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可以讲,如果不精通古代君臣治世之道,就难以在管理更高的层面上,做到“灵”、“透”、“准”。本书集古代君臣最经典的一些个案,试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读者有治学治用之效。这是本书的目的。希望读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不同类型的领导以及欲成事业者)能够从中提取精华,为自己增添成功的智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历史有心得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唐忠民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可以讲,如果不精通古代君臣治世之道,就难以在管理更高的层面上,做到“灵”、“透”、“准”。本书集古代君臣最经典的一些个案,试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读者有治学治用之效。这是本书的目的。希望读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不同类型的领导以及欲成事业者)能够从中提取精华,为自己增添成功的智略。 内容推荐 所谓治世,就是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它以用人灵活、成事为本,以谋事到位、高效为准。的确,从许多成功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到这两方面的惊人智慧。其实,古代那些君臣相处、君臣相谋、君臣相助的种种关系就是最好的参照坐标。曾国藩这样说:“凡事业之成就,均在于一个‘治’字,凡不能精于治者,必不能开通人生之道路,并不能做大自己。”这恰好说明“治世”首先属于准确的定位和寻找出路的大智慧。本书集古代君臣最经典的一些个案,试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读者有治学治用之效。这是本书的目的。希望读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不同类型的领导以及欲成事业者)能够从中提取精华,为自己增添成功的智略。 目录 敢于在最困难的时候拍板 败在不善决断 ——韩信当断不断痛失天下 魄力能让人成气候 ——诸葛亮巧设空城计 天下人通病——当断不断 ——袁绍难决大策屡失战机 不会随机应变,自己吃苦头 ——马谡机械布阵自掘坟墓 万不能感情用事 ——刘备负气出师功败垂成 谋长远者,谋天下 ——朱元璋高瞻远瞩三步方针夺天下 事前预测,先见之明 ——诸葛未卜先知,三个锦囊助刘备 找准得力助手比什么都重要 把贤人当成好伙伴 ——刘邦重才而得天下 睁大眼睛看准人 ——赵王察人不慎满盘皆输 不拘一格聚人才 ——曹操三下求贤令网罗天下才 不捧无德之徒 ——诸葛亮殚精竭虑扶阿斗 举贤不能有私心 ——吕蒙正公正无私大胆举贤 礼贤下士求人才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 有一双慧眼就等于成功 ——唐太宗纸上慧眼识马周 善于用人谋天下,才是真本事 取长补短是良方 ——雍正用人所长施新政 用人不能有疑心 ——崇祯自毁长城食恶果 发挥最佳组合的威力 ——唐太宗的用人搭配术 顺时势用人 ——刘邦重用儒生守天下 重大节,宽小过 ——赵匡胤宽容用赵普 与人心贴心,获益一定大 把功劳分给下属 ——勾践委功引英雄尽折腰 过错自己承担 ——秦穆公揽过于己辱终雪 靠近大家的心 ——魏颗赤待终获结草报恩 自己吃苦,大家享福 ——开创“文景之治”的西汉文、景两帝 及时伸出温暖的手 ——吴起爱兵如子未尝败局 当个好医生,对症下药 ——眼红的腰刀胜过万金封侯 把“势”牢牢控制在手 给自己定好调 ——秦始皇一统法行天下 敢于站在“势”头上 ——光绪失势而致变法失败 把握赏罚之道 ——穰苜杀鸡儆猴立军威 不造势,一定是弱者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摸出一条自己的路 ——孔明依势隆中对定大计 把权利变成一张牌 绕着走比直着走巧妙 ——雍正以迂为直暗度陈仓夺皇位 含而不露却惊天动地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该稳住的一定要稳住 ——乾隆辣手瓦解朋党之争 让大家跟着我跑 ——武则天牵制中的平衡之术 布下看不见的线 ——朱元璋广布耳目监群臣 在退让中行进 ——曾国藩宁让权也不丢势 试读章节 事前预测,先见之明 ——诸葛未卜先知,三个锦囊助刘备 预测是领导决断的前提和基础。 