗日民主根据地

六、致力于解放区建设

 参与创办华中建设大学

 劝导国民党军官弃暗投明

 为接管南京呕心沥血

七、从事新中国的统战工作 

 努力团结各界人士

 带病率团慰问志愿军 

八、主持“上医”的岁月

 竭力争取内迂问题的合理解决

 为保护知识分子甘冒风险

 排除干扰抓好教学科研

 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

 服务社会,身体力行

九、坚持原则,宁死不屈

 坦然面对批斗

 因坚持原则而备受摧残

 被迫害致死

 英名长存,为人敬仰

附录

附录一 陈同生年谱

附录二 陈同生写的最后几封信

附录三 陈同生作品选

后记

试读章节

封建大家庭的宠儿

陈同生原籍湖南零陵,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常德。因在四川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所以他总说自己是四川人,而且终生说一口四川话。由于离家早,陈同生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准了,只记得是阴历七月,后来他填表的时候,就把生日写成“1906年8月1日”。

陈同生的祖父张心源是进士出身的官僚。1907年,张心源入川做官,家人随其移居四川北部的营山县,当时陈同生刚满一岁。后来,张心源在营山置办田产500亩,房屋5座,全家定居下来。张心源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五。其中,老大为名医。老二为学者,为人正直但无志于“功名”,曾办过学社。张心源是一个具有维新思想的人。他看不惯封建社会的陈规陋习,主张妇女放足,曾组织“天足会”。他的三个女儿(陈同生的姑母)都没有缠过小脚,这在当时是一件移风易俗的事情,曾招致众多非议。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三个女儿却因脚大找不到婆家。为了把女儿嫁出去,张心源不得不增加嫁妆,陪送田产。但是,他对此并不后悔,还作“天足赋”以明志。不过女儿们的婚姻并不令他满意,最小的女儿婚后仍经常住在娘家,陈同生叫她“满姑”。

陈同生的父辈兄弟三人。其父张成汉排行老二,是个精明强干的商人,开设棉花行、药材行等,收入颇丰。陈同生的大伯豪放不羁,好打抱不平,是当地“哥老会”的领袖。陈同生的三叔人称“神童”,八九岁即能吟诗作对,十四岁中秀才。

陈同生两岁时,其大伯和祖父相继去世。他四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其父和叔叔相继病故。家中长辈只剩下守寡的祖母、母亲和婶婶。

陈同生的祖母唯恐年轻的母亲带不好孩子,就亲自照顾陈同生。由于祖母对他过分娇惯,反而弄得他经常生病。于是,祖母更加担心他夭折,成天不是把他抱在手里,就是让佣人背在身上,以至到了七八岁,陈同生走路还不太稳当。后来家乡的土匪绑架了陈同生,原本是为了勒索钱财,当得知张家颇有势力后,既不敢要钱,又不敢将人送回,竞把他带进山里。陈同生跟着土匪生活了几个月,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生活像野人一样,连生肉都吃。后来家里找到能够出面的中间人,把他要了回来。经过这一番折腾,陈同生的身体反倒强壮了,也变得更加淘气。

陈同生的祖父和父亲去世以后,一些远房族人觊觎他家财产,以为孤寡可欺,大兴词讼。陈同生没有兄弟姐妹,而且他的伯父和叔父都没有儿子。族中的远亲就造谣说他不是张家亲生骨肉,而是“调包货”,又说他一子不能继承父辈三房的财产。幸亏祖母有主见、善于应付,又得到二伯祖的援助,最后财产是保住了,但是几场官司打下来,张家元气大伤。

陈同生的老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院子前面全是稻田,再往前走有一条小河。佃户们常在河边放牛捕鱼。院子后面种着一大片竹林,顺着竹林往上走是长满了树木的山坡,孩子们都喜欢在山坡上玩。少年时的陈同生最喜欢和仆婢佃户的子女一道玩,放牛捕鱼,但若被祖母发现,轻则罚跪,重则挨打。

由于张家属书香门第,家教颇严,讲究长幼尊卑,以礼待人。晚辈不仅对长辈要晨昏定省,对仆婢也要按年龄大小加以叔、哥、婶、姐之类的称呼,不许直呼其名。因此,陈同生渐渐接受了长辈灌输的传统礼教,虽然表面上总是温文尔雅,骨子里却仍是调皮捣蛋。

