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远的记忆/韩国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延静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回忆录。作者是曾经的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外交官夫妇。该书主要回忆了他们在朝鲜担任外交官一职时的的所见所闻。此外,还有多数在韩国的所见所闻以及少量其他国家的见闻,譬如中国、加拿大、泰国等等。

该书文字平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对外交事务感兴趣者以及旅游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回忆录。作者是曾经的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外交官夫妇。该书主要回忆了他们在朝鲜担任外交官一职时的的所见所闻。此外,还有多数在韩国的所见所闻以及少量其他国家的见闻,譬如中国、加拿大、泰国等等。

目录

第一篇 永远的记忆

楔子

一、与外交结缘

二、初次走进西花厅

三、第一次走出国门

四、难忘郝德青大使

五、初见金日成首相

六、为毛泽东主席做翻译

七、随周恩来总理赴平壤

八、纽约联合国之行

九、悲痛的日子

十、邓小平访问朝鲜

第二篇 历史性抉择

一、一场球赛的思考

二、意外事件发生

三、北京申办亚运会

四、邓小平会见金日成

五、互设贸易办事处

六、朝韩加入联合国

七、轰动汉城的访问

八、两国关系出现转机

九、准备启动谈判

十、建交障碍,台湾问题

十一、汉城达成建交协议

十二、中韩建交震惊世界

第三篇 心中的留恋

心中的留恋

金大中的生活情趣

风情独特济州岛

汉城文化街一瞥

难忘韩国泡菜

与书结缘

 ——访金大中图书馆

珍贵的题词

 ——金大中祝贺南开中学百年校庆

再次走进新罗饭店

韩国掀起汉语热

海上绿洲

清溪川新貌

朴氏兄弟中国情

韩国的年味

韩国赏樱

与潘基文的一次会见

青南台纪行

釜山冬柏岛

韩国女总理印象

一件旗袍的回忆

与插花女结友

高贵中的平凡

第四篇 生活之浪花

吃花生的联想

座套遐思

车流琴声

 ——归京琐记

曼谷没有冬天

访日散记

怀念远方的朋友

一对红金鱼玻璃杯

季老的融融情怀

广州的“东北人家”

遗墨飘香

 ——怀念赵朴初先生

家里的外国人

“老水电”胡学成

聊城走笔

如今朝阳门外

提倡鞠躬

在张海迪家做客

乌兰巴托邓小平的居室

乌兰巴托的中餐馆

想家

我们的杨通方老师

婚宴

龙趣

金日成与茅台酒

等了五十年的拜访

 ——做客从维熙家中

雨雾中游成山头

奇特的银杏树

蝴蝶兰

作家的艰辛

——又见张雅文

喜乘“Ⅱ当日当车”

加拿大东部见闻

我的台湾朋友

我家窗外

后记

试读章节

四、难忘郝德青大使

我到使馆工作时,中国驻朝鲜大使是郝德青。由于工作关系,我与他接触很多,作为刚刚走上外交战线的新人,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郝大使是一位老革命,1907年出生,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做地下工作,还曾担任《陕甘宁报》主编,直接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新中国诞生后,他任重庆市市长、市委第一书记,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被调到外交部出任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匈牙利反革命暴乱期间,周总理不惧危险曾前往调解,当时郝大使参与了接待。1962年,郝大使调任中国驻朝鲜大使,而那几年中朝关系正在升温,1961年7月,金日成首相访华会见毛主席,与周总理一起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62年6月,朝党高级代表团访华;1963年6月,崔庸健委员长访华,同年10月,刘少奇主席就回访朝鲜,可见中央对郝大使的信任。

我到使馆见到郝大使不是第一次。1963年,崔庸健访华时,我曾参加接待工作,当时郝大使临时回国陪团,我正好为他做翻译。不过身材高大的他,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一路上我没与他说几句话。当时我不禁暗想,我将来工作可不要碰上这样一位领导。谁知几个月之后,我到使馆工作,分配我的任务就是为他做翻译,我心中不免有点紧张。

郝大使活动很多,不仅要参加会见、宴请等礼仪活动,还要就两国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会见朝鲜外务省等各部门的领导,以及金日成首相。他每次外出活动,我都要承担对外联络、安排车辆以及翻译工作,回来后要写简报或电报。我工作十分慎重,不敢有丝毫懈怠,特别是翻译,尽力做到认真、准确。但是不久,在一次约见朝鲜外务省副相时,发生了未曾想到的事情。那天郝大使所谈问题,我事先毫不知情,没有任何准备,而且是比较专门的问题,所以翻译起来很不顺畅,后来竟然结结巴巴翻不下去了。郝大使当机立断,要我停止翻译,由在场的朝方译员翻译他的话,要我好好听。我当时感到下不来台,无地自容。那天回来后,郝大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我心里做好了挨一顿批评的准备。然而出乎我的预料,郝大使没有批评我,而是查找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他说我刚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问题,翻不出来也不奇怪,但要吸取教训。他说,从今以后,凡他对外约见,要谈的问题,事先都让我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有所准备。我听着他的话,心里感到自责,也感到一股暖流。打那以后,我每次陪郝大使外出,都事先做好准备,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问题。