决断说白了就是决定下一步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它的着眼点是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或空间段。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常会产生某些新的、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只有全面地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纳入思考的范围,领导者们才能真正决胜于千里之外。《诗经》中曾有“适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之说,讲的就是凡事都应该有所准备,倘若没有预测为其提供“未来信息”,决断是无从谈起的。 据《三国志》记载。自刘备“借”得荆州后,并无退还之意,正当周瑜无计可施之时,忽闻刘备丧偶的消息,心生一计,告诉孙权:“主公之妹美丽刚强,何不以联姻抗曹之名,骗刘备前来东吴,将之软禁,胁迫孔明之辈以荆州来换,”孙权大喜,依计而行。 消息传到荆州。刘备听说后,异常苦恼,忙向军师求教,诸葛亮却笑道:“主公只管前去。让赵云相伴,吾自有妙计,包您既得夫人又不失荆州。”刘备听后心稍安。诸葛亮私下召见赵云。吩咐道:“吾这里有三个锦囊,内藏妙计,将军到了南徐后,以第一个锦囊上所言行事;到了年底,再打开第二个;危急关头再开第三个。此次成败全在将军身上,望将军依计而为。” 赵云领计,引500名士兵相伴而行。到了南徐,打开锦囊,顿时心领神会,遂吩咐兵士大肆选购婚礼之物,并四处宣扬“招亲”一事。同时又催促刘备马上拜访乔国老。 乔国老听到如此大事,很是不解,于是去问吴国太,吴国太也未曾听说。后方知是孙权自作主张。遂大怒:“男女婚嫁。乃人生大事,怎么我做母亲的都不知道?”孙权辩称:“此乃权宜之计。”“可现在此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唉,算了,听说刘备也是一方霸主,我倒想见识见识,”于是传令在甘露寺相亲。吴国太见刘备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很有帝王气质,又素闻刘备以仁义安天下,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将女儿许配给他。孝顺的孙权只得依了母亲,为妹妹办了婚事。孙权、周瑜两人弄假成真,心中苦不堪言。 周瑜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写信告诉孙权:“刘备生于贫寒之家,极少享乐。如今可用声色犬马迷住他。离间他们内部的关系,到时候再出兵攻取荆州。”孙权依汁而行。 果然,刘备沉迷于酒色,不想回荆州,赵云怎么劝说都不管用,心下十分着急,好不容易盼到年末,打开第二个锦囊,顿时明了,遂向刘备上报:“军师从荆州发来消息,曹操出兵55万,要雪赤壁之仇,荆州危机,请主公速速赶回!”刘备大惊,将军情马上告诉夫人,次日,夫妻商议停当,借口到江边祭祖。离城后,沿江一路往荆州飞奔。 孙权知晓时,刘备一行已经走远。孙权大怒,遂派两队人马追击,快到柴桑地界时。又杀出周瑜的一队人马。赵云见形势危急,忙开第三个锦囊给刘备看。刘备依计,向夫人细说孙权、周瑜以美人计诱杀自己的阴谋。夫人大怒,命推出座车。严词斥骂追击之人,喝令赵云一行继续赶路,东吴将士哪敢得罪孙权之娇妹、吴国太之宠女,只得让开大路放行。 正当刘备等人快接近荆州时。周瑜率兵赶到,结果却被诸葛亮布下的伏兵杀得大败。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故事的叙述来看。诸葛亮对事态的发展是这样预断的: 首先。孙权、周瑜的“招亲”只不过是一面幌子,那么既然是一场骗局,东吴上下肯定不知其事。当然更包括极有威势的吴国太和乔国老。倘若此事败露,孙、周二人肯定难以下台。因此,诸葛亮在第一个锦囊中吩咐赵云,一到东吴,便大张旗鼓地筹办婚礼,让南徐百姓众所周知,并让刘备立即拜访乔国老。这样一来,将计就计的好戏也就拉开了序幕。 当然。孙、刘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因为“招亲”成功而得到缓解,反而还会因此事使问题进一步激化。孙、周定会在“软”的一方面下功夫,即使刘备沉迷于“安乐窝”,离间上下之间的关系。于是,诸葛亮在第二个锦囊中定下了智激刘备回荆州的妙计。 在逃离南徐后,诸葛亮料定孙、周肯定会派兵追杀,而单凭赵云一己之力难以抵挡。这时就需要刘备夫人靠国太之宠女、孙权之娇妹的身份,镇住东吴追兵。