虽然祖母认为孩子必须经过严格的管教才能成才,但陈同生小时候身体不好,祖母怕限制过度,不利于成长,所以对他迁就多于管束。陈同生虽不能“逾礼”,但行动还是很自由的。

陈同生四五岁时,开始由姑母教他识字。后来,家里请了一位老秀才教他读书。陈同生七岁开始读私塾,八岁时读完《三字经》、《鉴略》,且能读《湘子传》、《观音经》等。十二岁时,陈同生已把《四书》、《五经》基本读完。

张家的长辈大多识字明理,陈同生的祖母和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其母亲更是怜孤惜老,乐善好施。由于陈同生的母亲性格温顺,家中事务均由祖母作主。

祖母经常给陈同生讲英雄豪杰的故事,也常以其祖父、伯父的言行鼓励他,要他学习前辈,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祖母常对他说:“人不怕三十而死,只怕死后无名。”陈同生幼年时深受祖母和母亲的影响。

1911年,陈同生五岁时,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从此,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了,中国进入了一个西方的科学思想在国内广泛传播的新时代。川北营山的县城里也开始设立新式小学——营山县立高等学堂。

因科举制被废除,祖母看到“学而优则仕”的路走不通了,就希望孙子将来学中医,平安地度过一生。后来,陈同生的堂叔张雪崖①改变了她的想法。张雪崖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后来还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族人中对陈同生思想影响最大的人。陈同生十二岁时,张雪崖争取赴法勤工俭学未成,便从北京回到家乡,见家乡的孩子们依旧只学孔孟之道,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就劝陈同生的祖母送孙子进新式学堂学习。刚开始,老人家根本听不进去,但张雪崖并不气馁,耐心地劝导了三天,终于使其放弃让孙子读旧书、学中医的打算,同意陈同生到县城接受新式教育。随后,陈同生参加了县立高等学堂的入学考试,名列第三,获得了免交学费的奖励,在族人间大受赞扬。P3-7

序言

自古以来,中国有盛世修史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共和国开始了一次全国性的编纂史志活动。教育部也曾发文,要求部属高校编写校史。时值复旦大学建校80周年前夕,学校成立了校史编写组(校史研究室前身),编出了校史上第一本《复旦大学志》(1905—1949)。建校90周年前夕,又编出了《复旦大学志》第二卷(1949—1988)。2000年4月,有着95年历史的复旦大学与有着73年历史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从此,复旦大学的校史有了两个源头。未久,学校开始筹备百年校庆的各项工作,其中有一项就是“建馆修史”工程:新建校史馆,修编百年史。为了全面总结办学经验,加快两校相知相融,激发师生知校、爱校、兴校的情怀,校党委决定,同时编纂《复旦大学百年志》与《上海医科大学志》、《复旦大学百年纪事》与《上海医科大学纪事》四部书。

2005年,是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年,也是校史知识普及年。校方主修的四部书如期完成,洋洋洒洒有数百万字。一些院系与个人也写出了30多部与校史相关的书籍。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主要媒体,投入了极大热情,宣传报道了复旦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句象征复旦的经典标语,一时间几乎是路人皆晓。

校史知识的空前普及,促使我们思考今后校史工作如何择善而从,更上层楼。我们了解到,教育部文科“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列入校史研究课题:“百年名校与教育家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中,也增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等校史研究专题;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从文学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的需要,涉足校史研究。校史编写不再是少数专职人员的常规工作,已演变成学者们的一个公共研究领域。复旦大学的校史工作必须由过去沿革层面的资料编纂为主转入到学术层面的专题研究为主。

2006年6月,学校设立了“复旦大学校史丛书”出版计划,用出书的方式来开展校史专题研究。丛书暂分人物传、院系史、史料选辑、研究文集等四个系列,由专职与兼职研究人员分担与合作,由分管校领导担任丛书总主编,由校史研究室具体策划与组织编写,由复旦大学出版基金提供出版资助。

为纪念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80周年,校史研究室在新体制下启动了《回首老上医》、《颜福庆传》、《陈同生画传》等书的编著。《回首老上医》重在评介一批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名医名师;《颜福庆传》与《陈同生画传》既是对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也是对复旦大学校长传记系列的补缺。以上三书,也是校史工作者对两个源头的校史文化进行异中之同、同中之异的初步发掘。

三本书都呈现图文并茂的特点,尽可能用明白易晓、一览便知的编排,为读者打开一扇学习校史之门。

“校史丛书”如出土春苗,我们愿意为之辛勤耕耘,也殷切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为之培土、浇灌。