那几年,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苏论战正在进行之中,因此对驻外使馆来说,观察、判断驻在国的形势和变化,向国内提出看法和建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郝大使在使馆内部的各种会议上经常强调,做好中央的耳目和参谋,是使馆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郝大使的办公室在一楼研究室对面,他几乎每天要到那里了解情况,提出问题,有时还要出调研题目。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经常发表长篇文章,阐述对国际形势和反修问题的看法,由于研究室人手有限,每当这时全馆懂朝文的人就要总动员,突击进行翻译,郝大使看过全文后组织会议进行讨论,之后由研究室写出看法和建议。每当这时,郝大使都要加班工作,对文稿逐字逐句推敲修改直至深夜,而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要忙于新的公务,一位年近六十岁的人如此忘我工作,我不能不从内心对之敬佩。

郝大使的仪表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常和他一起外出,细心观察,他的衣服并不多,常穿的是一身西装和一身中山装,都是深灰色。每次外出,衣服都要烫得平平整整,加之他身材较高,体格魁梧,仪表堂堂,不愧为中国的代表。使馆有一些人外出不注意仪表,男的不刮脸,女的不梳妆打扮,还有的女性穿着毛衣就要去参加外事活动,他都要提出批评。那时凡使馆有全馆性活动,由办公室填写通知单通知各部门,不仅包括活动内容、出发时间等,还提出着装要求,希望大家遵守。郝大使一段时间担任驻朝外交使团团长,他在这方面就更加注意,用他的话说,就是不仅代表中国,还要代表由各国使节组成的外交使团。记得一次在平壤少年文化宫参加活动,结束时各国使节的车辆在较窄的高台阶前一字排开,郝大使的车打头,但没想到他的车发生了故障,怎么也发动不起来,结果各国使节的车在后面无法行动,耽误了好长时间。那天回来后,郝大使发了脾气,狠狠地批评了办公室主任和司机,自那以后,外出车辆一定要预加检查,做到万无一失。这些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虽然过去了40年,但还好像是昨天的事一样。

郝大使对人要求严格,有时甚至让人有点畏惧,但他为人正派,作风豪爽,不计较别人过失,为我的外交人生作出了榜样。1965年11月,郝大使离任回国后,曾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后来又出任驻伊朗、挪威大使。1992年,我去韩国就职前曾去他家看望过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和他会面。

五、初见金日成首相

在担任郝大使翻译期间,在多种场合,我有机会荣幸地见到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内阁首相——金日成。

我第一次见到金日成首相是1963年11月。那次,金日成首相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大楼会见驻朝鲜外交使团,通报朝鲜国内形势。我随郝大使准时到达会见大厅,虽然当时郝大使还不是外交使团团长,但是他和苏联大使被安排在最前面的座位。各国使节到齐后,金日成首相从隔壁房间走了进来,他中等身材,五十刚过,略显发胖,黑红脸膛,步履矫健。走到客厅前面正中央落座后,他扫视了全场,面带微笑地欢迎各国使节应邀前来,然后开始正式通报。当时驻朝鲜外交使团主要是中国、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金日成首相的讲话被翻成中文和俄文,记得他讲一段话后,十分注意译员的翻译,几次纠正译员的不妥之处。这表明金日成首相确实精通中文和俄文。这天的活动中,金首相谈吐清晰、亲切,举止落落大方,我感到他不愧为一代领袖。

金日成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在工作中不只一次感受到。1964年10月l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纪念日,郝大使在使馆举行国庆宴会,金日成首相亲自率朝鲜领导人出席。1965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5周年纪念日,曾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委员的王平率领代表团访朝,金日成首相亲自设宴款待。我不只一次地听到金日成首相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他说他们不仅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而且在战后又帮助朝鲜人民进行建设,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一期间,金日成首相还多次单独会见郝大使,通报重要情况。这样的活动,有时由朝方配备翻译,有时金日成首相自己用中文讲,只是苦了郝大使,他每次会见回来,都要亲自整理所谈内容,直至深夜。

这期间,中国领导人几次秘密来朝,与金日成等领导人就重要问题交换意见。1964年初冬,金日成还率领朝鲜主管工业的负责人秘密到中国东北地区访问,考察中国的工厂企业,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后来知道,周恩来总理专门抽出时间到东北去,与金日成相见并讨论问题。每当这种时候就使我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感到中朝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P11-15

后记

这本书里的文章,多是近年所写,也有些是过去的。现就此书的出版,作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关于书名。《永远的记忆》既是书中第一篇文章的题目,也是各篇文章的归结。我们一生,无论幼年、青年、壮年还是老年,也无论是在中国、朝鲜还是韩国,至今存在我们记忆中的人和事,都是十分珍贵的,也是难忘的。所以,《永远的记忆》成为书名这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关于“汉城”的说明。韩国首都过去根据历史上的叫法称为“汉城”,然而自2005年11月起根据音译改为“首尔”。但是本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发生在此之前,从尊重历史考虑,也借鉴一些记述历史文章的用法,仍然使用“汉城”叫法,希望不要引起误解。

第三,这次出版,承蒙山东大学韩国学院牛林杰院长和东北亚研究院刘宝全院长鼎力支持,也承蒙山东大学出版社的大力协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难免,还望读者不吝赐教。

作 者

2007年6月1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13:03