以此为依据定下了第三条妙计。 此后的形势发展变化。果然与诸葛亮预断的丝毫不差,致使东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见,领导在预断时,只有对客观事物的矛盾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事态的发展。而只有对事态的发展变化看清楚了。作出的决断才愈高明。实际上,人们在决断过程中常有“事前诸葛”和“事后诸葛”的说法,虽然两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讨论。但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说明处事有先见之明。处处主动:后者则是亡羊补牢。悔之已晚。而所谓的“未卜先知”也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般玄乎,其实这也是对客观事态分析的结果罢了。P23-26 序言 古来帝王将相,凡成大事者。无不具治世之经略。他们或文治武功,开元建国;或雄才大略,治国安邦。这些治世之略、治国之道,对后人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可以讲。如果不精通古代君臣治世之道,就难以在管理更高的层面上。做到“灵”、“透”、“准”。所谓治世,就是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它以用人灵活、成事为本,以谋事到位、高效为准。的确,从许多成功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到这两方面的惊人智慧。其实,古代那些君臣相处、君臣相谋、君臣相助的种种关系就是最好的参照坐标。曾国藩这样说:“凡事业之成就,均在于一个‘治’字,凡不能精于治者,必不能开通人生之道路,并不能做大自己。”这恰好说明“治世”首先属于准确的定位和寻找出路的大智慧。 或许有些人常存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己做事总是在“小圈子”中打转转,总难以让自己谋得人生大局面。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小成功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不能积累自己的大智慧,训练自己的大手法。这两个“大”从何而来?当然需要从古人、古书中获得。人与人之间相处、相合、相分的微妙关系。往往决定做事、谋事之成败。对于那些成就自己的古代君臣来说。他们在观察和调整这种人际关系时。不以眼前得失为得失,不以眼前恩怨为恩怨,而是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入手,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为自己谋得取胜的好局。对于这成大事者来说,他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在最困难的时候,做出决定一生的准确决策,而避免凭感情用事,凭性子乱事。他们懂得,在成事的过程中“势”字是大为关键的,只有把“大势”控制在手,把“小势”转化为“大势”。才能形成一种向前的力量。这种着眼、入手、控势的方法,毫无疑问,是古代君臣成大事的三个重要方面。 对于古代君臣来说,如何用权是他们心中的一张底牌。因此,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用权之法:以 “德”字避开锋芒,以“借”字补充自己不足,以“隐”字让自己等得时机,以“稳”字达成自己的目标。这四字诀,必然是把韬略与巧智相结合。既有欲擒故纵的方面,也有借力谋局的方面。凡不能精于此道者,必定难以水到渠成,成就自己人生之大事业, 天下事。总有万端,所以“治”为第一,包括治己、治人,治败、治险、治大、治小与治退、治危等等,可以概括为 “治世”,“治”是一种智慧,一种战术,绝非小打小闹,更非“小儿科”之类的游戏。古代君臣——尤其是那些融诸多“治术”于一身者,更是犹如兵家之于战场。总能运筹出超乎寻常的种种智慧。 本书集古代君臣最经典的一些个案,试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读者有治学治用之效。这是本书的目的。希望读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不同类型的领导以及欲成事业者)能够从中提取精华,为自己增添成功的智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