最后,谨向为《回首老上医》、《颜福庆传》、《陈同生画传》提出宝贵意见的评审专家们及为丛书题词、题签书名的各位领导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

燕爽 龚向群

2007年4月18日

后记

陈同生生前系上海市委委员、市委统战部部长兼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市政协副主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幸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忠于党、忠于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斯人已逝而风范长存,人们至今还深深怀念陈同生。值此“上医”(复旦大学医科的前身)创建80周年之际,作者依照复旦大学党政领导的安排编写了这本《陈同生画传》,旨在让大家通过《画传》重温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努力奋斗的一生,希望陈同生的形象连同他的事迹成为催人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而永远流传下去。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陈同生一生忠于信仰,暖不争花红,寒不改叶绿,始终立定脚跟,挺直脊梁;做任何事情,不心浮气躁,不眼花缭乱,始终热情饱满,悉力以赴。解放前,陈同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中,在敌人的监狱里,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出生入死。长期坚持斗争;解放后,他又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带病辛勤工作。陈同生具有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等优良品质。他对同志、对爱国知识分子如春天般的温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在敌人的监狱中坚贞不屈,在同“四人帮”的斗争中视死如归。尤其是在他生前领导上医的十多年间,在当时“左”的氛围中,他敢于挺身而出为知识分子讲话,保护了一大批有爱国思想和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陈同生可谓正确理解公仆的含义并能真正践行的高级领导干部之一。他从不居功自傲,一贯以平等态度待人,力求淡化做官心理,强化奉献意识,认认真真地为人民群众谋事、做事。他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一己之私利。陈同生作为一个模范的领导者,除具备正气、志气、勇气、锐气之外,还很有才气。无论多忙,陈同生都会挤时间学习,静下心来读点书。他在工作之余还笔耕不辍,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作品,有的还被改编为电影。正因为他是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才更懂得诚挚、仁爱、以人为本。陈同生具有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卓越的领导艺术、光明磊落的胸襟及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使他深受人民群众尤其是上医广大师生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陈同生去世已经近40年了,至今人们还常常谈起他,尤其认为他主持上医工作的时期也是上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辉煌时期。这说明他仍活在人们心中,说明我们今天还需要他这样的人,需要他这种精神。陈同生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一面旗帜,更是一面镜子。陈同生的生平是我们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珍贵教材,对今天的广大党员、干部尤具教育意义。他的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学习。为表达广大师生员工对陈同生的无限怀念之情,本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按照学校安排编写本书,在追忆他的生平的过程中,也深为他的事迹所感动。

本书在尽可能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图片为基本线索较系统地展现了陈同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地下斗争、狱中斗争、武装斗争及从事统战、教育等工作的传奇人生经历,以便广大读者从中了解其高尚的品格和不朽的精神并得到激励和教益。此书编写的难点是有些内容在可查阅的馆藏中基本上没有,如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陈同生工作情况的资料,又如反映陈同生儿时、进行狱中斗争和泰州谈判等情况的照片几乎没有。作为弥补,有些地方进行了实地补拍,并用背景图片或相应剧照进行了适当替代。由于陈同生的一生从事革命工作的跨度很大,曲折坎坷,因而表现起来难度甚大,本人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常常如履薄冰,惟恐把握不好。《画传》项目启动后,本人和合作者——陈同生的长女陈淮淮一道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采用外出采集资料、直接拜访有关人员以及去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和上互联网等方式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原有资料,几易其稿,终于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

本书能够如期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领导和同仁们的关心和支持: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彭裕文和校党委副书记燕爽为本书的立项、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校史研究室主任龚向群提出了包括本书在内的校史丛书的最初策划;刁承湘、王卫平、王小林、王乐三、石美鑫、朱世能、任鹿、汤钊猷、周桂发、余赛妹、张镜如、俞顺章、闻玉梅、姚泰、奚念朱、郭晓燕、萧俊、萧思健、萧辅玢、龚向群、彭裕文、程刚、燕爽等领导和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对书稿进行了认真评审并提出了不少宝贵修改意见或建议;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阮天明编审对书稿进行了认真校对和修改;上海医科大学创建8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办公室的杨慧群副主任及其他同志为本书初稿的送审、意见反馈给予了积极协助。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本人在这里一并向他们及其他所有给予本书写作提供过帮助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赐教。

王尧基

2007年夏于复旦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